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司前村自然形态与实态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之前,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宗族客家人在历史上一直处于不断迁徙的过程中,对于宗族而言,自然环境不仅关乎其生存和安全,而且影响着其发展和延续。本章将从自然环境和人文自然这两个层面来描述司前村吴氏宗族的自然条件,以此介绍影响吴氏宗族延续的自然因素。
第一节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影响宗族生存与延续的最基础因素,本节将主要从气候、地理地形、水资源等内容出发,论述影响司前村吴氏宗族发展的自然环境形态。
一 气候特征
司前村位于粤北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冬长,春秋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降水季节明显;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 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光照条件良好,占年可照时数的38%。气候条件一年四季都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一年二熟,这种良好的气候条件为吴氏宗族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由于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农作物,因此在生存问题上宗族的压力并不明显。
从降水条件来看,司前村的降雨量充沛,但季节差异很大。一般从每年的3月份开始,降雨量就会逐渐增多,这基本满足了水稻播种、插秧及其他农作物春播和林木生长用水的需要。五六月份雨量集中,而且强度大,易引发洪涝灾害。
从灾害天气来看,司前村在历史上很少发生大的气候灾害,其灾害主要为夏季的暴雨和春季的干旱。据访谈老人的回忆,司前村最为严重的一次气候灾害发生在1964年6月,由于降雨量大,而且非常集中,引发了大的山洪灾害,当时7个生产队的粮食都不同程度地减产,其中地处忠信河岸边的第7生产队受灾最为严重,其粮食甚至大面积绝收。但总体来看,司前村的灾害天气少,这为整个宗族的农业生产和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 地理特征
从地形特征来看,司前村所在的区域属于连平县东南部的盆地,该区域地势平坦、低矮平缓,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素有“忠信小平原”之称,这一地理条件适宜农业生产。从土壤的地质条件来看,该区域多为砾石、砂及黏土,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适宜种植水稻、花生、大豆、蒜头、油茶、枫栗等。1949年以前,司前吴氏族人依托这一优势地理条件进行农业生产、绵延子嗣。
在司前吴氏族人的眼中,一块儿好的风水宝地对于宗族而言意义重大,而“依山傍水”正是司前村典型的地理特征。司前村背靠“寨老山”,它在村庄的西侧,村里人将其称为“靠山”,视为宗族的依靠。与“寨老山”相对,司前寨的东边也有一座山,村里人称之为“贵山”,寓意给族人带来荣华富贵。在司前寨向南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山,由于形如狮子,当地人将其称为“狮子口”,“狮子”作为山中之王,守护着吴氏族人。同时,位于村庄南部的忠信河与高莞河两条大河在此汇合,也为司前村吴氏宗族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水利灌溉条件(见表2-1)。
表2-1 司前村地理区位概况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调查。
三 水资源特征
司前村虽地处粤北山区,但是水资源丰富,忠信河与高莞河在村南汇合,形成“双龙戏水”,为村庄带来丰富的水资源。
(一)忠信河:族人的灌溉水源
据《连平州志》记载,忠信水(忠信河别称)在城东九连肚发源,经野鸭潭由司前至合江与连平长宁水合流汇入河源大江。忠信河自忠信柘陂通向河源市,全长65公里。司前村位于忠信河的下游,川流不息的忠信河水为司前吴氏宗族提供了天然的水资源保障。在吴氏族人看来,在连平县的下半县,司前村所在区域的水利灌溉条件是最好的。在忠信镇的忠信街有个三岔路口,俗称“三条洞”,在此处忠信河分别通向高莞镇、油溪镇、大湖镇三个地方,而忠信河的河床高,司前村的地势低,河水由高处往低处流,水源“四季不断”,这使司前村的水利灌溉条件十分优越。在司前村,还流传着这样一首诗:“万年流水流万年,忠信河水源九连。灵山脚下百家村,灌溉发电数司前。”忠信河是天然河,吴氏族人主要用其进行农业灌溉与生产。一方面,源源不断的忠信河水为吴氏宗族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灌溉基础,保障了宗族的生存安全;另一方面,忠信河水也为族人提供了一个交通运输渠道,吴氏族人在建屋建房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木材大都通过忠信河水来运输。
(二)司前沥:族人生产生活共用
在司前村村内有一条河流,当地人将其称作“司前沥”,据说最早是由族人从忠信河引下来而形成的。司前沥自北向南流,其上游在北部相邻的上坣村,河水通过司前村与村南的新下村和柘陂村相连,在司前村境内全长约3公里。明清时期,吴氏族人基本都居住在司前寨内,寨前的司前沥供全族人使用,吴氏族人的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也大都取自司前沥,可以说司前沥相当于吴氏族人的“母亲河”。1949年以前,利用司前沥的水源,吴氏族人还挖了一个个池塘用来养鱼,以满足族人的生活需要。
