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故事,空手套来第一桶金
王石放弃了当时畅销的雨伞和味精进口业务,专注寻找自己的一方天地。就在这个时候,玉米进入了他的视线。
那天,王石正赶往蛇口,走到一个丁字路口,他远远地看到路的一侧竖立着好几个又高又大的铁皮金属罐,当时他没有特别在意,但是在蛇口的码头,他又看到了三个类似的罐子。由于好奇,王石就向周围的人打听,一问才知道,这些罐子是玉米的存储仓,之前在丁字路口看到的那几个,是美国、新加坡以及深圳三方企业合作进行饲料生产时所需要的玉米存储仓。
“可是广东并不产玉米,这些玉米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香港。”一家企业的代表人员告诉王石。但是香港也不产玉米,王石想着,继续与他们交谈。最后他得知,这些玉米都是来自中国的东北、美国和泰国。
“那为什么不直接从东北采购呢?这样可以节约成本。”王石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们也想啊,但是解决不了运输问题。”对方无奈地回答。
王石马上看到了商机,他向对方表示:“如果我们解决运输问题,向你们提供东北的玉米,你们要吗?”
令王石没有想到的是,对方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并表示可以马上和王石签订合同,每个月从他那里收购大概1.7万吨的玉米。这可是一笔非常大的生意,王石没有想到第一笔生意就这么大,这可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
说做就做,王石凭借其在外经委工作的经验,向对方提出了所有信用证都使用外汇支付的要求,这些对方都爽快地答应了。这也意味着,只要对方给王石开信用证,他也就可以把信用证开给真正的卖方,这相当于“空手套白狼”。
当然,欣喜之余,王石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东北到深圳的运输情况。说实话,王石对此并不清楚,但是在成就感和巨大利益的驱使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他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王石最先想到的是水运,这是最节约成本,也是最可行的方式。他先找到了赤湾码头的负责人,询问航线的情况。负责人告诉王石,刚刚建成的赤湾港可以承受万吨载重的货轮,但是除了北欧的航线之外,还没有开通到国内各个地方的航线。
接下来,王石找到了广州远洋公司,询问是否可以开通广州到大连的航线,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一个月达到两万吨的运输量,随时可以开通。运输问题解决了之后,王石需要做的就是拿到公司领导的核批。所幸,饲料贸易组在贸易部总经理陆润灵的批准下顺利成立了,由王石任组长,进行独立核算。就这样,玉米生意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当然,凭借王石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去完成这些工作还有些困难,所以他想找一个帮手。思来想去,王石觉得还是聘请一个员工比较好,而正好办公楼下有个无线电器件装配车间,那里的监工和王石很熟,经监工推荐,王石顺利地请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员工邓奕权。
第一单生意来自于上市公司康达尔的前身——深圳养鸡公司。这单生意一共是30吨的玉米,满满地装了一车皮。这也是王石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笔生意,是值得庆祝和难以忘怀的,不过在结账的时候,王石闹出了一个笑话。
深圳养鸡公司将30吨玉米拉走之后,王石骑着自行车,在后座夹了两个编织袋去收钱。王石边骑边想:“这么多钱用自行车驮回去,千万不要遇到抢劫的,我可要小心一点……”到达目的地之后,他把编织袋对公司的袁经理扬了一扬,说:“我来收钱了!”
“把发票给我。”袁经理看着王石。
发票是什么?王石并不知道,他在外经委工作三年,外贸业务也比较熟悉,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袁经理所说的发票。王石猜想,可能是收款凭证一类的东西吧,他不好意思细问,就对袁经理说回去拿。
回到公司,王石就直奔财务处,对财务一个刚刚毕业的张姓会计说:“小张,你来给我开一个收款证明。”“什么证明?”小张疑惑地问王石。
王石想,她一定是刚刚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业务,于是跟她说:“你就这么写:‘卖了30吨玉米给深圳养鸡公司,每吨人民币1300元,共计39000元,特此证明。'”
“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开过这样的证明啊!”“你就这么写就行,这是客户要求的。”王石回答。
带着开好的“发票”和那两个编织袋,王石再一次找到养鸡公司的袁经理,把证明递给他,说:“发票开好了。”
袁经理接过王石开的“发票”看了一眼就乐了,他把王石领到了财务室,让财务给了王石一本真正的发票,告诉他发票的用处。然后,王石再次回公司找到小张,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们要发票。”
小张会计也笑了,把已经开好的发票递给王石。发票送到,养鸡公司的财务给了王石一式两联的银行转账单,王石再次糊涂了,他找到袁经理,问是怎么回事。袁经理又乐了,细心地向王石解释了一番,王石还是将信将疑,回到公司请教了会计,才弄清楚其中的道理。
王石从这件事中感受到自己的业务知识和财务知识的匮乏,他决定自学财务知识。通过第一单业务,王石获得了3.9万元的收益,这是他人生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正是第一次的成功,让王石燃起了继续创业的激情,坚定了持续下去的目标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