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旅游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广义旅游学的结构体系

本书的结构分为六个层次,是一个树形结构(见图2-1):五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是广义旅游学发展的沃土,为广义旅游学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广义旅游学的学术构建是广义旅游学这棵大树的树根,它是广义旅游学得以发展的坚实基础,树干、枝丫、果实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成长;对应广义旅游的大管理和国际化发展是广义旅游学的树干,它连接着树根与枝丫,是广义旅游学的中坚力量;广义旅游对象层次是广义旅游学的树枝,是广义旅游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不同视阈下的广义旅游研究是广义旅游学的树叶,从不同视阈对广义旅游进行探究使得广义旅游学丰富多彩;探求未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广义旅游学研究的终极目标。

图2-1 广义旅游学树形结构

广义旅游学具体分为十六章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章,广义旅游的实践基础。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旅游面临着广阔的前景。各行各业比较,能够全面对应“五位一体”的只有旅游业。从生活性、补偿性、体验性、无限性、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延伸性等十五个方面入手分析“五位一体”总布局下旅游业的基本认识。接着从生态文明建设、空间配置和创造旅游新版本来阐述“美丽中国”旅游版。“五位一体”谋发展谈了旅游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及一体化。在实践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发展的误区,需要在广义旅游的基础上转型升级。

第二章,广义旅游学的理论构建。解释广义旅游学的形成与发展,给出广义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内在运动,其基本假设包括人的社会行为受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影响、五要素中任一要素变化都会对旅游形态和旅游方式产生影响。阐述广义旅游学核心概念,包括广义旅游、广义旅游资源、广义旅游产品、广义旅游空间、广义旅游市场、广义旅游产业等核心概念;从研究范式、方法论、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给出旅游研究方法。最后用树形结构图形象地展示本书的结构体系为六个层次。

第三章,广义旅游资源。原来认识旅游资源是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旅游资源,要有名山大川;一类是人文旅游资源,要有名胜古迹。这实际上是以观光旅游确定的资源范畴。结合国际旅游业发展经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很多时候发展旅游业不完全靠这两类资源,新的资源概念是社会旅游资源,包括环境旅游资源、生活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等。这一章首先对狭义旅游资源问题进行了剖析,接着解读广义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出广义旅游资源分为:养眼的景观资源、养身的环境资源、养心的社会资源、养神的精神资源、养业的产业资源以及养名的品牌资源六大类,最后给出广义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第四章,广义旅游开发。广义旅游开发探讨了太空旅游、海洋旅游与内陆旅游景区开发,基于不同管理部门的旅游景区开发,基于产业融合的广义旅游景区开发,基于产业集聚的广义旅游区开发。以社区为基础的区域旅游开发从旅游目的地视角看旅游开发的要素,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在广义旅游观中,除了传统的六要素系统外,还应包括旅游信息解说系统、旅游安全救援系统、旅游医疗卫生系统、旅游生态环境系统和旅游公共服务系统。最后是广义旅游开发的主体与投融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战略投资者、金融机构、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开始进入旅游领域,并以其专业能力和市场行为影响旅游产业走向。

第五章,广义旅游规划。首先从旅游规划与旅游的关系、语义学的“旅游”与“旅行”、生活性三方面来解释广义旅游规划中的“旅游”,接着从旅游需求、市场供给、旅游资源要素、旅游环境要素谈了广义旅游规划的研究对象与规划编制的核心要素,最后从国家或地方的民生规划层、国家或地方的旅游休闲规划层、国家或地方的单一旅游规划层、景区层的旅游休闲规划层四个层面谈了广义旅游规划的任务。同时,解释了两大挑战带来的突破机遇,第一个突破是对旅游规划的重新定位,第二个突破是对旅游与休闲发展的全面统筹。

第六章,广义旅游产业。从广义产品概念辨析、旅游产品种类、产品层次去界定广义旅游产品。从产业分类视角、全域旅游视角、产业集群视角、旅游产业构成去考量广义旅游产业。广义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是新旧交织。新的东西在不断地产生,但是传统的模式仍然有市场,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因为研究新型业态就把传统业态都否定掉。二是新老交替,有些新的产品产生了,老的产品比重在下降,又不断再有新产品产生,构造了一个新老交替的格局。新型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必然是产业交融。

第七章,广义旅游市场。这一章节包括广义旅游市场、广义旅游营销和目的地品牌与目的地形象板块的内容。从旅游消费的特点看,广义旅游市场分为入境市场、国内市场、本地市场和出境市场。广义旅游营销离不开确立目的地营销工作的体系、组织、工作焦点、营销绩效的监测评价控制。目的地战略营销的工作要点包括制定目的地营销计划、SWOT分析、确立重点目标市场、目的地定位以及确定营销目标。目的地营销重点使用的促销宣传手段有广告、宣传册、公共关系与公共宣传、人员推销、旅游网站及口碑宣传。

