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祖文化与精准扶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宗祖文化与文化自信”论坛实录

主持人:王思明,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

嘉宾:卢明昌,新农委副会长,宗客网董事长

肖克之,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

车裕斌,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于秀蕊,新农委副会长,《河北农村》杂志社主编

李建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胡跃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郑有贵,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王思明: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下午好,下面有请几位专家上台。我们今天的论坛主题是“宗祖文化与文化自信”,我们要谈论宗祖文化,首先要了解宗祖文化与祖先文化,与传统文化、与农耕文化有什么区别,宗祖文化有什么内涵,有什么外延,我们所倡导的宗祖文化是什么。卢明昌先生在这方面做过精深的研究,他也在积极地践行。首先请卢明昌先生谈谈如何通过宗祖文化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宗祖文化如何发展。

卢明昌:

各位嘉宾,今天来到这里,心情还处在震撼中。在新农委年会上提出宗祖文化概念以后,短短几个月,已经有很多人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诠释,已经远远超越了我当时的想法。所以,非常愿意作为宗祖文化的提出者,在这样的论坛上跟大家分享。宗祖文化提出以后,我们在新农委的领导下,对它的产业体系进行了一些展望。我们首先提出了宗祖文化,然后由宗祖文化引发出宗祖地,然后又从宗祖地提出了宗祖地的产品,我们就叫它宗祖产品。当文化、地域、产品这个体系建立以后,还只是一个文化体系,需要有生命力。因此,我们又创立了宗客网这样的平台,来承载这样的文化产业体系。

在宗祖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很多地方,都是原生态的,像一些专家说的,宗祖文化应该在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地方,让我们这些创业者能够记得住乡愁,通过宗祖产品能够进一步知道它的故乡的文化。今天上午叶老师讲到宗祖情结,我也讲过类似的宗祖情结,通过当地的特色产品来怀念宗祖情结。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很喜欢吃家乡的产品,有的时候家乡有朋友来,给我们带一些土特产,给我们带一些家乡的特色产品,我们会很开心。这是一种情结。宗祖文化的情结是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乡的记忆、对童年的记忆。

因此,我们在做宗祖文化产业体系的时候,深深感受到文化自信,为什么这样讲?我们走访宗祖地,挖掘宗祖产品,我们找到了当地几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当地的特色产品。当地人实际上是自信的,他们那种自信不是伪装的,是真实的。他们发现他们那里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资源可挖掘。所以宗祖文化非常有利于现在很多地域,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

我们在做互联网企业的时候很喜欢开会讨论要打造爆品。我认为宗祖产品就要成为宗祖地区的爆品,就要把它的品牌故事讲透,把它的文化故事讲透,大力推广传承人的传承精神。我相信在每一个宗祖地都可以发现这样的爆品,能够有效地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例如,茅台酒的酱香文化。我们到茅台镇调研,整个茅台镇全部在做酒,它是贵州省最大的酒市场,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排在前几位,号称中国第一都,实际上就是酱香文化的传承。

茅台镇的居民跟我们讲,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时候,茅台酒救了多少红军,甚至可以说是酱香酒挽救了我们仅存的部队。这些故事都是一种精神提炼。我不算文化人,只是在无意中提出了这个概念,觉得它有生命力,觉得它很有社会意义,觉得自己更有责任推动这样的文化事业的传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天这么多人来跟我一起分担这样的传承责任,这么多人传承宗祖文化,我坚信宗祖文化的生命力必将大放异彩。

王思明:

文化自信从何而来,一个是我们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一个是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它是我们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源泉,卢总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表示感谢。

我们知道宗祖文化反映了传承,也反映了一个区域,它既是传承文化,也是地域文化。在传承和地域间有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那么民风民俗与宗祖文化是什么关系,在宗祖文化中可以发挥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肖克之研究员在这方面做过精深的研究,有请他来给我们谈谈。

肖克之:

