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在想什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送顾客礼物时,她生气地说“买了那么多,你们就送我这么便宜的东西”

【店长的困惑】

店长小C听导购小二说,自己有个重量级老顾客再也不来了,原因是另一位导购跳槽去了一个新品牌的店,那个顾客现在去那儿买了。店长小C有点紧张,同时也觉得这是个“向公司要赠品”的好机会,于是向各级领导汇报了。

领导们非常重视,于是向10多家直营店铺的店长逐个了解情况,发现均存在此类现象,加上近期离职的老员工(导购)较多,因此领导们决定采购大量赠品,赠送给10多家店铺的超级大V顾客。

采购的赠品是充电宝。按照年消费5万元以上的顾客人数,将礼品分发到各个店铺,由总部VIP部门给几百名超级大V顾客发送短信,提醒他们到店铺领取“精美礼品一份”。

然而一周过去了,到店铺领取充电宝的顾客却寥寥无几,店长们只好发动员工给顾客打电话,让顾客抽时间过来领取礼品,这才让到店的超级大V顾客数量多了起来。

然而,拿到礼品后很开心的顾客极少,有不少顾客当场发飙,说出来的话也惊人地相似:

· “我一年花20多万元买你们的产品,才送我这么便宜的东西?”

· “打我电话就让我来拿这个破充电宝?你们以为我很有空是不是?”

·“你们公司也太抠门了吧?就送我这么便宜的东西?”

老板听闻此事后非常生气,说花了十多万元买的礼品,就送出了这样的效果!店长们也很委屈,不知道这些顾客是怎么想的,有礼品拿反而不高兴。

【顾客在想什么】

顾客有免费的礼品拿反而不高兴,这个要从顾客的付出与他们的期望值说起。结合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以下信息:

· 10多家店铺的几百名超级大V顾客在该品牌消费了很多钱,最少的5万元/年,最多的40万元/年,并且大部分人消费了很多年;

· 大部分大V顾客认为,该品牌之所以有今天,少不了自己常年消费的一份功劳,既然自己对该品牌有功劳,该品牌在某种层面上就是“欠”自己的;

· 既然“欠”自己的,总有一天会“还”,至于什么时候还、怎么还,暂时不知道;

· 被告知“公司送您一份精美礼品”,说明该品牌要“还”了,这是自己应得的;

· 按照国内服装品牌1% ~4% 的回馈标准,那个年消费20多万元的顾客对“精美礼品”的期望价值应该在2000~8000元。

也就是说,年消费20万元的顾客,你送她一台iPhone手机才勉强达到她的期望值,而你竟然想用价值100多元的充电宝就把她打发了?

这等于间接地告诉她“欠你的,我还了,以后就不欠你了”。

这些大V顾客能开心吗?

一个功成名就的中年男人对自己的妻子说:“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为了表示感谢,我决定送你一个精美的礼物。”这个时候,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对这个“精美礼物”的期望值是什么呢?大别墅?大钻石?还是环游世界?

如果此时男人说“精美礼物”只是一块市场价1000元的手表,你会不会发飙?

你可能会说:“我跟了你20年,老人孩子照顾得好好的,让你一门心思在外面打拼。你一年赚几百万,现在送我一块破表就想把我打发了?”

顾客心里在想:暂时不送我礼品没关系,至少你(品牌)还是欠我的;但真到你还的时候,别想随随便便拿个不值钱的东西就把我打发了。

【预防和应对】

该品牌花钱买礼品送给大V顾客,却送出了反效果,这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问题出在“礼品的赠送方式”上。按理说,顾客花钱买衣服是公平交易,不存在谁欠谁什么。

但中国服装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之间为了争抢客源,年度回馈、生日礼券、积分兑换、精美礼品等讨好顾客的手段层出不穷,以至于顾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认为那些东西都是他应得的。

就拿年消费20多万元的顾客来说,若公司真送她一部iPhone手机,她都有可能认为这是她应得的,甚至连“谢谢”都不会说。

这属于还不起的人情!

既然是还不起的人情,那就不要还。那是不是代表礼品不要送了呢?

当然不是。礼品可以联络感情,当然可以送,但赠送时要记住以下两点。

(1)礼品私人化

任何礼品均以导购私人的名义送给顾客,不再是“公司送给您的精美礼品”,而是“我给您带了份小礼品”。对于月收入只有几千元的导购来说,100多元的充电宝就是个贵重的礼品,不再是“破玩意儿”了。

(2)意外的小惊喜

打电话给顾客时,不能将礼品当作邀约的理由,那会让顾客误以为是公司的礼品,从而提高了期望值。对导购来说,他们不欠顾客什么,自然没有赠送礼品给顾客的必要,送了就是个意外的惊喜,会让顾客更愿意在该导购手上购物。

如果你担心礼品以导购的名义送会导致顾客只认导购不认品牌,想想看,这总好过顾客两者都不认!

至于导购离职后带走大V顾客的问题,本书后文中有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