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科服务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不断演进,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用户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方便快捷地通过搜索引擎、网页、网站以及数字文献信息系统等轻松获取大量信息,到图书馆获取信息不再是唯一选择,但是,由于网络干扰信息不断、质量良莠不齐,高精度检索技巧复杂,信息筛选利用难度的加大,对于用户而言的有用的知识或知识解决方案大量淹没在海量的信息深潭里,这无疑又给用户带来了诸如“信息富有”与“知识贫穷”等新的矛盾。因此,用户的基于知识渴求与知识解决方案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他们迫切希望能有帮26助他们将知识内容从众多信息对象中挖掘出来,根据其内在特征和价值进行鉴别、关联、重组,帮助他们识别和创造新的知识”的专业的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这一信息文献知识服务机构,不得不重新审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与变革。高校图书馆为了应对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的挑战,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利用本身的人才优势和多年从事服务管理的经验,转变工作重心,配合高校学科建设,以高校狠抓学科建设为契机,不断拓展、延伸服务内涵,改变服务方式、更新服务手段、引进国外先进服务理念、借鉴与学习国外先进服务经验,试行创建与开展具有中国本土化的学科服务。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科服务的含义、特征等有一个全面系统地认识、了解和掌握。
一、学科服务的概念
学科服务从词义学的角度分析,“学科服务”一词是由“学科”和“服务”两个词组成,“学科”在前面已作详细诠释,“服务”对于图书馆人就更不难理解,这里所说的“服务”包含着行业的责任、工作任务等意思。因此,仅从其词语的中文词义上进行分析,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是围绕学科而进行的各种服务。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简而言之就是图书馆员们围绕高校学科建设需要而提供的全方位的文献知识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而实际上,学科服务它是图书馆界的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是图书馆为适应新的服务需要,深化服务变革、提高服务水平而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它是海量信息时代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形式。学科服务作为图书馆的服务实践活动和作为一个比较规范的、正式的学术术语源于“学科馆员制度”及后来的“学科信息导航”和“学科信息门户”、“跟踪服务”和“导读服务”等。
在我国国内学科服务的广泛应用大约在2007年以来。早期的学科服务主要是指利用学科馆员开展的服务,即利用学科馆员开展一些诸如用户联络、介绍图书馆资源、编写参考资料等简单的面向用户的学科服务工作。随着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内广泛运用和深入发展以及对学科馆员认识的逐渐深化,2003年张晓林教授撰文把学科馆员的服务上升为了“学科化知识服务”或“学科化知识信息服务”,到2006年李春旺在《学科化服务模式研究》一文中将张晓林教授的“学科化知识化服务”衍变为“学科化服务”,到2007年才风行为“学科服务”。在这一时间段内的名称上的所有变化,并没能使学科服务概念的内涵发生很大的改变。那么,现今的“学科服务”又该是怎样的呢?直到目前为止,关于“学科服务”概念的内涵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甚至还都没有在张晓林教授给定的学科服务的定义上有什么超越,基本上都是沿用的张林晓教授的关于“学科化知识化服务”的定义。张晓林教授关于“学科知识化服务”的定义是:“要求按照科学研究(例如学科、专业、进而项目)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使信息服务‘学科化’(而不是阵地化),使服务内容知识化(而不是简单的文献检索与传递)。”从以上关于学科服务称谓的变化可以看出,1998年至2003年的“学科馆员”或“学科馆员制度”,强调的是学科馆员岗位的设置,着重于对学科馆员的选拔和职责的界定;2003年至2007年的“学科化服务”,强调的是学科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及学科馆员服务内容的升级。
初景利教授在CALIS学科馆员培训班的《学科服务概论》和《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与机制创新》专题中根据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内引入的10年实际提出,由于用户信息环境的变化,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和用户信息行为的变化,直接面向用户提供学科化服务的模式和机制也必然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得重新审视学科馆员这一制度,在进行重新审视时必须要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诠释学科馆员所提供的学科服务。他给学科服务的定义是:学科服务是以用户为核心,通过学科馆员这一主体,依托图书馆和公共信息资源,面向特定机构和用户,建立基于科研与教学、多方协同、面向一线用户的一种新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服务,提升用户信息能力,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与支撑。初景利教授还从理想的模式与机制的视角指出:学科馆员的服务不仅仅是一种服务,它不是众多图书馆服务中的一种,而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从用户的利益出发,从用户的需求出发,顺应用户的行为,调动全馆以及所有可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融入用户物理或虚拟社区,以知识服务为手段,为用户构建一个适应其个性化信息需要、适应其学术交流需要的信息保障环境。它是以用户和知识为中心的泛在服务,也就是说用户需要什么,学科服务就满足其什么,用户在哪里,学科服务就在哪里。学科服务是推动图书馆全方位、面向学科服务的业务重组,而建立的真正面向用户的一种全馆服务机制,是图书馆发展与创新的需要与具体体现,它就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轨迹。
