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前沿知识和技能概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理论

一、产业发展理论

(一)产业的概念

产业是社会分工现象,它作为经济单位,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是属于中观经济的范畴。它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同类企业的集合。但是由于产业的内容十分复杂,至今尚无统一的严谨的定义。因此,对产业含义进一步给以质和量的规定是有必要的。

首先,产业是历史范畴,是伴随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不断扩展的。从社会分工来说,它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现象,特殊分工是在一般分工基础上发生的。

其次,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转换和不断地向深层发展,以致形成了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再次,产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产业和产业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联系,形成自变与应变之间的函数运动,使全部产业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产业的存在,会成为其他产业出现和发展的条件,一个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其他产业的变化。

(二)产业结构理论

1.结构的概念

“结构”一词的涵义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它较早地被应用于自然科学中。在经济领域,产业结构这个概念始于20世纪40年代。

所谓产业结构即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

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

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的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

2.产业结构理论

以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以经济发展的动态眼光,寻求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并为国家或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它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控机制、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的区域分布和空间结构等内容。以实证分析为基础总结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这一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特色。产业结构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准宏观部分”。

(三)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或投入产出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与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解决。产业关联理论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等。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的特殊矛盾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经济学科(郭义钧、邱钧,1997)。这里“产业发展的特殊矛盾关系”简称“产业关系”,它是指构成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和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产业间关联关系的实质是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具体表现为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直接关联是指产业间在生产和技术上存在的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如“粮食种植业—食品加工业”;间接关联是指产业间通过其他产业存在的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如“钢铁工业—(农机工业)—农业”。产业间的全部关联总体上就表现为产业间在资源分配和产出上的比例关系。显然,如果产业间在生产技术上不存在直接和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理论研究的价值。

对产业间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直接和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的研究,形成了产业关联理论(也称“产业联系理论”、“产业关联分析”、“投入产出经济学”)。产业关联理论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产业经济分析的定量化的工具。它利用投入产出表来揭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及其特征,从而为制定经济计划和进行经济预测服务。投入产出表最大的长处是能够反映产业(或企业内部)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即中间产品的运动,这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所做不到的。产业关联理论可以说是产业经济学的“中观部分”。

(四)产业组织理论

以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即产业组织)对产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首先,某一产业的组织状况,是否保证了该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改善经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的竞争压力。其次,是否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使该产业的产品单位成本处于最低水平。产业组织理论为产业组织趋向合理提出了方向和途径,它运用价格理论(特别是垄断价格理论)来研究产业的合理组织。因此,属于产业经济学的“准微观部分”。

二、现代农业经营方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一)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兼并可以在两个层次上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即产量的提高和单位成本的降低。兼并给企业带来的内在规模经济在于:通过兼并,可以对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横向兼并,可实现产品单一化生产,降低多种经营带来的不适应;纵向兼并,可将各生产流程纳入同一企业,节省交易成本等。兼并的外在规模经济在于:兼并增强了企业整体实力,增加了市场占有率,能提供全面的专业化生产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亚当·斯密是规模经济理论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以制针工场为例,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揭示了制针工序细化之所以能提高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分工提高了每个工人的劳动技巧和熟练程度,节约了由于变换工作而浪费的时间,并且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由于劳动分工的基础是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因此,斯密的理论可以说是规模经济的一种古典解释。

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理论起源于美国,它揭示的是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性规模.典型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1),张伯伦(E H Chamberin),罗宾逊(Joan Robinson)和贝恩(JS Bain)等。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大规模生产的利益在工业上表现得最为清楚。大工厂的利益在于:专门机构的使用与改革、采购与销售、专门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划分。”马歇尔还论述了规模经济形成的两种途径,即依赖于个别企业对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组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和依赖于多个企业之间因合理的分工与联合、合理的地区布局等所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他进一步研究了规模经济报酬的变化规律,即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报酬将依次经过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个阶段。此外,马歇尔还发现了由“大规模”而带来的垄断问题,以及垄断对市场价格机制的破坏作用。规模经济与市场垄断之间的矛盾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Marshall'sdilemma)”。他说明企业规模不能无节制地扩大,否则所形成的垄断组织将使市场失去“完全竞争”的活力。之后,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针对“马歇尔冲突”提出了垄断竞争的理论主张,使传统规模经济理论得到补充。

传统规模经济理论的另一个分支是马克思的规模经济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详细分析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大规模的生产与协作为前提的思想。他认为,大规模生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是近代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才能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于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其物质属性来说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马克思还指出,生产规模的扩大,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目的:①产、供、销的联合与资本的扩张;②降低生产成本。显然,马克思的理论与马歇尔关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的论述具有异曲同工的结果.新古典经济学派则从生产的边际成本出发,认为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能达到最佳规模。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可以表述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的。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一般而言,中国现阶段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短缺,应该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型的产业,或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但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可能成千上万,每个地方的资源不可能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所有产品都生产出来,这就必须做出选择。具体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选择当地有传统的产业。举几个例子:扬州有个杭集镇,是全国的牙刷之都,这个镇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生产牙刷,有历史传统。南昌有一个文港镇,是全国的铁笔之都,国内生产的70%的铁笔都出自那个地方,文港镇也是从宋朝开始生产笔了,所以也有历史传统。

