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调查(总第3卷·村庄类第2卷·华南区域第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吴氏宗族的迁徙与发展

司前村地处九连山下连平县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宗族村庄,村庄同族同宗,为吴氏单姓村。从明朝初年吴氏祖先开基以来,已繁衍600余年,整整30代。长期以来,吴氏族人都主要以种田为生,属于典型的农业型宗族。宗族在发展过程中并未产生达官贵族,总体属于平民型宗族。在绵长的历史岁月中,司前吴氏宗族以共同的血缘为基础,发展生产,绵延子嗣,共同维系宗族的团结与壮大。本章从吴氏宗族的起源出发,简要介绍司前吴氏宗族的迁徙脉络、村庄由来及其建制沿革等,全景式地展现司前村吴氏宗族的概况。

第一节 吴氏宗族的渊源与迁徙

一 吴氏渊源

从吴氏的起源来看,吴氏远祖源于黄帝,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西北部)。传至二十五世嫡孙古公亶父,经历了夏商两朝八百多年的历史。古公生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生子名昌,古公寄望于昌。泰伯微窥父意,“欲立三弟季历之子昌”。趁古公病,托到衡山为父采药,而和二弟仲雍结伴出亡。逃到与周邻近的游牧狩猎民族荆蛮那里。当地人推荐泰伯为首长,建立氏族国家,号称“勾吴”。按照氏族传统,王位只能传给长子泰伯,古公病逝后,季历依照父王之命,将王位传给长兄,泰伯坚持不受。经多次避让不成,泰伯带上二弟再次逃回荆蛮。为表示绝无反顾之心,他带着族人举族南迁,从陕西西部迁至长江下游江苏无锡,在此重建国家,国号依然称“勾吴”,并在江苏无锡梅里(现名梅村镇)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由于泰伯公无子,卒后仲雍执其位。仲雍三世孙周章建立吴国。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称吴氏,自此始有吴姓。后吴姓裔孙尊称泰伯公为开氏始祖,尊称仲雍为吴姓传代始祖。根据《忠信吴氏族谱》(手抄本)、《连平县吴氏族谱》(1995年)的记载整理而来。

据《忠信吴氏族谱》(手抄本)记载,“先世自鼻祖泰伯仲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弈代相承”。由此,司前吴氏宗族亦尊泰伯公为开氏始祖,《史记》将吴泰伯世家记载为天下第一世家。泰伯公被孔子誉为“列世家第一,让天下以三”“至德无疆”,而根据孔子的赞语,吴氏的总堂号为“至德堂”。司前村吴氏宗祠的对联横批即为“至德宽广”,吴氏族人也将其家风称为“至德家风”。

二 北上繁衍

根据《连平县吴氏族谱》(1995年)记载,吴氏发源于南方江苏地区,在周朝时为开氏始祖泰伯公的封地,传至十八世祖寿梦公的时候称王,“自公立而吴益称大王”,其后国势日盛。十九世祖季札受封于延陵(今江苏丹阳一带),吴氏族人首先向北部临近的齐、鲁之间迅速迁徙并繁衍。传至第二十一世祖吴王夫差时,吴国被越国所灭,吴氏族人流落到越国。到了东汉时期,吴氏三十七世祖汉公为东汉王朝的开国元勋,拜为大司马,封广平侯,居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其后,吴氏在河南境内迅速繁衍。从吴氏先祖的迁徙情况来看,隋唐之前,吴氏主要在北方地区迁徙繁衍,其迁徙的原因多为做官、战乱等(见表1-1)。

在北上繁衍的过程中,吴氏在许多地方形成了当地一大郡望,成为名门望族。具有代表性的有三个:一是渤海郡,在吴氏郡望中,江浙一带的吴氏亦称渤海吴氏,指的是今长江流域的江浙地区;二是濮阳郡,位于今河南濮阳及山东鄄城一带,由于濮阳吴姓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始终为皇亲,名门佳人辈出,所以盛极一时,地位也一直显赫;三是陈留郡,地处今河南开封一带,汉魏晋至隋唐时期,陈留吴氏一直都是当地的大家族,如汉代的吴恢、吴佑父子等。

表1-1 司前村吴氏先祖迁居路线图

资料来源:《连平县吴氏族谱》(1995年)。

三 避乱南迁

唐朝末年,吴氏第六十八世祖宣公娶四川节度使孟知祥之女为妻,唐朝衰亡后,孟知祥割据称王,建立后蜀王朝,宣公成为其驸马。宣公忠于唐朝,对孟氏王朝不满,63岁高龄时携带家人举家逃亡,辗转数千里,迁至江西抚州临川,后又继续迁徙,定居建昌南丰县青铜山。宣公成为江西抚州、建昌地区吴氏的始祖,被后世定为入江南始祖,“不膺王爵孟家封,跋涉云山几万重,来向江南为始祖,后人千载仰高风”。自此之后,吴氏主要在江西、福建和广东一带迁徙(见图1-1)。

