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式创新:科技进步与发展永续的选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问题聚焦与全书框架

1.3.1 责任式创新的理论之问与实践之问

尽管责任式创新近年来受到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关注,成为研究与政策的“涵盖性术语”(umbrella term)Li, F., Owen, R., & Simakova, E. (2015). Framing responsible innovation in synthetic biology: the need for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Journal of Responsible Innovation,2(1),104-108.,并在政策、产业、大学与科学家三个主体层面开展了诸多实践讨论Valdivia, W.D., & Guston, D.H.(2015).Responsible Innovation: A Primer for Policymakers.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e.,但其尚为一个建构阶段的概念Gianni, R., & Goujon, P.(2014).Governance of Responsible Innovation.,处于范式兴起阶段梅亮,陈劲.创新范式转移——责任式创新的研究兴起[J].科学与管理,2014,34(3):3-11.,理论与实践缺乏研究讨论。同时,研究议题的学科交叉性及实践应用的情境异质性Owen, R., Bessant, J., & Heintz, M.(Eds.).(2013).Responsible innovation: managing the responsible emergence of science and innovation in society.John Wiley & Sons.使得责任式创新研究呈现炒作大于理论实质、内容空洞的“流行语”讨论现象,亟待深入开展系统的讨论Brigitte Nerlich.Responsible Innovation: Great Expectations, Great Responsibilities.2014-02-24.http://blogs. nottingham.ac.uk/makingsciencepublic/2014/02/24/. 刘战雄.负责任创新研究综述:背景、现状与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1):155.。本书聚焦“责任式创新”,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提出五大问题,如表1.1所示,并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政策研究、案例研究、大样本实证分析等方法展开讨论。

表1.1 责任式创新的理论之问与实践之问汇总

1.3.2 全书框架与章节内容

本书的框架如图1.5所示。

全书共分为8章。

第1章为引言。主要讨论责任式创新范式兴起的大背景,并对本书的研究范式核心“责任式创新”予以介绍。在明确责任式创新研究的基本大背景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第1章总结了全书的主要研究问题、研究展开的基本框架以及本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2章为责任式创新的内涵解释与相关议题,以探讨“责任式创新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聚焦于责任式创新这一核心概念,本章通过对英文与中文语境的文献研究,以及全球主要国家与地区科技政策与责任式创新研究报告的文本分析,从责任式创新的内在属性视角、创新过程与管理视角、创新结果评估视角三个方面对“什么是责任式创新”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本章对责任式创新概念中责任与创新的关系,责任式创新的研究聚焦,责任式创新的理论议题,责任式创新研究的时域、空间、层次等进行系统辨析,以深入剖析这一范式内涵的相关属性。此外,作为对内涵更全面系统的解析,本章回顾了责任式创新内涵相关的概念源起与假设前提,责任式创新范式特征、归因解析、评估准则,以及责任式创新的相关实践议题。

第3章为责任式创新的共性理论基础与应用分析方法,以探讨“责任式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本章基于文献的定量研究与定性回顾,深度讨论责任式创新作为一个交叉学科范式的典型分析框架与要素构成、共性理论基础以及应用分析方法。作为对已有研究缺少共性理论基础与典型应用分析方法讨论梳理的回应,本章总结认为责任式创新的共性理论基础与其对应的核心研究议题主要包括正义论(面向伦理与价值准则议题)Rawls, J.(1971).A theory of just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技术社会控制视角(面向科林格里奇困境)Collingridge, D.(1980).The social control of technology.London: Pinter.、行动者网络理论(面向科学的社会建构议题)Latour, B. (1987).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tour, B.(2005).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制度理论(面向公共事务的治理议题)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Scott, W.R.(2004).Institutional theory.Encyclopedia of social theory,11,408-414.、创新扩散理论(面向创新效益传播议题)Rogers, E.M.(2003).Diffusion of innovations.Simon and Schuster.五个方面;典型方法包括扎根研究Glaser, B. G., & Strauss, A. L. (2009).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Transaction Publishers.、伦理分析法Mepham, B.(2000).A framework for the ethical analysis of novel foods: the ethical matrix.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12(2),165-176.、实时技术评估Guston, D.H., & Sarewitz, D.(2002).Real-time technology assessment.Technology in society,24(1),93-109.、“谦逊”技术与参与式治理法Jasanoff, S. (2003). Technologies of humility: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governing science. Minerva,41(3), 223-244.、上游公众参与技术治理Wilsdon, J., & Willis, R.(2004).See-through science: Why public engagement needs to move upstream.Demos.、中游模块化技术治理Fisher, E., Mahajan, R.L., & Mitcham, C.(2006).Midstream modulation of technology: governance from within.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26(6),485-496.、技术社会评估Stirling, A.(2008).“Opening up”and“closing down”power, participation, and pluralism in the social appraisal of technology.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33(2),262-294.等。

