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海习俗
沿海地区的百姓出海捕鱼,免不了遭遇大风大浪,面对宽广浩渺的大海,人们逐渐对之产生了崇拜和敬畏的心理。人们通过祭祀海神希望为出海航行的人保平安。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祭祀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并逐渐融入到沿海地区的百姓的生活当中,形成了传统,成为当地百姓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习俗。
●岱山祭海谢洋大典
浙江岱山境内的祭海谢洋大典,最重要的环节是恭请龙王。海龙王是岱山渔民心目中的大海之神,它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但却喜怒无常。海龙王既能赐福给人类,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渔民对它倍生敬畏之心。靠海生存的渔民们,自然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海龙王身上,于是形成了“出海祭龙王、丰收谢龙王、求雨靠龙王”的民风习俗,岱山一带处处充满着浓郁的崇拜和信仰海龙王的氛围。
隆重的岱山祭海谢洋大典
民间相传,岱山境内诸岛中有四处海域分别藏有一位海龙王,这四位海龙王专司行善,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各岛上建有多处龙王宫、龙王殿、海神庙,另有10多处以龙命名的地名,如龙头、龙眼等。祭海在岱山历史上主要有“官祭”与“民祭”两种形态。据记载,早在南宋时期,就有官方公祭龙王庙的活动。宋乾道五年(1169年)宋孝帝下诏在舟山公祭东海龙王。嗣后,地方官每年六月初一为公祭龙王日。在官方祭海同时,岱山民间也盛行祭海之风。每逢新船下水、渔船开洋、拢洋、渔汛结束谢洋等重大节日,通常在农历立夏大黄鱼汛、乌贼汛、鳓鱼汛、鲳鱼汛、渔船第一水出洋或农历六月初渔汛结束转汛拢洋,举行祭海仪式并沿袭成俗,相传相承。
●赣榆祭海
赣榆祭海是江苏赣榆县沿海地区祈福安康、喜庆丰收的一种古老而又盛大的民俗和民间文化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赣榆祭海起源于秦汉时期,兴于唐宋时期,盛于明清时期,经历了数个朝代而不衰,到民国期间,祭海活动逐渐衰败。
据传,赣榆祭海的起源与中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横越大海的航海家、著名方士徐福有关。赣榆县为徐福故里,据说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徐福奉命东渡日本求长生不老药,出海前举行了隆重的祭海仪式。是赣榆沿海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规格最高的祭海活动。据文献记载,当时徐福率众人举行祭海仪式前,不喝酒、不吃荤,净身净手,穿戴整齐,并虔诚地向海洋焚香祭酒,行跪拜叩首大礼。
每逢出海、返港或节日,赣榆一带的渔民都要在船上摆设香案,拜祭龙王,祈求平安
汉代以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由于佛经中对龙王的崇信,渔民们尊龙王为海神,在海边建龙王庙,每逢出海、返港或节日,拜祭龙王逐渐盛行。赣榆渔民敬的是东海龙王。渔民们祭祀龙王分为团祭和私祭两种形式。其中,团祭是各乡百姓齐聚,摆好香案,放上猪头三牲及糕果做祭品,期间配以鼓乐。明清两代,人们对龙王的信仰和祭祀达到高潮,郑和七下西洋,每次出航前,都要祭龙王。1725年,雍正帝诏封东海龙王为“东海显仁龙王之神”。到1925年,赣榆县有龙王庙7座,另有供奉龙王的寺庙6座。
除了祭祀龙王,赣榆本地还有祭“老爷”。赣榆渔民认为,“老爷”就是鲸鱼、鲨鱼、大鲛鱼。“老爷”体形庞大,不经意地摇头摆尾,就能掀起巨浪,使渔船顷刻颠覆。但“老爷”也能给渔民们带来丰收,因为“老爷”是追逐鱼群而来,“老爷”过后,渔民们如果张网捕捞,必定能满载而归。赣榆渔民对“老爷”是既崇拜又恐惧。在海上遇到“老爷”,渔民们一边敲锣打鼓放鞭炮,既欢迎又吓唬,一边烧纸焚香撒大米、小米,嘴里祷告道:“老爷快走,老爷快走。”渔民认为,海中所有鱼虾都是“老爷”的子孙,大米代表墨鱼、八带鱼的鱼子,小米代表黄鱼、对虾的鱼子,“老爷”看见大米和小米就会误认为子孙兴旺,满意而去。赣榆境内存在有大量的“老爷”遗址、遗物。例如在海头镇海头村原有一座娘娘庙,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870年)所建,由于该庙用鲸鱼骨做梁,所以又称为“鱼骨庙”,每当节日或渔船出海前,附近渔民必定去娘娘庙烧香拜祭,祈求平安。
宋朝之后,海神娘娘的信仰也传至赣榆,渔民们开始一同尊龙王、“老爷”和海神娘娘,这使得海祭仪式更为壮观。明代,赣榆的渔民祭海活动逐渐引起地方官员重视,后官方参与祭海活动,确定祭日,请戏班唱戏三天,使祭海活动越加隆重,成为赣榆县沿海地区的一项重要的民俗和民间文化活动。
●青海湖祭海