(三)池塘
1949年之前,司前村内部分布有诸多大大小小的池塘,共有13个之多,其中司前寨内部有1个池塘,围绕司前寨周边有9个池塘,这些池塘大都由族人建寨建屋时开挖出来,从寨前的司前沥获得水源。据村里的老人介绍,之所以在司前寨的周围开挖那么多池塘,是因为司前寨是“田螺形”的,而“田螺需要大量的水来养,只有这样才能生生不息”。除了在司前寨内和周围之外,司前村其他几个迁出去的围屋前面有的也建有池塘。除了司前寨周围,上新屋、下新屋与下竹园背分别有3个池塘。
池塘的功能有三,一是固风水,按照吴氏族人的风水讲究,住宅必须具备金木水火土,“水主财”,积财富之意,还有“门前一口塘,黄金用斗量”的说法。二是防火,池塘的一大作用在于灭火。在过去,司前寨的房屋很多是砖木结构,而且房屋从布局上非常密集,房屋内部大都堆集有木柴、稻谷等,这些都是易燃之物,很容易引发火灾。据村中老人回忆,过去司前寨里常常发生火灾,附近的池塘为灭火提供了方便,一旦发生火灾,村民便敲锣通过,各家各户拿起水桶到附近的池塘取水迅速灭火。三是防盗,围绕司前寨周围的池塘不仅可用于固风水和消防,而且起到了防盗的作用,有了池塘这道屏障,寨外的陌生人也不易进入寨内的族人家中。此外,池塘还起到了房屋排水、储存雨水的作用。
在司前寨外围的9个池塘中,最大的一个池塘名叫“关刀塘”,是司前寨“保寨护院”的风水塘。据村里老人介绍,关刀塘的开挖主要出于风水的考虑,因为司前寨从形状上看似田螺,因此也被称为“螺形寨”,而在司前寨东边的塔岭山上有一座合水塔,塔形似“针”,而“针挑田螺的话,螺就会死亡”,族人认为这样不吉利,因此在朝向合水塔的方位开挖了一个形似“大刀”的池塘,称为“关刀塘”,“关刀可以用来防针”,这样就起到了庇护作用。同时,关刀塘与司前寨内的水道相通,雨水沿着水道流入关刀塘,再经过竹园背流入忠信河。吴氏宗族水资源统计信息见表2-2。
表2-2 吴氏宗族内部水资源统计简表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调查。
四 交通特征
从区域位置来看,相较于邻近的几个村庄,司前村的位置相对优越,周边村庄与外界交流很多都需要经过司前村。虽然地理区位较为优越,但1949年之前,地处山区的司前村,交通条件也比较落后,族人出行主要通过忠信河,以水路为主;在陆路方面,村里只有一条狭窄的石头路通向村外。
(一)水路为主
1949年之前,水路是族人出行的交通命脉。吴氏族人主要是利用宽阔的忠信河水和小吨位木船与外界交流,族人上山砍柴、贩卖农产品等都通过忠信河水来实现,这不仅满足了族人的出行需要,而且解决了其产品交易问题,族人所需要的盐、糖、煤油、布匹等货物从河源由此河运到忠信。
司前村吴氏宗族有一条小吨位的木船,属于整个宗族所有,归全族使用。据说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木船由吴氏宗族各房的长老商议购买,费用由宗族的“众典”支付,木船有4个船舱,一次可以乘坐60人左右,承载40多担稻谷。每年农历十二月,乘坐木船的人最多,每天都有几百人通过,乘坐木船还需要排队等待。木船由宗族租给一户人家专门管理和摆渡,承租的农户由各房的“老神”、房长商议决定,承租的农户必须熟悉水性、会摆渡、忠厚老实,有时为了照顾穷人,会将木船交给生活困难的家庭来管理,同时为了方便管理,一般由居住在忠信河附近的农户来负责。管理木船的农户家庭,一家人大都熟悉水性、会摆渡,便于换班和应付突发事件。
1949年之前,司前村族人坐船是免费的,管理木船的农户由宗族出钱,一年补贴3~5担稻谷,不过过年期间族人在坐船探亲访友时,一般都会给摆渡的农户一些油果、豆腐等。而附近的大陂村、水滣村、上坣村的村民外出割草、砍柴,都需要经过司前村,对于外村的村民坐船,则要收取一定的“船谷”,负责渡船的人每年会在早稻收割和晚稻收割的时候,挑着箩筐去外村收取“船谷”。这是因为附近的村民基本也都是居住在一个个围屋之内,当负责摆渡的人在收割时节去一个个围屋收取“船谷”时,外村的村民便会自觉交纳。“船谷”每年只要交一次,如果早稻时节已经交过,晚稻时就不需要交,如果早稻时无法交纳,则晚稻时节交纳。收到的“船谷”不用交给公家,而由负责摆渡的人自己支配,成为其私有财产。
木船作为交通工具并不是一年到头都使用,而是根据降水和水位的变化,上半年使用木船来摆渡通行,而每年过了秋季之后,一般要搭建简易的木桥通行。简易木桥由负责摆渡的人来搭建,当需要搭建木桥时,摆渡人向村里的护林员申请砍伐树木。河流水位较低时,简易的木桥可供人通行;而在每年的雨季,当降水量急剧增多、水位升高时,则使用木船,如果水势较猛,则需要两个人一起摆渡。当木船有损坏时,由宗族出资修缮。摆渡的农户在旱季不需要渡船时,则可以从事农业生产。
(二)族人捐建石头路
1949年前,在司前寨的大门前方,有一条宽约1.6米、长约2公里的石头路,据说是在明朝中期由族人共同捐资而建的。石头路建设的原因大致是,一些族人开始从事贩盐、贩卖农产品等生意,经过几代的发展,吴氏宗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而司前村作为通往忠信镇、河源市、韶关专区、惠州地区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因此族中的富裕族人开始牵头建设石头路。
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由上门、下门和经公这三大房族的“老神”和房长组织和动员来筹集资金和劳力。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向各家各户摊派,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每户出资,经济比较困难的族人如果无法出资,则主要是出工。二是鼓励族内富裕的族人来捐资,因为修路对那些做生意的富裕族人作用更大,因此,这部分钱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除了富裕族人的捐资外,其他族人也有捐资,那些经济条件一般的族人,大都捐助1斗稻谷或者1箩稻谷。三是周边地区一些村民的捐资,因为邻近的大陂村、柘陂村、新下村、西湖村去忠信街和外出等都需要经过司前村,因此,附近其他村庄的族人也有捐资。