由此可见,新时期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不再仅仅是单纯地由学科馆员来开展或完成的服务,而应该是围绕学科用户教学、科研的个性化需求,整合一切可能的与学科知识服务相关的资源和服务,建立涉及图书馆及相关部门的资源重组、机构重组、服务设计、系统架构等的全新运行机制,它是全方位面向用户服务的一个巨大体系,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未来高校图书馆适应新的信息技术环境的服务机制和主要的服务模式,它不仅包括人的服务,还包括有物的服务,应该是人和物的服务总和,它需要尽可能地调用社会系统中的三大资源(即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建立起学科服务的物理平台与虚拟平台,并嵌入到用户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中,不仅需要学科馆员提供主观的人为知识信息服务,还要为用户提供与教学、科研知识信息需求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技术支持,全程协助用户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以致为用户的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信息资源上的保障。学科服务的根本目标是使信息资源服务从侧重图书馆工作过渡到侧重用户的需求上,从作为第三方的文献信息和知识信息资源供给方成为具体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教学与科学研究成为文献知识信息资源服务的出发点和完成目标,通过建立学科服务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和知识信息服务融入到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之中,从而达到扩大图书馆在科研活动中的影响力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综合以上论述,学科服务的概念应是:以学科馆员为主体、学科知识服务为核心、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中心、以用户信息获取与利用最大化满足为目标,突破“馆”的概念与范式,融入用户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环境,全方位的、积极主动的、有针对性地为学科用户教学、科研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的信息资源保障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服务。
二、学科服务的基本要求
学科服务不再只是单纯地利用学科馆员开展服务,不仅仅是一种服务,也不是众多图书馆中服务的一种,而它是一个涉及多方面要素的服务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服务体系,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模式。目前,国内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都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规范,所服务的用户群体也有所差异,在对学科馆员的具体组织、管理与运作上更是千差万别,所有高校实施学科服务的目标要求却基本一致,具体可概括为:全面系统、方便快捷、高效利用、评价满意。
全面系统:主要是指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要全面系统,不仅要求学科文献知识信息资源要全面,而且学科服务工作各个操作环节要系统化。同时,学科馆员对所负责的对口学科的学科资源、学科情况要全面了解和熟悉,还要能利用各种现代传媒技术广泛宣传和推广图书馆学科资源和服务,使学科服务工作得到到更多更广泛的用户的认可和信赖。
方便快捷:是指学科用户通过学科服务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学科信息资源和服务而及时解决其相关问题。
高效利用:一方面要求学科馆员工作的高效,另一方面学科信息资源的利用的高效,即学科用户能够高效地使用所有的学科信息资源。
满意评价:学科用户对学科服务的认可和信赖,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使学科服务得到学科用户的真正认可,并达到满意。
总之,学科服务是一个集系统性、复杂性、持续性和动态发展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学科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面向学科或学院、学科用户群、学科用户个人开展的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泛在的、主动性知识服务,它需要图书馆整体自上而下协同进行,并渗透到学科用户中,同时还需要用户互动参与才能针对性的为学科用户提供高效、满意的学科信息服务。
三、学科服务的性质与特征
服务是贯穿于图书馆工作全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图书馆的终极目标和根本目的。图书馆的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其内涵、外延都在不断扩展、延伸。随着我国国内学科服务的不断发展,学科服务已超越了图书馆的物理空间界限和传统逻辑起点,学科服务的服务地点、服务深度、服务逻辑起点、服务定位、服务内容、服务特点、服务手段、服务责任等都有了纵深发展。它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是以学科馆员为纽带,围绕不同学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展开的一种主动延伸式服务。它既具有高校图书馆读者(用户)服务工作所共有的属性,与图书馆传统服务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有较大差别和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要充分认识学科服务的性质与特征述,首先必须先分析和了解学科服务与传统服务的区别和差异。
1.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与传统服务的区别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延伸与发展,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以下方面。
(1)服务的逻辑起点不同。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是基于图书馆的服务,它以图书馆和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为中心,为用户提供原始文献信息资料;而学科服务则是基于用户(或用户的服务需求)的服务,它是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服务。
(2)服务空间范围不同。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往往是馆员们等待用户到馆或被动地接受用户的提问咨询;而学科服务则更多的是走出图书馆深入到用户中,主动融入到用户信息环境之中了解和掌握用户的需求及信息行为,并为用户解决问题。
