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幼儿养成教育的原则
教师在开展幼儿养成教育活动时,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一)一贯性原则
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但是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养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健全的心智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说,这是一场持久战,既是毅力的考验,又是耐力的磨炼。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求孩子每天、每一环节都坚持不懈,日复一日,至少1~3年,这着实不是件易事。教师的每一次妥协,就意味着要花双倍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矫正。良好的习惯是在不断坚持、巩固中建立起来的,在培养过程中要一以贯之,不能随意变动。
学习参考
习惯养成需要不断地重复训练
从美美一岁开始,我就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培养她,使她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我经常教导她,不玩玩具时,一定要把玩具放回原处;手头上的垃圾不能随便乱扔,一定要扔到垃圾桶里面去;吃饭时,不要把饭掉在地上,或是吃得满嘴都是米饭和菜;等等。但经常事与愿违,因为孩子有时根本不听我们的话,对于我们大人的话,她们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我越强调,效果越差。我想,这一定是我的教育出现了问题,于是,我主动地去阅读一些书籍,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约翰·洛克(John Locke)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并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养成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看到这些,我内心好高兴,对幼儿教育好像有了一些领悟,于是,我通过反复训练和持续鼓励的方式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例如,我会把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变成儿歌,在玩的过程中,唱给孩子听;我会把物品拟人化,如“玩具妹妹要回家了,我们送她回去”、“小树也怕痛,我们不要打他”等;每当她的行为朝向积极方面有所改变时,我就及时鼓励她,在训练和鼓励中,改善她的不良行为。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孩子的不良行为渐渐地少了很多,有一次,我们到隔壁家里玩,隔壁家的阿姨给美美糖吃,因为阿姨家的客厅没有放垃圾篓,美美吃完糖,手里仍拿着糖纸,出来后,美美自觉主动地把糖纸扔到垃圾桶里面去。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于是,我及时鼓励她,听到我的夸奖后,她很开心。我相信,我的持续努力已经有了回报,对美美的教育,我越来越有信心,因为她已经慢慢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二)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包括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一致、教师之间的一致。教师与家长只有进行密切的沟通,并就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达成一致,才能使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庭里的表现一致起来,才能避免出现“5 +2=0”的现象。而在幼儿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一致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每一环节上保持对幼儿要求的一致,如到园和离园时的互相问好、道别环节等;二是程度的一致性。班中的任何一位教师出现放松懈怠,都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都会损害已养成的行为习惯;三是作息规律的一致性。作息要相对固定,不能总是变动;四是教师动作指令的一致性,这样使幼儿能够在一个常规要求一致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参考
家庭教育中要保持“一致性”原则
家庭教育中,家庭不同成员之间,常常因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别。比如父母对子女要求不一致,就会造成家庭教育者管教要求之间的矛盾,结果削弱教育效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一个要管,一个要放;一个要严,一个要宽。有时夫妻两人还故意在孩子面前扮演黑白脸,以为一个打、一个拉,有哄他的、有吓唬他的就是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其实这不但毫无益处,而且贻害无穷。孩子在这种气氛中成长很容易形成两面性。家长的要求不一致,常常引发家长之间的分歧和争吵。争吵尽管可以设法避开孩子,但分歧是无法避开孩子的眼光的。这种分歧会给孩子造成教育的“真空”,而孩子也往往很善于钻这样的空子:在受了一方管教后就跑到另一方去诉苦;在受到一方呵斥责罚后,就跑到另一方去争得安抚。另外,孩子还会由此产生对家长的不同看法与态度。比如,他会误以为家长中有的爱他,有的不爱他;有的专门保护他,有的老是惩罚他。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做到要求统一、教育一致呢?这里提出几条建议。
