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水与风俗礼仪(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祭祀江河习俗

我国河流众多,在民间,每一条河流都被赋予神性,由附近的百姓去崇拜和祭祀。自周朝开始,由于统治阶级提倡祭祀“名山大川”,许多大的河流都成为官方祭祀的对象,这些河流大川也同样成为民间重点祭祀的对象。

●镇水兽与镇水习俗

颐和园镇水牛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镇水习俗,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相传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每治理一处水患,就要铸造一头铁牛沉入水底,用以克制水怪、伏波安澜。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堤上,安放着在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所铸的镇水铜牛,牛背上镌刻的《金牛铭》中提到:“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用以让后人记住大禹的伟大功绩。西汉扬雄的《蜀王本纪》记载了一个故事:在战国时期,江水为害,蜀郡太守李冰命人制作了5座石牛,两座放在府中,一座放在市桥下,两座放在水中,意图以镇压水精。

镇水习俗实际是中国传统厌胜文化(厌胜是“厌而胜之”的意思,旧时汉族民间一种具有迷信色彩的避邪祈吉习俗,是用法术或者是祈祷等方式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的一种伴生文化,是日常生活中的厌胜文化在治水活动中的一种延伸。之所以选择牛作为镇水兽,最大可能是因为牛在五行中属土,按照五行的说法,土能克水的缘故。后来随着我国冶铁业的发展,到了唐代开始用铁来铸牛。以铁铸牛也是因为在五行中,金能可木,这样可使水中蛟龙无法兴风作浪。除了铁之外,其他金属也可以用来制作镇水牛,例如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堤上的镇水牛便是铜制的。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昔日古人所铸造的镇水牛大都已不知去向。如今,只有河北大名、邯郸,河南陕县、开封,陕西大荔县铜津关,山西霍县,安徽怀宁,浙江海宁等地的镇水铁牛尚在。不过,这些存世铁牛已不再为世人视作镇水神兽用以镇压水怪,而是作为珍贵历史文物,供游人观光游览了。

●高山族的河川祭

台湾高山族人对河川的祭祀与捕鱼有关,目的是为了祈求捕鱼丰收以及渔人安全。高山族族群之一的邹族在狩猎祭祀后数日,各氏族的男子都还要在河边祭祀河伯,这种仪式称为“密敖斯古”。阿美族在收获祭之后也要集体捕鱼,带有河川祭的含义。住在台湾东部兰屿的雅美人,因捕鱼生产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关捕鱼的祭祀仪式种类不少,有飞鱼渔祭、渔组结成祭、渔组招鱼祭、小船初渔祭、个人渔中止祭、食飞鱼祭、飞鱼干收藏祭、飞鱼终食祭等。

河川祭是台湾高山族人祈求渔猎丰收、渔人平安的祭祀活动

其中,鱼祭是以原住民花莲大港口阿美人祈神丰渔的祭祀仪式为代表。这一祭祀活动通常是在农历五月中的一个月夜举行,由年轻人携带兽肉、糯糕等供品到秀姑峦溪口祀奉鱼神,祭司祈祷丰渔。等到祭祀仪式结束后,大家才能下海网捞或垂钓,第二天中午回村前,将所捕鱼虾当场烹煮,并要全部吃尽。吃罢后,首领下令参加者奔跑到泉边去饮用泉水。

船祭是原住民阿美人纪念祖先开基、祈神赐福的传统祭祀,该仪式又被称为“海祭”。在祭祀前,在当年始祖登陆的海滩处搭建一大茅草棚、船屋和祭坛。行祭时按长幼次序入棚落座,由长老主持祭祀,人们面对大海祭拜船屋里的古船,祈海神和祖灵保佑族人平安生产获得丰收。祭祀完毕后,男女青年席地畅饮,向长老敬酒致谢。宴飨之后,举行隆重的“试船祭”,这是以6人至8人编成一组,各组分批乘古船划桨出海,约划出百米之远后再折回来,如此往复。青年模拟祖先登陆情景,他们唱着古战歌操桨击水;岸上的观众群情激昂,以歌舞助兴,直至试船完毕,将古船再次放回原处供奉。而族人们的宴飨歌舞,则数日不歇。

