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一国要素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效率水平,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生产函数的着眼点在于分析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而全要素生产率则能够揭示生产函数中不能被要素变化所解释的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改善以及制度的变迁。因此,随着市场制度的完善,有限资源分配的效率提高和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都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长期来看,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不可能维持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所以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定增长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
战后日本的经济增长率经历了一个先快后慢的变化过程,从战后复兴时期的6%至7%,提高到高速增长时期的10%。完成工业化后,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稳定增长时期为4%左右。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仅有约1%。与此同时,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高速增长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为3%至4%,稳定增长时期则下降为1.5%左右,而泡沫经济崩溃后全要素生产率则进一步下降至0%至1%之间。在日本经济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率高速增长的同时,全要素增长率也维持着高速增长。而日本实现工业化后,全要素增长率增长水平下降,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也随之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表现出相近的变化趋势。在日本实现工业化后,日本的经济发展步入成熟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推动效果日趋减弱,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促进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目标。因此,日本对全要素生产率愈发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本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二)研究意义
由于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日本经济的作用愈发重要,近年来日本学者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也日益丰富。日本的经济学家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以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原因,并为政府的政策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撑。经济学家们从产业结构、僵尸企业、海外投资等方面对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研究。相比之下,我国学者对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还有所欠缺,本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日本国内研究界对于日本经济的认识。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包括技术进步以及效率提高,所以除了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分析之外,还可以从提高效率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需要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外贸易、制度变迁等角度分析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规律,剖析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因素,这对于理解日本战后经济增长的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并可以加深对日本经济增长的理解。
2015年,中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旨在推进中国制造业的新增长点,培育工业增长新动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要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以及动力变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的重点任务,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与理解战后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将为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