第七十世祖宥公为宋朝进士,因“遭时不靖”,由江西南丰县迁居福建宁化县,成为后世闽粤吴姓及客家吴姓的共同始祖。后七十一世祖坤二公因避兵乱,由福建宁化县迁居福建龙岩永定县。传至七十四世祖源公时,由江西抚州金县,迁潮州程乡尧塘(今梅州市),又徙和平城北石角咀定居,自此,吴氏宗族由江西迁入广东。

图1-1 吴氏族人南迁路线图

从吴氏宗族南迁的情况来看,与北上繁衍的情况截然不同,其南迁大多都是因为避乱(见表1-2)。

表1-2 江南始祖宣公裔南迁路线图

资料来源:《连平县吴氏族谱》(1995年)、《忠信吴氏族谱》(手抄本)。

第二节 吴氏宗族在司前的立与兴

司前村吴氏宗族作为连平县忠信镇的名门望族,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据《忠信吴氏族谱》(手抄本)记载,明朝洪武太平年间,吴氏第八十世祖逊公智略有为,为创业之始祖,生于至正甲午年,二十有余时携兄弟亥逊由和平迁忠信开基立籍。从开基至今,吴氏宗族在司前村已立足600多年。

一 司前的由来

司前村,又称司前寨,由于几百年来吴氏族人大多居住生活在古围寨之内,因此当地人都习惯将其称为“司前寨”。关于“司前”村名的由来,没有确切的文字介绍,通过访谈族里的老人,得知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为明朝洪武年间,吴氏第八十世祖逊公外出经商时路过官邸忠信司衙,由于天色已晚,祖逊公便露宿于司衙前面。夜晚睡觉梦见兄弟祖叔、家人亲友等在此安居,生活愉快,受到此梦的影响便定居在此。由于此地在司衙的前面,因此称作“司前”。此说法来源于2015年11月3日对吴盘名老人的访谈。

另一种说法为明朝洪武年间,吴氏第八十世祖逊公从和平出发到外地贩货,在返乡途中,挑着的公鸡突然打鸣三声,祖逊公见天色已晚,便找地方歇脚,刚好附近有一所衙门,便在衙门前面落脚休息。在休息的过程中,祖逊公对着公鸡说道,如果觉得这个地方好,就再叫三声,结果公鸡马上又鸣了三声。祖逊公觉得这里真是风水宝地,回去之后就和弟弟商量,最终决定一起迁居到此地。由于地方位于司衙前面,因此得名“司前”。此说法来源于2015年11月5日下午对吴添贵老人的访谈。

对于“司前”村名的由来,我们无法进行确切的考究,但是从其他的文本材料中得到一定的佐证。据《连平州志》(雍正八年)记载:“忠信司巡检署明初属河源县,建州去割隶于州署,在里之下,署废基平,历任者俱赁民房,康熙十年巡检李梦龙捐资重建。”从该记载可以看出,在明朝初年忠信司巡检署确已存在,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司前村的由来。

二 吴氏开基

明朝洪武年间,吴氏第八十世祖逊公在司前村开基,成为司前村吴氏之始祖。祖逊公在开基之初携兄弟亥逊一起从老家和平县大坝镇迁至忠信。由于其弟亥逊喜爱养鸭,而在司前村临近的地段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因此亥逊一家在柘陂村境内落基。而祖逊公更喜欢种田,选择了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司前村开基。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吴氏祖逊公在司前村落基之时,已经有多个姓氏的族人在此居住,主要包括阮姓、毛姓、罗姓、叶姓、李姓、邱姓等宗族。其中阮姓族人最多,主要居住在塘滣角附近,有40多户人;其次是叶姓族人,居住在寨背坻,有近20户人;罗姓族人居住在老罗坝,只有几户人家;黄姓族人与罗姓族人相邻,只有2户人家;邱姓族人与叶姓族人相邻,有几户人家;毛姓族人居住在司毛坪区域,有几户人家;李姓族人居住在下门坪区域,有几户人家;而吴氏族人居住在东心屋区域,只有一大家,几户人家(见表1-3、图1-2)。祖逊公从和平县老家来到司前村时,并不是白手起家,而是带了一部分资金,利用这部分资金,祖逊公购买了阮姓族人的土地,并在土地上建造房屋,发展生产,在村中定居下来。

