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来怒卷,汐自东西——叹潮汐
潮者,海水定时涨落之谓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天下闻名、汹涌壮观的钱塘大潮,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场景,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
泱泱诗国,中华大地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无不孕育着诗情,又为诗词所描绘,两相辉映。钱塘江潮作为一种自然奇观,引起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她痴迷,历代观潮诗人、词家对她吟咏不绝。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观潮也成了古今盛事,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风气更盛。清代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观潮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因此,我国古代的墨客词人多以钱塘大潮作为描写对象。
范仲淹的“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用瀑布声来对钱塘江潮进行描写是突出了钱塘江潮的声音之大;杜甫的“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写了钱塘江潮来时可以使天地变色,无数的波涛汹涌澎湃,可见江潮来时是如何壮观,气势是如何之大;李廓《忆钱塘》的“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写了夜晚江潮来时的气势如大军来临;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的“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描述了带着雷鸣般声音的潮水来时的那种汹涌澎湃的气势使人忘记自己的职责去观看,可见钱塘江潮气势之大是如何地让人难以抗拒。南宋文人周密观钱塘大潮后写下的著名文章《观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这段文字描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王维的“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描写了夕阳西下,晚潮涌来、江水猛涨、碧水蓝天、连成一片,好像春色充塞天地,既写了海潮的巨大气势,又突出其何等壮美……
宋代夏圭《钱塘秋潮图》
对于钱塘潮,有一个让人不得不提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表面上向吴国称臣,暗中却卧薪尝胆,准备复国。此事被吴国大臣伍子胥察觉,多次劝说吴王杀掉勾践。由于有奸臣在吴王面前屡进谗言,吴王反而赐剑让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首煮烂,装入皮囊,抛入钱塘江中。伍子胥死后九年,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的策划下,果然灭掉了吴国。但越王也听信传言,迫使文种伏剑自刎。伍子胥与文种这两个敌国功臣,虽然分居钱塘江两岸,各为其主,但下场一样,同恨相连。他们的满腔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钱塘怒潮。
钱塘江潮有着这么一段让人唏嘘的故事自然引起了诗人对她的留恋与不舍。徐凝《观浙江涛》:“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陆游《观潮》:“嗟余往来不知数,惯见买符官发渡。云根小筑幸可归,勿为浮名老行路。”这两句诗均表达了诗人愿意与潮水为伴隐居在江口观潮来度过自己人生。孟浩然《初下浙江舟中口号》:“八月观潮罢,三江越海浔。回瞻魏阙路,无复子牟心。”诗人在看完八月的钱塘江大潮后已无心回去,表明钱塘江潮是多么的令人难忘。可惜人的一生注定要为其他的事而奔波……
也正是因为海潮给了人们心灵的震撼、启迪和灵感,因此为历代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也寄托了他们丰富的思想情感,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成为中华水文化中的奇葩,成为中华“潮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下面我们就通过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来领略一下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但孟浩然的诗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抱负,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
首联:“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诗一起手就在造势:百里之外,潮水怒吼,雷鸣震耳。诗人用了枚乘《七发》的“疾雷闻百里”句,百里之外,已闻涛声,则涛声之高可想而知。这是以先声夺人的手法侧面写潮。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犹如雷震,且震动百里。“鸣弦暂辍弹”是描述县令暂停公务前往观潮,字面上却以“鸣弦辍弹”出之,巧妙地造成以弦声反衬潮声,使人感到在江潮的巨大声势下,弦声都暗哑了。
颔联:“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钱塘县令也暂时放下公务,与府中人连骑而出,急速赶到江岸观潮,就等着看江潮涌起的壮观美景,进一步渲染了气氛。
颈联:“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潮来之前,日照天空,秋云寥远,天海相连,又似天浮海上,这就为潮来布置了海天空阔的场景。太阳高悬,秋云遥远,天空开阔。涌来的海潮,漫漫无涯,层层涨溢,好像天都被浮起来了。充分地表现出大潮澎湃动荡的伟力。
尾联:“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惊涛来似雪”正面描绘江潮涌来,喷雪溅珠,令人惊心动魄。正面写潮,写出惊涛来似雪的惊涛形象。但立刻又以“一坐凛生寒”收束全篇,戛然而止。滚滚惊涛,浪花怒卷,如同白茫茫雪阵压过来,一坐之人,顿觉寒气凛冽,不禁打起“冷战”。进一步写潮水迅猛,其色生寒,其气锋锐。
这首诗层层渲染,句句紧凑,结构严密,气势逼人。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基调是清迥冲淡。但正如古人所说,他的诗“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一部分作品,“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这首诗就是属于意境雄阔的。比起作者描绘洞庭湖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来,各有千秋,其通篇写江潮奇景,一意贯之,意境严整,浑然天成。
古人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其实也合作诗之道。这首诗利用张弛的原理、高低的变化,写得波澜起伏,动人心魄。《吟谱》说孟浩然诗“冲淡中有壮逸之气”,而这首诗以雄健壮丽为主,可以说她是壮逸中有冲淡之气。这首诗塑造的潮水形象,鲜明生动,有声有色,情在景中,情景交融,无疑为咏潮诗景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优秀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