我的题目是二十四节气与地方习俗。

中国古人极其敬畏自然,且道法自然,对节气的变化非常重视。“节”就是乾坤交泰、阴阳推移的节点;“气”就是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能量。作为世代传承的自然时间观,二十四节气将天象、物候、人事统一组织到一个井然严密的时间秩序之中,长期发挥着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社会文化功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观候知节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安身立命的参照,借助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参悟二十四节气的运行规律、恪守天人合一的生命之道,是中国人共同的知识传承和社会实践。

二十四节气渗透在中国人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围绕每一个节令转换的时间节点,相关社区和群体自发地组织农事生产,有序地安排家庭和个人的衣食住行,使古老的智慧和经验在丰富多彩的仪式实践和民俗生活中得以传承,并在人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在各地的传承实践中形成丰富多彩的习俗,“班春劝农”“九华立春祭”“石阡说春”“安仁赶分社”“半山立夏”“苗族赶秋”“壮族霜降节”“三门祭冬”等各具特色的节令仪式和民俗活动,成为中华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真实写照。

立春是启动农事耕种的重要时令,各地有迎春、鞭春、进春、唱春、拜春、尝春等仪式活动,旨在祭祀春神,劝勉耕牧。清明,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精神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人们在肃穆的静默中慎终追远,感念先人功德;在和煦的春风中拥抱自然、激扬生命。夏至,苏州人有消暑纳凉的习俗,称为“乘风凉”。人们乘船聚于桥洞、水边,或前往寺观,在清唱、弹唱中自相比试,在说书人的古今故事中遥想历史。立秋后,广东佛山有民间工艺展演巡游活动,名为“出秋色”,颇为壮观;在贵州的立秋日,苗族人要“赶秋坡”,这成为当地社会交往的重要节日。“白雁已衔霜信过,青林闲送雨声来”。在河南登封农村,霜降节气一过,家家户户都要用玉米面烙柿子饼,“霜降吃柿饼”已成为这里的习俗。每逢“冬至”,南方人要吃汤圆,取义团团圆圆,象征家庭和美、社会和谐;而北方人不但要吃饺子,还要施舍饺子,“千人饺子宴”便是社区善举的集体行动,体现了社会互动中的人文关怀和群体凝聚力。

传统美食都有时令属性,逢时按节细细享用,因自然调节而不逾矩。在春天就是春饼,而且限定在立春当天吃,意在“咬春”。历史中许多食物都烟消云散了,春饼是少有的被广泛传承的吃食。《四时宝鉴》中说:“立春日,唐人做春饼生菜,号春盘。”元代耶律楚材曾就此俗作诗一首:“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搡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粱。”千年之后,这一天我们依然在咬春。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生命与节气紧密相连,由此形成了特有的养生之道。《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适当调养,使阳气得以宣达。浙江杭州一带,立夏吃乌米饭,有益于颐身健体。大暑之际的“冬病夏治”“寒病夏治”则是中医传统医理中的“辨证论治”。“故天有时,人以为正。”现代中医理论也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人机体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

梳理由二十四节气形成的习俗,有助于认清中国文化的道路,对于传承这份遗产有着深远的意义。二十四节气不仅承载着天文气象、农桑工艺、自然博物、幼学算术、饮馔养生等传统知识和民间智慧的代际传承,同时也是信仰礼仪、诗词歌赋、说唱戏文、时令谚语、民间美术、棋艺书画等文化表达形式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载体,更是当代中国人文化创造的灵感源泉。在二十四节气的滋养中,城市雕塑、建筑装饰、地方戏曲、音乐舞蹈、文学创作、影视作品、儿童绘本,乃至新兴的数字化知识产品和创意设计等种类繁多,传统习俗在当代实践中显示出勃勃生机。尤其在追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力求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古老智慧深有价值。

从人与自然的合契参同,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十四节气不仅培育了中国人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节律的世界观,而且塑造了天道均平、兼容并蓄、以和为贵的生活理想。

宗祖文化是各民族生生不息的传承基因,是人类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与二十四节气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之魂,它们不仅仅是遗产,更是资源,它们将惠赐子孙后代,让人们永享先人的恩泽。谢谢大家。

