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医病纠纷沉寂的原因
通过对明清时期医病纠纷的大体梳理,可以发现,尽管这一时期的医病关系趋于紧张,但医讼的发生却非常少见。显然,这与该时期医家的谨慎因应不无关系。但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又似乎并非仅仅如此。换言之,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应该还有一些更为深层次的因素待我们探究。清代医家魏之琇在《续名医类案》中的一段评论,便值得特别注意。
黄帝曰:不能起死人而不杀生人。扁鹊述其言,是病已成,虽黄、扁不能使之生明矣。其有本无病、或小有病而误诊之,以至于不可救,则粗工之罪也。然而病者之妻子父母,转诿之命与数,而粗工哓哓自解,且以为吾尝尽心于是,而不谓其人之不克承也。天下如此其大,岁月如此其悠且久,粗工遍满宇宙如此其众。计其一日之中,方心毒手所斩刈戕贼者,各列其姓氏,各存其医案,盖较之谳狱决囚之册,或相什佰,或相千万,而不可底止。幸矣,其各相诋讳,闵默而不以告人,故其案如飘风阴火,随时灭没,而世莫知也。
按照魏之琇的观察与估计,在这样一个“粗工遍满宇宙”的时代,被“斩刈戕贼”的病人数不胜数。但是,大量的事例却如“飘风阴火,随时灭没”,并没有为世人所知觉。何以至此呢?魏氏在此提到了三个原因。一是病者家属笃信命运,即使亲人被医治而死,一般不但不会归咎于医者,反而“诿之命与数”。显然,这是个观念问题。二是医家精于自辩,往往推说病人病重,自己已尽人事,只是苦于无力回天。三是与当时缺乏相关的载体直接相关。
魏氏在这里所言及的观念问题,实际上已经触及古人对疾病与运命的看法。在中国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不发达,疾病的成因一直笼罩着某种神秘的色彩。比如,在上古时期,鬼神致病论被普遍接受。因此,如有人患病,多是以巫术代为祈禳,医药诊疗则在其次。即便后来巫、医分途,人们在面对重大疾病的观念上,似乎也没有多大改观。迨至近世,概莫如是。比如,据余新忠教授的考察,清代江南人对瘟疫的认识中,“鬼神致疫”的观念无论在文人阶层、医家群体,还是在一般民众中都颇有影响。因此,一旦患有时疫,设醮祈禳是非常普遍且重要的一种因应途径。另如,台湾学者熊秉真通过对中国近世儿童健康问题的研究发现,若儿童生有疾患,无论是仕宦之家,还是平民百姓,祝祷与医祷是并行不悖的。可见,明清时期的人们依然认为自己的生命是被神秘莫测的命运所主宰。特别是在部分地区,这种观念格外突出。清代浙江名医王孟英曾有如下记载:
吴俗好鬼,自吾乡以及嘉、湖、苏、松、常、镇等处,凡家有病人,必先卜而后医,而卜者别有传授,信口胡言,辄云有鬼,令病家召巫祈祷,必用鸡数只,豕首数枚(一、二枚至五、六枚不等。若市罕此物,即牵活猪而截其头,惨不可言)。祷而未愈,则频卜频祷,故有病未去而家产已倾者,有人已死而殓葬无资者,不量贫富,举国若狂……病必亦卜亦祷,遂至蔓延不已。习俗相沿,即号为绅士者,亦复为之。
在疾病的治愈与否很大程度上仰仗命运的观念主导下,即使病人被医家治坏,只要迹象不是特别明显,一般不会将责任归在医家身上。对此,慵讷居士笔下那个不农不儒、家徒四壁,最终百般无计遂“爰记医方,悬牌疗疾,计得蝇头小利”的浙鄞徐姓人氏的遭际,最能体现这一点。一次偶然的机遇,徐姓人用白虎汤治愈了一位伤寒病者,“由是名声大震,延者有人”。自此,凡遇病者,徐即开白虎汤与之。“不及两月,医死者十余人,被人拷打数次,医道仍然不行”。慵讷居士对此的评论最耐人寻味,他说,“朱复活二十余年,是盖朱之命不应死也,天遣徐以医之。救一人而杀十余人,亦由天遣而杀之。从知生死存亡,皆归于命。有病者可不必医矣。医之者,但能医不死之病,而不能医不生之命也”。在这样一种“药医不死病”、医病不医命的观念影响下,我们很难见到病家去告医的案例,也便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其实,官府在裁断因医疗而引发的诉讼案时,也多少受到这种天命观的影响。如上文所举的万六案,县官所引用的扁鹊“非能生死人,有当生者,越人能使之生”的言论来作为判案的依据,就是明证。