石头路的建成为族人外出提供了很大方便,同时也为马车和牛车的通行提供了便利,这进一步促进了宗族经济的发展。从明朝中期开始,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经济条件相对于周边的村庄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而对于周边村庄的村民通行,司前村也没有收取过路费,这促进了本族与外部的交往。
第二节 人文自然
自然环境是影响司前村吴氏宗族繁衍、发展的天然因素,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为宗族的壮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司前村吴氏宗族通过改造自然,赋予自然环境新的功能,以使其适应宗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本节将主要从祖宗建筑、人居建筑、神灵建筑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吴氏宗族的人文自然形态。
一 祖宗建筑:吴氏祠堂
在司前吴氏族人的心中,祠堂始终是凝聚和团结族人的载体,庄严的祠堂象征着吴氏宗族“崇宗敬祖”的理念。从明朝初期落基到现在,司前村一直有三座祠堂,分别为上门的贯公祠、下门的贤公祠与河背的经公祠,三座祠堂分别代表着司前吴氏宗族的三大房族。
(一)祠堂规划:“九门千家村”
吴氏开基祖逊公在司前开基之始,并未马上修建祠堂,而是经过了两三代的发展,待到人丁兴旺,吴氏族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才开始规划建设祠堂。在规划之初,吴氏宗族的祖先有一个宏伟的设想,打算将司前村建设成为占地百亩的“千家村”,以彰显吴氏祖宗的代代绵延。而为了实现这一设想,吴氏祖先特地从江西请来一位风水大师吴函臻先生前来设计。风水大师根据司前所在的地理位置,规划出祠堂的方位和布局。在规划好的地方,族人均不允许建房建屋,也不可随意占用和使用。而根据风水大师的规划,为了实现“千家村”的目的,原本计划在进入祠堂前设计九重大门,称为“九进”,即经过九个大门之后才开始进入祠堂,但是最终九重大门没有建起来,只建成三重大门。而关于为何没有建成九重大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风水大师来到司前后,每天很早起床,搬出一张太师椅到外面坐,心里规划着未来的司前千家村。而根据最初的规划,原本想建设成九重大门,但是司前后人没有这份福气。当时村中有一位祖婆,每天早晨去司前沥担水,不觉意得罪了风水大师,说大师每天坐在那里看起来像是看妇女的,不像是看风水的。风水大师听到之后被激怒,就一走了之,返回江西。村中的族老迅速派人追赶至青州,终于追上了吴函臻大师。大师对宗老说“你们就按我座椅的位置建立大门”,说完便匆匆赶路走了。无奈之下,吴氏族老回来合议,按照风水大师的吩咐,在他座椅的位置上建造了大门,也就是现在司前寨的上大门。
(二)祖祠继承:“长房让于二房”
祖逊公落基发展到第三代之后,吴氏宗族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敬重和崇拜,逊公子孙开始修建祖逊公祠堂。修建祠堂由宗族的族老一起讨论商议,发动全族的力量,出钱出力,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将整个祠堂建造起来。祖逊公祠堂落成之后,成为吴氏宗族的总祠。
从第三代开始,司前村吴氏宗族就开始分房,其中长房贤公、二房贯公、七房经公在司前村居住,其他五房均迁至村外。按照传统“长子继承”的原则,祖逊公祠堂作为吴氏宗族的祖祠,应该由长房贤公来继承和管理,但是在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祖祠是由二房贯公继承和管理的。
关于祖祠由二房来继承的原因,据村里的老人介绍,祖逊公的长子颙公生了八个儿子,其中长子是贤公,二子为贯公。颙公去世之后,由长子贤公当家,但是由于二子贯公去世比较早,家里剩下了妻儿四口人。要分家时,贯公的妻子表示:“丈夫去世得早,家里只剩下孤儿寡母,就在老灶不走了。”而长子贤公为照顾弟媳和侄子们就决定将祖祠和老灶留给贯公的一家人使用,其他的几个兄弟也表示支持,最终祖逊公祠堂和老灶就分给了二房使用。进一步挖掘,为什么在传统长幼有序的年代,长房会将祖祠让给二房?通过对老人的访谈了解到,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吴氏宗族从远祖开始就有“三让”的家风,兄长照顾弟弟成为一种传统,如果长子贤公不照顾贯公一家,可能无法得到其他族人的拥护;二是如果不照顾二房的话,贯公的一家人可能就会迁到其他地方,这样就影响宗族的团结,不利于宗族的壮大和兴旺;三是贯公的妻子黄氏是附近秀才家的女儿,家里有权有势,如果不分给他们一家的话,就可能会造成宗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样也不利于吴氏宗族的发展。
在二房继承了祖祠之后,长房贤公的裔孙又在下门的地方重新修建了贤公祠堂,随后七房的后代修建了经公祠堂,这样就形成了司前吴氏宗族的3座祠堂,而随着房支的不断分化与世代变迁,吴氏族人习惯将祖逊公祠直接称为贯公祠。经过600多年的发展,司前村吴氏宗族也再未重新设立分祠,3座祠堂的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
(三)祠堂概况
1. 祠堂方位与分布
根据地理条件与风水情况,3座祠堂均坐西朝东,在方位上总体以第一个祠堂——贯公祠为准,其中贯公祠的地势相对更高,贤公祠和经公祠的地势、高度都相对较低,无论是深度还是建筑面积,贯公祠都相对更大。在总体的结构与布局上,贤公祠与经公祠也参照贯公祠。祠堂基本分为三进,一进为下厅,二进为中厅,三进为上厅,一进比一进高,寓意步步高升。
