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在新疆教育中的实践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结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13个世居民族,主要使用10种语言。民族成分与语言的多样性,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新疆民族教育历史悠久,教育形式多样,教育制度不断发展、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回顾新疆民族教育历史,自汉朝中央政府将西域纳入版图以来,儒学教育制度在西域地区得到了推行,随着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传入,宗教教育取代了家庭教育的主导地位,后来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学校教育兴起。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教育的大力支持,新疆的民族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兴旺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的民族教育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学前教育得到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地位不断加强;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大力推进民汉合校和混合编班,“双语”教育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实现快速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提高,高等学校已成为自治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主要力量;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师队伍管理得到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完善和提高培养了数十万计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新疆民族教育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与我国一直以来对民族教育采取特殊的优惠发展政策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疆民族教育起点较低、基础较差、底子较薄的情况,对新疆民族教育给予制度上的支持与经费上的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采取了“政策”“工程”“意见”“计划”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加大民族教育经费投入上的支持、适时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持续稳定地实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和培养政策、加强少数民族文字教材的建设等。加大新疆民族教育政策的扶持力度对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推进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和稳定各民族大团结产生了重要及深远影响。

当前,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宏观发展战略,新疆作为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是我国陆路通道上对外开展贸易、文化等交流合作的关键节点,发挥着主力军和桥头堡的作用,“一带一路”战略对新疆的民族教育政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任务。发展新疆民族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前提和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全面系统地梳理新疆民族教育发展历史,研究国家对新疆民族教育的扶持政策,以及这些扶持政策对新疆民族教育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