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农业:两型农业模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现代都市两型农业的一般理论

“都市农业”的概念从提出至今虽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现代都市两型农业”建设才刚被提上日程,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现代都市两型农业”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潮。随着城市生态系统的退化以及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开始尝试将都市建设与农业发展相结合。都市农业是指一种大都市周边与间隙地带的农业发展类型,它的功能是要解决大都市发展面临的“城市病”,强调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21世纪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都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以及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都市区域范围的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所谓“都市里的‘村庄’和农村中的‘都市’”的新现象,大都市的农业正在由城郊型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可以说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地域分工,现代都市两型农业为都市农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加有利于两型社会的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进程。现代都市两型农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用全新的和系统的观点和思路来认识和研究现代都市两型农业。

一、现代都市两型农业的基本内涵

现代都市农业是一个广义的、地域经济的概念,它包括镶嵌在都市内的插花状小块农田和庭院绿化与城市美化的绿地,也包括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还包括远郊甚至大都市经济内适应大都市市场需求的农业。而且现代都市农业是动态的地域经济概念,是随经济、科技、社会进步分阶段发展的农业,是现代农业的缩影。除动植物外,现代都市农业进一步扩展到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3个领域全部服务内容的总和。它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创汇、设施为一体,集中反映了发达形态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一个农业大系统,现代都市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城市为依托,呈科技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新型农业,是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

现代都市两型农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资源节约型农业就是对于农业资源或农业生产投入物的节约。一般来说,农业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农业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其二是农业社会经济资源,主要包括农业资本、劳动力资源、农业科技资源及服务性资源等。节约型农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农业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方式。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经济而言的。传统农业经济是单向式的流向,即“资源—农产品—废弃物排放”,其特征是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排放。在这种模式中,人们高强度地耗费地球上的农业资源,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与此相比,环境友好型农业倡导的是一种以环境承载力为限度,遵循自然规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的是“农业资源—绿色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和低生态破坏,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二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作为一个整体,“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是“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民(市民)生活消费方式”三个层次和谐统一的有机体系。具体包括自然资源状况、资源利用的技术方式、组织生产的经营形式、农民生活消费方式,以及与自然环境循环协调的方式等方面。因此,发展现代都市两型农业不仅是简单地少用几方水、几吨肥的事情,而是增产与节约、节本与增效、保护与利用三方面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都市两型农业的基本特征

(一)现代都市两型农业呈现以下基本特征

1.镶嵌式布局 由于现代都市两型农业在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进行生态与经济的规划设计、项目开发、生产经营、绿化美化等活动,因而具有放射状、镶嵌、圈层性、凹凸形等相互交织的空间网络结构,使整个城市形成纵横交错的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因此,在实践中,要对其建设方案进行科学定位,并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文化体系进行全方位设计和全面论证。

2.城乡交融 现代都市两型农业的城乡交融特征表现为“田园中有城市,城市中有田园”。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是农业与工业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发达农业形态。城市工业的强大科技、经济辐射力和社会文化对农业的渗透同时促进了工业与农业的融合。这融合最终使农业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实现工厂化生产方式,进而使农业与工业的本质区别模糊起来。

3.高智能化 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是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的绿色产业。它的发展主要依靠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高智商、强技能人才,将生物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应用于都市农业的基础设施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生物技术,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都市两型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粗、脏、累”,而是一种全新的“细、净、雅”的高智能产业。它可以远远超过工业的先进性,成为人们崇尚和追求的行业,是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

4.多功能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传统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随着农业产值比重的降低而减弱,在许多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图1)。现代都市两型农业的多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图1 农业多功能性示意图

提供产品供给,确保食品安全。粮食供给是农业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温饱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和营养水平能否得到提高。吃饭问题不仅是关系城镇广大居民利益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前提。必须进一步加深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重要战略任务”的认识。

吸纳劳动力,确保社会稳定和谐。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农业都直接和间接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对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广大农村,通过产业化经营等方式扩大农业内部就业,是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在城市,涉农生产企业、经营服务业等均可增加大量城市就业岗位。从长期看,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任务还很繁重。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时期,农业提供就业、保稳定、促和谐的功能在我国显得十分重要。