1.保持情感投射的一致性
情感投射的一致性是指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对其子女、晚辈都应具有同样程度的爱,怀有相似的感情,秉持趋于一致的教育态度。这种爱、感情、态度通过成人对子女的言行表现出来。如果对孩子情感投射的幅度、强度不一致,会导致孩子对有的家庭成员亲近,对有的家庭成员疏远、回避,甚至产生敌对心理。
2.保持教育思想的一致性
一个小孩把自己的雨伞让给别人打,自己却被雨淋湿了。回家后,父亲赞扬他这种行为,而母亲却数落孩子。这种教育思想的不一致就会使孩子不能形成统一的价值尺度和是非判断标准,从而使孩子陷入迷茫,失去言行的方向性。类似这样的事,只要父母一方处理得合理,另一方就应当予以支持,决不能各唱各的调,否则教育效果就会相互抵消。
3.保持教育过程的一致性
家长由于经历不同,文化水平有差异,性格也可能不一样,因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会出现不同的看法。一旦出现分歧,不要争吵,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应当心平气和地弄清情况,找出原因,想出办法。如果没有原则性分歧,就完全可以求大同存小异,克服分歧,协调解决。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商量,取得共识是很重要的。
4.共同学习教育知识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科学的教育知识。这在老一辈家长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当中文化程度低下(甚至文盲)、缺乏科学教育知识的占相当大的比例。有文化的父母应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基础上,向长辈普及科学的教育知识,如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教育故事,在一起看电视时讨论有关的教育案例,支持他们到“家长学校”听课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庭中各成员间不同的意见统一在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之上,才能形成巨大的、有效的教育合力。
(三)协调性原则
在一致性的基础上,教师之间、家长之间要配合默契,协调有序,相互补充。在班级活动中,教师之间应当分工明确。如幼儿如厕、喝水环节,保育员在厕所,一位教师在活动室,一位教师在盥洗室门口,三人协调好,共同关注每个孩子的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时常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保持高度的“敏感”。如保育员在厕所帮助幼儿提裤子,检查是否会露出小肚皮;教师在盥洗室门口,提醒幼儿洗手、喝水的情况;教师在活动室,照看先后如厕的儿童活动。这些均有助于幼儿形成秩序感,而这种秩序感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父母之间对于孩子的教养方式方法也应该做到相互沟通和协调。
学习参考
父母该如何做好孩子教育方面的协调
教养孩子是父母共同的事情,如果只由单方面负担全责,无疑十分艰辛。因此,如果一方因故而不能顾及日常养育之事,在另一方单独担负教养职责的情况下,一方也要对教养孩子的事表示关切,万万不可置身事外,更不应采取挑剔的态度,抱怨妻子未能把孩子调教好。否则,一方在辛劳之后却得不到另一方的体谅,情绪一定相当恶劣,这会很自然地感染孩子,使他也难以快乐起来。
父母双方在正常承担日常教养孩子的任务时,若一方管教孩子,另一方应积极支持配合。如果对对方的做法不满意,当时也要保持沉默,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表示相反意见,或给孩子一个不同的指令,免得对方下不了台,也不致使孩子陷入两难之中。应当在事情过后,孩子不在身边时再行讨论。讨论时,要避免指责对方,不要说:“今天你为什么那么凶!”而应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如:“看到你骂小明,我的心里有点难过……”“今天你骂了小明,我有一点不放心他,因为……”指责容易激怒对方,引起争吵。平心静气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则可以放开自己的胸襟,使对方反思而不致反唇相讥和针锋相对,这样便能进行有益的交流。
只要稍加追忆,不难发现我们对教养孩子的看法,往往与自己的童年经验或成长历程有关。夫妇双方不妨由此着眼,认识到对方与自己看法相异乃是由于成长经历和背景不同所致,不一定不好,更不必强硬要求对方“认错”。
夫妇间要彼此接受对方存在不同思想观点的现实,但是在培育孩子的行为上,则要尽量求取一致。例如,要训练孩子自己吃饭,改掉喜欢吃零食的坏习惯,两个人可以商量好,利用两周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学着吃饭,夫妻同时做到:一不喂食;二饭前两小时内不给零食;三只要孩子自己吃饭,立刻给予口头称赞。并约定两周之后评估效果,再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的方案。只有双方共同商讨对策,而不强行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教育观点,教养孩子才不至于陷入无谓的矛盾之中。
