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参与 全球伙伴
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治理、发展模式存在必须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就能够克服世界经济的惊涛骇浪,开辟未来增长的崭新航程”。如果无法形成一个参与式解决方案,“一带一路”这个美好倡议就会遭遇阻力,沿线国家就会各自为战,无法团结在一起。尽管中国是“一带一路”的提出方和推动者,但所有参与方都应当有主人翁精神,视“一带一路”为重要的合作机遇。
建设“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事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重要性逐渐恢复到工业革命前的位置,这给中国的国际关系带来了深刻的议题。“中国经济分量的不断增长正重塑我们地区的战略平衡。”
实际上,连班农也承认,“他们也没有耍什么阴谋,都是阳谋,中国人并没有隐瞒会怎么对付我们”。
“一带一路”主要是商业经济行为。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十三五”规划明确确认“一带一路”是未来五年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支柱之一。“中国经济政策的提出,是集中国的发展阶段以及新世界经济趋势的统一而形成的,这些政策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益,而且还会惠及他人。”
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中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事。“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中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帮助它们实现发展目标。中国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要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要统筹自身同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调动沿线国家的积极性。
毋庸讳言,“一带一路”倡议出现了泛化现象。在新加坡学者郑永年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被严重泛化和庸俗化。说其泛化,是指把经济的“一带一路”滥用到外交、战略甚至军事领域,使很多国家以为“一带一路”是中国从事帝国主义或者新殖民主义的工具;说其庸俗化,是指把所有的东西都和“一带一路”关联起来,好像从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现在有了“一带一路”,什么东西都有了。
外交部部长王毅的回应可以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政府的态度。王毅表示,首先,中国一贯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中国不认为应当把国家分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其次,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主张应当让联合国根据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来切实发挥好处理国际事务的功能。最后,与其说领导,不如讲责任。相对而言,大国拥有更多资源,也有更大能力,理所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愿意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履行应尽义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愿意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做出应有贡献;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愿意为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是把全球主导权从一个国家转向另一个国家,而是建立一种新型国际关系,使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和平共处,共同维护全球稳定与繁荣。”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一次中美民间战略对话会上如是说。
巩固多边协商机制
目前的国际权力结构决定了重大全球经济问题必须依赖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过去很多经济失衡问题部分是由这些主要经济体政策未能协调一致导致的。
2005年秋,在美国纽约,世界银行前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希望中国能与其他大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成为全球体系里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当佐利克先生发表这一讲话时,在他本人以及绝大多数美国政界领袖的心目中,无疑只有美国才是国际体系中真正意义上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然而,2016年唐纳德·特朗普的当选,使全世界对美国和中国的认识出现了翻转。中国人主张巩固多边协商机制,而不是像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唯我独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2017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的两场演讲,成功树立了中国作为全球多边秩序维护者的良好形象。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为此做出的巨大投入,都充分表明中国在为未来着想。
“一带一路”倡议的前瞻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将给对全球化前景充满困惑和迷茫的许多国家带来新的启迪和希望,给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带来历史性机遇,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调整方向,继续深入向前发展。亚投行是多边主义的标志。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弗朗索瓦丝·尼古拉说:“设立这家银行是多边主义在中国诞生,体现出中国拥有参与世界经济管理的良好意愿。”
“如果说美国大国战略手段是自由霸权主义的话,中国的大国战略手段就应该是自由伙伴主义。这里的自由体现为平等、合作、开放、多元等价值取向,而伙伴主义的内核则是平等加合作。”
塑造新型理性民族主义精神
在新加坡学者郑永年看来,当今中国进步的两大敌人分别是内部的民粹主义和外部的“民族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新时代,既需要民族自信,也需要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这就要求塑造新型理性民族主义精神。盲目的民族主义会走向封闭,封闭会走向落后、走向衰落。这既是世界历史的经验,也是中国本身历史的经验。
从外部来看,特朗普的经济民族主义已波及全球。班农在卸任特朗普首席顾问后接受《经济学人》记者采访时,誓言支持特朗普,但也会继续推进自己的经济民族主义议程。班农还抨击“硅谷和华尔街的精英”是“一群忘了美国同胞的全球主义者”,曾发誓要“搞砸‘一带一路’倡议”,即中国在全球扩大贸易的计划。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美之间虽存在巨大合作空间,但在根本上还存在抹不去的深层次结构性冲突。“中国正在建设一张全新的、遍布世界的网络、这自然会让西方对中国的偏见越来越深。”因此,“动辄给讲‘冲突’的人贴上民族主义乃至民粹主义的标签,不过是知识短缺而表现出的政治幼稚病,是一种虚假的政治幻觉”。
事实上,新民粹主义大部分来自“对未来的恐惧、对内在衰落和败亡的胡乱预测以及对迫在眉睫的危险的设想”。
“如果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采取咄咄逼人的政策,那么中国人将别无选择,必然会回击。但与此同时,中国能继续奉行基于规则的多边路线,这样应该也会得到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关键是不要被美国堕入民族主义打乱了阵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最近发文指出。
打造绿色之路
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危及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在美国宣布要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时,中国郑重承诺将坚定不移地做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维护者和推动者。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是“一带一路”顶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201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为了避免生态风险,必须打造“绿色丝绸之路”,这也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要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我希望‘一带一路’当中的绿色成分会变得更多。在‘一带一路’推动基础设施的过程当中,这样的基础设施必须要对环境负责任。”英国金融局前主席特纳勋爵表示,对于中国来说,既有一个巨大的机会,也有一个巨大的责任,以在一个关键的全球挑战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总统已经决定退出,走向了错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