为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发展壮大提供条件。从人类发展历史和产业融合视角看,保持农业的劳动力、原材料供给等要素供给和正常的市场需求,是支撑相关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从30年前安徽小岗村起步到现在,广大农民尤其是“农民工”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到2006年,农民工的数量,已超过了传统上由城镇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使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工”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时代标签。同时,农业活动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相关的服务环节的分工是许多产业发展的起点。农村越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越高,农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贡献就越大。

生态环境维护功能和观光休闲功能。人们发现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能量交换的一个巨大接口,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广阔平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农业是与生态系统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随着人类衣食问题的解决,农业作为国家绿色资源的角色开始凸显出来,成为自然景观的供给者、保持生态平衡的贡献者、发展观光旅游和假日休闲旅游的重要载体。正因为农业可以起到保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是为人们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的重要场所,能够大大改善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促进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所以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农业形态日益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形态。

继承、传播传统文化的功能。农业作为“母亲”产业,不仅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前提,也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秀的农业大国之一,几千年的历史所积淀的农业文明在整个中华文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农业的文化传承和文化教育功能,对于保全和传承中国的文化传统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容和生活体验注入到旅游业中来,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品种,开拓了新的市场,也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在提高农业传统实物产出的基础上,对农业文化、教育功能集中的、产业化的利用和发挥。

提供清洁能源,缓解能源危机。面临能源问题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能源利用技术。发展能源农业补充能源缺口成为我国需要面对的问题。国家林业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初签署协议,将共同在云南、四川两省建设第一批林业生物能源基地,启动规模都将不小于可开发2万吨至3万吨生物柴油原料供应能力的小桐子原料林示范基地,面积达60多万亩(1亩=666.67平方米,后同)。开发农业生物能源,是解决人类日益紧缺能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朝阳产业。

(二)现代都市两型农业与其他类型农业的关系

1.与传统农业的关系 传统农业是我国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虽然传统农业生产还存在一些劣势或制约,但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中国的农业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以及农牧结合等,这些正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所在,对世界农业有着卓越的贡献。现代都市两型农业的建设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农业的系统体系,而是要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生产体系中的优势和精华,使之与“两型”农业体系合理地结合。

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是基于中国独特的国情、独特的农业生产条件,实事求是,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现代化技术与实践,立足现实农业生产体系,对接传统农业生产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都市两型农业生产体系。

2.与城郊农业的关系《中国城郊发展研究》明确提出了“城郊农业”的概念,并且对“城郊农业”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专业化,促使城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商品性农业,即“城郊型农业”。城郊农业的发展,在其结构、功能、效益上都不同于乡村地区的一般农业,但在各大中城市的城郊却具有相对的共同性,这种差异性和共同性,使城郊农业成为一种具有相对独立形态的农业,即所谓的“城郊型农业”。这种城郊型农业在其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构成等方面都具有城郊独有的经济特色,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它是随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通过城郊地区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而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城郊农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一系列内外部条件成熟的结果,因而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现代都市两型农业在世界各国日益被重视,但因不同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历史条件差别很大,各国都市农业产生、形成的动因各异,其发展演变的历程也各不相同。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产生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的需要而被动产生,如日本、韩国和欧洲大多数国家。有部分发达国家都市农业是主动产生的,和工业化进程相伴而生,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形成几乎相同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机制,成为城乡自然、协调发展的客观产物,如美国、新加坡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的都市农业是出于缓解城市贫困、保障食物供给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在我国各大中城市,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由传统的城郊型农业衍生或转变而来,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长期以来,城市的发展格局一般是以城区为中心呈带状或环状向外扩张,城区内农业用地极少,农业生产多分布于城市郊区,属城郊型农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升级,对城郊农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农业功能亟待进一步转变和拓展,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纷纷提出大城市农业要由传统的城郊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加之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现代都市两型农业应运而生。