(3)服务内容和深度不同,传统服务主要是通过与用户的联络、咨询、培训为用户提供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是简单的基础性的服务;而学科服务不仅仅是联络、咨询和培训,更重要的是优化用户信息环境,参与用户过程,提升用户信息能力,其服务超越了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更加强调知识服务,是一个深层次的服务。
(4)服务特点不同,图书馆传统服务是没有差别的普遍服务,而学科服务不是无差别的通用服务,它是针对不同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的个性化、知识化、专业化服务。
2.学科服务的性质
学科服务是以学科用户以及学科用户信息需求为中心的学科馆员融入学科用户信息环境的一种全新的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服32务,它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正在不断深入和深化。因此,对于学科服务的性质的认识,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此对其作一些概略性的分析。
一是学科服务是图书馆一种先进的办馆理念。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给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不再是文献信息资源唯一的获取重地,人们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急剧下降,作为图书馆管理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审视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学科服务这一以用户为中心的主动的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为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它将促进和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学科服务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学科馆员直接融入到学科用户的信息环境和信息过程的一线,为对口负责的学科或院系、重点实验室、课题组和学科用户个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服务;三是学科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种新的服务机制。各高校图书馆都相继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的实际,为相应的学科或院系设置专门对口负责的学科馆员,明确了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以及具体的考核指标和办法,对学科服务有明确的服务要求;四是充分体现了以用户及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科服务馆员除了传统基础性服务工作外,要走出图书馆,融入学科用户的教学一线,嵌入科学研究过程,不仅要为其提供学科教学、科研所需的文献信息,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科馆员必须熟悉和了解所负责的学科或院系的学科建设情况和本学科资源情况,为学科用户提供专业化、知识化的服务;五是学科服务以优化用户信息环境,提升用户信息能力为目的,为学科用户教学科研提供信息保障和支撑。
3.学科服务的特征
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它将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导模式,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学科服务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传统服务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征
(1)扩展性
学科服务扩展性主要表现在服务空间范围、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等三个主要方面。首先表现在服务范围上。学科服务范围不仅包含物理空间概念的地域范围,同时还指服务内容范围。从物理空间概念的地域范围而言,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主要是在图书馆物理空间内提供的服务,仍然是以图书馆为中心,而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地点,主要不是图书馆,而是早已走出图书馆而更多的是走进用户环境和用户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如学科馆员走出图书馆加入到学科创新团队中,全方位了解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参加学科建设中的教学和科研,深入到学科用户的需求环境中;其次从服务内容而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不仅要继续履行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内容,还要履行参考咨询馆员的服务内容;从服务模式上来说,学科服务除了沿用的参考咨询服务的相关服务模式外,更加注重深入到学科用户的环境中,尤其是嵌入学科建设全过程进行相关文献资源保障服务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它是参考咨询服务的延伸和拓展。
(2)主动性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原有服务的延伸和深化,它将成为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是服务理念的提升。它不再只是馆员被动地为用户提供原始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数据使用培训等服务了,学科服务是通过学科馆员主动与学科用户进行持续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起畅通的信息需求与供应渠道,自觉主动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供给用户,因而帮助用户改进工作效率。因此,它是以学科用户为中心的,满足学科用户需要的一种主动性服务。尤其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日益丰富,如何使学科用户在众多的资源和服务中获得最优的、急需的大量资源与服务,它就需要学科馆员围绕相关学科、专业,主动地为34用户服务,这种主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学科馆主动为用户教学组织资源和提供资源保障及技术服务,使图书馆成为学科用户获取最新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来源;二是主动深入到用户环境中为学科用户的科研服务,使图书馆成为国内外新学科、新领域、新课题、新技术成果的跟者和信息资源提供者,为学科用户提供最新、最及时、最准确的服务。
