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是患存在和发生的“心”患之源
近代以前的人们认为,日月往复,生死轮回,今天是过去的延伸,明天是今天的继续。世界从来如此,将来也如此持续下去。似乎一切都有定数,都由上帝安排好了,人除了祈求上帝保佑之外,其他则无能为力。在近代科学的经典——牛顿力学中,把时间T换成-T有相同的结果,这里的时间作为描绘运动的参数是可逆的,过去和未来是对称的,时光似乎可以倒流,未来和过去看来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按照牛顿力学给人提供的世界观,只要前提条件给定了,事物的命运也就定了。就将沿着一条轨道运行下去,而且还可以沿着这条轨道折身返回——这是一条静态的轨道图景。这样的观点,在18世纪提出的著名的拉普拉斯决定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认为只要知道了事物的前提条件,就不只是“前知500年,后知500年”,还可以预见到事物的永远。这样一切都早已决定了,人在世界面前无能为力,不管是面对成功还是失败、是幸福还是不幸,除了接受之外无能为力。在这种决定论的世界观中,是无所谓有患无患的。而人是一种高级的动物,偏心、贪心、嫉妒心、狂妄之心,是人的本性,中国著名法师净空曰:宇宙万有本体,一切法由“心”想成,万事万物都是由“心”想成的。因此,“心”患是万患之首。“心”净人则安,“心”恶则事乱,天下乱,万事万物由人的“心”展现,人的“心”患是万事万物的本能之患。这种本性就决定了人生存在不同的环境里,产生出不同的理念,有的理念是温和善良的,有的理念是粗暴恶毒的,不同的理念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作用,一般决策行为的人群有其局限性,效能的得失、成败只会影响到少数人或部分人的利益。而一些高级决策者,其行为如何可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因此,在客观世界的不确定世界里,人对改造世界和利用世界的作用意义会产生极为不同的结果。对患的存在和发生都有其特质不同的作用。
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20世纪的科学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机械决定论的世界观。相对论、量子力学、耗散结构理论和现代宇宙学向人类描述了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宇宙图景——客观世界的不可逆发展充满着分叉和选择,系统的发生从无序到有序,从一种有序态到另一种有序态的转变充满着不确定性。在这个不确定的、概率性的世界中,未来不是注定的,而是开放的、不确定的,今天并非必然就是昨天的继续,未来也并非就在今天的延长线上。
确定性终结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从一个确定论的世界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即并不意味着我们从一个确定论的世界走向了一个纯机遇的、变化无常的、不可捉摸的世界。确定性终结了,我们面对着一个概率性的世界,同时更是置身于这个概率性的世界之中。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在自然科学中重新得到了承认。人的创造力,有了其自然科学的依托。也就是说,在这个概率性的世界中人作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创造作用,通过人的努力、人的力量、人的创造性,使可能化为不可能,也可以使不可能化为可能。有道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十分因素中,确定性因素仅占三分,不确定性因素则占七分,而这七分的不确定性为人类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可能。对患而言可使大患化小小患化无,只要心无患则行事无灾,人无患则天下平安,人患是万般灾难之源,万般患灾乃心患之源。
总之,正是由于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构成了患的存在和发生的客观基础。同时也正是因为世界的这种不确定性,“上帝”给人战胜患留下了位置。
在不确定性的人类社会发展中,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越是要走远路、走新路,在不确定的社会环境中遇到的各种患情可能性就越多,失患的可能性就越大、概率就越高。那么,可不可以为了避免失患,就不再去尝试着走新路、不去努力走远路呢?当然可以。事实上,有些人正是这样做的。他们不但不敢走新路、走远路,甚至连出门都害怕,结果就是一辈子守在父辈留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打转转。到最后你说他“白活了”可能有些过分,但说他活得畏缩、活得平庸、活得可怜肯定算不上冤枉他。
人类社会的精彩和进步,一定是那些被梦想呼唤着勇于探索、知患而闯、敢于试错、激情万丈探索新路、艰苦卓绝跋涉远路的人们创造出来的。遗憾的是,人们在追求精彩和进步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确定的患情,总是难免会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与牺牲,有时甚至是高昂的代价和惨痛的牺牲。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仅要把鲜花和掌声送给那些历经万患之灾、千难万险终获成功的先驱者,还应该把我们心底崇高的敬意献给失败英雄——那些为别人的成功铺了路、蹚了雷,自己却未能笑到最后、未曾品尝到胜利喜悦和成功果实的“先烈们”。
比较而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无数知患而行、防患而成的先行者提供的经验教训可借鉴,我们这些后来者真是太幸运了。只要是一个真正的有心人,不管你朝着哪个方向出发,也不管你的目标有多么高远,你几乎总是能够发现前人留下的路标和警示,而且,越是容易迷路的地方,越容易找到向导;越是危患之地,事先的提醒越强烈,可以依靠的工具也越先进,真是想犯错误都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出问题甚至是“铸成大患”的话,其原因往往不是方式方法不对或能力智慧不够用,而很可能是“心”出了问题,“太贪了”“太黑了”“太坏了”等等。只要“心不正”,时间长了不但一定会失患,而且很可能犯丑陋、丑恶、令人不齿的错误,让当事人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如此说来,是不是“心正”就会不失患、就不会犯错误、就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了呢?也不尽然。何况,“一帆风顺”也未必就是完美的人生。记得有一次笔者独自驱车到北京的北城去开会,一不小心走错了路。本来一开始非常着急,不知道怎样才能回到自己熟悉的道路上。但是当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走在一条如此美丽的湖边马路上,近处车少人稀、空气澄澈,远处波光潋滟、树影婆娑,还有三五游人在隐约可见的小岛上闲坐、徜徉时,心中不由得一阵狂喜:如果没有走错路,怎么会发现在这拥挤、喧嚣、令人烦躁不已的环境里,竟藏有这样一个神秘、陌生的小小仙境呢?于是得出一个感悟:天下也许没有不失患、不走错路、不犯错误的人生,但是要犯错最好就犯美丽的错误。它也许会让你付出一些代价,但带给你的却可能是美丽的邂逅、意外的惊喜,是没有这个错误可能一生都领略不到的景致,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当然,更性感、更深刻的美丽永远属于人类的思想,因此,真正美丽的错误除了带给我们外在的美丽,一定还有内在的美丽;除了带给我们物质的、自然的美丽,一定还有精神的、灵魂的美丽。而这些美丽如果只能源于美丽的错误,那也一定是我们遇患犯得起的错误,人类遇患而犯得起的错误,是上帝借美丽的错误对脆弱的我们、脆弱的人类的美好馈赠。
是的,如果我们不至于弄脏自己的心,不至于迷失自己的灵魂,偶尔迷失一下道路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心”正,既可防患,又可成功,做人为上,事业有为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