父母两人,在性别上可以发挥互补效用。例如:儿子喜欢体能活动时,也许爸爸更有优势陪他运动;女儿有兴趣学习手工时,妈妈则能发挥女性细腻的特点来指导她。如果母亲容易心软,无法坚守应有的原则时,可以商请意志比较坚定的爸爸来帮助,树立适度的权威。夫妇俩人也要利用彼此不同的个性和爱好,取长补短。例如,有一家夫妻,太太性情急躁,丈夫却心细如丝,耐性十足。太太指导孩子做功课时,母子经常发生冲突。后来改由丈夫负责检查作业和指导功课,效果则很好。现代家庭里,教养子女需要将两人的长处同时发挥出来,使孩子接触到父母双方的特长,吸取更多的优点。
管孩子时,大人难免有觉得恼火或失意的时候。这时,夫妇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疏导、相互鼓励打气尤其重要。孩子是双方共有的,一方对孩子失望不满时,没有谁能比另一方更能分担忧愁,所以,夫妻双方遇事时相互责备应当少一点,相互倾听和相互体谅应当多一点。唯有这样,才能理性地把问题处理好。
孩子可以是夫妇争执的起因,也可以是促使夫妇更为亲密的推手,这全看两人如何协调沟通。如果两人为了孩子的事情经常争吵,孩子心中会困惑、愧疚,因为他知道父母的争吵是因他而起。父母在教养孩子上若能很好地协调,孩子才能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获得安全感、幸福感。
(四)示范性原则
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幼儿模仿性强,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为主,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观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例如,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相互见面时彬彬有礼地打招呼、问候,饭后及时收拾桌面,主动帮助别人,在教室里小声说话,轻轻关门等。
案例点评
细微之处,不可忽视
叶老师是九江职业大学附属幼儿园的一位老教师,今年教的是大班。大班的孩子即将进入小学,特别天真可爱,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反映出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叶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书写习惯,例如,在教孩子数学知识的时候,叶老师就不断强调,要把数字写得工整一些,等号要用尺子画得直一些,叶老师的强调,使得幼儿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可是,有一天,因为快要放学,叶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在黑板上画等号时没有使用尺子,但这不经意间的小动作却留在了孩子的脑海中,课堂活动结束后,有个小朋友来到叶老师身边,对着叶老师说:“老师,刚才你在画等号的时候没有用尺子,但是,你经常告诉我们,画等号要用尺子。”孩子的“指责”提醒了叶老师,为了不使场面尴尬,于是,叶老师抚摸着小朋友的头说:“刚才啊,老师是想节约时间,所以,就没有用尺子画等号,但是,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小朋友一定要用尺子哦。”说完,就让小朋友赶紧收拾东西去。但是此事一直印在叶老师的脑海中。
在此后的几次数学活动中,叶老师发现小朋友们计算数学时,虽然都能做对,但是孩子们画的等号歪歪扭扭,写的数字也没有以前工整了,叶老师感觉很奇怪,但她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意识到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可能是上次上课时自己的不良行为所引起的,她后悔了。
点评
根据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幼儿对外界的观察、学习和模仿是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的模仿力非常强,对许多事情都充满好奇,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切实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五)暗示性原则
教师对儿童尽量减少口授、耳听的培养方式,不要喋喋不休。你说得越多,幼儿可能反而记得越少。教师要尽量把规则要求蕴含在她们的眼神暗示、行为暗示、环境暗示中。如教师在晨检时对幼儿衣着、个人卫生进行检查,只需说“你穿得真干净”、“你的头发真整齐”、“你的纽扣掉了一颗”这样的话语即可,而不必唠叨“你应当注意卫生,养成爱干净的习惯”。
学习参考
巧用暗示,多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的区域活动常规
“暗示”的合理运用,一方面可以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自尊心,使儿童在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改正缺点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墙上图示的暗示——规范孩子的行为,解放孩子空间
“暗示”是激励教育法的一种手段,我们合理地运用积极的暗示,使儿童自然而然地接受关于区域常规方面的教育,充分发挥“暗示”的作用。例如,为了使区域更通畅、安全,我们在墙上贴上了不同的图示,暗示幼儿不要去干扰他人的活动;有的地方贴上了禁止喧哗的图示,暗示幼儿不大声喧嚷;有的地方贴上操作的图示,引导幼儿规范、合理地操作等。当然,我们不仅让教师来设计图示,有时也让幼儿自己设计有形的图示,以规范他们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这些图示的暗示,在规范了孩子们行为的同时,也解放了孩子们的空间,进一步使孩子们在区域中更轻松、有序地学习、游戏!