(3)动态性
学科服务是一种渗透的交互式服务,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围绕学科建设和学科用户需求,根据不同的分布式的动态资源,将服务渗透于学科建设和用户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关注学科资源建设,参与学科教学活动,融入学科用户中,嵌入科学研究,与学科用户互动,让学科用户主动参与到学科资源建设中,尤其是Web2.0技术的出现,使得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户参与并创造信息,用户不再仅仅是信息的索取者,更是信息的提供者。因此,互动是L i b2.0的显著特点。而学科馆员一般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他们能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引导用户参与、用户表达、用户体验,增强用户与学科馆员的互动性,提高学科服务的水平。
(4)专业性
学科服务是为学科用户服务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无论是从其服务的目的、用户的需求、服务内容和形式、服务模式等方面来看,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从服务目的上来看,主要针对学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进行的学科信息、知识资源和技术上的服务;从用户对象需求上来看,学科用户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泛化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技术;从服务内容上看,主要是围绕学科用户的教学、科研全过程而进行的,不仅联络、咨询、培训,而是优化用户信息环境,参与用户过程,提升用户能力,许多内容涉及本学科的专业的、专门的问题;从服务形式上看,既充分利用电话,特别是网络平台,走到用户身边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即具有自身的专业化的服务形式;从实施服务的主体学科馆员的自身要求上看,它要求提供服务者具备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往往是用户所不具备或用户满足自我知识需求成本太高,这就需要我们提供学科知识服务的学科馆员具有极强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知识服务技能。
(5)快速便捷性
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了各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空间,各高校通过重新配置图书馆的物理空间、整合服务和研究方式,建立起一种新的、日趋成熟的学科化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利用信息共享这个强大的学科资源共享网络和馆际互借服务做支撑,以学科化馆员做主导,在硬件设施和管理制度上给学科用户提供了大量方便快捷可利用信息,读者得到服务非常快速。
(6)研究性
学科服务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发展和创新,与传统服务和大家都已熟知的参考咨询服务等相比较,是一个全新服务模式和一种全新的服务机制。一方面学科服务本身都是图书馆界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的一新生事物,无论是从本身概念的认识理解和基础理论上,还是具体实践上都在进行不断地探索、发现,具有研究性;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对象主要是学校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专家、学者和相应学科中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学术基础的学生,针对他们的信息服务无论是服务内容、服务层次和服务方式都具有显著的研究性。同时,学科用户及专家、学者的需求行为、需求内容也正处于探索和研究中;再就是学科服务馆员在提供学科用户服务的信息资源和技术等也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分析,以提供更好的、用户更满意的服务。
(7)学术性
学科服务是由图书馆的学术性决定的,图书馆的学术性表现36在:一是图书馆是科学研究大系统中的一分子,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期劳动;二是图书馆工作本身是一种学术活动;三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科技人员。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一部分,其性质从属于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围绕高校学科建设而为学科用户提供深层次的研究性的服务,其服务工作的成果直接渗透、融合、凝聚在他人的精神产品中,往往自身不具备独立的存在形式,导致学科服务的创造性一面很难为人理解和认知,但究其学科服务工作本身它是学科馆员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劳动,她不是简单直接地提供原始的文献信息文本的服务,而是通过对文献知识和信息在进一步的研究后再为学科用户而提供的知识性的信息服务,具有间接性、依附性和隐蔽性,在工作流程中的劳动是具有再创造性。学科服务的目标、思想来源于高校学科建设,也服务于学科建设这一目标。
(8)知识性
学科服务的知识性,一方面从业务上说学科服务属于一种知识密集型劳动,学科服务工作是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之间进行的学科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流与反馈的智力劳动过程。学科服务涉及相关学科研究性、探索性的工作,这些工作是智能化的科学劳动,它要求学科馆员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学科服务是围绕高校学科设置,特别是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的建设而开展的一种深度的知识服务,其工作重点是为学科用户提供可运用的知识信息,强调的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用户提供的不再只是知识的线索及相关文献,更主要的是从这些复杂的信息资源中获取到解决问题的知识资源,将这些知识资源融化和重组为相应学科用户的问题解决方案中,并将之转化到服务机制中,为学科用户实现学科知识的发现、创新和获取,是一种主动的知识推送。
(9)增值性
