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制度和具有东方特色的陵园建筑,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
中国陵寝制度,是伴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而确立的,它是封建统治者作为推崇皇权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手段。历代帝王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宣扬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往往不惜集中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营建陵寝,把他们生前的生活带入死后的“另一个世界”。因此,历代陵寝制度的变化,往往可以反映出每个朝代的兴盛和衰落。从这一点出发,本书力图将陵寝制度的演变与当时的社会变革、政权更替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一个侧面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线索,展现秦汉王朝的兴衰。
帝王陵墓的出现,大约在战国中期。但是,由于当时诸侯割据争雄,人力、物力分散,因此,陵墓都比较狭小,也未见有陵园建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与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相适应的,也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
秦始皇陵陵园布局集中体现了君主专制和皇权独尊的特点。陵园按照秦都城咸阳的规制,分内外两城。秦始皇为了死后如同在人间一样,统治天下,驾驭群臣,在陵园内建造了供灵魂起居的寝殿,所谓“视死如生”。按照古代“夫西方,长老之地,尊者之位也,尊长在西,卑幼在东”和“西南隅之隩,尊长之处”的礼制,将寝殿建筑在陵园内城西北处,陵墓建造在内城西南。陵园西门外以南的坑中,还有排列整齐威武雄壮的兵马俑,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秦始皇威镇海内的气势。
公元前202年,刘邦重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后,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陵寝的建制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史载,西汉和秦一样,在陵旁建寝殿,寝殿设有东西阶厢和神座,旁边还有便殿,但陵寝建筑规模较秦小,没有秦始皇陵那样高大的封土堆,也没有发现象征皇帝生前威势的兵马俑。帝陵陪葬制度也与秦不同。秦始皇入葬时,后宫无子者皆殉葬地宫。在秦始皇陵西侧还发现了十七座公子、公主陪葬墓,多为杀殉。而西汉诸帝陵都未见杀殉,反映了残酷的奴隶制杀殉遗风到西汉时期已基本匿迹。
西汉实行帝后合葬,据《关中记》载:“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诸陵皆如此。”同茔的帝后合葬陵,一般都是帝陵居西,后陵居东,帝陵规模略大于后陵。西汉还实行功臣贵戚陪葬制,陪葬墓排列较规则,墓冢规模大小是由死者身份决定的。《汉律》规定:“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陪葬墓外形不一,有覆斗形、锥形、山形三种。
西汉继承了秦代中央集权的制度。所不同的是,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还存在有封国制。封国势力的不断扩张,必然危害中央集权,因此自高祖刘邦起,就不断采取措施,削弱诸侯王的实力。政治上的这一特点,在陵寝的建制上也有反映。西汉建筑陵寝时,均在陵园外设庙,在庙与寝之间,就有一条通道,叫作“衣冠出游之道”。“月祭于庙”时,把墓主生前穿戴的衣冠,从陵园的“寝”中迎出,送庙中游历一番,用意是引请墓主灵魂到宗庙中接受祭祀。
汉制规定,每年八月要举行一次宗庙大祭,各级封侯都要前来参加祭祖,并奉献助祭的黄金,以此来维系皇权。同时,对那些不法的侯王,以助祭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剥夺爵位,予以打击。另外,西汉还实行了在陵园附近建制陵邑的制度。把齐楚之地的豪强大姓,强制迁徙到陵邑中,名义上让其供奉陵园,实际上是把他们置于中央政权的控制之下,以防止他们的反叛。可见,陵寝制度的这一变化,是适应汉初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随着西汉经济的逐渐恢复和发展,政权日趋巩固,陵寝建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自景帝阳陵起,陵园都十分壮观,沿垣墙正中各开东、西、南、北四门,每门均立有高耸的门阙一对。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经济的繁荣盛世,陵寝的规模也远超西汉诸陵。《关中记》载:“汉帝诸陵皆高十二丈,方百二十步,唯茂陵高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陵邑的建制也空前扩大,武帝陵园东南的茂陵县,“户六万一千八十七,口二十七万二百七十七”(《汉书·地理志》),户口之多是诸陵邑之最。
西汉十一位皇帝陵墓,除文帝霸陵、宣帝杜陵外,其余都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汉初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在咸阳原正东北。从陵墓布局来看,以长陵为中心,安陵在其右,阳陵位其左,这是沿用了先秦“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周礼·春官·冢人》)的“公墓”制度。但是,自武帝起,陵墓布局发生变化,武帝茂陵远离祖陵,建在兴平市咸阳原的最西端。以后诸帝陵都杂乱地建在武帝茂陵以东和惠帝安陵以西,不再按左昭右穆排列。这标志着重视宗族关系的“公墓”制逐渐被中央集权的以皇帝为中心的墓制所取代,反映了中央集权体制的进一步加强。
西汉后期,随着王朝的衰败,迁至陵邑的豪族大姓也竞相奢侈,肆意侵夺百姓,致使农民破产,加深了社会的危机。此时陵邑已失去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因此,汉元帝下令撤销陵邑。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了维护豪族地主利益的东汉政权,使豪族地主政治、经济势力迅速膨胀,形成了庞大的地主庄园。庄园内部聚族而居,豪族地主采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以维系庄园内部的稳定。豪族地主还特别重视丧葬礼仪祭祀祖先。刘秀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把豪族地主注重祭祀祖先祠堂的办法加以扩大,运用到陵寝制度中。
西汉时期“寝殿”建于陵园之中,“庙”建于陵园之外,大规模的祭祀典礼多在庙中进行。东汉则把这一礼仪移置于陵园中。东汉明帝时,把每年元旦公卿百官会集朝贺皇帝的仪式和八月举行的“酎祭”一并搬到陵园中。这样,宗庙的地位开始下降。为了适应在陵园中举行祭祀的需要,陵园建筑也增添了新内容,开始在陵前建筑祭殿,还在陵旁建筑悬挂大钟的“钟虡”,以便祭祀时鸣钟。东汉陵寝建制的这一变化,正是为了把代表豪族地主利益的公卿百官和地方官吏团结在皇帝周围,以巩固东汉的统治。
东汉陵园四周建筑也与西汉相异,不筑垣墙,改用“行马”。通往陵冢的神道两旁还列置成对石雕。《水经注》记载:谯城南的曹嵩冢前“夹碑东西列对两石马,高八尺五寸,石作粗拙,不匹光武隧道所表象马也”。这里所说的“光武隧道”就是指通向光武帝陵前的神道,“表象马”就是建在神道两侧的石象、石马。东汉开创了在神道两侧建制石象生的先例,更进一步显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一建制为以后各朝陵墓建筑所沿用并发展了。
东汉十二座帝陵,今能确定准确位置的只有光武帝原陵。其他各陵,据文献记载,或在洛阳城之东南,或在洛阳城之西北的邙山上。
坟墓原本是埋葬死者的地方。在原始社会初期,人死了只是随便掩埋而已,甚至有将其弃置不加掩埋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宗教迷信的产生,对死者的埋葬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件大事。今天世界上保存下来的许多重要文物古迹,不少就是坟墓的遗迹、遗物。如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四五千年前奴隶主的陵墓。由于我国的历史连绵不断,封建社会的时间很长,历代帝王陵寝几乎遍布青山绿野,难以胜计。它的占地之广,建筑规模之大,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就可看到,陵寝的形成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