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转型升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内容

基于以上的观点与思路,本研究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历史经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实践出发,从问题入手,总结珠三角地区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不同路径与方式,并用理论工具将其分类与归纳。当然,对珠三角地区所走过的发展道路进行理论分析与概括是预测其未来走势所必不可少的研究基础,但是,这并不是本研究的重点。一方面在总结成功实践的经验研究上,前人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另一方面从一般经验来看,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以前的成功经验往往是后来持续发展的包袱,这是由路径锁定所决定的。2006年世界银行在比较东亚与拉丁美洲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中等收入陷阱”概念即印证了这一点。对于现阶段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的珠三角地区来说,能否跳出以前经验的羁绊,转入一个更有持续能力的发展平台上,这是国内外学者、地方官员以及民众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珠三角地区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在于这个地区的产业如何转型与升级。所以,本研究将大部分的篇幅用于该地区持续发展所遇到的挑战、反应以及未来走势上。

根据理论逻辑与内容安排,本研究分成了九章。第一章由王珺教授概括性地介绍本研究课题的基本观点、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第二章由温秋根博士、谢万贞博士撰写,该章首先从经济发展的不同视角系统地描述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环境与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接下来考察了产业集群作为珠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支撑载体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对地区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最后区分了珠江流域中东西两岸的不同发展模式,这种差异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作为外部资本的输入中心,而离香港等地区的距离远近对一个地区吸收外资、发展路径与产业结构以及集群类型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一章的作用在于界定珠三角地区的研究起点、背景与类型,所以这是对“珠三角地区不同发展模式的竞争力比较”这个项目的破题性研究,从而为接下来的比较研究确定一个清晰的对象与边界。

第三章由岳芳敏教授和于永慧副教授撰写。这一章的目的是解决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视角、起点与思路和框架。从视角来看,珠三角地区的不同发展模式被限定在对珠江流域东西两岸的集群分析上,集群是一个融入了企业与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把集群作为一个分析对象,这等于抓住了不同发展模式的核心。当我们把焦距对准集群时,梳理与评述现有的集群文献就成为对珠三角地区集群现象展开理论的起点,也成为与现有的集群理论展开对话的基础。在此情况下,这一章也较清晰地介绍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框架。

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考察了珠江东岸与珠江西岸集群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特征、决定因素以及发展趋势等。在第四章中,于永慧副教授从珠江东岸30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入手,系统地考察了珠江东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发展过程,并根据集群产业资本的来源、规模与要素变化将其划分为发育阶段、扩张阶段与转型升级阶段等,并在分析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前后珠江东岸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同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的东西两岸地区产生不同影响的比较基础上,将研究重点放在了转型升级阶段。作者不仅给出了珠江东岸的一些系统数据,而且也详细地描述了东莞虎门作为一个案例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过程、做法与经验。在第五章中,邱爱梅、杨本建和李湛三位博士比较系统地刻画了珠江西岸经济发展的特征,即经济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民营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受到资金与技术以及行业门槛的限制,中小企业以进入轻纺工业为主,在空间结构上以集群平台为主等。笔者在分析珠江西岸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上,概括了珠江西岸的三阶段发展逻辑,把王珺以前提出的珠江西岸的集群属于一种衍生型集群的理论观点梳理得更加完善王珺:《衍生型集群: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 《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在此基础上,笔者系统地分析了珠江西岸三个有代表性的集群形成、特征与影响,诸如南海西樵纺织集群、中山古镇的灯饰集群以及中山小榄的锁具集群等,这会使人们更加充实与丰富了对珠江西岸集群的理解。

在第六章中,王斌博士与岳芳敏教授详细地分析了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挑战的来源包括土地、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外资分流,技术创新压力增大,全球性金融危机过后的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环境承载的压力上升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产业转移、技术创新、产业链升级提出了紧迫性要求。在看到挑战的同时,系统地梳理这个地区存在的发展机遇,诸如政府加速推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竞争力在国内同类型地区中的不断提升、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市场空间扩大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实现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方式与政策等。概括地说,这一章以比较分析为特点,跳出珠三角看珠三角的发展,把珠三角地区面临的挑战与机会放在全球视野中和与全国各地区比较的平台上加以观察,而不是就事论事。

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从三个视角讨论了珠三角地区东西两岸集群竞争力提升而需要努力的方向、路径与政策。这三个方面是指行业协会的培育、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与促进高端要素的集聚机制的释放。在第六章中,殷宁宇博士与安苑博士从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引入了治理因素,笔者认为,虽然集群是自发生成的,但是,持续的发展是需要有组织的,有组织治理的集群比缺乏组织治理的集群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也更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但是,从市场逻辑看,这种组织并不是地方政府,而是来自于会员参与的行业协会。在地方政府主导的转轨经济中,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这种局限又导致了地方政府组织的大量进入,但是,这种进入对行业协会的发展既有挤出影响,也可能存在互补性影响。如何在现有体制下,创造一个有利于行业协会成长的环境,这对于珠江东西两岸的集群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一章中,笔者清晰地阐述与论证了这种观点。无疑,这构成了集群发展的一种理论思路。

由岳芳敏教授撰写的第七章主要讨论现有的产业集群向区域创新网络转变的理论意义、现实需求以及转变过程和配套政策等。这个讨论是基于外部性和知识外溢的集群作为创新网络的理论逻辑来展开的。对照已有的发达国家的经验与理论,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集中体现在与社会上的相关专业性研究机构的互动性不强,虽然许多集群已经设立了技术产业组织,但是,这些机构往往只有形式,而缺乏内容等。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与这些机构的设计机制相关。在政府的专利制度与优先采购制度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如何设计一套相适应的既不完全是市场产品,也不完全是公共产品,而具有俱乐部产品的准公共产品体制,这是珠三角地区的集群转向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有了这种制度激励,就会人才集聚。

由殷宁宇博士与杨本建博士撰写的第九章在系统地梳理了集聚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运输成本与基于外部性的知识外溢对要素集聚产生的不同影响。他们认为,产业集群往往是运输成本与外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运输成本是首要的,对外部性也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在运输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企业为节约运输成本而发生集聚。在这种集聚中,外部性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外部性或知识外溢所得到的收益不一定能够补偿要素流动所支付的成本。所以,这种集聚往往是以资源禀赋为特征的。随着运输成本的大幅度降低,要素流动会大量地发生。按照克鲁格曼(Krugman)的说法,这会使得空间分布从集聚转向分散。Krugman, P., Geograghy and Trad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1a; “Increasing Return Economic Geograg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1991b): 483-99.但是,两位笔者认为,这种流动不一定会引起空间分布的分散化,却会进一步发生集聚。这是在运输成本降低下基于外部性的知识外溢作用的结果。基于这种理论分析,笔者进行了充分的理论论证与经验实例,以国家之间到国家内部的研究视野,分析了从珠江东岸到珠江西岸的大量案例,进而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即随着运输成本降低,现有的基于产业链集聚起来的集群出现分散化的倾向,而追求基于外部性的知识外溢收益带来集群兴起的可能性与趋势。

(王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