3.与低碳农业 “两型农业”包括农业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建设过程、消费过程等,覆盖农业的经济社会活动全过程。“低碳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核心、灵魂,是一个抓手,是可以量化的核心指标,可以用于比较评估之中。可以用到“碳”来衡量。谁更低碳,谁就更好;谁的低碳农业效益好,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就更好。很明显,低碳农业是“两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节约,更有利于农业环境友好。反过来,“两型农业”建设本身也包含着发展低碳农业。首先,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践行两型农业,有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其次,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拓展“两型农业”建设的发展空间。第三,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两型农业”发展方式。第四,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实现“两型农业”跨越式发展。既可以实现资源节约,又可以帮助建设环境友好农业。

三、现代都市两型农业的发展历程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两型社会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即两型农业),是两型社会建设在农业产业领域的必然要求。两型农业发展模式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主线,同时顺应了当代“低碳”经济的思想潮流,是一种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效益的农业综合发展体系。

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是一种崭新的农业形态,其理论源于日本及欧美等一些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杜能提出的“农业圈”理论。1935年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首先提出了都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的术语,20世纪50~60年代该术语受到美国经济学家的重视,与此同时,都市农业的实践也得以迅速展开。1969年东洋大学教授矾村英一提出了“都市第三空间理论”、台湾农学家李谋监提出了“城乡互赖理论”, 1974年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尾孝岭提出了“环境农业理论”等,都对现代都市两型农业的概念做了精辟的分析。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一文中明确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此后,都市农业正式成为一个经济学理论而流行于国际经济学界。

由于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牵涉面广,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国外一些学者从地理角度、功能及特征等方面对现代都市农业做了阐述,青鹿四郎认为现代都市农业是“分布在都市内的工商业区、住宅区等的区域内,或者是分布在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农业。即在这些区域内的农业组织依附于都市经济,直接受都市经济势力的影响。都市农业的范围一般是都市面积的2~3倍”。

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一些自然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也遭到了巨大破坏。人口密集、工业集中、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等导致的“城市综合病”威胁着居民生活与健康。城市居民越来越怀念田园风光,渴望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渴望建设两型社会。建设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科学构思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都市居民必然进一步要求食品新鲜安全,乃至回归自然、休闲度假及体验农业文明、教育子孙后代。现代都市两型农业作为一种高层次、高科技、高品位的绿色产业,应是一种根据城市居民的多种需求建构和培育的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它的出现既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同时又是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追求,是生存观、生活观、发展观的一种本质的升华。

其次,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加速了现代都市两型农业的发展历程。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是现代都市两型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尽管我国农村城市化滞后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致使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32%,远低于世界46%的平均水平,但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及其所辖地区的城市化率一般高于或接近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随着现代城市功能的日益多元化和农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势必带来农村与城市在生态、经济、社区等方面全方位的融合,形成所谓的“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局面。同时,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扩张,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将目光转向城郊和农村,期望以此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扩大绿地,体验田园风光。

四、现代都市两型农业建设的意义

1.发展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产业。两型社会要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农业助推现代都市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而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更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层面,用“两型”理念和发展模式统筹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发展,体现两型社会的本质要求。

2.发展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是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农业受到的自然资源制约日益突显,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增加农产品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农业资源短缺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此,用“两型”理念来探索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之路,就是坚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农业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以环境承载力为限度,形成“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民(市民)生活消费方式”三个层次和谐统一的有机体系,走出一条“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和低生态破坏”的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3.发展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是对城乡统筹路径的有益探索 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工农、城乡互动中作用非但没减弱,并且随着建设“两型”农业反而还会加强。第一,建设现代都市“两型”农业,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加单位土地产品数量并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剩余。第二,发展现代都市“两型”农业,有利于推动城乡互动。现代都市“两型”农业彰显了农业的多功能性,不仅延续了满足人们“胃”的需求的传统功能,更强化了农业的生态功能,拓展了农业的生活服务功能,满足人们“眼”、“肺”和“心”的需求,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本质,有助于实现城乡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