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富于批判精神的理论 (代序)

初夏季节,我在岳麓山下的寓所,喜读了黄秋生的新著《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黄秋生进入我校博士后流动站以来,主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用功甚勤,论著颇丰,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现又推出了这部著作。作为他博士后的合作导师,我认为这本专著论述了如下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富于批判精神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黄秋生在完成博士毕业论文《走出思辨的囚笼——马克思的本体论批判》的研究中,虽然解决了马克思本体论批判思想的厘定问题,但他发现,如果仅从哲学批判和现实批判相契合的视域来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批判理论也存在一个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人类学批判的逻辑演进的过程。基于此,他在进入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以后,其研究项目拟以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关于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为研究主题,旨在揭示经典作家走出思辨囚笼的心路历程、思维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及其终极关怀。

对马克思的批判理论这个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起步早、成果也多。其成果主要集中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身上,特别是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比如匈牙利的卢卡奇通过对自然本体论的批判,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德国的霍克海默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批判性;另一个德国人马尔库塞,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一种辩证批判的社会理论;德国人哈贝马斯创立了交往行为理论体系,强调历史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法国的列斐伏尔通过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南斯拉夫的马尔科维奇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对历史的可能性所作的批判性研究的结果。到了以拉克劳和墨菲为领袖的后马克思主义者那里,他们不仅对资本主义进行猛烈的批判,而且对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进行了批判,提出改造、修正和超越马克思主义。总体而言,国外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注重理论体系的开放性,以现代性反思为主题,以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为思想核心,而受康德和黑格尔的影响较大。

国内对马克思的批判理论研究,早期受苏联的影响较多,主要集中在对旧哲学体系的批判、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其意识形态和政治斗争的火药味很浓。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兴起和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的质疑,国内学者对马克思关于批判理论的理解也转到了研究的路向上,开始重视对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进行解读,并关注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反思和现实性批判。这方面的著作有:孙正聿的《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 (1992年),郑涌的《批判哲学与解释哲学》(1993年),高清海的《传统哲学到现代哲学》(1997年),吴晓明、王德峰的《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2005年),仰海峰的《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2006年),叔贵峰的《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革命变革》(2008年),等等。

显然,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对马克思关于批判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批判与批判精神的解读;(2) 对宗教神学的批判;(3) 对形而上学的批判;(4) 对旧哲学的批判 (包括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等); (5) 社会批判理论 (反思现代性,以文化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为思想核心)。然而,在国内外学者的丰硕研究成果中,目前尚缺乏对马克思的批判理论进行整体性探讨。基于此,黄秋生的著作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他以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关于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为研究主题,旨在揭示经典作家走出思辨囚笼的心路历程及其在思维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整体性阅读,有利于全面探讨马克思关于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二是通过对马克思关于批判理论的系统性考查,有利于深刻揭示马克思哲学向现实生活回归的心路历程。

该书约25万字,主要内容涉及八个问题 (即八章)。第一章:马克思早年的哲学立场。青年马克思完成的博士论文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此时他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对问题的理解还没有超出思辨唯心主义境域。但他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娴熟运用和自我意识能动原则的强调,表明哲学应该干预现实生活。可以说,这篇博士论文作为马克思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成了他关于批判理论的发端。第二章: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受施特劳斯的《耶稣传》、契希考斯基的行动哲学和鲍威尔的宗教批评的影响,马克思开始了理论批判的历程。通过对宗教的批判,他坚定了无神论立场,为日后终结以追求圆满本体为己任的哲学传统和走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创造了条件。第三章:马克思的政治批判。在《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逐渐摆脱了鲍威尔等的抽象批判和空洞否定,致力于现实的政治批判。他认识到,哲学必须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因此他的兴趣离宗教和美学问题越来越远,而直接参加政治斗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第四章:马克思的哲学批判。青年马克思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在对神学本体论清算的过程中,逐渐觉察到思辨哲学的先天不足,从而借助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发动了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正是通过对包括思辨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哲学信仰的清算,马克思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第五章: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如果说,马克思在巴黎是经济学批判的开端,在布鲁塞尔是经济学批判的延展,那么,在伦敦对《资本论》的准备笔记和写作,则是经济学批判的深化。通过对科学方法论和唯物史观一般原理的运用,他不仅指明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而且论证了人类社会形态未来发展。第六章:马克思的人类学批判。马克思晚年的学术思想从未偏离自己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哲学立场,他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一直都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强调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给人以终极关怀,这是人类学关注的焦点,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题。第七章: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思维范式变革。马克思在完成对传统哲学批判的同时,实现了思维方式的“哥白尼式”革命:其一,走出了传统哲学实体思维的定式,实现了由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的转变;其二,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亦此亦彼”的主客融通的圆融思维,最终超越了传统“非此即彼”的二分思维;其三,立足于生成思维,拒斥了传统本体论对终极实体的追求,使哲学转向了活生生的关系存在。第八章: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终极关怀。马克思批判理论彰显了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对人的生存境域的关心和对人的生存本性的合理理解。正因如此,马克思哲学虽然走出了思辨的囚笼,但它也决然不能归结为纯粹的实证科学,它仍然保留着对现实的超越意识和对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总之,作者以历史的视角、批判的眼光切入,以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批判为研究主题,全面阐释了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程,从存在论的根基处揭示了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的本质差异,避免把马克思哲学描述为旧哲学的重组,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纵观全书,我认为作者较为完整地再现了马克思哲学对历史上本体论哲学的批判关系,全景式地追踪了马克思一生各个时期的对本体论哲学的批判继承过程,特别是指出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批判的关键环节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同时,该书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及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内在对话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基础工作意义和可以借鉴的价值。

特撰以上话语,权且为序。顺祝黄秋生的新作问世,并预祝他今后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

曾长秋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术带头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湖南省党史学会和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世界政治与共运史学会副会长。

2013年5月于岳麓山静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