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研究意义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及统计测度方法研究是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研究的实质性内容。该项研究对推进能源和节能统计工作,准确衡量和动态监控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状况,有效制订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完善国家能源管理体系,发挥能源对国家、社会的服务作用,提高环境友好和社会福利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2.1 理论意义

本研究的重点从区域上看,是在国家层面上研究能源利用效率问题,属于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研究;从诱致因素来看,是混合型能源利用效率问题;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是一次性能源和初始能源利用环节的效率问题,试图在理论上能够有所突破。

1.揭示能源利用效率的内涵

研究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理论体系,提高人们对能源利用效率的认识水平和驾驭能力。能源利用效率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既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既有政府管理水平,也有国家产业结构现状;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加强对所有这些问题的深入认识,揭示这些问题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制定出合适的科学的管理对策,无疑对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丰富能源利用效率理论

能源系统是十分复杂的,传统的能源利用效率研究一般都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论述能源战略及战略实施的影响,很难切实有效地全面剖析能源利用效率的实质。本课题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能源利用效率及其测度问题,在构建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和检验能源利用效率思想、理论和方法。

3.缩小国内外能源利用效率研究水平的差距

当前,能源利用效率研究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定量方法的应用,特别注重将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等理论应用到能源利用效率研究之中。如何研究、怎样处理这些问题正成为能源安全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焦点。本课题选取能源利用效率及其测度进行研究,完全符合这一新的研究趋势。另外,本课题采用经济学研究范式,通过研究能源利用效率的系统性,构建能源利用效率测度系统模型,揭示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社会、人口等因素复杂作用机理,寻找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求推动能源利用效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特别是推动中国利用效率研究向更加现实、更加科学的方面发展,缩小中国在这一研究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1.2.2 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经济影响巨大的石油,近几年进口量不断攀升,引起了人们对能源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中国剩余石油探明储量的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0%左右,可采储量一直入不敷出,储采比明显下降,东部主要产油区已进入开采后期,而西部战略接替区的石油开发又比预期的缓慢。海上石油产量近年虽有所增加,但新发现的多为中小油田,产量有限,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依存度会越来越高(1993年、2000年及201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分别为6.5%、30.2%、55.1%)《中国石油2010年对外依存度超过55%》,《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3月24。。与今后10年年均增长7%~8%的经济目标相比,原油产量年均增长率预计却只有1%左右。因此,如果国内原油勘探没有重大突破,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就要靠大量进口原油作为保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中,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如果不对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加以重视,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作为重要的突破点之一的能源利用效率问题成了国家、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家多次从产业、技术和宣传等方面更加深入研究和实践。除上述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以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化石能源的使用,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的加大,使生态系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发展的空间正逐渐变得有限,可持续发展正日渐受到威胁。由此,将经济、社会、环境与能源科学整合到能源安全的研究框架中,以能源利用效率为突破口,进行能源利用效率及其测度研究,提出能源利用效率调控对策,促使中国能源环境保持安全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实践上具有深远意义。

本课题通过梳理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试图建立能源利用效率的测度指标体系,对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其他32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状况横向对比分析,研究能源利用效率特性和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及社会效用等的作用机制,继而利用CGE模型和生态足迹法解释分析中国历年能源利用效率指标,提出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战略措施及其实施顺序等,为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因此,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