在学科服务过程中,学科馆员根据学科用户的需要为相关学科用户提供的文献信息和知识信息服务,其很大部分是依赖于学科馆员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在现有馆藏资源和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组织的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科显性知识的学习、隐性知识的积累并有序化了的知识进行开发和再生,并通过学科馆员不断内化和创新而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竞争力与新价值的知识。根据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郞和竹内广孝的知识转换理论,学科馆员为学科用户进行知识服务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它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知识创新形成外化的显性知识,提交给用户,学科馆员的个人知识才能转化为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共同的知识,成为研究人员所共有的知识,为相关研究提供服务。它是一种有效的、高知识含量的服务,体现了工作人员的创新性工作,学科馆员的增值性主要反映在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直接为用户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用户解决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上,充分展现了学科化服务重点依据用户需要,开发出来新的具有独特价值的知识产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或者为用户的问题提供解答所具有的特殊的价值,也表明了学科馆员的服务是增值的,且学科馆员智力增值服务的价值逐渐增高。
四、学科服务的发展历程
万事皆有因,万物皆有源,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个发生、发展、演化的过程。学科服务始于何时,源于何处?研究和探索学科服务发生、发展历史根源,对学科服务的认识和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学科服务产生的背景
图书馆学科服务不是生来就有的,它的出现远落后于图书馆的产生,它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环境下的产物,是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环境和信息需求行为变38化的产物。学科服务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信息技术发达的美国,随着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而逐渐发展,随学科馆员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学科服务的发展进程。
(1)学科服务是知识济时代的产物
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内涵是知识是经济增长的直接依赖,是知识和信息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和智力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本和动力。而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是体力劳动,而是脑力劳动,知识成为了最主要的价值来源,谁拥有知识,谁就拥有了财富。知识经济时代对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生产和创造知识的劳动者素质要求更高,图书馆服务工作是社会生产活动之一,不可避免地受到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传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无法适应经济时代的要求,图书馆不得不进行服务模式的变革和服务内容的调整更新。为此,必须围绕知识来设计服务模式和调整服务内容,开展学科服务是图书馆适应新的服务需求,深化服务变革,提高服务水平的一项新举措,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和开展学科服务便成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一个重要标志。
(2)学科服务是信息技术的产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步伐急剧加快,信息时代到来了,信息进入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作为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信息资源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在信息时代里,谁能掌握和利用更多的信息,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世界各发达国家把占有、开发和利用信息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信息交流机构,在信息大潮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极大冲击和影响,其服务正在步入社会大系统关键时刻下行业的相互渗透、并重新分割的体系构成中,尤其是由于出版集团、数据库商、搜索引擎服务商、网络运营商、学术机构等纷纷进入信息服务市场,且提供信息检索、专业咨询、文献传递、定题选送等各种信息服务,使数字化基础上的分布式信息服务模式成为信息市场的主流模式,各种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开始成为新的基础服务模式,这些数字化资源、信息技术和网络化打破和动摇了图书馆信息资源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使其信息服务的优势不再独有了。OCLC的“用户对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的认知”报告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结论:用户已经将搜索引擎作为信息获取的首选。其直接结果是用户对搜索引擎青睐,而对图书馆的逐渐疏远,甚至陌生,图书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用户将失去越来越多,其信息社会和网络化时代的竞争力将失去。另一方面,用户生在信息技术化、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要求方便、简单、快捷,希望随时随地能获取信所需要的信息,希望所需信息直接到桌面,而不用到物理的图书馆中或登录图书馆的网站,希望他的需求能得到及时、专业帮助,以上用户的信息环境和用户信息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图书馆现有组织模式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为了应对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的挑战,顺应信息环境的变化,开始了新的增长点的寻求,都纷纷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多年从事信息服务管理的经验和知识,力争在信息高端服务领域开辟新径,以求生存与发展,图书馆服务不得不从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于是,一种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学科服务产生了。