二是当地有国有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有企业在很多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当时我国一穷二白。改革开放26年,我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9.4%,经济规模提高了10.3倍,现在,资本拥有量、技术拥有量和上世纪50年代已经提高了很多,许多原来不具备比较优势、需要政府保护补贴才能生存下来的企业,现在都已焕发活力了。以重庆为例,重庆原来是老工业基地,现在则是全世界的摩托车生产之都,全国摩托车每年生产一千多万辆,重庆要生产400多万辆。这是因为,过去的重工业基地,为此打下了许多装备业的基础,当地有国有企业形成的产业群聚,现在已经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

三是当地要有独特的资源。宁夏的枸杞子,新疆哈密的葡萄干,都是当地的独特资源。

四是当地已有产业可以向上下游延伸。比如说义乌,原是农区,基本上没有工业,但现在义乌有很多工业,如织袜业、文具业等,因为义乌有市场,从销售可以延伸到生产,生产的产品用于劳动力密集、技术相对比较传统型的产品,符合比较优势,又同市场经验相结合。

(三)可持续农业理论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起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赖于农业发展而产生的“关联效应”。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农业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财富。人类生存的需要,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人们只管对它索取而不去哺育。从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面临环境、资源、能源、人口和食物的多重压力,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最为关心,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现代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农业可持续发展思路逐渐浮出水面,并为世人所关注。1985年美国加州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是世界上首次提出“持续农业”这一新观点、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又提出了《2000年粮食: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制订了《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并于次年11月又通过了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决议。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丹波召开了国际农业与环境问题大会,向全球发出了《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倡议,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这对于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观念的形成与深化发展,乃至具体的实践,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1997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德国布朗瑞格专门召开了国际农业可持续会议,这是对全球可持续农业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总结和发展。它不仅从理论上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而且从实践的角度论述了可持续农业中的植物育种、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生物学、生态学和有机农业系统在不同环境及投入情况下土地、水和作物资源的管理,以及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等。会议通过了“布朗瑞格宣言”,提出将“我,这里,现在”的思维方法改变为“我们,每一个地方,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号召。

1994年我国政府批准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特征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国际组织对该概念的定义也不统一。国际农业磋商小组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定义为:“可持续农业应该涉及在保护或加强环境的质量和保持自然资源的同时,成功地管理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类需要。”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定义为:可持续农业是在不破坏甚至提高农业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的同时,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农业系统。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为:“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并调整技术和机构改革方向,以确保获得足够的农产品来持续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需要。”这种持续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能够保持土地、水资源和动植物基因资源,而且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要在技术上适宜、经济上可行、并且能够被社会接受。

以上各种观点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必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满足当代人及后代人的需求,以保证人类及其后代能在地球上永续生存与发展;②要保持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实际上,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要领在农业领域的体现。在此基础上,笔者暂将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指农业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性发展的能力,确保当代人及后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农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是一种技术上应用得当,资源利用节约,生产集约经营,生态环境保护,经济上能够生存下去和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农业发展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各种因素的互联性。农业发展受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人口与资源、环境,资源与环境又是密切相关、互相支持、互相制约的。必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点,统筹考虑,协调解决各种当前和长远发展矛盾,实现良性循环。

(2)人口规模的适度性。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必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持人口规模适度,并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3)发展公平性。公平性是指对资源的平等使用和生产成果的平等分享或公平分配,要充分认识贫困人口的增加和贫困的加剧往往与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息息相关。同时,农业可持续发展还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需要与消费的时候,也应对后代人的需要与消费负起历史责任,即既要兼顾当代又要兼顾子孙后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不足取的。

(4)发展的高效性。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经济上的系列深加工来实现产值增值,高效率地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通过适宜性技术以提高产出与投入比例,要控制农业的生产成本,利于从物质投入上获得满意的收益。

(5)发展可持续性。农业可持续性是指农业运行过程中,既要保持生态的可持续性,还要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钻石”理论

钻石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麦克尔·波特提出来的。波特的钻石理论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和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1.关于生产要素

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是指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波特认为,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因为对它的需求在减少,而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的市场网络来取得(当然初级生产要素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非常重要的)。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高级生产要素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和持续地投资,而作为培养高级生产要素的研究所和教育计划,本身就需要高级的人才。高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

从另一个角度,生产要素被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越是精致的产业越需要专业生产要素,而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也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如果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与一般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它通常是不稳定的。

