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烹调火候
煮食物时,掌握火候很重要。有时要用“武火”猛烈加热,如煎、炒等工序,火力不够的话,食物就会疲软不熟;有时要用“文火”慢慢加热,如煨、煮等工序,火力太大的话,食物就会焦掉。烹调火候不仅直接影响食物的生熟,还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烹调食物,掌握火候很重要,清代学者袁枚在《随园食单·须知单》中就指出烹调火候的重要性。
有些要经过收汤工序的食物,要先用武火再用文火,性急的话,就会使其皮焦里不熟。鲜鱼、蚶蛤这些食物煮得久一点儿就会老。肉起锅晚了会变成黑色,鱼起锅晚了会变成死肉。老是揭锅盖,就会泡沫多香味少;熄了火再烧一遍,就会走油损味道。道士们的丹炼过九次才叫仙丹,儒家认为无过无及才为合适。所以厨师如果能了解火候的要求并小心照应,就算合乎大道了。鱼临吃的时候,色泽洁白如玉,肉凝而不散,就叫活肉;色白如粉,不相胶黏,味道就不鲜美了。明明是鲜鱼,却把它做得不鲜,那就极为可恨。
而在《随园食单·戒单》中,袁枚就如何掌握好烹调火候给出了以下建议:烹调中运用和把握好火候有两个注意点。一、火候与原料的关系。如果菜肴原料有老、有嫩、有硬、有软,烹调时就要根据原料质地确定火候。老、硬、韧的原料多用小火长时间烹调;软、嫩、脆的原料多用旺火速成。如果食物在烹调前已经过加工(如原料切细、走油、焯水等),那么烹调时间就要减少,火候就得改变。原料数量的多少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数量少,火力就要弱,时间就要缩短;数量多,火候就要大,时间也要长。
二、火候与烹调技法的关系。爆、炒、烹、炸等技法多用旺火速成。煮、炖、烧、焖等技法多用小火长时间烹调。依据菜肴的要求,每种烹调技法在火候运用上也要改变。在烹调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准确地掌用好火候。小火可烹调炖菜,如清炖牛肉;中火可炸菜。外面挂糊的原料,在下油锅炸时,应用中火下锅,逐渐加油的方法,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