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术的产生与发展
1.武术的产生
武术从孕育到形成,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追根溯源,武术产生于人类的劳动。其理有三:一是武术活动是作用于人体的,所以人是武术活动的主体,而人的进化、手脚的形成和分工,感觉、思维的发展以及语言的产生都是人进行武术活动的先决条件,这一先决条件形成的最初根源,则是劳动;二是武术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内容是格斗(或搏击),而格斗最初是在人类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三是在我国远古社会的传统中有史见证,如弓箭、绳标、流星锤、投掷矛的起源等。
武术是在人类最初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是人类获取生活资料、同大自然斗争过程中萌芽的,虽然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战争对武术格斗技能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但武术产生的本源仍然是劳动。
2.武术的发展
武术的发展大致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
武术的雏形:原始社会末至夏、商、周时期。《史记》、《世本》、《山海经》、《诗经·小雅·巧言》、《礼记·王制》等有“黄帝习用干戈”、“蚩尤作五兵”、“夏后练九伐”、“周代射礼”、“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及“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的记载;军事战争的频繁,青铜业的发展,武术开始与生产劳动分离,从属于军事活动,武术由简单的单个攻防技术,发展为简单的套路和比赛形式。
武术的初兴:中国武术经过漫长的形成过程后,于春秋战国时期进入到初步兴盛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先秦史上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古代有名的列国混战、诸侯争霸、战争十分频繁的时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武术在军中和民间得到了重视和推广,突出反映在“拳术和角力的兴起”,舞剑、斗剑、佩剑之风盛行一时,特别是兵法及武技理论著作的问世(如《庄子·说剑》、《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六篇》、《吴越春秋》、《孙子兵法》等),大大丰富了技击理论的文化内涵,武术开始成为我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武术的发展:秦汉三国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政治经济的相对稳定环境,为武术与军事技术分离并向体育竞技方向转化创造了条件。突出体现在武术开始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实用性较强的攻防格斗练习,表现为角抵非常盛行,手搏从角抵分化出来又把相搏的技艺向前推进了一步;另一类是从攻防格斗中提炼加工而成的“舞”(即现今的套路运动),特别被“百戏”吸收,艺术性较强,叫“舞练”,此种舞练有“剑舞”、“刀舞”、“戟舞”、“醉舞”、“狗斗舞”及“集体剑舞”、“集体矛舞”等,武术逐渐由单纯军事技术向娱乐健身、竞技方向转化,有了较多的竞技比赛形式,反映出明显的体育特征。
武术的繁荣:魏晋南北朝的特殊历史环境,如三教合流(儒、道、佛),玄学盛行,加上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的迷恋之风,在某种程度上对武术确实产生过不良影响,然而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武术又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唐朝推行“武学制”,以考试方法选拔武艺人才,这从政策上促进了民间和官方练武活动的广泛开展,使武术纳入到正规的教育轨道。隋唐二代,为推动武术的发展,制定了种种的激励办法,重视武艺人才的措施,无疑也促进了武术套路技术和攻防格斗技巧的丰富和发展,对后世套路的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时文人武人佩剑成风,以舞剑为荣。诗人李白、杜甫青年时皆学过剑术,将军裴旻的剑术、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被誉为唐代三绝,有人赞美裴旻的剑是“剑舞若游龙,随风萦且回”,杜甫笔下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对公孙氏的剑术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可见武术繁荣之一斑。
武术的成熟:宋元时期,民间的武艺组织蓬勃兴起,如“英略社”、“刀箭社”、“锦标社”、“相扑社”、“射弓踏弩社”等,社团组织的出现,为武术的传授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武术根据“百戏”演出的需要进行了改造,使表演方法、套路布局更合理,每练一套有起势收势,武艺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军队“教法格”的颁布和“兵经”七书出版,促进了军旅武术的开展。十八般武艺名称的出现,为后世武术家整理、归纳武术内容提供了基本素材。
明清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各种流派林立,拳种纷呈,流派的发展对武术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武术的总体范围和技术结构层次已基本形成,表现在武术典籍大量问世,至明末清初达到高峰。主要有:程宗猷的《耕余剩技》,吴殳的《手臂录》,戚继光的《练兵实纪》、《纪效新书》,何良臣的《阵记》,唐顺之的《武编》,茅元仪的《武备志》及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等文学作品。