2. 祠堂具体概况
贯公祠,俗称上祠堂,位于司前寨上大门内,建于明初,2009年重修,坐西南朝东北。宗祠分为三进,自东往西,总进深43米,占地面积567.6平方米,屋顶为砖木结构。祠堂门有阴阳八卦户对,门额置“吴氏宗祠”四字。进入屏风就是三进,也叫“上厅”。中间为四水归堂的天井,天井里养有很多金钱龟,为养生和通水涵用。上厅是拜祭祖宗的场所。靠后墙设有一个大神龛,浮龙穿凿,上有八仙过海、龙凤呈祥、鸟鱼花草、瓜果飘香等图案,寓意吉祥如意,还有松鹤延年、喜上枝头、瓜果、蝙蝠、寿桃等图案,寓意长寿、福至、科考及第等。神龛前摆有两张大案台,前案台上设有三个香鼎,后案台作为上贡品之用。村中的各房族每逢节日、办红白喜事都在这里供香烧烛,拜祭祖宗。神龛的右侧叫“后神背”,这里有一间不透光的暗屋,是作为已故先人灵魂归宿的地方,神背后面是一步一步升高的民宅。
贤公祠,俗称下祠堂,位于司前寨下大门内,建于明初,2010年重修,坐西南朝东北。也分为三进,总面阔12.6米,总进深43米,占地面积542平方米,屋顶为砖木结构。祠堂门额嵌瓷刻“吴氏宗祠”横匾,两侧刻有楹联“祖宗功德源流长;派衍支分叶奕长”。门厅与中厅之间有一天井,出于风水讲究,拼成太极八卦图案。
经公祠,俗称中祠堂,位于司前寨内。建于明初,2008年重修,坐西朝东。面阔8米,总进深8.7米,占地面积69.6平方米。屋顶悬山式,船形脊,砖木结构。设神龛,供祖宗牌位。神龛两侧刻文“祖公宋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见表2-3)。
表2-3 司前村祠堂概况表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调查。
(四)祠堂结构与功能
祠堂作为司前村吴氏族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不仅承担着祭拜祖先的功能,而且是族人举办红白喜事的重要场所,此外,族中长老也常在此商议事务。
从司前村吴氏宗祠的结构来看,上门贯公祠堂和下门贤公祠堂基本类似,大体都包括上厅、下厅、中厅、厨房、寿屋等,而经公祠堂的结构比较简单,仅有一个上厅用于供香烧烛,拜祭祖宗,因为经公裔孙在400多年前就从司前寨迁至忠信河的对岸,距离相对较远,经公裔孙人口也较少,因此与贯公祠堂和贤公祠堂相比,经公祠堂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并不明显。
贯公祠堂和贤公祠堂在结构和作用上大体类似。以上门贯公祠堂为例,司前寨上门二门堂的左侧有1间仓库,用来堆放上门公田出租收上来的稻谷;二门堂的右侧则为1间什屋,用来放置桌椅板凳、锣鼓、舞龙舞狮的道具等公共物品。贯公祠堂下厅的右侧有1间厨房,主要供上门族人在举办红白喜事聚餐时使用;下厅的左侧则为1间寿屋,用于放置上门过世老人的寿棺,平时基本不会打开。祠堂中厅主要用于族中的长老开会议事,在中厅的两侧各摆有一条长10米、宽45厘米左右的木板凳。据老人回忆,以前族里的老神、房长和族人开会一般都会利用这两条板凳。祠堂的上厅供奉有祖先牌位,主要供族人烧香、祭祀祖先用。整个上门祠堂可以摆80多张八仙桌,供族人聚会,能容纳600多人同时用餐(见表2-4)。
表2-4 司前寨上门贯公祠堂的结构与功能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调查。
二 人居建筑:聚族而居
祖逊公在司前村落基之初,通过修建简易的房屋供一家人居住。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经过两三代的发展,人口迅速增加,也逐渐开始新修房屋。在最开始的几代,司前村除了吴氏宗族外,还有其他几个姓氏的宗族在一起居住。由于人丁不旺,发展不顺,其他姓氏族人陆续迁出,其遗留的房屋大多卖给吴氏族人使用。随后,从明朝初期司前寨建好开始,一直到1949年之前,司前村吴氏族人都主要集中居住在司前寨内。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人口与财富的增多,一些族人陆续迁出寨外,在寨子附近重新修建围屋集中居住。
(一)司前寨:族人聚族而居
自明朝初期开始,吴氏族人便合族聚居于司前古寨。据村里老人介绍,司前寨从明朝洪武年间就开始奠基,在建设初期,吴氏祖先规划将司前寨建成“千家村”。经过3代人(近60年的时间)的努力初步建好了寨子,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司前寨是极具特色的客家围龙屋,整个寨子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内有平房约1000间,人口最多时超过了1000人,因其形状近圆形围屋,当地又称其为“螺形屋”。
1. 寨门
司前寨自明朝建好到现在一直只有2个大门,一个靠上,称为“上门”;1个靠下,称为“下门”。上门、下门和祠堂的方位保持一致,都朝向东。按照司前村吴氏宗族的风水讲究,一个祠堂就要对应一个大门,司前寨内有三个祠堂,但只有两个大门。据村里老人讲,经公祠堂建好之后,其裔孙也打算在祠堂前修建大门,但是上门和下门的族人均不同意,因为如果经公祠修建大门,其大门就会成为正中门,上门和下门就会变成侧门,因为担心影响风水,上门和下门族人极力反对,最终司前寨只保留了两个大门。司前寨大门上端的左右各有一个圆孔,当地称其为“龙眼”,从“龙眼”可以看到寨外很远的范围,主要起到防卫的作用。上大门的西侧有两间更房,归上门所有,从明清时期开始一直供巡逻及看更人休息之用。
2. 烽火墙
在建设司前寨的过程中,为了防贼匪扰民,保护族人安全,吴氏祖先在古寨外围建造了坚实的烽火墙,环绕古寨的烽火围墙长度达1000多米,呈椭圆形分布,墙体的总高度有4米。为了保持围墙的牢固性,建墙的材料由石灰、砂浆、鹅卵石等混合而成,建造时用墙筛(一种古老的建筑工具)固定在围墙的两旁,然后倒入建墙材料用木槌夯掴成墙。据了解,吴氏祖先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修建围墙,经历几百年风雨的侵蚀,司前寨的围墙依然保存完好。为了便于观察寨外情况、放置土枪,吴氏祖先还在墙体上面打出一个个烽火眼。此外,为了提高古寨的防卫能力,吴氏祖先还在烽火墙的上端建造了松树炮(古时的一种土炮),这些都有力地保护了族人的安全。