第八章,大城市视阈下的广义旅游。城市具有诸多魅力,但同时存在城市病,在城市发展理念逐步回归到为人服务本源的指导下时,城市广义旅游具有鲜明的个性、具有简·雅各布描绘的复杂性、具有新业态自由生长的空间、街巷肌理发展良好、充分考虑旅游者需求、有相当的经济基础。因此,城市的广义旅游应把城市本身作为旅游吸引物、旅游业融入城市的各个方面、深度挖掘城市的文化特征、注重培养热情好客居民、给旅游市场充分自由生长的空间。城市广义旅游的未来应把重点转移到能力与环境的建设方面。在具体操作中,找准题目、小题大做、偏题正做、虚题实做、远题近做、洋题中做、中题洋做。达到五个力:视觉震撼力、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浸润力、快乐激荡力,从而开拓一个新的发展局面,改变千城一面的尴尬状态。

第九章,大乡村视阈下的广义旅游。泛旅游是世界大趋势,工业化与城市化催生旅游产业壮大,后工业化推动旅游产业泛化,中国旅游业的实践突破狭义旅游局限。乡村发展是世界难题,而多元发展旅游破解发展难题,大乡村整合助力乡村发展。发展旅游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在农村发展旅游业,有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拓展农业的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有效改善农村民生,在解决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中作用重大。发展旅游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西部地区和山区的民生状况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效调节人们收入的地区差异。

第十章,大休闲视阈下的广义旅游。休闲是旅游的蓝海,从旅游扩展到休闲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应该是摆脱旅游传统竞争的蓝海方式。现在休闲需求的普遍性意味着有一个很大的领域摆在旅游业的面前。2006年在杭州召开的休闲博览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休闲元年,正适应中国这样一个大的休闲市场的发展。从时间维度、心理维度、活动维度来界定休闲概念,休闲的领域更宽、方式更多。人的需要与休闲层次密切相关,休闲分为解脱性休闲、发展性休闲、严肃性休闲与随意性休闲。休闲与旅游的关系是休闲与旅游走向趋同与融合。

第十一章,大文化视阈下的广义旅游。首先是大文化与广义旅游界定:旅游和文化是天然的结合;旅游是文化产业化的重要基础;保护和利用文化并重是旅游发展的先天条件;从文化进去从旅游出来,从市场进去从品位出来,是大文化与大旅游融合的必然逻辑。文化资源是国家竞争力的底座,文化对国家竞争力的杠杆作用各有不同,旅游业是变文化为国家竞争力的转换手。构筑旅游的文化观、文化的旅游观,建立新的文化旅游战略应当把握战略性文化旅游资源,构建新型旅游文化。

第十二章,大智慧视阈下的广义旅游。广义旅游需要大智慧的全面支撑,旅游信息服务下的大智慧体现在信息服务的内容、手段、模式和管理方面。从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角度理解,广义旅游中的大智慧集中体现在“云”与“微”上。“云”就是旅游业的云服务,指的是广度;“微”是指微旅游,侧重于深度。云服务体现在微旅游上,微旅游需要云服务的支撑。云服务为微旅游的具体支撑表现在技术手段、系统平台和运营管理方面。个性化成就微群体,微时代彰显自实现,微传播引领微时代。旅游观念、旅游活动方法、旅游消费行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渠道的变化成就了广义旅游的微基础。

第十三章,大服务视阈下的广义旅游。全球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信息和通信技术对服务业产生重大影响,服务业企业更要发挥服务之长。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竞争力需要提升成为促进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推力,而城镇化深入、居民时间价值增加、更多消费服务是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拉力。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服务的提出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内在发展路径的要求,顺应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思路、有助于解决人和社会“异化”问题、利于弘扬中国文化精髓。广义旅游是一切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服务业的总和,同时广义旅游需要大服务。

第十四章,对应广义旅游的国际化发展。认识到广义旅游国际化发展的必然性、互动性、对应性及创造性。国际化是旅游的方向,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进一步成熟,中国的旅游企业需要走出去。创意是竞争之本,信息化提供新市场新手段,多元融资创造了资本运营的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是面对现在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式。

第十五章,对应广义旅游的大管理。广义旅游的大管理的管理主体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各种社会组织,管理客体是与旅游需求和供给相关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组织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旅游综合带动作用。旅游大管理的方向主要有: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从局部管理到全面管理,从直接管理到强化服务,从部门管理到综合协调,从供给管理到供需管理。旅游大管理不仅包括保障旅游消费活动顺利进行的交通、住宿、购物等方面的管理,也包括引导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旅游用地、旅游投资、旅游人才、旅游技术的管理。

