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以退为进,彰显智慧的魅力
滑稽演员胡珀在一次演出中说:“我住的旅馆简直是锻炼柔术的好地方,连老鼠都要驼着背才能进去。”旅馆老板从电视节目上听到了这句话,于是致电胡珀要求他道歉,因为他的话对旅馆的声誉造成了影响,如果胡珀拒不道歉,店主将诉诸法律。
胡珀却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他换了一种方式,既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又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他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公开道歉,说:“我收回上次的话,其实那间旅馆还算是不错,老鼠也不一定非要驼背,它们应该是可以站直的。”
他第一次说“老鼠都要驼背”,意思是说旅馆的狭小低矮;第二次的说法“老鼠可以直起腰”则是否定了旅馆低矮的说法,但还是肯定了旅馆里有老鼠这个事实。所以胡珀看似发表了道歉声明,但实际上仍然在批评旅馆,不但坚持了第一次的说法,同时讽刺的更加辛辣。
英国有一个诗人小有名气,有一天他在酒馆里当众朗诵了一首小诗,并且宣称这是自己的作品。酒馆里有一个诗词评论家,听出了这首诗不是原创,所以他指出:“这首诗的原作并不是他,而是从某一本诗集里偷来的。”诗人听到以后十分气恼,要求评论家当众给他道歉。评论家思索一番,点头答应了,说:“我以往从来不会收回自己说过的话,但这次我要收回。我本来以为这位先生从诗集里偷来了这首诗,但是当我打开诗集时却发现,这首诗还好端端地躺在书里,所以抱歉。”
两句话虽然说法不一样,但实际上表达的意思依旧是诗人剽窃他人的作品。意思不但没有变,反而进一步强调了事实,这种嘲讽无疑在程度上又深了一层。
兵法有云:“以退为进。”前边提到的两个故事无疑是很典型的例子。这种博弈交锋和治水是一个道理,我们不能与之硬碰硬,应该避开其锋芒,从侧面疏导水流,找准对方的弱点狠狠戳一记。这里的“退”只是策略,而最终的目的实际上还是“进”。这种小技巧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其实非常的广泛。
当我们和别人意见相左发生分歧时,我们先主动退让一步,承认对方说的没错,然后再抓住机会反攻对方暴露出的短板,驳斥他的说法。这种说话的方式就是以退为进,在很多辩论比赛上,正反双方的辩友经常通过这种方式进攻对手。瞅准对方弱点顺势而上,效果往往要比搬道理硬碰硬来得好。
公孙弘虽然贵为大汉丞相,但是年轻时却家徒四壁,非常的贫穷。他在那时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一直到他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时也不曾忘却。他每天吃饭只要一个荤菜,睡觉盖的被子也是普通棉被,不像其他达官贵人那样锦衣玉食,过着奢华的生活。大臣汲黯为此参了他一本,奏章大概的意思是说公孙弘位列三公,明明俸禄不少不差钱,但是还盖着普通被子、吃一个荤菜。他的目的其实是沽名钓誉,想要骗取俭朴清廉的美誉。
汉武帝看过奏章之后问公孙弘:“汲黯所言是否属实?”公孙弘回答道:“汲黯大人说得很对,满朝文武就我俩关系好,他也最了解我。今天他既然当着陛下的面指出来,自然是击中了我的软肋。我身为丞相却过着和普通百姓一样的生活,的确是沽名钓誉。要不是汲黯大人对陛下忠心耿耿,想必陛下也不会听到这番批评。”这话听在汉武帝耳中却变了味道,他不但没有觉得公孙弘沽名钓誉,反而认为丞相为人谦让,所以后来愈加尊敬他。
公孙弘的智慧就在于,一不解释、二不分辩,大大方方地全部承认。因为汲黯已经向汉武帝表示他是在沽名钓誉,故意为之。不管他如何解释,在旁人眼里只能落个“狡辩”的嘴脸。公孙弘混迹官场身居高位,自然清楚这种指责的厉害,所以干脆承认了自己沽名钓誉。毕竟沽名钓誉又不是什么罪过,总好过在皇帝面前狡辩。而且公孙弘在大方承认的同时还不忘夸奖汲黯,如此一来,汉武帝更觉得宰相肚里果然能撑起大船。既然文武大臣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丞相沽名钓誉,那公孙弘索性就不解释了,沽名钓誉怎么着?既不威胁皇帝,对满朝文武也没什么损害,这只不过是个人对清名的癖好而已,又没碍着其他人。你要是不服,你也沽名钓誉啊!
由此可见,以退为进确实是博弈的大智慧。看似忍让退让,其实却不动声色地前进了一步,而且对方还无可奈何。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或者职场里可以熟练地运用这种策略,担保你能大受裨益。对于子虚乌有的事情不去分辩解释,时间自然会给出真相,等到那一天,指责你的人将会被千夫所指,而我们自己反而更加受人尊敬。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毛病承认也就承认了,你落落大方地承认,别人反而认为这是你坦荡的表现。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众人的原谅,在多数人心中,一个做事坦荡磊落的人,就算有些小毛病又何妨?谁还没犯过错?
现代社会的信息传递太快,很多公众人物很容易陷入一些舆论旋涡。很多公众人物都会在舆论爆发时赶紧出面澄清或者是解释道歉,其实根本没必要。不辩自明,这才是最好的危机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