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钢铁产业安全指数的内容及指标体系
一 产业安全指数体系构建原则
钢铁产业安全指数旨在全面度量并真实反映钢铁产业安全水平,力求涵盖钢铁产业安全的各个层面,以客观指标分析为主,辅以专家打分法,以尽量客观、公正地度量钢铁产业安全状况。
(一)科学性
本评价指标体系从钢铁产业的投资、运营和生产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保证一级指标和二、三级指标相互之间的严密逻辑关系,经过多次与国内钢铁方面专家教授进行研讨交流,进一步体现了指标选取的科学性。
(二)系统性
钢铁产业安全涉及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部门和企业,为确保钢铁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的顺利构建,需要从横向和纵向系统的角度去分析探究钢铁产业安全问题。因此,本书从政府、社会、金融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自身等方面进行挖掘,运用系统性方法进行研究,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
(三)全面性
本评价指标体系以建立钢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目标,采取逐级分解的方法渐次展开,最终落脚到易于获得的企业相关统计指标上。指标体系共建立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的基础指标库,从立体全面的角度构建钢铁产业安全指标体系。
(四)客观性
钢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多采用客观性指标,数据多来源于国际钢铁业协会、国家统计局、Wind资讯、国泰安(CSMAR)数据库以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等权威机构,对于可靠可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旨在达到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钢铁产业安全的整体情况。
二 钢铁产业安全指数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筛选原则
客观与公开原则。在科学评价过程中,要以评价标准为依据和准绳,基于评价对象的基本特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对象。
系统与综合原则。进行指数设计时,要采用系统的观点,从整体上来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全面的、动态的综合评价体系。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为了科学地进行评价,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并将定性描述采取逻辑判断的方法进行量化处理。
分类与可比性原则。分类和比较是保证评价结果科学、准确的基础。从指标体系构建到指数计算,均需要在分类和可比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钢铁产业安全指数体系
本评价指标体系以建立钢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目标,采取逐级分解的方法渐次展开,最终落脚到易于获得的企业相关统计指标上。首先,将钢铁产业安全指标设定为3个一级指标:产业环境、产业实力和产业效益。这3个指标从环境、实力和效益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这3个一级指标又被展开为7个二级指标,为了使评价指标能够充分反映行业安全的实际状况并能通过评价构建一个系统的安全指数体系,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有可靠的资料来源,7个二级指标又进一步分解为22个三级指标。
表3-1 钢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三)指标解释
A1产业环境
产业环境指标是从综合环境和生产要素两个方面分析,包括政府支持力度、国内市场需求、资本运作效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成本6个方面,旨在研究外部因素来评价钢铁产业安全的基本状况。
A2产业实力
产业实力指标是从产业控制力、产业规模和企业实力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归纳内部因素对钢铁产业安全的影响效力,包括国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外资股权控制率、钢材产量、粗钢产量、生铁产量、企业单位数、企业利润总额、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0个三级指标。
A3产业效益
产业效益从产业发展和生产安全的角度衡量钢铁产业的综合效益,包括全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全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全行业资本收益率、吨钢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外排废水量6个三级指标,既衡量钢铁产业的财务状况,也考量产业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状况。
B1综合环境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政府政策作为宏观调控这个“有形的手”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钢铁产业的安全与发展。综合环境旨在衡量国内钢铁产业面临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B2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指标旨在从钢铁产业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角度衡量钢铁产业各要素的水平和贡献度。生产要素包括很多方面,如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本指标主要包括资本和劳动力两个方面。
生产要素反映了钢铁产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管是在什么经济体制下,只有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很好地结合,才能保证钢铁产业安全正常地投资、运营和生产。
B3产业控制力
产业控制力旨在衡量我国对国内和国际钢铁市场的影响力,从市场占有率和股权控制两个方面进行衡量。从控制力的角度衡量我国钢铁产业在世界钢铁产业中的重要程度。
B4产业规模
产业规模旨在从钢铁产业的产量状况衡量我国钢铁产业的规模和实力,反映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速度,并与国际钢铁产业进行比较。
B5企业实力
企业实力旨在从企业的角度衡量我国钢铁产业的综合实力,从企业的营收状况和投资情况来分析我国钢铁产业的企业实力,从企业单位数、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B6产业发展
钢铁产业属于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是第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指标从全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角度出发衡量该产业的赢利能力。
B7生产安全