图2-2 广义旅游研究内容层次

第十六章,未来的旅游和旅游的未来。未来的旅游是需求体系的变化,旅游的未来是供给体系的变化。我们正处在技术加速和社会加速的发展过程中,以未来的生活为基点、未来的城市为依托,探讨未来的服务、未来的格局,广义旅游的框架具有普遍性,广义旅游的发展将融合各个产业,形成跨界的大格局。而广义旅游学则是融合各个学科,综合各类发展,构造新的理论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 曾博伟:《“五位一体”总布局下旅游业发展的新要求》,《中国旅游报》2012年11月14日第11版。

[2] 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6年第1~5期。

[3] 王德刚:《旅游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4] 邵林静:《旅游学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王德刚:《中国旅游学研究探源——兼述〈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0期。

[6]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研究3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7] 董观志、张银铃:《中国旅游业、旅游学和旅游规划的30年述评》,《人文地理》2010年第3期。

[8] 张颖:《青年学者对中国旅游研究的贡献》,《特区经济》2007年第6期。

[9] 戴学锋:《旅游研究必须走出象牙塔》,《旅游学刊》2007年第1期。

[10]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11] 董观志:《旅游管理原理与方法》,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12] 金准:《2012中国旅游的破与立》,《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2月28日第14版。

[13] 吴小天、曲颖:《关于旅游学几个基础问题的探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第28卷第2期。

[14] 马勇:《旅游学概论》,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15] 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16] 余书炜:《论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框架》,《旅游学刊》1997年第4期。

[17] 戴斌:《关于构建旅游学理论体系的几点看法——兼评余书炜同学〈论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框架〉》,《旅游学刊》1997年第6期。

[18] 王晓云、张帆:《旅游学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19] 张凌云:《也论旅游研究理论的几个问题——与余书炜同志商榷》,《旅游学刊》1997年第6期。

[20] 明庆忠:《试论旅游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旅游学刊》1997年S1期。

[21] 龙江智:《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旅游学刊》2005年第1期。

[22] 康淞万:《旅游学构想初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23] 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1期。

[24] 王德刚:《论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0期。

[25] 吴必虎:《泛旅游需要更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旅游学刊》2012年第27卷第3期。

[26] 张辉、王燕、成英文:《旅游产业构筑转型探析》,《中国旅游报》2012年7月13日第12版。

[27] 张辉、魏翔:《新编旅游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8] 张辉、黄雪莹:《旅游产业融合的几个基本论断》,《旅游学刊》2011年第4期。

[29] 李天元:《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0] 张凌云:《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旅游学刊》2008年第1期。

[31] 张辉、王燕:《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促进旅游业稳定发展》,《旅游学刊》2010年第8期。

[32] 魏小安:《微时代 微旅游》,《中国旅游报》2012年1月18日第11版。

[33] 诺木汗:《微时代的大潮与趋势》,《中国旅游报》2012年2月17日第11版。

[34] 郭来喜:《旅游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说》,科学出版社,1985。

[35] 周进步:《中国旅游地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36] 黄辉实:《旅游经济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37]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8] 申葆嘉:《旅游学原理》,学林出版社,1999。

[39] 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40] 张辉、王学峰:《旅游产品转型政策与制度的思考》,《中国旅游报》2012年9月7日第12版。

[41] 王洪滨:《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42] 魏小安:《中国旅游发展大趋势探讨(一)》,《中国旅游报》2007年7月20日第7版。

[43] 张辉、成英文:《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目标与方向》,《中国旅游报》2012年6月15日第11版。

[44] 张辉:《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再认识》,《中国旅游报》2004年8月20日。

[45] 许春晓:《旅游学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46] 张宏梅:《旅游研究方法的分析及示例》,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7] 任翔、田生湖:《范式、研究范式与方法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视角》,《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第22卷第1期。

[48] 蔡建东:《现实、历史、逻辑与方法: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科学出版社,2010。

[49]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0] 张宏梅:《西方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与中国旅游本土化研究》,《旅游科学》2011年第25卷第5期。

[51] 盖尔·詹宁斯:《旅游研究方法》,谢彦君、陈丽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52] Giddens, A.(2007), From: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92.

[53] Gregson, N. Discipiline Games, Disciplinary Games and the Need for a Post-disciplinary Practice: Responses to Nigel Thrifts“The Future of Geography”[J]. Geoforum,2003.

[54] 左冰:《西方旅游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交叉学科、多学科到后学科》,《旅游论坛》2009年第2卷第4期。

[55] 申葆嘉:《论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方法论》,《旅游学刊》1999年第S1期。

[56] 林璧属:《旅游学方法论研究应当成为重要的前沿关注》,《旅游学刊》2005年第9期。

[57] 陈才:《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研究—— 一种社会学视角的探讨》,《旅游学刊》2007年第1期。

[58] 王玉成、谷冠鹏、孔旭红:《加强科学研究方法论与研究方法教育的探讨》,《旅游学刊》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