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落脚点
2013年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开启以“清权、减权、制权”为核心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直击问题要害。本届中央政府承诺“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提前两年多完成,对于释放改革红利、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要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明确和把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落脚点。
一、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是真正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个作用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作为行政改革的三个层次,重点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出发点是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两者作用。一方面,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该放给市场的坚决放,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防止政府之手乱伸乱摸。另一方面,该政府管的要管到位,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主动作为,尤其要履行好政府保基本的兜底责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不能简单盯在“简”和“放”上,也不能以所谓“简”和“放”的数量多少来衡量改革成效,不能以削减了多少项目来衡量简政放权的决心和主观努力,关键要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否真正厘清,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如果过分注重“数字效应”,实质上是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单化、形式化了,可能造成上面雷声大、下面不落雨的现象,这也是企业和群众感受不深刻、感觉不过瘾的重要原因。工作实践中,资阳市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首先明确行政权力的边界和政府职能的内涵,把不该管的坚决取消,上级下放的全部交给县区,同时根据社会呼声,进一步健全延伸政务服务网络,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不断提升服务管理质量,真正把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发挥好。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落脚点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简政放权,这不是目的而是途径、手段,落脚点在于通过“简”与“放”提升政府为群众办事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当前,重点要处理好三个问题:
第一,规范运行秩序。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简政放权时指出,既要放也要接,“自由落体”不行,该管的事没人管不行。简政放权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放权,不是上面说该放什么就放什么,也不是一放了之,该管的不管,眼下的重点是注重权力运行规范。(1)建立“三个清单”。作为政府来讲,重点建立完善权力、责任、负面“三个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严格界定政府与社会、市场、企业的权责边界,推动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同时,主动向社会公布清单内容,主动向相关当事人逐一告知清单要求,主动接受公众、媒体、社会的全方位监督,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办事方便、快捷和规范。(2)完善治理格局。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之后怎么办?这里有一个及时有效合理的承接问题,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群团组织、社会中介、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多元化治理格局。今年以来,资阳市特别重视这些方面的功能承接,在群团组织定位、工作方式转变、资源整合挖掘上下大功夫,成效显著。政府责任事项也注重积极依托市场力量来实施,今年在城市环境卫生、审计服务等7个领域确定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推出了一批PPP项目。(3)职能重心下沉。有些事项特别是服务性事项,不仅可以下放到省、市,还可以下放到县一级甚至乡镇、社区。下放不是取消,只是管理权限发生变化,关键是引导基层接住、管好,重点解决好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方便快捷的问题。这里面最为核心的就是处理好事权与人权、财权、物权相匹配,在机构设施、人员配置、资金分配等方面向基层倾斜,防止出现无力接、没人管的问题。目前,资阳全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全面建成,既有效解决了放有人接、事有人办的问题,又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
第二,优化服务功能。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是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落脚点在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也确实花了不少力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评价不可高估,服务层次和水平依然不高。形象地讲,以前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是“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优化服务任务艰巨、矛盾突出。(1)坚持问题导向。优化服务的关键是聚焦社会反映的问题,及时研究改进。当前要特别提倡能办即办、能改即改,不找借口,不拖不推,拿出具体实在的措施,限期取得成效。比如,资阳围绕收集到的民营企业证照申办难问题,自去年3月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市县联动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登记事项由“一审一核”改为“一人办结”,使登记程序得以简化,市场活力充分激发,一年多来,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万余户,同比增长42.6%。(2)明确效能要求。目前,服务项目、服务群众效率低下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谋划一个项目,做了大量前期工作,许久批不下来,存在审批慢、审批难、环节多的问题,甚至存在“踢足球”现象;推进一个项目,经常因为征地拆迁推不动、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水电气保障跟不上等问题而停工;企业、群众来办事,只告知其一不告知其二,或者故意设置关卡,让群众来回跑。出现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在于缺乏担当精神和效率意识,怕承担责任,怕触及矛盾,遇到难事就拖着不办,甚至还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的现象。在简政放权进程加快的形势下,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任务将更加繁重,迫切需要把提升效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3)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首要的是强化主动作为意识,对一些难事急事群众关切的事项,主动送服务上门远胜过被动等待应付。去年以来,资阳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把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主动服务企业意识,部署开展“走企业、解难题”活动,今年4月又建立“企业家接待日”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领导,接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责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采取现场办公等形式限时解决。
第三,强化监督问责。提升服务效能,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规范权力运行,要在提高监督实效、强化问责追责上下功夫,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1)提高监督实效。这里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落实制度,坚持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提升执行力;二是敞开大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和群众评议。我们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在电视台开办公开问政,开通热线,老百姓提出的问题由相关部门和区县负责人现场回答,整个过程采取电视、广播、网络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通过百姓向干部问政,问出了压力,强化了责任,有效促进了快捷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能,而且拉近了群众与政府的距离,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2)严肃认真问责。违纪违法乱作为不行,碌碌无为不作为也不行,当前问责追责重点应聚焦乱作为和不作为两种现象。惩治乱作为有法律纪律的刻度和底线,按章办事即可,治理不作为在新常态下尤为重要,外延边界又比较模糊,非常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和魄力。今年以来,资阳市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力整治为官不为、庸懒散浮拖等问题,释放出为官须有为、不为当问责和刹不为之风、换不为之将的强烈信号,收到了良好效果。
(周喜安:中共资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