(3)学科服务是用户信息环境和需求行为变化的产物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迅速广泛应用,使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成为了现实,促使了高校图书馆用户信40息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很方便快捷地通过搜索引擎、网页、网站、数字文献信息系统等轻松获取大量信息,到图书馆获取文献信息不再是唯一选择,尤其是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主体核心的学科梯队成员,他们对学科知识信息的要求变得更加精、深、专。然而网络干扰使信息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高精度检索技巧变得更为复杂,信息筛选利用难度更加增大,真正急需的学科文献知识信息常常被遗失或淹埋在信息的大海中,广大学科用户陷入信息海量富有与知识稀少贫穷的两难之窘境。新的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促使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发生变化。一方面,用户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的方便、快捷、不分时空地获取信息,他们同样希望信息服务也能直接“到桌面、进现场;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和高校科学研究要求的不断提高,用户对基于文献(图书期刊或论文)的服务越来越不满,而对知识或提供知识解决方案的服务的期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希望图书馆能提供的有针对性、专业化的服务,希望图书馆员们发挥其自身的业务和专业技能能帮助他们将知识内容从众多信息对象中挖掘出来,根据其内在特征和价值进行鉴别、关联、重组,帮助他们识别和创造新的知识。
2.国内外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
(1)国外学科馆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学科馆员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到了20世纪初,英国的一些大学开始陆续引进学科馆员制度,到60—70年代达到了非常普及的程度。
1946年,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图书馆系主任罗伯特·唐斯(Robert Downs)在《为大学图书馆准备学科馆员》中就研究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设置学科馆员的问题,强调培养学科书志馆员的迫切。当时对学科馆员的建制和工作职责研究较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传播网络化,服务内容得到不断的扩展。1949年芝加哥大学图书馆Herman Hussle强调学科馆员自身是一位学者,又要了解书、书的价值、书商的特点,同时也必须关注用户需求。1950年,内不拉斯加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图书馆设立分馆并配备多名学科馆员,负责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和技术以及教育等学科领域方面的工作。在美国学科馆员发展史上,“分馆制”起了重要作用,这种“分馆制”允许学科馆员实施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图书馆各方面的工作,使得学科馆员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内布拉斯加大学是美国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分馆制”图书馆,可以说这是学科馆员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
20世纪50年代,德国大学图书馆要求学科馆员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接受过2年图书馆专业培训,并参加国家认证考试。60年代初期,德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均设有4~15名学科馆员。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国家科学学会和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建议所有的大学图书馆都雇佣学科馆员。
1975年,英国有20个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
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 ty)图书馆率先推出以大学科为服务对象的跟踪服务(Track service),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服务(Network Librarian Free Guide)。
3.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图书馆事业迎来了又一次机遇和挑战,极大地感受到国外的影响。1987年,陈京在《建立一支“学科馆员”的专业队伍》一文提出,“从工作的内容结构来看,图书馆的专业队伍可分为两大类,即‘学科馆员’与‘辅助馆员’”;文章还指出“学科馆员”的工作不应拘泥于目前职能部门的工作限制,而贯通于文献情报信息的征集开发、提供的专、深服务之中。这是我国学界较早对学科馆员的论述。1989年,母益人在《河南图书馆季刊》上发表的《学科馆员应该做好哪42些工作》一文,介绍了学习国外学科馆员制度的先进经验和学科馆员的工作内容,并从理论高度探讨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首次对这一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之后十年左右关于学科馆员的研究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有关论文甚少。一直到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了学科馆员制度,而具有真正意义的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内得到了接受和认可。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主页上,服务栏目下设有学科服务“为了加强图书馆与各院系的联系,建立起通畅的‘需求’与‘保障’渠道,帮助教师、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图书馆自1998年开始在校图书馆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1999年,姜爱蓉在《图书馆杂志》上发表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一文,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引入国外的学科馆员制度的做法,以及学科馆员制度在建立与实施中的经验。2006年又进一步扩大至部分专业馆。每位学科馆员/专业馆学科服务负责人负责联系某个院系,主要针对教师、研究生层面开展工作。”