●河渎庙与黄河祭祀

在我国古代,人们将长江、黄河、淮河、济水4条河流并称为“四渎”。“渎”,通“窦”。“窦”,本来的意思是指孔穴,引申含义为水道口。在古人看来,四大河流应该各有源头,它们分别从4个“窦”发源而独流入海。千百年来,人们视黄河为“母亲河”,并将黄河视为“四渎”之宗,河渎之神在“四渎”崇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考证,古人其实早就存在对包括河渎在内的河川自然神的崇拜礼仪,从尧舜禹时代起就有了祭祀河神的记录。在西周初年所制定的“周礼”当中即统一制定了官方祭祀山川的活动,并确定四渎之礼。但有关庙祀的活动,则始于秦始皇封禅而岁祷事。秦统一天下后,在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封禅名山大川,当时列入岁祷的大川包括黄河在内有6条,其中黄河的庙祠设置在临晋,临晋在当时的冯翊临河西岸,即今陕西大荔境内。

此后,河渎庙在古代多有变迁,如从秦代至唐代前期河渎庙是在今陕西大荔境内,唐开元十五年河渎祠由朝邑迁至蒲津关,清代雍正年间在河南武陟县城东南又建立嘉应观以祭祀河神等。

河渎祭祀在国家礼制体系中属于中祀之礼,其中多为派遣朝廷官员来致祭,皇帝有时候也会亲自参加祭祀。其祭祀分为常祀和因事而祀两类。常祀一般是“以五郊迎气”“每年一祭”。宋元时规定,立秋日在河中府的河渎庙祭祀黄河。当然常祀也有分春祷秋酬两季祭拜的。因事而祀主要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去实施,如祈雨祷晴时致祭、因河水出现异常灾害或变故时致祭、庆祝治水工程的奠基或竣工。

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河伯出行图」

上古祭祀河神的方法有很多,其主要形式是将一些被认为是神灵之物沉入河中以镇压水怪。牛、羊等物是最常见的沉河之物。除沉物祭祀黄河外,古人还有通过沉人来祭祀河神的习俗,尤其多用女子做牺牲,先秦时期河神娶妇的故事即属此。在清代,河渎之祀已有十分详细而繁琐的礼仪规范,如坛壝的制度,神位,祭器、祭品,玉帛牲牢等供品的数量,以及祀期、斋戒、祝版、祭服、祭告、习仪、陪祀等制度。并且具体来讲,郊祀之从祀礼仪、遣官致祭这些细节都有所不同。例如在清顺治三年还确定遣官致祭名额,其中祭祀河渎的使者为一人,致斋要求有一日,要行二跪六拜大礼以及三献礼。

●济渎庙与济水祭祀

河南济源市西北2公里济水东源处庙街村内的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是我国四渎庙宇中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建筑。济渎庙占地8.6万平方米,呈“甲”字形,取“神龟探海”之意。据史料记载,济渎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是当时朝廷为了祭祀济水神而兴建的。

自隋代修建济渎庙后,四渎神在皇帝的尊封中,从“公”上升到“王”,年年的祭祀活动内容也日趋正规,有了详细的祭祀礼仪和程序。在唐代以前,济水原被称为北渎大济之神,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六年(747年)又将济渎神封为清源公,因此济渎庙又被称为清源祠,而祭祀更加隆重。唐贞元十二年(796年),朝廷鉴于北海远在大漠之北,较难祭祀,所以在济渎庙后增建北海祠。据《济渎北海庙祭品碑》记载,唐贞元十二年,皇帝选择黄道吉日,命特使奉朝廷祭祀的祝文来到济源,先要吃斋净身,等候祭祀。正式祭祀时,朝廷特使必须腰悬宝剑和玉佩,穿上朝靴,在官帽上插上漂亮的羽毛,挂上表示官员等级的七串玉串。陪同祭祀的济源县尹穿绣花官服,佩剑着靴,帽上挂着六串玉串,手上捧着三章祭文;县丞腰上挂着玉佩,帽子上着挂着五串玉串。祭台正中摆着济渎神位,神位前供奉着牛、羊、猪三牲供品。在庄严的乐曲声中,朝廷特使首先宣读祝文,县尹随后敬献三章祭文,然后地方官齐拜。济源百姓、各色艺人都汇聚济渎庙,或献艺表演,或观看盛况。

