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海外华人社会中,现存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如族谱、碑刻、日记、书信、账本、经卷、科仪书、乩文集、医药书、报刊、档案等。这些历史文献资料承载了海外华侨华人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中国本土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在海外华人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陈景熙博士的新著《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新马德教紫系研究》,以东南亚德教会紫系集团的历史文献为例,探讨中国文化在海外华人社会中的传承机制,为学界提供了富有新意的佳作。我与景熙有师生之缘,欣闻此书即将付梓,谨为之序,推荐于海内外同好。
德教是以扶乩仪式传达“神谕”、宣扬“道德救劫论”的民间教派。这一教派形成于抗战时期的广东潮汕地区,战后经香港、泰国传入东南亚,盛行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以往有关德教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海外地区,难以揭示其历史渊源。为此,本书首先致力于研究德教的早期创教与传教过程,追溯潮汕历史上的施善与降乩传统,考察德教创始人杨瑞德、马贵德、李怀德等人的生平阅历、知识结构与人文关怀,力求揭示德教与乡土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其次,运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考察新马德教紫系集团的坛堂空间、参礼仪式和扶乩仪式,探讨德教仪式传统的建构过程。再次,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考察早期德教文献和新马德教紫系文献的制作与传播过程,分析其文献系统、历史源流和社会语境。最后,从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学术视野,论述德教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与演变过程,探讨新马德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德教作为20世纪中叶的新兴民间教派,其传历时间并不长,但却留下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本书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德教文献做了系统深入的考证、分析和梳理,为德教研究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作者集中考察的德教历史文献,主要是早期德教经典与新马德教紫系文献,包括20世纪40~60年代编印的各种不同版本的德教经典、乩文集、纪念特刊、报刊特稿等。与此同时,作者积十余年之力,广泛收集海内外德教门人的著作、书信、照片、回忆录和各地德教会的注册章程、会议记录、档案、碑刻等相关史料,为解读德教文献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此外,作者还参照历代其他扶鸾教派和东南亚德教会其他派系的经卷、乩文集等相关历史文献,力求把德教研究纳入中国扶鸾教派的整体历史脉络。
德教的基本教义是“十德八则”,其宗旨在于通过道德教化,维护社会秩序。所谓“十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所谓“八则”,即“不欺、不贪、不伪、不妄、不骄、不怠、不怨、不恶”。作者认为,德教“十德”是儒家传统道德规范“八德”与“五常”的综合体,而“八则”是德教门人的具体行为准则。德教文化传承的主体是海外华人社会,其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当然,为了适应海外华人的特定生存环境,德教的教义也不断与时俱进,如凸显“忠”以建构国家认同和公民意识,强调“五教同宗”以协调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徒的关系。因此,德教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华人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
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本书的问题意识颇具启迪意义。自20世纪初以来,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全面冲击,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一度“全盘西化”。然而,在民间日常生活和底层知识分子中,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潮汕地区与海外华人社会的德教会,可以说是在底层社会坚守和弘扬儒家传统道德的典型例证。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德教不同于康有为等知识精英创立的“孔教会”,也不同于新加坡政府倡导的“新儒家”,而是植根于乡土社会文化的民间教派。因此,本书对于德教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新范例,这就是所谓“礼失求诸野”。
德教的历史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并非本书可以完全涵盖。例如,德教与中国近代其他民间教派的异同,德教与中国近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关系,德教与海外华人商业网络的关系,德教内部各派系之间的关系,如此等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期待作者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奉献新的研究成果。是为序。
郑振满
2016年1月26日
于鹭岛浪琴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