王思明:

大家知道,前不久二十四节气已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可能不知道,申报的工作主要是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做的,其中大量的文本和技术性工作就是肖克之先生做的。所以他为把我们中国的宗祖文化推向世界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向他表示感谢。

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根据俄罗斯植物学家的研究,世界上八大农作物起源中心,其中中国是最重要的中心之一;世界上640个最重要的作物,有136个起源于中国,约占世界作物的1/5;可以看得出来,中国肯定孕育了非常多非常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我们讲宗祖文化里包含着宗祖产品,而宗祖产品在弘扬传承宗祖文化工作方面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这个问题浙江师范大学车裕斌教授做过专门的研究,我们请他谈谈地域产品和文化传承的关系。

车裕斌:

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与各位领导和专家交流,先分享一下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我们浙江省在2015年启动了《千村故事》“五个一”行动计划,我们浙江省有2000多个历史文化村落,要求每个村讲好一个故事。讲故事实际上就是做村落的文化梳理,以村为单位,每村讲好一个故事。我们把所有的工作称为《千村故事》“五个一”行动计划,要出一套成果、出一点影像、办一点展示、培育一批基地、出一批成果。我参与了其中一套丛书的编撰工作,目前基本上进入尾声,成果今年年底出版完成。

每个村按照村里面的故事来分类,分成八块,包括名人名流、特产名品等。刚才王教授说我在这方面有研究,实际上我是从这个地方切入,因为我负责特产名品这一卷的编写。有将近80多个村有特产名品的故事,我们搜集过来以后进行了一些编撰、访谈等工作。说到地方产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午曹会长也讲到过,实际上一个地方和产品往往有高度的关联性,特别是一些小地方,我们记住那些地方往往是因为它的产品。产品成为一个地方的名片,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地方发展极大的推动。那么,之所以一个产品可以成为一个地方的名片,不是因为我们现在经常讲的一个词打造,实际上这种名片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把文化根植于产品中,逐渐沉淀,逐渐被社会、被市场所接受而形成的。

为什么一个产品会具有地方特色?我们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实际上首先是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的物品,然后一方的物品才养育了一方人。我们吃五谷杂粮长大,吃的都是地方的五谷杂粮,所以有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底子。所以某种程度上物的地方属性要先于人。这是我比较肤浅的一点理解。因此,地方的文化和地方产品是有内在的高度的关联性的。当然,随着人类的发展,这种文化在后期会不断发展。我在编撰丛书的过程中感觉到很多产品产生于某个地方,就是因为这个地方特有的小地理环境;同时,在人们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又把一些特有的文化符号加到地方产品中去,如特有的生产工艺、特有的加工手法,等等,使得这个产品的文化特性可能更加浓厚。因此,在产品的文化表达中,我觉得农耕社会的时候,产品可能只是在一个地方孕育、养活了本地的人;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逐渐向外流通,这时产品还承载了文化传播的作用。因此,怎样把一个地方的产品、把地方更多的文化元素发掘出来,是我们论坛包括从事这方面研究和从业的人要做的工作。我反对打造文化,我觉得要发掘文化,把真正具有文化内涵的地方产品发掘出来。

我们在浙江很多村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共同探讨。就是在当代社会中,因为地方性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所处的本地环境和拥有相应的加工技艺的人往往是小众的,产品数量很小,其经济价值发挥到极致可能也就那么大,怎样使这种产品具有生命力,让它及其承载的文化传扬下去,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为很多地方产品的传承人,包括一些技艺的传承人到了现代以后,没办法找到传承人,这个问题也呼吁大家来共同研究,共同找出解决之道。谢谢。

王思明:

浙江省是中国在传统村落保护上做得最好的地区,浙江省委省政府筹集100亿元投入传统村落保护,车教授他们搞的浙江《千村故事》“五个一”行动计划的启动仪式我也应邀参加过,而且我们和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建立了中国农村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这方面工作做得是相当出色的,向车教授表示感谢。