千百年来,青海湖一直都是居住在这里的藏族人民心中的“圣湖”。青海湖的祭海活动最早可追溯到雍正年间。雍正二年,威震四方的大将军年羹尧率部平定青海蒙古族首领罗卜藏丹津叛乱,当追击叛军到青海湖时,清军的饮水开始短缺。巧的是,几匹战马的马蹄正踏在了泉眼处,顿时喷涌而出的宝贵淡水资源解决了清军的饮水问题。士气大振的将士们一鼓作气,一举歼灭了罗卜藏丹津所率领的叛军。雍正皇帝听闻后,立即诏封青海湖为“灵显宣威青海湖”,御赐神位,安放于青海海神庙内,并规定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定期祭海。大规模的祭海活动从此展开。
宝瓶是藏传佛教八宝之一,是青海湖祭海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祭祀物品。宝瓶内部装有青稞、小麦、豌豆、玉米、蚕豆5种粮食,人们还将珊瑚、蜜蜡、玛瑙等碾成粉末后和这5种谷物混合在一起放入宝瓶,最后还要放入经幡,然后由活佛加持系带。在祭海仪式中,藏族同胞将承载着自己心愿的宝瓶投入青海湖,以祈求神明能够保佑自己的心愿实现。
在碧波荡漾的青海湖中,一个个寄托心愿的宝瓶在水面上漂浮着,那不仅许有藏族群众祈求国泰民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心愿,更是他们保护心中这片神圣湖泊的心意。
青海湖祭海活动,人们将宝瓶投入青海湖,祈求神明保佑实现心愿
●海神妈祖信仰
妈祖,又尊称为夫人、天妃、天后、天后圣母等。作为中国的海神,人们对她的信仰起始于北宋,从宋雍熙四年(987年)人们在湄洲岛上建起第一座妈祖庙算起,妈祖信仰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妈祖在民间传说中被人们赋予了解救海难、除寇平患、助人济困等能力,其信仰传播迅速且广泛,由传说再到庙祀、由民间再到宫廷、由海岛再到内陆、由中国再到世界。
从北宋至清末,妈祖先后被20位皇帝加封了40次,民间则主要以庙祀的方式表达对妈祖的虔诚信仰。妈祖庙广泛分布于北起辽宁、南至广东的沿海地区以及海南、台湾、香港、澳门等海岛上,并且在安徽、湖南、江西等内陆多省也广为分布。
每逢妈祖诞日,湄洲岛妈祖祖庙前举行隆重祭典,祭祀这位「中国海神」
湄洲岛上的妈祖祖庙是建设年代最久远的妈祖庙,在世界妈祖文化现象当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诞日,这天上湄洲岛进香者至少10多万人,其中不少人来自台湾甚至海外。南京市下关天妃宫是明代郑和下西洋归来后所建,宫中立有一方碑座为巨大龟趺的巨碑,碑上记有郑和下西洋遇险、天妃显灵应的事迹。下关天妃宫庙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和三月二十三日举行,其中尤以妈祖诞日为盛,进香者一般会到巨碑下的龟趺前摸一摸龟头以讨吉利,故当地流传着“三月二十三,乌龟到下关”的俗语。天津的妈祖庙会又叫“皇会”,会期前后要持续10天,这期间,农历三月十六日为“送驾”日,十八日为“接驾”日,二十日和二十二日为“辇驾出巡”日,二十三日还要举行各种表演和比赛。妈祖祭典是台湾最为盛行的迎神庙会,每到农历三月,各地妈祖庙相继举办庙会,所以民间有“三月疯妈祖”的说法。在台湾,规模最大、香火最盛的是全台妈祖“总庙”——云林县北港镇的朝天宫,每年从正月十五日开始就有香客乃至进香团前来朝拜,到妈祖诞辰日那天香客人数可高达10万。
●闽台的清水祖师信仰
清水祖师的圣号为“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相传清水祖师俗姓陈讳荣祖,法名普足,于北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在福建永春县小姑乡出生。长大后到高太山结茅筑庵,闭关静坐,后经大静山明松禅师指点,参读佛典三年,终于悟道。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福建安溪清溪、蓬莱一带遭遇大旱,乡人请他去祈雨,立刻应验,从此他被尊称为“清水祖师”。后来他在这一带又修行18年,行医济世,并为人们出行便利募集资金修桥铺路,因此泉州、漳州、汀州一带的人都对他感恩颂德,十分崇信他。
后人根据民间传说和文献记录,认为清水祖师能为人祛病消灾、能呼风唤雨,遇到难事只要向他祈祷寻求帮助,就可得到福报,民间崇信愈加兴盛,并引起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视,宋代朝廷曾因其“功状显著”,不断对他褒封。清水祖师信仰现在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其信众遍布闽、台及东南亚各地。
台湾三峡清水祖师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集民间雕刻、绘画艺术之大成,享有「东方艺术殿堂」之美誉
清水祖师自幼出家,是佛教神祇,因此人们在祭拜时不供荤食、不献酒、不烧纸,供品为:素饼、面制素桃、纸面线、发粿、果品、菜碗、三碗红色汤圆、三杯清茶。祭拜程序一般为上供品;点烛;神前献茶;点一炷或三炷香迎神;行三拜礼祈求平安;香烧至1/3时,拜供神佛;收拾供品,祭拜礼仪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