3. 巷道
在司前寨内部有一条条或宽或窄的巷道,巷道都是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沿着主街巷两旁是呈螺式分布的民居,一栋屋一栋屋之间的间隙,形成错综复杂的街巷网络,巷道与巷道之间相互连通。由于街巷错综复杂,陌生人进去很容易迷路,因此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一条条巷道不仅是族人出行的重要通道,而且成为房与房、户与户之间的地理边界。
4. 风水讲究
吴氏祖先在建造司前寨的过程中非常重视风水,专门从江西请了风水大师进行设计,出于风水考虑,司前寨设计成“田螺形”,从上门、二门、红门、祠门到一进下厅左厢房门共五进门,向址各异,但都在同一中轴线上,呈现“歪门斜道”的特点,从风水学看有财气易进难出之说,从卜学看能够避邪气,从科学上看不仅可以减弱寒风,而且易守难攻,有利于抵御外部的威胁和入侵。同时,设计斜道,也是希望祖宗在祠堂能够歇息和安宁。
(二)司前寨民居:按房支派系集中居住
从吴氏宗族民居的总体特点来看,一是对外具有很强的封闭性,民居建设在围屋之内,内部以走廊和巷道相通,生活非常方便,但是对外则是全封闭的,只有两个大门,而且还有固定的开门和关门时间;二是内部按房支派系相对集中居住,在围屋内部,吴氏族人总体按照不同的房支集中居住,亲房之间的房屋基本相邻,邻居与亲房大体重合;三是民居与祠堂的风水要保持一致,位于祠堂之前的民居其高度均不能超过祠堂。
以司前寨的民居情况来看,寨内的民居主要沿着祠堂的左、右、后三侧来兴建,按照鲁班尺8寸次第增高。寨内的民宅基本都是横向而建,纵向设立街檐连接横向。各户民居的结构也基本类似,卧室布局为:前面是澡井,后面是卧房,灶房和厨房另外设立。民居一般为两层,二楼一般用来堆放谷物或柴火杂料等。卧房设有小木窗,光线阴暗,有“暗房”的说法。据村中的老人解释,卧房之所以要暗,就是为避免夫妻行房事时被神灵知晓。
一方面,民居的总体结构体现出宗族的整体性,其建筑与祠堂风水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司前寨内部的民居总体按照房支派系来分布,一个房支的族人居住总体集中。上门一房的族人主要居住在上门大街和楼下角区域;上门二房主要集中居住在东心屋、下石街、下门坪区域;上门三房的人口较少,集中居住在塘滣角区域。下门一房和二房的族人则集中居住在下门大街。
表2-5 司前寨内部民居分布概况
图2-1 司前古寨平面结构图
(三)房支祖屋
随着人口和财富的增多,司前村吴氏族人开始陆续从司前寨迁出,在附近置地建房,形成一个个新的集中居住点。1949年之前,除了司前寨之外,司前村吴氏宗族还修建了上新屋、下新屋、上竹园背、中心竹园背、下竹园背、下书房6个祖屋。
从祖屋的具体情况来看,中心竹园背修建的时间最早,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司前村吴氏第十一世祖先君托公主持修建,当时君托公一大家有30多人,司前寨内的房屋不够居住,加之人口和财力充足,因此在寨子外另外建房建屋,其祖屋结构为典型的围龙屋。1949年之前,该屋人口较少,有20多人。
上新屋修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由吴氏第十五世祖先振甫公主持修建,因为该屋临近上坣村,所以起名上新屋,该屋占地面积3亩,为典型的围龙屋,在初期建造时大概花费3年时间,后又陆续进行扩建。1949年之前,该屋有60多人,现在该屋有70多户,400多人。
下新屋修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由吴氏第十六世祖先玉衡公主持修建,玉衡公原并不居住在司前村,而是在附近的柘陂村做生意,并在柘陂建有房屋,但是由于意外发生,引发火灾,许多房屋都被烧毁。在柘陂发展不顺的玉衡公,又重新返回司前买地建房,建立了下新屋。1949年之前,该屋有30多人,目前人口已经繁衍到200多人。
从其他祖屋的情况来看,1949年之前,上竹园背、下竹园背和下书房的规模都较小,而且人数较少,分别有20多人、20多人和10人。
1. 修建时间与原因
从修建时间来看,这些祖屋大多修建于清朝后期或晚期,其中中心竹园背修建时间最早,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上新屋修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而其他几个祖屋大致修建于同一个时期,即清朝晚期。而修建的原因,基本都是人口繁衍,司前寨内的房屋不够居住,再加上随着财富的积累,族人有能力在寨外新建房屋。
2. 祖屋类型与堂号
从祖屋类型来看,上新屋和中心竹园背属于典型的围龙屋,其他几个祖屋都属于堂横式围屋,在中心轴线上建厅堂,两侧加横屋;在堂号方面,并不是所有的祖屋都有堂号, 6个祖屋中只有上新屋、下新屋和中心竹园背有堂号,其堂号分别为赞绪堂、招德堂和必书第。
3. 祖屋房支分布
从房支分布来看,除了下竹园背属于下门二房外,其他的祖屋均属于上门。其中上新屋、上竹园背和中心竹园背属于上门二房,下新屋和下书房属于上门一房。
4. 风水讲究
在风水讲究方面,各个祖屋都“依山傍水”,而且基本和司前寨的风水保持一致,总体方位主要都是坐西朝东。
各祖屋具体情况见表2-6。
表2-6 吴氏宗族各个房支祖屋情况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的田野调查。
三 神灵建筑:精神寄托
1949年以前,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精神世界中保持着两种信仰系统,一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祖先崇拜体系,它在实物形态上表现为一个个庄严肃穆的祠堂;另一种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神灵崇拜体系,它在实物形态上表现为一座座神庙建筑。传统时期,在司前村吴氏宗族的发展历史上,祠堂建筑与神庙建筑一直并存,在司前村,主要的神灵建筑包括观音厅、文昌祠、关帝庙、三皇宫。
