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与资源共享(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试论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的基石

马艳哲 于美玲

(山东省兖州市图书馆,272100)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文献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文献资源的作用比在以往任何时代中更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情报事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保存和利用图书的场所,而是逐步发展成为人类的知识信息中心。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满足城郊广大务农居民对农业技术知识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需求,促进城郊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

一、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的基石

关于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的举措,我们也见到了一些,但从图书情报事业自身出发,我认为,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重要的一点是把握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的基石。那么什么是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的基石呢?我认为,是设立满足城郊务农居民文化信息需要的藏书丰富、图书种类众多的社区图书室。之所以这样认为,是考虑到以下的理由:

①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不仅仅要求增加图书数量,更要扩充务农居民急需的图书种类。从各地开展的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来看,这项工作仍然停留在数量的层面上,表现在侧重于乡镇图书室、社区图书室等的建立,侧重于图书室藏书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对于质量层面的探讨。实际上,图书馆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一样,服务于社会是其指针,适应广大人民的现实文化需要是其存在的基点。对于广大的城郊务农居民而言,设立藏书丰富、图书种类众多的图书室才是最适合的。这是我们设立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的唯一而重要的指导原则。社区图书室只有从图书种类上满足城郊务农居民的实际文化信息需要出发,才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图书情报服务事业向城郊农村社区的延伸。

②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应把重点放在图书配置上。图书配置是图书馆建设的首要环节。应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结合当地的实际文化信息需求,合理配置图书报刊资料,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从图书馆图书室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建国以来,我国城郊及农村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四多四少”:面向城市居民的图书馆(室)多,面向农村居民及城郊务农居民的少;通用的图书多,满足区域经济文化需求的少;文科门类图书多,工农医科类的少;理论性图书多,实用性的少。

二、如何把握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的基石

网络时代中,我们应该沿着以下的思路来进行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的建设:首先要明确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的特定原则适农性;然后,要将图书室建设放到它与城郊农村社区现代化的关系中来把握。

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根本原则。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的特定原则是它的适农性。即是说,图书馆的图书室建设应适应于城郊务农居民的现实需要。从图书采购来看,要采购涵盖政策法律、实用科技与科普知识、农村饮食卫生与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等种类的图书,增加采购城郊务农居民急需的种植类、养殖类、加工类、机电类等专业图书。需要指出的是,要明确的是图书馆图书室建设的适农性原则应面向城郊农村社区的农、科、工、商、林、牧、副、渔、服务业等行业,而非仅仅面向农业。

另外,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是在城郊农村社区现代化的进程中产生,又是在城郊农村社区城市化的进程中发展的。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必须置身于城郊农村社区现代化的背景中,从两者的关系中来进行把握。

1.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必须服务于城郊农业的现代化

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要为农业的现代化服务。农业现代化具有共同的规律,但是作为一个具体的渐进过程,各国农业现代化又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模式。如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的美国,历史上优先发展农业机械技术、继而发展生物-化学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而人多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缺乏的日本,则是优先发展生物-化学技术、继而发展农业机械技术,完成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耕地和劳力均感不足的法国,走的是混合型的农业发展道路。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国民素质低、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区域差异大,因而,服务于农业现代化的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要考虑到东、中、西部的差异,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对图书报刊的特殊需求。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必须从满足各地具体的文化信息需求出发,东部地区的图书室建设要着重满足农业生物化学技术知识的需求,西部地区的图书室建设侧重于满足农业机械技术知识的需求,中部地区的图书室建设两点兼顾,以此来推进科学技术由知识态向能力态的转化,更好地为城郊务农居民服务。

2.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必须服务于城郊农村社区的工业化

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要为农业的工业化服务。城郊农村社区的工业化,是指通过城郊农村社区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使社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向工业方向发展并成为主体,使现代工业方式在城郊农村社区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和绝对优势。我国农村工业是随着1979年后乡镇企业的崛起而产生的,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城市工业的夹缝中努力发展,但它具有规模小、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影响了中国工业的格局,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的素质较低,成为了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障碍,使农村地区工业化的进程缓慢。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要注重提供有关乡镇企业管理、实用技术的图书报刊,并借助于网络技术为广大读者提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3.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必须服务于城郊农村社区经济的市场化

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要为农业的市场化服务。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于农村,是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而兴起和发展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改革引起了农村经济结构、经营方式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新变化,以及市场交换内容和空间的不断扩大,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从而启动了农村市场机制与竞争机制。乡镇企业的壮大兴起既推动了城郊农村社区工业化的进程,也成为城郊农村社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它与家庭联产承包经济方式紧密配合,相互推动,构成了城郊农村社区市场经济两大支柱。在这种形势下,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则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各种形式的科技兴农的文化服务项目相协调,注重提供诸如市场经济、市场营销、商业法规等专业图书服务,以提高城郊务农居民的市场意识、创业能力。

4.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必须服务于城郊农村社区的城市化

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要为农业的城市化服务。我国城郊农村社区城市化不仅是城郊农村人口向市区迁移,也不仅是城郊社区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更主要是城郊农村社区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化,以及居民的个人素质和生活方式等等,全面的向城市文明转化。在农业内部,由于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兴起,农业生产也从种植业向高科技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及销售服务等新行业转移,这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非农业所占比例的上升,导致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其中一些行业如金融、保险、贸易、物流、房地产、旅游、服务等,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要加大采购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市场营销、物业管理、餐饮等城郊农村社区现代化急需的专业图书,加快城郊农村社区的现代化进程。

三、结论

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宗旨是为整个社会提供平等获得信息的机会,这是图书馆在网络时代中承担的新的社会角色。网络时代要求我们在城郊农村社区设立藏书丰富、图书种类众多的社区图书室,这是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的基石。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来满足广大城郊务农居民的日益增长的文化信息需要,进而促进城郊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发展与进步。具体来说,城郊农村社区图书室的建设要围绕城郊农业的现代化,为城郊农村社区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志秀.浅谈新世纪图书馆环境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1)

[2]王茹.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05(3)

[3]张思辉.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