全球化与合作
与世界文化的其他方面不同,科学——至少基础科学——从一开始就是一项全球化的大工程,这是由科学独有的特征决定的。首先,对科学研究人员而言,长期以来科研成果一直是共享的,它们通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向公众开放,可以被任何国家的任何个人分享、吸收或者改进。一个国家的某个学者对科研成果的使用并不会影响另一个国家的其他学者对该成果的使用。其次,对于科研成就和贡献的评价标准或多或少都是全球通用的,与科学家的个体属性(诸如种族和国别)无关。最后,相比其他领域,科学知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普适的,跨越了语言、文化、政治体系甚至宗教信仰的边界。当然,这种普适性在现实中并不是十全十美。尽管如此,它已经足以解释为什么在自己国家完成本科科学教育的外国学生比较容易适应美国的研究生项目和科学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
今天,科学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合作。相比从前,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美国科学家与国外同行合作。从世界范围看,从1988年到2005年,由不同国家的作者合著的出版物比例从8%上升到20%。个体科学家的这种基于专业而非地域的合作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让全世界从中受益。在过去的一万年里,人类社会在经济和文化层面取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大多数都是科技知识跨地域分享传播的时期。由此可见,全球化并不一定阻碍某个国家科学的发展;相反,全球化可能促进科学的广泛进步。
有一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全球化对科学的促进作用,那就是假想科学能否只在一个国家内部发展。但即便存在这种可能性,它对科学的发展也将是有害无益,因为科学在本质上是不断积累的:科学家通过学习前人创造的知识进而逐渐创造新的知识,而不可能是人类的各个群体都从头创造一切然后取得新的进步。从这种意义上说,牛顿的那句经典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是最早关于科学需要全球化的论述。事实也的确如此,所有对科学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哥白尼是波兰人,开普勒是德国人,伽利略是意大利人,而牛顿则是英国人。
同样,也有大量的证据显示,观点和视角不同的人在相互交流时更有可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产生新的观点。不同国家的科学家通常有着不同的经历和看问题的视角,这种多样性促使国际合作更容易产出成果。最后,同贸易一样,这种相对优势的交换能让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都从中受益。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建议,如果从外国“购买”科学家而不是培养本土的科学家,美国可能因此获益更多,即在经济上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