所以《大清律例》规定,只要医者对病人并无“故害之情”,律仅“收赎”赔银了事。官府的类似态度,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医讼起到了打压作用。更何况,中国古代社会将“无讼”视为儒家的理想境界与考查官吏政绩的主要标准,一般与民生关系甚切的案件,如田产、婚姻、继承等案件,尚多采取调处息争的手段来解决,像医讼这样的“细事”,官府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更在情理之中了。
在危难时刻自我多方开脱是明清时期医家所采取的一个主要手段,这在当时的医案、医话中屡见不鲜。这与上述所论此一时期医病关系的特征是分不开的。病家出于对医者的不信任,多方试医,不断换医,恰恰是这一手段得以存在的有利条件。医者的频繁往来,上下其手,即使病人被治坏,也很难将责任限定于某一医家身上。由此一来,医家见事不好,互相诿过,病家很难找出责任人。不过,这仅仅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因医病关系的疏离与紧张导致的病人的延医方式,一样值得我们注意。明清时期,病家如何延医,目前已有相关研究面世。台湾学者蒋竹山通过对明代官僚祁佳彪家族的医病关系史研究发现,与祁氏往来的四十名医者都与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朋友关系,这在江南地区的仕宦家族中应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说,这一研究只限于社会上层群体,并不具有普遍性的话,那么,余新忠对普通百姓延医方式的研究,恰可弥补这一缺憾。通过对明清时期医籍与小说等文本的考察,余新忠推测,平民百姓在延请医家的方式上,一般不外乎延请平时熟识之医、亲友近邻代为荐医以及铃医自荐等三种形式。可见,在明清时期,由亲朋代荐医生,似乎是个普遍的现象。而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注重人情伦理的熟人社会,由此一来,如若是朋友举荐的医家,即便治疗有误,病家可能也只有自叹命运不佳;或者是看在友朋的颜面上,多数也会忍而不发,至少不会与医家动起干戈。至于走方医,由于他们行踪不定,即使治疗有误,只要假以时日,很快便会兔脱逃逸,一走了之。
至于相关载体的缺乏,使大量关于治疗错误的事例湮没不彰,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传统社会,医生诊疗病人之后,一般会将诊治对象的姓名、年龄、病症以及诊疗过程记录在案。但如果事事都采取实录、直书的态度,势必会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一旦治疗有误,只要检索医案就会一目了然。因此,官府在处理医讼案件时,便多索阅医案,以作为判案的准绳之一。也便由此,许多医家在医案的书写上,做尽了文章。有的甚至将医案写成天书,令人不明所以。更多的时候,医案反成了医家博取声名的手段之一。医家对医案的“精心”书写,自然会使很多关乎医病关系的资料被人为地“过滤”掉。更何况,只有部分名医的医案被刊刻付梓,为数众多的普通医家的医案,多半会随着医家的逝去而散佚。这也就是我们翻检大量的医案时经常会发现医家往往神乎其技、自我陶醉,却很少发现关乎医病纠纷的资料的原因所在。
此外,一些疾病由于具有很大的私密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纠纷的发生。对于这些特殊的疾病给医病纠纷所带来的影响,同样值得人们加以重视。比如,新兴疾病梅毒(又称杨梅疮、霉疮、棉花疮等)在这一时期广泛流行。17世纪中国一位著名的医家,在其所著的梅毒学力作《霉疮秘录》中记载:“迩来世风薄,人妄沉溺花柳者众,忽于避忌,一犯有毒之妓,淫火交炽,真元弱者,毒气乘虚而袭。初不知觉,或传于妻妾,或传于姣童。上世鲜有方书可正,故有传染不已之意”。由于“是症人多隐晦”,部分患者罹此疾患后,大多心存顾虑,讳疾忌医。为了不让人知,多去一些“隐医”处就诊。如“一梨园染棉花疮,恐亲友知觉,求医速痊,误服隐药而愈。数月之后,遍身流注而作痛,身体振掉不能自持,甚至着床不起”。即使病者已然知道上当受骗,碍于病症难以启齿,也只得作罢。从《霉疮秘录》来看,类似事例并不少见。
