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的行政学院教学新布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可以说,能否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干部。行政院校的教学培训工作要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按照十九大精神的要求,调整课程布局、专题设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员头脑。应当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执政本领和提升专业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学新布局。
一、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时就强调:“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领导干部抵御一切诱惑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发展成为89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因为我们党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历史使命和最高理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更加突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没有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无法成功的。
“革命理想高于天。”党性和公仆意识教育一直是行政学院教学教训的核心内容,是主业主课。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此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员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参透原理,做到真懂真信;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分析社会现实,做到用学术讲政治,提高说服力和接受度;要善于利用讲授式、讨论式、研究式、启发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多种方法,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思想交流与碰撞,在潜移默化中升华理想信念,使学员更加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强化理论武装
用科学理论武装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的先进性主要不取决于党员的阶级成分而在于理论的正确性和对理论掌握的程度。列宁就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新修订的党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全党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观点深刻,党的十九大报告用“8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校教师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利用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学术功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有深度的研究,提高讲授的说服力、穿透力和震撼力。只有在讲授中把理论问题讲清楚,把现实困惑讲明白,才能让普遍具有高学历层次、高职务职称、社会见识广的学员信服,帮助他们真正学懂弄通做实。
三、增强执政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党员干部执政本领的提高问题。早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就提出:“从巩固党执政的各方面基础入手,‘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不断增强执政本领’。”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用“本领恐慌”来形容一些党员干部“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在工作中,“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用老一套方法,结果问题没解决、事情没干成,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进而强调,“如果不抓紧增强本领,久而久之,我们就难以胜任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也有学者提出,我们党面临“动摇党的基本路线产生的风险,淡化党的意识形态带来的风险,党内民主不健全、权力过分集中产生的风险,精神懈怠、意志衰退产生的风险,故步自封、能力不足产生的风险,背离党的宗旨、官僚主义盛行产生的风险,忽视社会公正、动摇执政基础产生的风险,为政不廉、腐败变质产生的风险,权力异化、形成党内既得利益集团的风险,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风险”等十大执政风险。总而言之,如果没有过硬的执政本领,执政地位是不稳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形成的新思想、新判断、新方略、新部署,给执政党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要有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执政队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并提出了要增强的八种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这无疑对今后的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思考这些本领所涉及知识领域、思考方式和能力需求,通过科学设计培训方案、精准开展专题辅导、合理采用教学方法,努力增强学员的执政本领。
四、提升专业能力
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文革”后人才断档、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果断提出加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经过艰苦努力,到21世纪初,年轻化进入常态,知识化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革命化、专业化建设也很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时代的发展对干部队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面临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繁重任务,要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我们的专业人才无论规模、结构,还是层次、能级都显现出严重不足,专业化建设问题再次郑重地提了出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的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调“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这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专业化与知识化紧密相连,知识化是专业化的基础,专业化是知识化的深化,但知识化不等于专业化。知识化主要指知识结构和领域,具有横向性、基础性、公共性的特点,衡量的主要方式是知识量,可以通过学历、文凭表现出来。专业化是指在某一领域内经验丰富,业务精通,具有纵向性、应用性、专门性的特点,衡量的主要方式是能力,通过做事及绩效才能够表现出来。干部的学历高不等于能力高,知识化不等于专业化。当前,一部分党员干部知识化水平较高,但知识转化的水平不高,致使专业化能力严重不足,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杂乱无章;讨论时口若悬河,行动时无处下手,甚至由于外行领导内行导致事业受损。因此,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要切实加大专业化能力培训的力度,着眼专业对应、岗位对应、层次对应,运用现代培训理念、细节培训内容、实战培训方式,为各类干部提供具有前瞻性、实践性和岗位适配性的个性化专业能力培训,尽快使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我们组织云南省工业经济增幅排名前40名的市(县、区)分管工业的政府领导前往上海学习发展工业经济的理论与经验,就是提升党员领导干部专业能力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