表1-3 吴氏宗族在司前村落基之初的基本格局

资料来源:2016年2月至3月期间的调查。

图1-2 吴氏宗族在司前村开基之初的概况

由此可见,在吴氏祖先落基之初,司前村为多姓宗族村庄,最开始时,吴氏只有祖逊公一家人在此居住,势力还比较薄弱,在几个宗族中属于小的宗族,而经过两三代的繁衍和发展,吴氏宗族人口迅速扩大,而其他姓氏由于人丁不旺,发展不顺,均陆续迁出司前村,自此,司前村成为吴氏单姓村。对于其他姓氏迁走的具体时间和原因,以及迁到了哪些地方,没有具体的文字记录,仅能通过村庄老人的口述得知,从吴氏祖逊公开基到繁衍了4代左右时,其他姓氏均已迁出,只留下吴氏。而关于其他姓氏的族人为何迁走,还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吴氏族人在落基之初和其他几个姓氏一起在司前居住,经过两三代的发展,吴氏族人迅速扩大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建造了一个大祠堂(超过其他几个宗族的祠堂),同时为了族人安全、防止盗窃及匪患,吴氏族人开始建造围寨墙。当时建造围墙时,由吴氏宗族出钱,其他族人出力,一起建造。围墙建好之后,其他姓氏发展不顺,人丁不旺,感觉自己“中计了”,感觉围寨把好的风水都给吴氏了,这样对自己宗族的发展更加不利,因此都陆续从司前村迁出。此故事来源于2015年11月4日对吴盘名老人的访谈。

三 吴氏宗族的繁衍与分化

从祖逊公在司前寨开基始,吴氏族人至今已绵延了600多年,祖逊公的后裔目前已有10万人之众,除了仍在司前村的族人外,其子孙还分布在相邻的新下村、西湖村、柘陂村,附近的油溪镇、河源市、韶关市、惠州市,以及茂名县、翁源县,还有江西等地。从司前村吴氏宗族来看,祖逊公作为始祖,生六子,分别为颙、显、朝、贵、重、美,其中只有长子颙公的后裔传承于司前,其余五子均外迁发展。其中,朝公子孙迁往广东省高州府茂名县立籍,贵公裔孙则返回江西,重公后裔迁居油溪镇。

颙公作为二世祖,生八子,分别为贤、贯、贺、宾、员、纲、经、纶,又称为八房祖,其中只有长子、次子和七子继续在司前生活,其他五子全部外迁发展,其中贺公后代迁居忠信镇柘陂村水楼下(与司前村相邻),员公裔孙迁往附近的新下村。

从第三代开始,颙公长子贤公后裔住司前下门,次子贯公后裔居住司前上门,七子经公后裔住司前河背,自此,从祖逊公落基的第三代开始司前吴氏宗族便形成了贤公、贯公、经公三大房系分支,这三大房系一直延续到现在。目前,司前村有贤公裔孙120多户,贯公裔孙300多户,经公裔孙近20户,共1600多人。

从司前村吴氏宗族的发展情况来看,自祖逊公落基后的第三代开始,就分成了上门贯公、下门贤公、河背经公这三大房族。随后,以这三大房族为基础,司前吴氏进一步分房分支,呈现不断分化和分裂的态势。以上门房族为例,自第三代贯公开始,发展至第六代,上门又进一步分为三房,分别为长房学禹公、二房学汤公、三房学文公,由此逐步形成上门的三大房,目前,吴氏宗族上门的三大房头正是由此发展而来。从下门房族来看,自第三代贤公开始,发展至第十代,下门又分为两房,分别为长房龙贵公、二房久桓公,由此形成下门的两大房头。

四 吴氏宗族的周边环境

从地理区位来看,司前村距河源市区60公里,距连平县城40公里,村庄呈船形分布,南北走向。村西与西湖村交界,村东与大陂村、水滣村相连,村南与柘陂村、新下村相接,村北同上坣村接壤。从与邻近村庄的地理边界来看,司前村与大陂村、西湖村和上坣村主要是以田埂为界;与柘陂村、新下村则以池塘、水渠为边界;与水滣村以山沟为界。可以看出,司前村与邻近村庄在地理边界上基本都是以后天形成的田埂、池塘、水渠等为边界。

而在相邻的村庄中,司前村与柘陂村是在同一时间由吴氏祖逊公与其弟弟亥逊公分别落基,而在此之前,周边还未形成其他的村庄,可见在周边的大片区域内,吴氏宗族是落基较早的。附近上坣村的开基时间比司前村晚近50年,大陂村、水滣村的开基时间比司前村分别晚80年、100年;新下村和西湖村主要是由吴氏祖逊公的裔孙开基,因此也晚于司前村。

