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历史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的轴心时代

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很多文明都出现了一个轴心时代,他们的文化都出现了一个决定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著作。中国在轴心时代出现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阎步克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春秋战国,作为中华文明最灿烂的时代之一,出现了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几大人物,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孔子、老子无疑。

圣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于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春秋后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其言论以及与弟子的对话被编成《论语》一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之所以会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与孔子有着莫大的关联。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这些即现代意义上所说的秩序和制度。因此即便是21世纪,孔子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仍有着深远影响。

孔子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但是传到孔子这一世的时候,家世已大不如前。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被正妻逐出家门。因此,他从小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我年轻的时候生活贫贱,所以能做许多粗活”。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想从政,因此对国家大事十分关注,经常独自思考一些治国方针,也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但孔子真正在政治上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是在鲁定公九年,那时孔子已经51岁了。他最初被任命为中都宰,在任一年后,因为中都被他治理得很好,随后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被升为大司寇并摄理相事,鲁国因此大治。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齐国看到鲁国有了强大的迹象,非常畏惧孔子的政治才能,害怕齐国因此受到威胁。于是,齐国送了80名美女到鲁国,为的是让鲁国国君和大臣安于享乐。鲁国执政的季桓子接受女乐之后,开始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就这样,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随后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周游列国。

孔子的思想主要在于“仁”和“礼”,所以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希望恢复周礼,因为周朝是孔子心中的理想国度。他主张用道德和礼教来维护国家的统治和人民的行为,进而实现天下大同,他还反对苛政和任意杀害百姓,孔子的治国方略在后世被称为“德治”或“礼治”。

“仁”是孔子提出的第一个人生理想问题,并在随后的日子里成为他的主要人生理想。他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子以“仁”为中心,树立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等等。孔子的仁政思想最大的特点是泛爱和注重人性,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孔子除了在政治上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外,也把“仁”作为人的行动标准和道德尺度,如“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孔子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兴办私学,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使平民也能得到受教育和学习礼仪的机会。当时的传统信条是“礼不下庶人”,所以孔子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弟子3000,出名的贤人就有72位,其中颜回、闵子骞、原宪、曾参、子路、冉耕、冉雍、公冶长等都是平民。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提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此外,他还认为求学者应该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态度。

孔子一生生活清苦,却安贫乐道,他曾经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见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第一位的。当贫富与自己所坚持的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乐于贫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孔子内心坚持的一直都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思想观点。孔子所谓的“义”和他坚持的“仁”一样,都是他向往的一种社会道德规范。而“利”作为人对物质的谋求应该放在后边,对待利的态度应该是“义然后取”。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对待“义”与“利”的态度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意思是有道德的君子应该是重义的,缺乏修养的小人才会执着于利。

你不知道的历史学

【子贡赎奴】


春秋时期,中国还处于奴隶社会,买卖奴隶的现象非常常见。那时鲁国有这样的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其他国家游历时,发现有鲁国人作为奴隶被买卖的,可以先掏钱把奴隶赎买出来,然后回到鲁国后可以去国库报账,国库会把钱还给掏钱的人。

当时,孔子的学生子贡,在国外游历的时候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于是他就把被买卖为奴隶的鲁国人赎了出来,但回到鲁国以后,他却没有去国库报账。别人知道后都说子贡品格高尚。然而孔子知道后,却大骂子贡,说他做错了。别人感到非常奇怪,就问孔子道:“做了好事,把国人赎了回来,并且自己掏钱没有花费国家的钱财,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的表现吗?”

孔子回答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种做法,目光有点短浅。他实际上是妨碍了更多的人去做好事,以后去赎买鲁国奴隶的人会越来越少。因为他回来后没有去报账,别人说他品格高尚。那么,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想要把他赎出来的时候,就会担心如果赎买之后去报账,那么别人就要议论说他的品格不如子贡。这样的话,其实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赎买出来,因此是有害的。”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陈国苦县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官”。他生活于约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被道教尊为教祖。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无为”,而且他还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规律。老子的思想主张被后世整编为《老子》一书,书中包含着大量朴素的辩证法。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认为事物具有正反两面,可以对立转化,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另外,老子关心民众的生活,敢为百姓立言,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以及“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等等。

老子留给后人最宝贵的就是他的哲学思想,他的“无为”并不是真正的“无为”。根据老子的哲学观点,“无为”也是可以转化为“有为”的。无为不是为所欲为,也并非没有立场,老子追求的其实是思想上的一种和谐关系。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道生万物,处于统摄地位,是对万事万物系统性的概括。道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它是一种关系,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描述:“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像;忽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也就是说,道无处不在,恍恍惚惚,在无形之中有事物的影像;在幽暗之中却又真实存在。老子认为,道的运动是和谐的循环运动,认为社会中的一些矛盾如福与祸、正与奇等,都处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是一种和谐的存在。