济渎庙始建于隋代,为祭祀济水神而兴建

在元延祜元年(1314年),全国发生大规模旱情,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先是在京城南的长春宫隆重祭祀七天七夜后,命道教法师崇真等人奉上金龙、玉符各两枚,到济源祭祀。农历六月,皇帝特使在当地官员陪同下,到济渎庙祭祀,投沉了事先准备好的金龙玉简。金龙玉简入水后,仍清澈可鉴。当夜即雷电交加,大雨如注。3天后,特使又到紫微宫祭祀。第四天,再到天坛山、王母洞投放金龙玉简。当天还是晴空万里,等金龙玉简投放之后,又迎来了一阵雷阵雨。

●淮渎庙与淮河祭祀

淮渎庙始建于东汉,是古代官方祭祀淮河水神的场所

湖北秭归江渎庙原位于三峡库区,保存完好,建筑样式及风格独特,现迁建于秭归新县城凤凰山景区内

淮渎庙,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城东关。桐柏县是古“四渎”之一的淮河发源地。淮渎庙建于东汉延熹六年(163年),原址在县城西南15公里处。到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淮渎庙才迁到县城东关,明清皆有增补修葺。

祭祀淮河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5类,即望祭、常祀、代祀、立总庙祭祀和合祭。在先秦时期,由于地理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人们祭祀山川多为望祭。除了西汉郊祭外,历朝历代的郊庙大礼多是以岳渎为祭祀对象,采用的也是望祭形式。常祀是由岳镇海渎所在地的地方官员到供奉神像的庙宇举行祭祀。因每年一次,所以常祀又被称作“岁祀”。自汉宣帝制定五岳四渎常礼以来,在每年的立春日当天,由地方官祭祀淮渎于唐州的淮渎庙。代祀是从汉宣帝时开始出现朝廷派专门使者持节行侍祠的礼仪,后来历代均延续了这一制度,并设立总庙祭祀就是所谓的四渎总庙。在每年的春秋两季朝廷都要遣使者在各渎总庙进行祭祀。

淮渎祭祀作为国家祭祀,其祭祀礼仪内容相当繁琐,祭祀过程中所用的祭器、牲、酒、祭服、乐舞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在乐舞方面,元代朝廷遣使进行岁祀时,要求只能用教坊乐。明代时则要求行望祀之礼时用雅乐,诸王祭本国山川则用大乐,朝廷遣使代祀时则不能用乐。

●江渎庙与长江祭祀

相传长江之神是神女,为天帝的女儿。人们出于对山川之神的崇拜之情,以及对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的期盼,人们逐渐产生了对长江神的崇拜。后来人们建立了江渎庙并将江渎庙作为祈求神灵的主要场所。

历代所设立的江渎庙不止一处,在岷江上游的茂县、湖北的沙市以及秭归、四川成都均建有江渎庙。在这些江渎庙之中,历代王朝正式祭奠长江之神的场所均在成都。之所以主要在成都祭祀长江之神,是因为中国古代的人们一直认为岷江就是长江的真正源头,而成都则是岷江由长江发源地流出山川后的第一座大城市。

成都的江渎庙最早被称作江渎祠。在成都设立江渎祠祭祀长江之神始于战国时期,秦国灭蜀国后,时任蜀郡太守的李冰在天彭建造了江神之祠,后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江渎祠才改称为江渎庙。