另一方面,从相邻村庄的宗族姓氏分布情况来看,柘陂村、新下村也都是吴氏单姓村,其中柘陂村的开基祖与司前村的开基祖为兄弟;新下村则是从司前迁徙过来,是祖逊公长子颙公的第五子员公在此开基,与司前村为同室宗亲;西湖村有吴、赖、梁等姓氏,但其中80%以上的人口都是吴姓,人口大多是司前村下门贤公的后裔。由此可以看出,在地理区位上,司前村附近的村庄许多也为吴氏宗族,这也为司前吴氏宗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见表1-4)。

表1-4 司前村地理区位概况

资料来源:2016年2月至3月期间的调查。

第三节 司前村建制变迁

据《连平县志》(2001年版)记载,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割惠州府和平县之惠化图、河源县之忠信图、长宁(新丰)县之长吉图及韶州府翁源县之东桃、银梅两铺(后称银梅图)置连平州,辖和平、河源两县,属惠州府,州直辖区实行图、甲制。由此可见,连平县正式纳入行政建制在明朝崇祯年间,而司前村建于明朝初期,可见,司前村的行政建制早于连平县。而根据史料记载,在连平建制之前,司前村所在区域隶属河源县忠信图管辖。

清朝初期,连平州的行政区划沿袭明朝的旧制。清朝中叶,连平州实行约(堡)制,辖地设置有所变动。原忠信图为1约,下置4围2镇,即司前围、石马围、莲塘镇、平环围和大塘镇、三圳围。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上改图为区,同时实行保甲制度。民国24年(1935年),连平县全面实行保甲制,司前村隶属忠信区,设1保6甲。根据《连平州志》《连平县志》等地方志资料,司前村的行政建制沿革如表1-5所示。

表1-5 1949年以前司前村建制沿革表

资料来源:根据《连平州志》(雍正八年)、《连平县志》(2001年)等资料制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时代形势的变化与行政区划的调整,司前村的建制也在不断变化。1949年10月,废除国民党的乡、保、甲制,实行区、乡、村制,司前村隶属连平县忠信区上前乡。1950年10月,连平县各区改用数字称谓,忠信为第四区,司前村隶属连平县第四区上前乡。1955年成立管理区,司前村改为司前连,隶属忠信镇上前管理区,一直延续至1959年。1960年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司前村改为司前大队,隶属忠信公社;到了1987年,司前村行政建制改为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一直延续至现在。虽然外部行政因素的影响造成司前村建制的频繁变动,但是就司前村内部而言,其自然村落的变化相对较小,这反映了其内部的延续性(见表1-6)。

表1-6 1949年以后司前村建制沿革表

资料来源:根据《连平州志》(雍正八年)、《连平县志》(2001年)等资料制定。

第四节 司前村概况

司前村位于忠信镇东南部3公里处,离粤赣高速出口500米,距北部的连平县城40公里,东部的和平县城43公里,南部的河源市区60公里,是广东东南部地区通往韶关市,江西省、湖北省的必经之路。村庄面积约2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9户,1601人,其中男性756人,占47.22%;女性845人,占52.78%,在性别分布上,女性人口相对较多。全村耕地面积1585亩,人均耕地面积接近1亩,户均耕地面积4.82亩。其中水田面积735亩,占46.37%;旱地面积850亩,占53.63%。全村林地面积2100亩,人均1.31亩,户均6.38亩,林地没有承包到户,由村集体承包(见表1-7)。主要农产品有水稻、花生、蒜头等。司前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忠信花灯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吊灯习俗的发祥地,在当地具有特色的吊灯习俗里,司前村的吊灯习俗最为传统、最具规模,也最有特色。2015年,司前村依托世代相承的吴氏家训文化,建成了河源市家训文化传扬示范基地。

表1-7 2015年司前村基本情况统计表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调查。

从司前村各村民小组的基本情况来看,其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分布较为不均(见表1-8)。就人口分布情况来看,第4、第5和第6小组的人口数量较多,而其他几个小组的人口数量较少,其中第7小组的人口数量最少,仅有12户59人。而从村民小组与宗族房系的分布情况来看,不同房系的分布相对集中,其中第7村民小组均为司前吴氏八房祖中第七房,即经公的后裔;下门贤公的裔孙则主要集中在第6村民小组;上门贯公裔孙的人口最多,司前村的7个村民小组中有5个村民小组都主要为上门贯公的裔孙。从各小组的耕地面积情况来看,第1、第2和第4村民小组的户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都不足4亩。第5和第6村民小组的户均耕地面积较多,超过5亩。

表1-8 2015年司前村各村民小组相关信息统计表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