老子的另一重要思想就是“小国寡民”的治国观点。《老子》第八十章中是这样描述的:“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主张的“小国寡民”思想,并不是说要回到原始社会,他追求的是一种淳朴的民风,是一种没有干戈的太平安定生活。在老子的设想中,人们的生活应该没有战争,大家也是平等自由的,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什么贵族和皇帝。

老子的“小国寡民”政治思想与他无为而治的哲学观点是表里相依的。老子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治大国若烹小鲜”,认为治理天下不能太过劳烦百姓,不能对百姓控制太紧,相反,应该尽量不打扰百姓的生活,减少扰民,进而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老子的政治思想得到了后世一些统治者的认同,比如汉初之时,统治者就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信条,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进而才有了汉初的“文景之治”。

你不知道的历史学

【哀伤有度】


老子在周朝做守藏室史的时候,多次回家探望母亲,希望母亲可以和他一起生活,方便自己照顾。但是老子的母亲因为在陈国相邑住久了,对这里产生了感情,所以不愿意搬迁到周国。就这样,老子在周朝做官,母亲却在陈国生活了30年。

有一天,老子得到家书说母亲病危。于是就向周天子请假,说回家探望病危的母亲。等到老子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去世。老子面对着母亲的坟墓,回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以及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伤心欲绝,于是就坐在地上不吃饭也不睡觉。沉思许久之后,老子顿悟,发现自己竟如此愚笨,顿时感到如释重负,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饥饿和疲惫,于是他饱餐一顿后倒头大睡。

家里的仆人和侍女都觉得非常奇怪,老子前后差别为何如此之大,于是就问老子发生了什么?老子回答道:“人活在这个世上有情感也有理智。有情感,所以可以感觉到家庭人伦的和谐温暖;又因为理智的存在,所以能通情达理,遇到事情时不会忙乱。情感,要依附于理智,理智要掌控情感。如果情感控制了理智,那么人就会变得昏庸且做事颠倒;如果用理智来统治情感,那么人就会变得聪慧,做事合乎制度。母亲生了我,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母亲离我西去,我对母亲的情感难舍难分。情感难以割舍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这时难以保持理智,那么整个人就乱了。所以无论我现在再怎么悲痛也不能放任自己。现在我醒悟了,可以用理智来统治情感,所以情感得到了节制,做事就恢复了理智,因此肚子感到饥饿就要大口吃饭,身体感到困乏就要去睡觉。”

家仆问道:“如何用理智来统治情感呢?”

老子回答道:“人生在世,都是从无到有。既然是从无到有,那么也必然会从有再变回无。没有我和母亲存在的时候,就没有了母子之情。有我和母亲的时候,母子之情才得以存在。现在母亲离我而去了,母亲已经没有了情感,只剩下我还保有情感。等到母亲和我都不存在的时候,那就什么情感也没了。人的感情没有的时候和感情变没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吗?是没有差别的。因此,沉溺于离别之情中痛不欲生,难道不是愚笨吗?人们都是这样,骨肉母子之情难以割舍,这本合乎情理,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因难以割舍而不去节制,任其释放而不管不顾,就违背了自然运转的道理。违背自然运转的道理是多么愚笨啊!我想到这里的时候,就有了饥饿感而想要吃饭,感觉困倦而想要睡觉。”

仆人们听后,都觉得豁然开朗。

老子本人非常长寿,活到了101岁。他去世的时候,邻里街坊全来吊唁。老人就像失去了孩子一样痛哭,少年就像失去了父母一样痛哭。这时候老子的好友秦佚前来吊唁,走到老子的灵旁,不跪不拜,仅以拱手致意,哭号三声便停止了。

等到秦佚要转身离去的时候,邻居拦住他问道:“你不是老子的好友吗?”秦佚回答道:“当然是。”邻居继续问道:“既然你是老子的好友,为何如此薄情失礼?”秦佚回答道:“为什么不可以?”邻居听后,纷纷大声质问秦佚这样做道理何在。

秦佚笑着回答道:“我老友老聃说过,‘生亦不喜,死亦不悲’。你们听说过吗?当年老聃出生的时候,是从无到有,聚气而来,顺时而生,这一切合乎自然规律,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现在老聃去世,是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同样合乎自然规律,有什么值得难过的呢?我作为老聃的好友,遵循他的行为准则,所以能用理智来驾驭情感,不会悲伤痛哭。”邻人听完之后,好像有所感悟。于是接着问道:“你既然没有感到伤悲,那你为何又大哭三声?”

秦佚笑着回答道:“我大哭三声,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在与老聃告别。第一声是表明老聃的出生应时合理;第二声是言明老聃的离世也同样应时合理;第三声是表明老聃在世间所传的无为之道应时合理。老聃的一举一动都应时合理,我有什么好伤悲的呢?”邻居们听后都说秦佚是老聃真正的朋友,所以推举秦佚为主葬之人。

老聃入土的时候,秦佚用悼文赞颂老聃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