我们知道,乡村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乡村不存在了,传统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立足乡村,保留乡村完好,保留乡村青山绿水,实际上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在这方面,新农委副会长于教授做了精心的研究,下面请于教授谈谈关于乡村文化传承的见解。

于秀蕊:

大家好,我来自河北省。宗祖文化在农村,社会传统文化的根源在农村。在中国的乡村,丰富的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传统建筑、民居、街巷、祠堂、园林、乡村大院,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及时间的流逝,这些古老乡村文化的承载体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一旦失去传承,将成为永远的遗憾。

早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就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发掘乡村文化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是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故土留根、文脉传承的迫切需要。实际上,大家关心文化的话题很多,就说最近雄安新区设立之事,如何保存好雄县、安新、容城的乡村文化,也将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如何保护好这个地区的乡村文化,也是大家的关注点。

什么是乡村文化?回望历史,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的,乡村就是中国社会文化的根。乡村社会相对安定,乡村人纯朴厚道,共同维护着整个村庄的和谐。同一个村庄里的人,家庭背景及当前生活状况都相近,容易相互交流,容易形成乡村文化。

村落呈现的是农业社会形态,是各种形态的乡土文化资源传承的载体。张家口蔚县剪纸就是鲜活的例子,精美的剪纸作品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为题材,对物象观察细微,以淳朴感情与直觉印象为基础,形成蔚县剪纸简洁明快的风格,反映出朴实无华的精神。

我们承认,乡村社会不断接受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是,乡村特色文化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韵味,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那么乡村文化究竟如何传承下去?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究竟如何有效衔接?其实宗祖文化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把宗祖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产品、文化产品及传统农业和传统手工业进行有效的衔接。同时,要因势利导,努力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走上产业化道路。因此,我认为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一是,发展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展示和演出等服务项目,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变化,农民素质得到提升,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这也是我们精准扶贫的一个点。

二是,通过体验休闲旅游展现乡村文化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元素系统连接起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

三是,发展特色文化产品加工产业。开发石器、木器、竹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方式有机结合,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并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也是我们精准扶贫的内容。

四是,充分发掘乡村生活的魅力,迎合城市人“远离都市、重返乡村”的心理需求,开展乡村休闲娱乐,提供地方风味餐饮,共同感受乡村生活,为城市老年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自助式的生活服务。

在推进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认同并尊重乡村根源文化,农村可以有城市的生活配套设施,但不必城镇化。要还净土于乡村,未来的乡村应该是——天上有鸟、水里有鱼、山上有树,村有乡规、人有情理、家有孝道,还要保持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回归田园生活的方式。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村也在同步发展。我们建设的是具有传统文化的美丽乡村、具有文化魅力的美丽乡村,一定要保持住我们的文化魅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乡村文化。

我认为,宗祖文化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宗祖文化有助于寻找失去的乡村文化,宗祖产品可以助力传承乡村文化,宗祖产品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真正让我们记住乡愁,回味历史,还需要政府在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给予支持,在政策、资金、保护措施方面多加扶持。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携起手来,守护乡村优秀文化,让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乡村文化能够薪火相传。

王思明:

乡村文化最深厚,人类自从开始定居生活,乡村就已经产生了。所以,乡村在中国至少有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乡村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载体,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刚才于会长讲了乡村文化的一些特点。更重要的是她谈到了在今天如何与时俱进地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些路径和方法,谢谢于会长。大家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农耕文化,不同于西欧或者澳大利亚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它和我们讲的宗祖文化有什么关系呢?农耕文化有什么样的特征?在今天我们如何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的特色和优点,中国农业大学李建军教授有很多的研究。有请。

李建军:

非常高兴大会邀请我来参加本次宗祖文化论坛。上午听了几位会长和专家的发言,我觉得宗祖文化、宗祖记忆和宗祖产品这些概念非常新颖,一听就有亲切感。如果说宗祖文化理解起来还有一些抽象的话,但要提到宗祖地和宗祖产品,我们原先讲得更多的“乡愁”和“乡音”就会变得生动和具体许多。理由是每一个祖宗地的打造都融合了很多感恩和敬畏的情感,饱含着对子孙后代福祉的关切;每一种宗祖产品也是匠心独创的,其中浸润着许多非功利的关怀和希冀,蕴藏着浓浓的慈心和爱意。可以设想,循着宗祖文化、宗祖地和宗祖产品这条主线,我们可以发现乡村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根和魂,找到乡村文化复兴的原动力和精准扶贫的切入点。

农耕社会总体上是以家庭和乡村为基础的小农社会,落地生根、落叶归根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整个农耕社会的基本生活是围绕乡村和土地展开的,一方面,以家庭、宗祖为核心形成复杂有序的社会网络,型塑出千姿百态的地方性民俗文化及风土人情,如婚丧礼仪、宗庙祠堂、乡规民约以及各类感恩的节庆活动等;另一方面,以自然、生物为载体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体系和瑰丽斑斓的乡村景观,积淀形成精妙深邃的生态智慧、农耕技术和文化遗产。在长期的生存竞争和宗祖延续中,农耕社会依托乡村和土地两个基本天然纽带,与周边的自然界和谐共生、协同耦合,创生出一个自然-社会的复杂适应系统。尽管中国乡村时常也面对种种自然灾害和生计压力,但这种融生产、生活和生态为一体的自给自足的复杂适应系统,依然能够使特定的乡村共同体及其所组构成的宗祖共同体、区域共同体乃至民族共同体、国家共同体有效维系、持续繁衍和发展壮大,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在气候变化、族群冲突和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日趋紧迫和严峻的形势下,这种基于乡村和土地、面向宗祖和未来的绵延数千年而不衰的农耕社会及其所蕴含的伦理精神和生态智慧可能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细细发掘。

首先,传统农耕社会以宗祖关系为主线,以人性中最自然的亲情作为构建整个社会秩序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依据和基础,进而型塑出一种看重家庭和亲情、宗祖利益和荣誉,感念祖宗,强调守望相助、尊老爱幼、扶危济困和顾全大局的家国意识、社会伦理和文化意识。其次,基于日常的农耕实践,传统农耕社会以“天人关系”为总体架构,以贯通天地人“三才”的顶层原则“天人合一”解释人与土地、山川河流和日月星辰之间的复杂关系、论证农耕行为和社会治理的道德合法性,最终在靠天吃饭的农耕实践中凝练出“顺天时、量地利”、“不违农时”、“因地制宜”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参天地之化育”、“敬畏自然”及“和而不同”、“天地万物一体”、“生生之大德”等伦理规范、生态智慧和仁爱精神。最后,这些实用理性色彩浓重的伦理文化和生态智慧,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及长期形成的“耕读传家”等多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承方式,早已超出特定地域和宗亲关系,积淀形成中国人难以忘却的“乡愁”和国民文化品格,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向上、和谐发展的重要统合力量。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及其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冲击、大挑战,但其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和谐中庸、“血浓于水”的传统情愫、文化精神和生态智慧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依然能够通过创造性转化成为当代乡村重建现代社会治理和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思想源泉。谢谢。

王思明: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但是真正留存至今的只有中国一个。其他三个文明古国都已经消失了,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留存至今呢?那是因为中华文明本身具有独到的特点以及开放的体系。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农民是不思进取的,中国的农业是封闭的小农经济,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中国的农业文明,实际上是一个多元交汇的体系,不仅是南方农业和北方农业的交汇,而且是少数民族农业和汉民族农业的交汇,以及中国农业和外国农业的交汇。这三大交汇构成了中华农业文明的完整体系。也正是这种互补性交汇的农业,使得中国能够抵抗天灾人祸,在几千年中生存不息。