江渎庙对长江之神的祭祀,是按照国家对山川之神的祭奠仪式的严格规定进行。在祭祀之前,要将仪仗、礼器等准备妥当,主祭官员代表皇帝向长江之神献上祝词。例如在宋乾德六年,宋太祖下诏在立夏当天按照唐代的祭祀规格祭祀长江之神;明代嘉靖年间,明世宗命令四川行政长官代他举行祭典,祭典的时间放在了农历四月中的吉日;清代更为重视对长江神的祭祀,仅在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派遣专使到成都致祭的次数就有9次之多。

●纳西族的水神祭祀文化

纳西族是一个人口30万的小民族,但这个民族所独有的东巴文化却著称于世。纳西族在历史上与水的关系极为密切,并逐渐形成了祭祀水神的文化。

纳西族的祭祀活动一年之中多达30多次,其中最隆重的有3次,祭龙王就属于其中最隆重的祭祀活动之一。祭龙王分大祭、小祭,凡遇到天灾人祸、久旱不雨或久雨成灾时纳西族人就会举行大祭,小祭则在固定的日子举行。农历三月十五的龙王庙会,是纳西族人祭祀龙王的传统节日,他们祈求龙王保佑并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纳西族人也同样认为龙王是司水的神灵,掌管降水,只有龙王的保佑才能让地面上风调雨顺,万物的生命才能得到很好的生长与延续。

纳西族摩梭人的「转海」习俗是水神祭祀文化的产物

在纳西族摩梭人居住的永宁一带还盛行转海节。“转海”一词在摩梭语中称为“些戈”,其原意就是转母亲湖、祭母亲湖之神。这种习俗原本出自于摩梭人对水神的崇拜仪式,后逐渐演化为摩梭人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身着盛装的摩梭人,带上祭品和食物,分两路分别从相反的方向沿着泸沽湖绕行,边沿湖绕行边在湖边举行祭祀格姆女神及水神的仪式。到夜晚,两路人马相会在左所乡木夸村,人们搭上帐篷露宿,连夜歌舞不断,一直到次日清晨人们才返回。

●岷县18位湫神祭祀与水神祭祀文化

岷县湫神「出巡」

甘肃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当地所流传的湫神崇拜具有悠久的历史。湫神信奉形式丰富。当地人信仰所谓的“十八湫神”,共有10男8女, 18位神仙。他们不仅各有名号,而且各自也有着丰富的渊源。就其原型来看,男神均为历史人物,从西汉一直到明代,是当地群众心目中的忠臣良将;女神主要由神话人物和地方传说人物构成。18位湫神的所负责的范围广泛,以驱雹、赐雨、镇水为主,凡吉凶、祸福、盈亏、粮食歉收等事情属于祈祝的范围,所以这18位湫神也被视为是“福神”。他们都被人们视为赐福与保平安的神,属区域性守护神。

湫神崇拜的形式种类多样,主要有发愿与祈求、祭祀与巡域等祈祭活动。如遇大旱,各村群众便组织起来集体祭祀漱神,祈求漱神发慈悲降雨,还要进行专门的“攒神”活动。而在平时,18位漱神神像分别被供奉在岷县的各个村庙当中,每到农历五月,18位湫神便需“摆架出巡”。这一活动从五月初先后开始,到五月中旬形成高潮,五月下旬相继结束。五月十五日,“出巡”的湫神们向县城集中,在城南古刹聚会3日,直到十七日午后,18位湫神依次“登上”城南二郎山接受官方祭祀。地方长吏或乡绅致祭,依据风俗习惯,18位湫神各领受官羊一只。夜晚,部分湫神在城区走马路,部分湫神返回农村继续开展巡域活动,也有部分湫神返回所供奉的庙宇司雨看田。这便是有名的岷县“五月十七湫神赛会”。与湫神赛会同时进行的,是独具岷县地方特色的“二郎山花儿会”。群众唱“花儿”许愿,歌祝神灵,以求得到神灵保佑,有一个好的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