从这些建筑的位置来看,观音厅、文昌祠、关帝庙都在司前寨内,而且三座神庙相邻,都在司前寨的池塘附近,与寨内的风水保持一致。从神灵建筑的建设情况来看,它们多由族人个人捐资修建,同时在祭拜方面,平常主要是族人的个体性行为,而在“打醮”期间,则进行隆重的全族性祭拜。
(一)观音厅:个人修建,全族使用
在司前寨内有一座观音厅,位于上门贯公祠堂后面左侧约80米处,据说是明朝末年由贯公的第七代裔孙象桓公出资建造的。从方位上看,观音厅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160平方米,每逢初一、十五一些信奉神灵的族人就会过来烧香祭拜,以此来祈福消灾。1949年以后,因为“破四旧”,厅内摆设的东西被完全毁掉,只剩下屋子分给村民用来做住宅;20世纪80年代,村民将其无偿归还宗族使用,目前观音厅仍保存完好。
关于建设观音厅的原因,村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贯公的第七代裔孙象桓公有一次去河源贩盐,在返乡的路上歇脚时,发现两个贼鬼在埋藏白银后去了附近村庄看打醮,于是便把挑的两筐食盐倒到附近的溪水里,再挑白银回家,回到家里就将白银倒入自家的粪缸,随后连续很长时间无法入睡。恰巧一天夜里,其母亲做了一个噩梦,有两个魔鬼按住她不能动弹,母亲大叫“菩萨保佑”,便将魔鬼驱离。象桓公受此启化,为保佑家人和宗亲,将白银捐出来建造观音厅,以此来祈求神灵保佑。观音厅建好之后,香火一直都特别旺,此后象桓公事事顺利,不出十年,就成了附近有名的绅士。
(二)文昌祠:族人捐建,全族使用
司前寨内建有一座文昌祠,坐落在塘水旁边,据说是在明朝后期由族人捐资修建的,占地面积约24平方米,有“门前千方水,庙内万卷书”之说,主要是护佑族人登科及第、光宗耀祖。据说在开基祖落基后的上百年间,司前村吴氏族人虽有富商巨贾,但是鲜有取得功名之人,因文昌帝掌管文章兴衰,且吴氏族人也非常重视文人科举,因此建造文昌祠供族人祭拜,以求考取功名,这从文昌祠内的对联“文星累世为儒自古才人皆敬奉,昌帝悉心经曲至今学子也尊崇”就可以看出。1949年后因为“破四旧”,该祠分给村民作为住宅,改革开放后不久,村民自愿将其退回给公家。2007年10月21日,由吴伯月、吴惠中、吴娘辉、吴作华、吴盘名、吴中灵等宗族长辈牵头捐款4050元重修文昌祠,捐款者的名字和金额刻在石碑的芳名榜中,自此之后文昌祠内的香火续燃。
(三)关帝庙:族人捐建,全族使用
1949年之前,司前村吴氏族人几乎全都信奉关帝,家家户户都在家中供奉关帝神像。司前寨内还有一座关帝庙,据说是在明朝后期由族人捐资修建的。关帝庙坐落在古寨池塘旁边,居文昌祠的右侧。进入庙门后是一个小型的天井,天井前面是一间10多平方米的厅堂,天井左右的墙柱上写有对联:“圣恩週夏吐极万众灾险苦治物药而汤,帝德大而蓝天群生寿义忠良有求必应”。1949年初“破四旧”,关帝庙被分给村民作为住房,到20世纪90年代,村民自觉将其退回给公家。2004年5月,由族中的长辈吴建明、吴娘杰、吴运章、吴育伦、吴作华、吴积惠、吴娘辉、吴盘名、吴木仁、吴启惠、吴伯月等牵头捐款重修,共筹资10720元,捐款者的名字及其捐款金额刻在石碑的芳名录中,自此关帝神庙又恢复了往日的香火。
(四)三皇宫:族人捐建,全族使用
司前村的三皇宫建于明末清初,由族人捐资建造,坐落在村东南忠信河边的一个地墩上,为凉亭式建筑,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庙亭上刻有对联“众坐受禄皇恩浩,神力缔造三界福”。1949年之前,三皇宫的香火一直非常旺盛,1949年后“破四旧”被毁,1989年司前村村民吴伟权在原址建造了一个占地约2平方米的小型“三皇宫”,并装有一块神牌,这个小神坛偶尔会有村民供奉香烛。
关于三皇宫的修建过程,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明末清初时期,有一天赣南的一位药商上山采药,突遇山洪暴涨,药商便双手抓住箩筐浮在水面上,幸免于难。过了几天,药商便到附近的“三皇宫”去祈求神灵保佑,当药商叩首时突然感觉神像向南摇摆,示意要南下。药商受此点化,于是叫来多名信徒决定把神灵送到有名的百草中药产地广东罗浮。信徒在护送神灵的途中路过司前村南的大榕树旁时疲倦困乏,于是就稍歇片刻。歇后信徒再也抬不动神像,因神明发现了满意的风水宝地决定落居于此。不久,当地村民为求平安祈福,为这樽神灵就地建造了一座庙亭。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三皇宫的香火都特别旺。
吴氏宗族神庙建筑具体情况见表2-7。
表2-7 司前村吴氏宗族神庙建筑情况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的田野调查。
第三节 村庄自然实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司前村的自然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急剧的社会与经济变迁中,司前村无论是人居环境、宗族与神灵建筑还是交通条件都产生了剧烈变化。
一 人居实态:单家独院
1949年之前,吴氏族人在一个个围屋里聚族而居,其居住状态总体呈现“抱团”的特点,主要注重整个宗族的安全性与整体性。从分布上看,不同房支之间相对集中,具有较为清晰的边界。而1949年之后,随着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司前村的人居形态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开始,司前村吴氏族人逐渐从围屋中迁出另置新房,形成一家一户单家独院的居住状态。据了解,20世纪70年代之前,吴氏族人还基本都在围屋里居住,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族人建房的高峰期。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吴氏族人纷纷外出打工或经商,在积累了一定财富之后,陆续在村中修建楼房。