清代武术流派分流,各具特色,极大地丰富了武术的内容,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通臂拳、劈挂拳等均在清代产生,成为武术成熟的重要标志。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武术论著有《六合拳谱》、《内家拳法》、《苌氏武技书》、《太极拳经》、《花拳总讲法》等,是武术繁荣的具体体现。
民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火器的普遍使用,武术的健身作用更为明确,武术更多的是以体育运动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近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出现了拳社、武士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如“精武体育会”、“中华武士会”、“致柔拳社”、“武当太极拳社”、“尚武国术研究会”、“汇川太极拳社”等,这些武术团体对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1928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市成立,此后相继有24个省市建立了国术馆,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国术教育系统;中央国术馆组织了二次国术国考,数次较大的武术表演活动,如1929年的游艺大会,1936年中国武术旅行团访问东南亚及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等。
武术的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展,国家体委和中国武术协会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按照武术运动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价值,全面规划了武术运动的发展方向,促进了武术运动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长足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确立方向,拓宽视野。在批判了门户之见、保守思想,清除了反科学、有害健康的锻炼方法后,确立了武术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发展方向;设立了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委员会,举办了各种会议和活动,武术被列为高等院校和中、小学体育课程,整理出版了一批初、中级的习练套路(如简练太极拳、初中级长拳及器械套路等),促进了武术在城乡的广泛普及和开展。
粉碎“四人帮”后,1982年召开了新中国成立来的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制订了武术工作发展方针、政策,规定了任务,颁发了《关于加强武术工作的决定》,为武术运动开展国际交流、走向世界奏响了凯歌,自此后,武术以独特的姿态,登上了国际竞技比赛的大雅之堂。
(2)统一部署,拯救遗产。1979年国家体委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自1983—1986年间,动员了全国近8000余人,耗资数百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普查和挖掘整理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和成果,为弘扬武术文化和促进武术全面发展准备了基本条件。
(3)完善了竞技制度和规则,加强了国际交流。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先后修订竞赛规则8次,使规则达到了国际体育竞赛的基本要求;制订并实施了团体或个人锦标赛和多层次观摩交流大会体制,实行了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等级制和段位制。散打经整理列入竞赛体制,武术竞赛形式更为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武术队代表团先后访问过五大洲数十个国家,为宣传发展武术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外推广武术;1987年和1990年在日本横滨、中国北京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国际武术联合会,其他洲级武术联合会也相继成立;世界武联和洲级武联主持的世界武术锦标赛已成功举办过八届,通过努力,武术已成为亚运会正式项目,2008年奥运会,武术作为特殊项目列入,武术已成为国际体坛的竞技项目之一。
(4)武术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武术运动的开发前景初有展示。武术理论研究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全国武术学术论文研讨会”后,武术运动科学化问题已引起各学科领域专家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武术理论研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可以说已经走出了肤浅认识武术的低谷。据不完全统计,武术理论研究的论文和成果已近万篇,武术史学、武术文化学、武术养生学、武术理论基础、各种武术技理读本、各种武术辞书和百科专著相继问世,武术高度的哲理教育价值和作用已被世人所认识。
武术除具有修身、健身、防身、悦心等价值功能外,还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当今出现的“武术搭台、经贸唱戏”的集文化、经贸于一体的活动在全国各地非常引人注目。诸如“少林武术文化节”、“武当武术文化节”、“中国传统武术节”、“全国状元杯擂台赛”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武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强大生命力。可以这样展望,不久的将来,武术文化市场将随着武术国际化的进程传播到国外,未来的武术盛会必将是武术竞赛、武术文化、经贸活动的综合性大会,武术的功能和效益将得到全面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