刚才李建军教授也对中华农业文明的特点做了解析,非常感谢。美丽乡村建设,何为美丽乡村?美丽乡村至少是青山绿水,如果没有了青山绿水,美丽乡村就不复存在了。但是如何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还能够留住美丽乡村,留住青山绿水,是长远的发展战略问题。能不能从传承至今的宗祖文化中找到一些灵感和启示呢?请中国农业大学胡跃高教授谈谈生态文明建设与宗祖文化之间的关系。

胡跃高:

刚接触宗祖文化这个新名词时感觉一头雾水,但是如果把宗祖文化跟我们的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就容易理解了。宗祖文化强调传承,不是为了保护,宗祖文化是一个发现,不是发明。宗祖文化要做的就是把本来就有的好东西发掘出来。

今日世界处在两个历史时代的台阶之间。

第一个时代是2007年之后的金融危机开始的,大家都经历了。我们接下来的台阶是工业文明的台阶,从那个时期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400年的台阶。这个台阶的上半部分是城市与工业,下半部分是乡村与农业,近400年来走的是一条将资金、人才、物质从乡村向城市不断抽取,然后集聚在城市的过程。因此,今天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产业、武装力量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整个台阶呈倒金字塔形,乡村基础被抽空,失去重心,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这意味着工业文明道路已经到头了,生态文明台阶建设的时代已经开始了。正由于工业文明到头了,所以新的时代到来了,旧的时代结束了。

约400年的工业文明成就,用工业的物质力量摧毁了各国的壁垒,将世界在物质形态上统一起来。同时,信息革命以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方式将世界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将世界推进到了钱学森在1984年预见的地理系统建设时代。生态文明时代是工业文明推动出来的,一切服从于地球表层系统整体利益的建设时代,一定是生态文明的时代,一定是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时代,这是统一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乡村建设如何定位呢?要建设生态文明时代的光明大道,我们今后的建设不再在城市里了,而是到乡村去,以城市为中心的建设道路将退出历史舞台。以乡村建设为主导、城乡和谐的建设道路将成为中国与世界生态文明时代建设的光明大道,未来乡村将成为主导。

那么生态文明建设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第一是食品安全标准,第二是良好安全标准,第三是城乡社会安全标准,第四是自然地理系统安全标准,第五是全球城乡安全标准。任何建设如文化建设、产业建设、政治建设都应该符合这五大标准,只有同时符合这五个标准的建设才真正属于生态文明时代的建设。

因此,要体现合作共享的乡建基本内涵。现在乡村建设是你联系着我,我联系着你,形成有机生产,包括有机农业、有机工业,工业也应该实现有机化了;有机社区应该有有机的乡村和有机的城市,这规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建设将是全球意义上的有机化建设。

半个多世纪的中外实践证明,以农户自主生产为基础,以乡村合作综合服务为主导的新型合作社将成为未来全社会合作共享的基础结构,推动乡村时代建设,实现城乡和谐的健康发展目标。

宗祖文化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树起了一面建设大旗。宗祖文化建设从宗祖产品入手,在宗祖地落脚,向宗祖社会展开,三位一体,构成了特殊的乡村地理系统结构单元,它是一个特殊的单元,是我们乡村部分的单元。

宗祖文化的根向下深深扎入土壤,汲取养分,接纳阳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传宗接代;向上构成了一个个地区、一个个国家与全球意义上的宗祖文化网,这生生不息的生命之网与第五次产业革命潮流合流,将融合成引导生态文明时代到来的第一面在中国乡村树起的大旗,可以把所有的方面都统一起来共同建设。

那么,宗祖文化时代的建设,如何一点一点做起来?