在修建楼房的过程中,一方面,村民已基本不重视传统的安全因素,而是更多选择靠近公路的地方;有的则将围屋里面的老屋直接推倒建造新房,破坏了传统“围屋”。另一方面,在迁出的过程中,虽然不同房支之间还体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但是房支之间的界限已经被打破,不同房支混居的情况较为普遍。总体而言,吴氏宗族的人居状态已经从传统的“聚族而居”转变为当前的“单家独院”,其封闭性与整体性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
从当前村庄的人居状态来看,司前寨、上新屋、下新屋、竹园背等围屋已经基本无人居住,围屋的房屋许多已经坍塌,保存的老屋基本没人居住,族人主要用来放置杂物,或者用来养鸭、养鸡等(具体如表2-8所示)。
表2-8 当下村庄人居状态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的田野调查。
二 祠堂实态:举族修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因为“破四旧”,司前寨内的祠堂均受到很大程度的损毁。随后,由于年久失修,司前寨内的3座祠堂均破败不堪,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甚至有崩塌的危险。而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司前村吴氏族人“崇宗敬祖”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在2008~2009年对祖逊公祠堂(贯公祠堂)、贤公祠堂和经公祠堂这3座祠堂进行了全面维修。其中,祖逊公祠堂作为整个吴氏宗族的祠堂,其修建的过程充分反映了宗族的整体性与凝聚性。
1. 维修起因
在2008年农历正月十八即司前村一年一度的暖灯活动中,吴氏宗族的宗亲惠忠、娘辉、盘铭、锡昌、林新、永护、水欣、运强、焕青等提出倡议,号召重修祖逊公祠,以维系宗族的团结和繁荣昌盛,倡议提出后,得到了族人的积极响应,因此决定对逊公祠堂进行重修。
2. 修缮过程
在决定重修祠堂之后,司前村吴氏宗族便成立了祖逊公祠重修筹备小组,对整个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分工,以宗族中德高望重和热心公益事业的长辈为主,分别设立了族长、施工、出纳、保管、会计等具体的负责人(见表2-9),以此推进修缮活动的开展。
表2-9 司前村重修祖逊公祠堂概况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实地调查。
3. 资金来源
重修祠堂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在资金筹集的过程中,吴氏宗族利用各方面的渠道来筹集资金。一方面,根据预算金额和族人的人均收入情况,确定了每人80元的人口款,人口款的收缴以各个房支为单位,以各房支的房长为带头人,同时各生产队的队长予以协助;另一方面,积极发动族人和热心人士捐款,在这一过程中,族人乐捐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尤其是经济条件好的族人,很多都捐款上万元。同时,除了本村的族人外,其他一些从司前村迁出去的族人也积极捐款,而这些乐捐的人员也都记录在了祠堂中的芳名碑上(见表2-10)。从发起倡议到重修完成,历时一年零九个月,共筹集资金51万多元,其中人口款13万多元,捐款38万多元。由些可以看出,重修祠堂的资金主要是族人的捐款。
表2-10 司前村重修祖逊公祠堂捐款芳名(部分)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田野调查中搜集到的《捐款芳名碑》。
祖逊公那个祠堂就是在2008年的时候修缮过了,修缮的时候,就是由我们族中的老神,还有那个房长、长辈来发起的,按人口款,每个80块钱,剩的那部分呢,就是我们乐捐的那部分,就是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就出力。很多(即使)比较有困难的,他都会很乐意地来捐款,把这个(祠堂)修缮好。还有我们村委会呢,村干部呢也来配合他们来把这样的一路棋来完成吧。
三 祖屋实态:房支修缮
在司前村,除了司前寨之外还有6座祖屋,1949年之后,保存较完好的只有3座,分别为上新屋、下新屋和下竹园背。由于上竹园背和中心竹园背的祖屋基本都已坍塌,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两个祖屋的族人很多将原来的老屋拆毁,直接在原有的土地上新建楼房。而由于下竹园背的祖屋保存较好,因此吴氏族人一般习惯将下竹园背直接称为竹园背(文中所提到的竹园背也均指下竹园背)。
2000年以后,随着族人经济收入的提高,各房支的族人开始筹划对祖屋进行维修,尤其是对总体保持完整的上新屋、下新屋和竹园背祖屋进行维修。在祖屋维修的过程中,由于上新屋总体经济条件较好,在房支长辈和一些富裕族人的带动下,上新屋的族人在2006年率先对祖屋进行了维修。2013~2014年,吴氏族人又分别对下新屋和竹园背祖屋进行了维修。祖屋的维修主要是以各个房支为单位,由本房支内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族人来发动族人参与其中。