生产安全从钢铁产业的外部性进行考量和分析,旨在分析钢铁产业的效率和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吨钢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外排废水量三个指标,衡量钢铁产业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C1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政策的倾斜力度和优惠政策影响着钢铁产业发展的好坏,本书将政策倾斜力度进行量化,根据专家打分的方法,将政策的倾斜力度划分为五个等级:80~100分(大力扶持)、60~80分(一般扶持)、40~60分(中立)、20~40分(打压)、20分以下(重点打压)。
C2国内市场需求
国内市场是钢铁产业最重要的消费市场,房地产、汽车、造船等工业都是钢铁的重要消费市场,需求是钢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市场的需求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进而考虑我国钢铁产业的供需状况,判断钢铁产业的发展是否健康。
C3资本运作效率
该指标反映了钢铁企业的资金运用程度,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资金运用的效率越高,资本积累程度越高,产业金融环境越好。其计算公式为:
C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根据2011年《证券时报》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已累计达5000多亿元,环比增长5.5%。固定资产作为钢铁企业的长期资产之一,其占钢铁产业资产总额的比重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本书选取固定投资增长率作为考察钢铁产业安全的指标。其计算公式是:
其中,A1是期末固定投资;A0是期初固定投资。
C5劳动生产率
钢铁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经营管理效益的好坏以及员工技术熟练水平的优劣均可在劳动生产率中体现,劳动生产率越高,钢铁产业安全性越高。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R反映行业增加值;n代表钢铁产业从业人员平均数。
C6单位劳动成本
劳动成本反映钢铁产业整体的劳动状况,工资待遇越高越容易吸引优秀人才,但与此同时也会增加钢铁产业的产业负担。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C1是劳动力总成本;n代表钢铁产业从业人员平均数。
C7国内市场占有率
国内市场占有率旨在衡量我国钢铁企业在我国钢铁市场中的占有率,衡量我国钢铁市场的内部供给满足程度,是我国钢铁产业的重要衡量指标。
C8国际市场占有率
21世纪,中国的企业必须要走出去,钢铁产业也要走向世界,去占领国际市场,既要出口产品,也要去国外投资建厂占领国外的市场。国际市场份额占比影响了我国钢铁产业投资规模、研发力度和劳动力投入的多少等,也直接和间接影响钢铁产业安全。
C9外资股权控制率
外资股权在我国钢铁产业的份额反映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安全性,钢铁产业涉及国计民生,控制权在谁的手中至关重要。
C10钢材产量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各种材料。钢材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资,用途广泛,钢材可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类。
C11粗钢产量
粗钢是较粗的钢,是铁水经过加工,添加合金、碳等元素浇铸成的成品,是指全国钢铁行业可以向社会提供的最终钢材加工原料,美国等一些国家用粗钢产量来统计钢产量。
C12生铁产量
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11%~4.3%,生铁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三类,有耐热、耐腐蚀和耐磨的特性,是我国钢铁产业的重要原材料。
C13企业单位数
企业数量是钢铁产业兴盛程度的重要指标,钢铁企业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
C14企业利润总额
企业利润总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盈亏情况,是反映钢铁产业赢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C15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按照企业工商营业执照中注册的主营和兼营项目内容,主营业务内容是主营业务收入,兼营业务内容是其他业务收入。
C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又称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固定资产投资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也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
C17全行业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用以衡量公司自有资本的效率,衡量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越大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额越高,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越强。
C18全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的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周转率越大,总资产的周转越快,销售能力越强,则企业可以通过周转带来更多的利润。
C19全行业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也称资本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资本的比率,用于反映企业运用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是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C20吨钢能耗
吨钢能耗指生产一吨钢材所消耗的煤炭量,用以反映钢铁产业的生产效率。
C21二氧化硫排放量
二氧化硫是钢铁产业的副产品,是负的外部性,代表了钢铁产业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钢铁产业外部性的重要表现。
C22外排废水量
外排废水量是指钢铁产业的废水的排放,指的是钢铁产业对水环境的污染程度,用以表现钢铁产业的负外部性。
(四)评价基本过程
本书将投资安全评价、运营安全评价和生产安全评价三大部分统一在一个钢铁产业安全的评估体系当中,分别给予这三大部分相应的权重,即分别为30%、50%和20%。同时在三个一级指标系统当中,选取相应的二、三级指标并给予不同的评价分值,即优(分值80~100)、良(分值60~80)、中(分值40~60)、差(分值0~40),并对每个二、三级指标在相应的一级指标系统中赋予相应权重,然后将三大一级指标系统通过加权法得出某个产业的安全度数值。据此,对大多数产业来说,安全度数值区间一般确定为:80~100分(安全,为蓝色),60~80分(基本安全,为绿色),40~60分(不太安全,为黄色),20~40分(不安全,为橙色),20分以下(危机,为红色)。
(五)评价指标体系的简化
前述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复杂,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必要的简化。
指标体系简化的原则
重要性。结合钢铁产业的经济特性,通过专家访谈,遴选出对钢铁产业安全最为重要的指标。
获取性。首先,各项指标应该是可测的,即可以获得连续、可靠、及时的数据。数据不可得的指标需要删除,对于确实重要但数据获取困难的指标,则需要寻找替代指标。
代表性。对于指标表征意义相近、数据走势一致的指标,进行合并。
连续性。指标所代表的数据必须是可以连续获得的,要具有连续性,从而具有可比性。
按照上述原则,简化后的指标体系见表3-2。
表3-2 简化后的钢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