∗∗∗
明清时期,伴随着医病关系的紧张,病家对医者的不信任感日益强烈。病家依靠场所之便,在诊疗过程中往往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在诊病之始,病家可以多方试医,一旦对疗效不满,就会随时随意换掉医生。对此,医家不得不认真做出反应。大体来看,一般医家往往顺应病家心意,以求免责。而对于以治病救人为职志的名医而言,如何在意见分歧时,既顾及病家的态度又实现自己的诊疗目的,显然并非易事。医家的谨慎因应自然对医病纠纷的发生起到消解作用,但病家在择医、换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实际上对病人的健康并无多大好处。徐大椿认为,即使病人误药而死,其责任亦半归天命,“半在病家”, “医者不过依违顺命以成其死,并非造谋之人”,进而提出了“医者误人无罪论”。徐氏此语虽为愤激之词,但于此亦可见这一时期医病关系紧张程度之一斑。
即使纠纷,一般也常常发生在刚刚开业的医家或者庸医身上。从医讼的发生来看,多在医家诊疗后即出现变故的情形下引发。至于纠纷的处理,囿于资料有限,我们认为多数似在民间,以医者被折辱或以经济、物质赔偿的形式得以解决。并且,从为数甚夥的资料来看,民间在应对医病纠纷这一问题上,是有着暴力化的传统的。这一点,不仅会影响民国时期医病关系的处理,甚至一直延续到了当下。至于少数进入官府的诉讼案,我们看到官府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打压甚至息事宁人的态度。直到晚清,时人在论及庸医杀人时,还常常慨叹“杀人者抵死,独任此辈逋”。这种状况到民国初期国家积极推行医事改革后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此,我将在第二章进行具体论述。不过,值得指出的是,与官府在医讼处理上的息事宁人迥然有异的是,在处理因假借符咒行医而起的诉讼案件中,官府摆出的却是另外一副严厉打击的面孔。由此也可看出,在传统社会,官府所看重的是统治秩序的稳固与社会基础的安定。至于病人个人的生命权利与身体健康,却是被严重忽视的。
至于明清社会医讼非常罕见的原因,我认为,既与该时期医病关系的特征相关,也与古人的天命观念密不可分。在一个命运天定的时代,人们对于疾病的发生与诊疗,仍然充满着某种神秘、畏惧的色彩,从而为“医病不医命”等观念的滋生与传播,提供了温床。只要不是明显发生变故,即使病家对医生不信任,也很难找到真凭实据保障自身的权益。更何况,类似的案例由于缺乏必要的载体,并不能为人所周知,也就形成不了一种公共的话语空间与舆论压力。兼之,中国传统封闭的乡土空间与熟人社会,又会在很大程度上使一些非常事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即得以消解。因此,在明清时期,医讼在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引起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并进而成为一个公共话题。不过,明清时期并不专业的大量医者的存在,却引发了社会各个阶层对医业的指摘与抨击。对医疗从业人员的管理与规训,已逐渐成为时人的共识。
总之,尽管医讼在传统社会非常少见,但医病双方的关系却已十分紧张。作为传统因素,这种医病关系的诸多特征还将延伸至近现代,从而为民国时期更为复杂的医病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那些对医讼起着制约性作用的传统社会文化因素,在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也将一一发生改变,进而对现实中的医病关系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