从维修资金的筹集方式来看,与祠堂重修的筹资方式相同,也主要是通过人口款和捐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维修。而人口款的筹集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人口为单位,每人摊派一定的金额。例如,上新屋和竹园背都采取的这种方式,其中上新屋维修每人50元,竹园背则是每人200元。另一种方式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筹集,下新屋的维修采取的就是这种方式,每户摊派2000元。在祖屋维修的捐款方面,也主要是以房支为单位,鼓励本屋的族人积极捐款(见表2-11)。
表2-11 吴氏宗族祖屋维修情况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实地调查以及对老人的访谈。
从祖屋维修的整个过程来看,在维修的启动阶段都成立了修缮小组,也对整个维修的项目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均公布了收入与开支明细,而且对收支情况进行张榜公示(见表2-12)。同时,对祖屋维修的人口款和捐助款项进行公开,均刻立有专门的祖屋维修捐款芳名碑,以此来彰显族人对宗族的贡献。
表2-12 竹园背祖屋维修材料工资及厨具开支公布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实地调查。
可以看出,无论是祠堂的重修还是祖屋的修缮,司前村吴氏族人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族人对祖先的崇拜之情依然明显。这可以从下面的《下新屋祠堂重修落成告文》(摘选)中得到充分体现。
先公玉衡,堪树一代脊梁。追忆建此,伟大所在。溯公元1853年间,储足营建新居资财,托亲戚好友管理,不足一年(仅10个月)就建起两栋(上五下五)两对寸(左六右六)旧制鲁班式合八卦,世代相传,宅庄地矣。随社会进程,经历一个半多世纪,尚算完整、可观,其后第三代裔孙有成就,再增建两对寸(左十右十)、一横枕(十一间)、两走廊,屈指可数。该地布局合理、优雅,可嘉,财、丁、贵、佳然。
俱往矣,先公之业,固掌有失,事物进程,必有兴落,虽主客观所限,原形不能使用,更与社会进步不相适应,或可毁败之殁,当下应排除非祠观念,跨过门槛一家亲,经众议,痛于心,不负义,产生必修之举。
四 交通实态
1949年之前,司前村交通条件非常落后,吴氏族人主要通过一条狭窄的石头路通向村外,或者乘坐简易的木船去村外砍柴。1949年之后,在人民公社时期,村庄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深刻变化,原有的交通条件无法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在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下,村庄的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1. 硬化村道:从宗族自建到政府主导
20世纪90年代以前,司前村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一遇下雨天就满是泥泞,影响村民的出行与生产。1998年,在富裕族人的积极带动下,上新屋自然村率先开始硬化道路。在道路硬化的过程中,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然村内部富裕族人的捐款,同时该自然村的族人每人缴纳20元的人口款,在出工方面,每家出1个人来维修道路。通过族人的筹资酬劳,上新屋完成对道路的硬化(见表2-13)。2000年以后,随着“村村通”政策的实施,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村里各个自然村的道路陆续实现硬化。
表2-13 司前村自然村水泥硬底化情况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期间村委委员吴俊锋提供的统计材料。
2. 广纳财源,修建司前桥
在司前村的南部,宽阔的忠信河水长期以来将河背自然村与村庄隔开,历史上,吴氏族人主要通过小吨位木船和简易的木桥通过忠信河,这给族人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隔河千里路”。为了方便族人出行,改善村庄的交通状况,2003年,村庄的外出干部牵头,计划通过广泛吸纳各方面的资金来修建司前大桥。在大桥修建的过程中,除了依靠政府的补助资金外,组织者还充分发挥地方热心人士和本村族人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由于司前桥不仅连接着本村的自然村,附近的许多村庄也需要借此通行,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其他村的村民也有热心捐款的。而本村的族人,除了经济富裕的农户积极捐款外,由于司前桥主要连接第6村民小组和第7村民小组,因此这两个村民小组的族人捐款的积极性相对更高(见表2-14)。
表2-14 建设司前桥捐款芳名录(部分)
五 村庄自然格局
自明朝初期吴氏祖先在司前村落基以来,经过600多年的发展,司前村形成了上新屋、下新屋、竹园背、格田、河背等8个自然村落。这些自然村落往往都是以一个房支为基础,而后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和长期的生产合作,形成了一个个自然单元。一个个自然村落不仅是族人生活的居住单元、生产单元,而且是其社会交往的单元。不论是中华民国时期保甲的划分、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的划分还是承包到户之后村民小组的划分都基本以自然村的界线为基础。从司前村的自然格局来看,自然村落、村民小组与房支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见表2-15)。
表2-15 司前村自然村落、房支与村民小组的情况
资料来源: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