清华大学图书馆这一做法,很快得到国内一些“211”高校与重点高校的积极响应,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纷纷实行或试行,普遍设置学科馆员岗位,促进了学科馆员制度研究的全面开展。
1999年,东南大学进行学科馆员试点,2000年正式实施。
2000年,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在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开始试行学科馆员制度。
2001年4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始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是图书馆为开展深层次的学科咨询而采取的最新服务措施,做法是:学科馆员实行挂靠式管理,在全馆内各部门聘任,兼职工作,针对不同系科,安排不同专业背景的图书馆员分工负责,按学科主动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并规定了学科馆员的基本资格条件为: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具有较好的业务能力、一定的交往能力,具备学科背景者优先,还明确了学科馆的具体工作目标与职责。
2001年6月,武汉大学图书馆也推出了学科服务,其服务宗旨是“为了在图书馆与各学科用户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掌握教学科研工作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帮助广大师生充分了解和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图书馆组建了学科工作组,为各学科用户设置了学科馆员,对口负责本学科师生的信息服务工作。”
2001年,江苏大学图书馆在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等院系开始试行学科馆员制度,2002年全面推行学科馆员制度。
2002年,我国图书馆界对学科馆员制度的认识提升,开始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主要认识有: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是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产物;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主要通过大学图书馆自身三个方面的发展要求体现出来,诸如馆员自我发展要求需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需要,以及大学图书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成为一流的研究型图书馆必须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可以增强我国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看,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值得推荐的途径。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高校相继增多。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相继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200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推出了酝酿已久的学科咨询馆员制度,实行“学科咨询馆员——图情咨询教授”服务模式,并于2004年6月正式设置学科馆员岗位。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出台了《学科馆员工作制度》。
2005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40所院校设立了学科馆员或学科联络员。
2006年以后,设立学科馆员制度的高校迅速增加,并逐渐形成了规模。
2008年,张栋对全国100所“211”工程大学的调查,设立学科馆员的已达64所。
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出台了《图书馆教学与学科馆员实施办法》,对聘任程序、聘任条件、岗位职责、考核要求等都做出明确规定。学科馆员人数多,服务覆盖面广,由73名学科馆员和助理学科馆员组成23个学科小组,为39个院系开展学科服务,在各院系聘图情教授,并请图情教授指派一名博士或硕士协助学科馆员共同开展工作。同年4月,孝感学院正式实施学科馆员制度,为该校的物理与电子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5个涉及重点学科的二级学院各自配备了1名学科联络员。下半年,西安石油大学开始试行学科馆员制度,制定了《学科馆员工作计划》,学科馆员业务工作由信息技术部负责指导。
2010年,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设立学科馆员制度,设置专职学科馆员3人,兼职学科馆员若干,兼职学科馆员一般由各学院相关人员担任,并由各学院推荐。
总之,学科馆员制度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在我国众多学科馆员的大量实践下,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在高校得到了迅速发展,每年都有不少的高校在尝试实施学科馆员制度,极大地改善提高了图书馆服务层次,同时,也缩小了与重点名校之间的差距。但与国外学科馆员制度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图书馆界必须坚持学科馆员这一制度,继续改革与创新,克服一切困扰,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馆员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我国学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学科服务的发展