2.地上图示的暗示——训练儿童生活技能
我们不仅将一些图示贴在墙上,同时,我们也尝试把“暗示”运用在地面上,以充分发挥“暗示”的作用,特别是我们把“规则”通过图画方式贴在适当的地面位置上,暗示幼儿遵守。例如,在娃娃家入口处的地板上贴上几双小鞋印,鞋跟朝向娃娃家的地方,而且鞋印画得十分有趣,这样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进出习惯;我们在上下楼梯的地方贴上鞋印,使学生养成靠右边有序上下楼梯的良好习惯;等等。
3.柜上图文的暗示——自我提醒,预防哄抢现象
在活动室里,我们发现孩子在玩具柜上拿东西时,经常出现哄抢现象,这可能会养成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于是,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一套图文并茂的“温馨提示”,并将其张贴在玩具柜上。这样,就预防了孩子们出现哄抢的现象。通过这小小“区域温馨提示”的暗示,在游戏中对幼儿起到自我提醒和互相提醒的作用。这些图示的积极暗示,避免了老师消极的命令,规范了孩子们的行为,尊重了孩子,充分发挥了儿童在受教育中的主动性,使他们能愉快地接受教育。
(六)预见性原则
要求教师充分分析、了解本班幼儿的行为特点,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个别特殊儿童更要特别关注,做到心中有数。要有具体的培养措施和管理方式,让幼儿在形象生动的活动中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
学习参考
事先预防,而非事后惩罚
惩罚无效的原因之一,就是事后惩罚,或是“马后炮”。张老师刚接下中(1)班时,发现班上有一个男孩小强经常打其他小孩,通过与其他老师聊天了解到,这个男孩经常打同伴,其他老师用了各种各样的惩罚措施以惩罚他的打人习惯,却一直无效。刚开始时,看到小强的打人行为,张老师也很无助,但是,这个问题始终要解决,于是,张老师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该男孩的不良习惯。
某天,张老师正与保育老师聊天时,保育员突然对张老师说:“你看,小强在那个活动区里,待会儿又要打人啦。”听完后,张老师已经预见到即将发生的事情,如果是以往的话,老师可能等小强出手后再想办法惩罚他,但是张老师这次却不这样做,她觉得这是一次良好的教育机会,于是,她迅速走过去,当小强刚刚抬起手的时候,老师抓住了他的手,男孩很生气,张老师则温和地告诉他,她不会让他打那个女孩。刚开始时男孩以为张老师会批评他,因为他在家里经常挨批,老师也经常惩罚他,但后来当他发现张老师只是温和地抓住了自己的手,男孩开始哭了起来。张老师带小强到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和他聊起天来,了解他家里的情况,了解他为什么想打女孩等。沟通中张老师给予了“发声”的机会,小强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把自己的想法都告诉了张老师。张老师总结,小强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他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经常有挫败感和孤独感;二是他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时他也因自己打人行为而感到后悔。了解到这些,张老师就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小强解决人际关系和控制自己行为的问题。后来,小强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改善,与同学的关系也好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打其他同伴了,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上述案例中,事后惩罚的效果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而应在事前,或事中,进行有效的干预,在预防不良行为发生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说,事前或事中预防比事后惩罚的效果要好很多。
(七)发展性原则
幼儿园养成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幼儿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在了解幼儿原有水平与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有所发展和提高。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是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的。活动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幼儿发展。儿童的发展是全面的,包括身体、道德、社会能力、智力、情感等,养成教育活动要追求幼儿的全面素质提高,不偏重于某一方面。
学习参考
双生子爬梯试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Gesell, Arnold Lucius)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而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格塞尔分析说,其实孩子46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在现实中,有些年轻父母,往往不按照孩子发展的内在规律人为地通过训练来加速孩子的发展。孩子一般3个月时会俯卧,能用手臂撑住抬头,4~6个月会翻身,7~8个月会坐会爬,1岁左右才会站立或独立行走。心急的父母们则通过“学步车”等,让孩子越过“爬”的阶段,或者很少让孩子爬,就直接学走路。这种“跨越式的发展”,虽然能让孩子早早地学会走路,但过早走路,容易把孩子的双腿压弯,影响形体健美,还容易形成扁平足,可能造成孩子日后走路步伐不稳,跌跌撞撞。
在促进孩子心理发展方面,人为地加速孩子的发展,同样会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危害。幼儿期的孩子正处在“游戏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应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不少的家长却认为游戏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因而提前教导孩子学习知识(如读、写、算)或才艺(如绘画、弹琴、舞蹈),将孩子提前置于“不成功便失败”的压力之下,这样会使孩子养成以后遇事退缩与事后内疚的不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