波特同时指出: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人工短缺、资源不足、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股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升级。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其实可以从不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

根据推测,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应该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但是这类产业对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不会有大的突破,同时仅仅依赖初级生产要素是无法获得全球竞争力的。

2.国内需求市场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这是国外竞争对手所不及的,因此波特认为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波特指出,本地客户的本质非常重要,特别是内行而挑剔的客户。假如本地客户对产品、服务的要求或挑剔程度在国际上数一数二,就会激发出该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能满足最难缠的顾客,其他客户的要求就不在话下了。如日本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上的挑剔是全球出名的,欧洲严格的环保要求也使许多欧洲公司的汽车环保性能、节能性能全球一流。美国人大大咧咧的消费作风惯坏了汽车工业,致使美国汽车工业在石油危机的打击面前久久缓不过神来。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预期性需求。如果本地的顾客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也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一种优势,因为先进的产品需要前卫的需求来支持。德国高速公路没有限速,当地汽车工业就非常卖力地满足驾驶人对高速的狂热追求,而超过200千米乃至300千米的时速在其他国家毫无实际意义。有时国家政策会影响预期性需求,如汽车的环保和安全法规、节能法规、税费政策等。

3.相关和支持产业

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波特的研究提醒人们注意“产业集群”这种现象,就是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以德国印刷机行业为例,德国印刷机雄霸全球,离不开德国造纸业、油墨业、制版业、机械制造业的强势。美国、德国、日本汽车工业的竞争优势也离不开钢铁、机械、化工、零部件等行业的支持。有的经济学家指出,发展中国家往往采用集中资源配置,优先发展某一产业的政策,孤军深入的结果就是牺牲了其他行业,钟爱的产业也无法一枝独秀。

本国供应商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也是它最大的优点所在,因为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也不能缺少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有竞争力的本国产业通常会增加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波特指出,即使下游产业不在国际上竞争,但只要上游供应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对整个产业的影响仍然是正面的。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波特指出,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这种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创造与持续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波特认为,这一点与许多传统的观念相矛盾,例如一般认为,国内竞争太激烈,资源会过度消耗,妨碍规模经济的建立;最佳的国内市场状态是有两到三家企业独大,并促进内部运作的效率化;还有的观念认为,国际型产业并不需要国内市场的对手。波特指出,在其研究的十个国家中,强有力的国内竞争对手普遍存在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产业必然先经过国内市场的缠斗,迫使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海外市场则是竞争力的延伸。而在政府的保护和补贴下,放眼国内没有竞争对手的“超级明星企业”通常并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5.机会

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可以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波特指出,对企业发展而言,形成机会的可能情况大致有几种: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机);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等。机会其实是双向的,它往往在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的同时,使原有的竞争者优势丧失,只有能满足新需求的厂商才能有发展“机遇”。

6.政府

波特指出,从事产业竞争的是企业,而非政府,竞争优势的创造最终必然要反映到企业上。即使拥有最优秀的公务员,也无从决定应该发展哪项产业,以及如何达到最适当的竞争优势。政府能做的只是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

政府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成为扩大钻石体系的力量,政府可以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政府直接投入的应该是企业无法行动的领域,也就是外部成本,如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培养信息整合能力等。

从政府对四大要素的影响看,政府对需求的影响主要是政府采购,但是政府采购必须有严格的标准,扮演挑剔型的顾客(在美国,汽车安全法规就是从政府采购开始的);采购程序要有利于竞争和创新。在形成产业集群方面,政府并不能无中生有,但是可以强化它。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避免托拉斯状态。波特认为,保护会延缓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使企业停留在缺乏竞争的状态。

三、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目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研究热潮的兴起,尤其是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后,“现代农业”已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而曾经热门的“农业现代化”却显得比较沉寂。在众多有关“现代农业”的研究中,我们越来越被一些问题所困惑:“现代农业”一词是否是“农业现代化”一词在新时代的翻版?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究竟有何区别与联系?研究内容是否各有侧重……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农业

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二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二战前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

(二)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

(三)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1.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是目标与过程及手段的关系

从内涵来看,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质变后的新农业,而农业现代化是指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及手段。也就是说,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从改造传统农业开始的、不断发展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各种手段的运用,而这发展过程和手段运用都是围绕着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这个目标进行的。所以,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而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及手段,二者是目标与过程及手段的关系。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不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同义词。

2.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从时间外延来看,农业现代化的时限大大长于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农业现代化包含现代农业。因为农业现代化泛指从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及转变后的农业发展时期,而现代农业则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后的农业发展时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我们可以称之为农业现代化时期,但不可以称之为现代农业时期,但可以称之为发展现代农业时期或实现现代农业时期,因为发展现代农业或实现现代农业是一个运动过程,而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实现了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