学科服务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和改进,是学科馆员制度下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其发展历程与学科馆员制度基本一致。学科服务首先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产生了,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到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总之,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学科服务工作是一个新事物,它的开展是随着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具体概括如下。
在国外,学科服务起源于信息技术最发达的美国。在美国研究性大学图书馆,初期的方式是提供分领域服务,后来逐渐发展到了分学科、分专业提供针对性强的对口服务。1950年,内不拉斯加大学图书馆设立分馆并配备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标志,也是学科服务的发端。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了称之为“跟踪服务”(track service)和美国大学图书馆推出的“导读服务”等。随后,在其他一些国家,研究性大学图书馆越来越多地推行了这种模式,使世界上有体系的学科化服务得以形成。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在2007年通过对美国的63个研究图书馆行调查,发现94%的图书馆都开展了学科服务。
我国图书馆服务具有明显学科服务性质的工作开展已有十几年,但真正的学科服务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经历了十余年的推广和发展,“学科服务”一词在其称谓上也是几经更换,广泛使用基本上是在2007年之后。学科服务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论述。
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博导柯平教授和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唐承秀撰写的《新世纪十年我国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一文中,将我国学科服务发展归纳总结为起步阶段、推广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阶段。
1998—2002年为第一阶段(即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国外学科服务的经验被介绍到我国,国内引入学科馆制度,开始了学科馆员46的宣传发动。国内著名大学清华大学1998年率先引入国外学科馆员制度,安排学科馆员对口负责联系相应的院系,正式开始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实践;此后,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根据本校图书馆的实际相继设立和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国内高校图书馆具有学科服务性质的工作开始了。
2003—2006年为第二阶段(即推广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科服务主要是在实践上由少数高校试点到推广实施,如上海交通大学推出了“学科咨询馆员——图情咨询教授”服务模式,正式设立学科馆员岗位,2003年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正式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并不断探索学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也推出他们的学科服务理念和学科服务模式。
2006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即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国内高校学科馆员制度设立的迅速增加,形成一事实上的规模,很多普通综合性高校都相继开始了学科馆员的服务,业界对学科服务的研究也发展迅速,除了相关的研究文献增加外,各研究会相继召开了关于学科服务的国际国内专题研讨会,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我国学科服务的快速发展,各具特色的学科服务模式、学科服务系统层也不穷,使国内学科服务无论是在服务模式上,还是在服务水平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石莉根据我国高校目前学科服务的状况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以学科服务的主体——学科馆员的发展历程为主线而对学科服务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他认为目前我国学科服务工作主要是由学科馆员来完成,因此,在其硕士学位论文《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研究》中结合初景利教授的根据不同时期学科馆员的不同工作职责将学科馆员划分为两代,由此将目前的学科服务工作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学科服务工作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中学科服务完全依赖的是学科馆员的个人知识和能力,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服务,不具备大规模、深入提供服务的能力。开展的工作主要有用户联络、学科资源建设、参考咨询、用户培训等初级阶段的学科服务工作,开展的工作宣传了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思想,改善了图书馆与用户的关系,促进了图书馆与用户的交流,增强了图书馆面向用户的形象;第二阶段的学科服务仍然主要依赖学科馆员的个人知识和能力向用户提供服务,它是第一阶段学科服务的延伸和深化。这一阶段的学科服务出现了专职的学科馆员,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科服务工作中去,能提供更深入、更专业的服务,在服务的逻辑起点、服务深度、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定位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它的融入学科用户教学、科研全过程中的思想,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增强了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图书馆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