第一,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宗祖文化是乡村文化的精华,宗祖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波涛,越是世事激荡,形势险恶,越彰显出宗祖文化的蕴涵深刻,宗祖文化是中华文化皇冠上闪闪发光的宝石。

第二,信息革命引发了第五次产业革命,互联网、量子技术、机器人、智能化技术革命共同构成了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最新发展潮流,第五次产业革命是打开城乡建设的金钥匙,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承担者是金钥匙暂时的掌管者,一旦打开了大门,一切都是新鲜的东西,因此必须学习才能胜任宗祖文化旗手的需要。

第三,1984年钱学森预断,中国在第五次产业革命之后,将迎来第六次产业革命,以知识密集与技术密集为特征的产业革命。自觉的宗祖文化和宗祖产品,宗祖地建设属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内容,出于产业革命,高于产业革命,宗祖文化建设者要自觉地成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推动者。

第四,宗祖文化三位一体建设是城市发现与发掘、城乡共建共荣的建设方式,这只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第一步,目前我们走的是第一步。第二步将走向城市,推动乡村主导、城乡和谐发展道路,只有在这时宗祖文化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开路大旗,才算真正坚定地树立起来了。

第五,天、地、人是孕育宗祖文化的土壤,这意味着天下处处都有宗祖文化生发的土壤。生态文明时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世界的时代,全世界共建乡村,繁荣乡村,城乡和谐发展的时代,宗祖文化建设者当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推动宗祖文化建设走向农林草海沙地,走向城乡,走向世界。

王思明:

19世纪中期美国开始西部运动,从东部13个殖民地一直推进到加州西海岸,在这个过程中,仅仅只有几十年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土地衰退现象。20世纪初期,美国频频发生席卷中西部的沙尘暴,非常厉害。美国的农民非常奇怪,为什么中国的农民在土地上耕种了几千年,连续耕种了上万年,土地没有退化,像长三角地区,有上万年的农耕历史,为什么现在还是最肥沃的土地呢,美国为什么种了几十年就退化了。所以美国农业部一位局长带一个代表团到中国来考察农业,回去后他写了一本书,书名为《四千年农夫》,号召美国农民向中国农民学习传统的农业技术。中国传统农业中有非常好的技术方法,有助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技术的发展,往往具有不可逆性。不管今天怎么样,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并不是希望完全回到过去,实际上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因此,要做的是与时俱进,在传承之间发展,把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研究所郑有贵先生一直做中国农业政策、农业科技和农业历史研究,他对如何把传统文化跟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如何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传承有很深的理解,下面有请郑有贵先生。

郑有贵:

文化是一个高大尚的事儿。宗祖文化也好,传统文化也好,中华文明也好,都是文化,而且是中国特色的。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上,我们今天和很多年以前相比,变化太大了。近代中国落后了,受尽凌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缺乏文化自信,追求现代化,追求工业化。在很长时期内提的都是以工业为主导,胡教授刚才讲到以后应以农村为主导,很有启发。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曾经提出要破“四旧”,那个时候有意识形态的问题,但是实实在在地就是要追求现代化,追求工业化,要赶超发展。20世纪80年代,台湾一个作家讲过中国人的劣根性,认为中国人从根本上就不行。所以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增强了,在外国人面前也有了文化自信。

研究传统文化,对于正确认识我们自己的国情,对于认识我们的乡村,认识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所帮助的,也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刚才王思明教授讲了,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中国一个了。中国几千年文明源远流长,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里有文化的因素。但为什么近代衰落了呢?我们的文化还在,但当时中国的制度不行。而现在我们的文化加上我们的制度,再加上借鉴国外的一些东西,所以得到了大发展。所以,我们研究中国宗祖文化也好,整体文化也好,不能做封闭性研究,不能就研究文化而研究文化。还有,我们现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所以我们也不能孤立地研究文化。

研究传统文化,有助于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宗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主要指祠堂、家谱文化等。家庭、家族是一个小的社会组织,其中包括很多治理文化,如提倡向上向善等。我们要与时俱进,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根据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水平、时代发展的要求,来做相应的调整,而不是机械地单一地去研究宗祖文化。

王思明:

郑教授从宏观层面对如何弘扬宗祖文化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宗祖文化的传承或弘扬是一个系统工程,宗祖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之一,它既是我们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个资源,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政府要引导,社会要支持,学术界也要提供智力支撑,企业各个方面要多多赞助,宗祖地的百姓也要珍爱当地的文化,积极努力地参与。只有齐心协力,我们才可以把宗祖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