第4章为责任式创新的“中正框架”解读,以回答“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创新”这一核心问题。本章在对传统创新范式局限性的讨论分析基础上,以发展中的中国为研究和实践情境参考,提出了由“科技引领的创新”“增长永续的创新”“制度包容的创新”“社会满意的创新”四个维度构成的责任式创新“中正框架”,并以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层面的创新实践为例,从东方情境与东方智慧的角度解析了责任式创新作为科技进步与发展永续选择的启示。

第5章为基于纳米科技的新兴技术创新治理研究,以探讨“如何开展责任式创新”这一核心问题。鉴于已有责任式创新研究对国家情境的讨论偏差即已有的责任式创新研究多聚焦美国和欧盟的发达国家情境。,本章在国际责任式创新经典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包含预测性、包容性、自省性、响应性四个方面。,从制度情境的视角出发,以美国、欧盟、中国国家层面纳米科学与技术的责任式创新实践为对比,提出责任式创新视角下新兴技术的创新治理应当在责任式创新的建构要素——预测性、包容性、自省性、响应性Stilgoe, J., Owen, R., & Macnaghten, P. (2013).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responsible innovation. Research Policy,42(9),1568-1580.——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国家制度情境差异的重要性,并将这种制度情境的差异嵌入纳米科学与技术创新的责任框架之中,以通过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双向制度化进程,实现责任式创新范式对于纳米科学与技术这一新兴科技的创新治理,最终引导新兴技术对社会有意义的正向的价值创造。

第6章为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创新治理研究,以探讨“如何开展责任式创新”这一核心问题。围绕人工智能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兴起,人工智能这一新兴科技创新的面向技术、经济、伦理、社会等方面的潜在负向影响引发担忧。本章构建了责任式创新视角下人工智能创新治理的分析框架,从技术、经济、伦理、社会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双重性即科技创新的积极正向的影响和消极负向的影响。,从而为新兴技术创新双重性的系统性考虑及治理对策的提出提供分析参考。

第7章为科技发展的社会满意度作用机理研究,以讨论“创新为了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基于责任式创新的视角,本章提出民众对科技发展的满意度可以作为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解答。在此基础上,本章从个体微观的层面,基于责任式创新人本动因的视角,讨论了影响民众对科技发展满意度的主要动因,其包括迭代动因——个人旧有的路径、习惯与活动经验的总称;战略动因——个人有目的的资源整合,前瞻性的机会搜索,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以解决限制条件所相关的行动集合;伦理动因——行为主体过去知识与经验结合当下情境的行动反映。

第8章为责任式创新的政策启示和未来展望。本章在全书研究展开的基础之上,对“什么是责任式创新”“责任式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是什么”“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如何开展责任式创新”“创新为了什么”这五个基本问题作了回答,并结合全球化与治理的现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崛起的趋势等,讨论了责任式创新作为科技进步与发展永续选择的意义和政策启示,并对科技与发展的未来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