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转移与产业链整合的基本内涵
研究产业区际转移与产业链整合首先要明确“产业”和“区域”的概念。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商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而区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整体[4]。按照内聚力的不同,区域可以分为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等类别,本书所指的区域主要是经济区域范畴。从经济角度看,产业必然存在于一个或多个区域之中,而区域经济体必然由一个或多个产业组成。显然,产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区域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也必然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区际发生产业转移是由于地区之间存在产业梯度。我国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之间,以及国内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之间都客观存在着产业梯度差异。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是高梯度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需要,而且随着生产要素的转移,也促进了后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收入,加快了经济发展,特别是如果后发地区能够适时地、合理地承接与本地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将为本地区经济腾飞及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
1.产业转移与区际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资源禀赋结构或市场需求环境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常常表现为同属于某一产业或若干产业的多数企业通过空间转换,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意愿和行为。在市场机制和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作用下,经济要素的趋利性(具体表现为市场规模的扩大、成本的最小化或收益的最大化)使得某些产业生产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在地理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产业的跨区域转移,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产业转移不同于跨区域投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不同区域间产业比重的此消彼长,转移的方向是从高梯度地区转向低梯度地区,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跨区域投资则是指企业以投资建厂、专利转让、商标授予等多种形式到其他区域进行扩展生产和销售的行为,是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定要涉及技术的转移,但技术转移多是单个生产要素的转移。产业转移则涉及整个产业的包括资金、技术、生产力等多种生产要素的整体转移,它们所产生的动因、转移的方式和规律等也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技术转移的发生往往又能引起产业转移的发生。
产业转移作为普遍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根据其发生特点和转移主体等方面的区别,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见表1-1)。
表1-1 产业转移类型及其分类依据和特征
下面根据研究需要,按照产业转移涉及的地域范围不同,将其大体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三种分别进行论述。
(1)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迄今为止,历史上发生了5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其中最近的一次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由此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转出国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的国际性扩张需求是促使发达国家产业向外转移的内在动因,而移入国的成本优势和庞大市场则是产业转入的根本动力。这里的成本优势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劳动力成本,又包括土地等资源的成本,还包括税收等综合性的商务成本,等等。
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但其内涵在发生着不断变化。从资源密集度来看,产业转移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从附加值来看,由低附加值产业(如纺织业)发展到高附加值产业(如集成电路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化纤业,到资本密集型的钢铁、造船、化工、冶炼行业,再到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汽车、机械、电器制造业,直到目前的技术密集型的微电子和信息技术制造业。一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接收国际产业转移的最主要方式。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相对应,我国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只占外商直接投资的15%左右。这一发展状况客观上形成了东西部地区的产业梯度差,并给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进一步产业升级带来了可能和机会。
目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其一,国际产业的调整转移日益向高新科技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重心。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业等为生产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业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酒店业、交通业和通信业等传统服务业,成为各自服务业发展的主流。
其二,国际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日益向国际产品内分工延伸,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日益体现为国际产品内工序环节的调整和转移。根据工序分工理论,可将价值链增值环节划分为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国际产品工序调整和转移表现为:在全球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在生产环节中由产业链的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转移。
其三,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日益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两大主要方向,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然发起向发达国家的逆向产业转移。《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FDI流量仍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平均值,达到1.5万亿美元,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FDI增长了21%,达到748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增长了11%,达到创纪录的6840亿美元;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在全球FDI总额中分别占45%和6%[5]。中国仍然是对FDI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联合国贸发组织2012年进行的世界投资前景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在由跨国公司评选出来的最受欢迎的东道国排名中,中国排名第一,领先于排名第二的美国和排名第三的印度。中国在此项调查中一直排名首位,显示出中国仍然是对FDI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
其四,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原有产业整合升级和国际转移。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加速了国际间的技术转移与扩散,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促使各国的相对技术优势发生变化,强化了国际产业的集聚效应,并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高度和虚拟化程度,新的产业不断出现,促使原有产业在结构升级中整合、转移。
其五,发达国家进行调整和转移的产业领域重点明确。发达国家均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不同产业领域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只是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转移,不同的时期转移的内容不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产业转移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其一,国际产业转移将延续结构高度化的趋势。优势产业的跨区域转移对承接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将产生重大影响。由国外向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制造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将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三高”行业,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东部地区自身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原有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将出现传统制造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高度化。
其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投资将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样,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物流相关的服务业的外商投资也越来越多。与需要耗费大量土地、能源的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其三,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以往的国际产业转移多发生在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以汽车行业为例,上海大众初创时,其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然后再逐步实现国产化。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则有所不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向很明显。如以上海、苏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形成台湾信息产业的投资集聚区,其中苏州已经形成以明基电脑、全友电脑和华宇电脑为核心的IT产业群,建立起鼠标、彩显、液晶显示器、超微半导体等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研发、制造、服务的一体化联动将是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将其研发、物流等非制造环节也转移到中国来。这一趋势对于我国各类开发区做好区域产业规划和招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研究。
其四,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跨国公司往往有着强烈的扩张欲望,而且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投资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直接投资已不再是唯一的投资方式,跨国并购等方式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2)区际产业转移
目前关于区际产业转移尚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浙江学者陈建军(2002a)认为,产业区域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这一定义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但笔者认为这一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对于“转移”问题的解释上,也就是究竟什么条件下才算发生了产业区域转移。首先,产业区域转移造成区域间的产业规模是绝对变化还是相对变化。一般认为,产业从某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会造成产业规模在转出地区绝对减少而在转入地区相应绝对增加,而有些时候,在产业区域转移发生时可能转入地区和转出地区的产业同时处于增长或减少时期,产业区域转移可能只会影响产业在相应地区相对规模的变化但不一定造成绝对规模的增减。其次,产业区域转移是否必然由要素区际流动引起。一般来讲,一些关键生产要素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会造成一个地区产业规模相对减少而另一个地区产业规模相对增加,形成产业区域转移,如发达国家通过对外投资而将一些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等。但另一些时候,产业在一个地区的增长是自身要素运用效率提高、竞争实力增强所致,可能并未或较少地运用产业减少区域的生产要素,也就是产业区域转移可能与要素流动无关或存在较弱的关系,如中国有些以国内投资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导致发达国家相应产业的地位削弱,同样被认为接受了国际产业转移。最后,有些学者还经常把某个产业的一些企业从一个区域迁移到另一个区域造成产业区域分布的变化认为是产业区域转移,这里实际是混淆了“迁移”和“转移”的概念。多数情况下,某个产业在一些区域相对减少而在另一些区域相对增加,可能并不是由同样的企业引起的,或者即使是同样的企业也并未产生实际物质要素的迁移,而是一种生产方式在地区间的复制。
另外,陈红儿(2002)的定义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区际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产业顺应竞争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使产业表现为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这里除了也存在对于转移概念的模糊解释外,显然还将产业区域转移定格在了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狭窄范围内,而有些产业向发达区域的集中能否认为是产业区域转移呢?
可见,有必要对本书所述的区际产业转移概念予以界定。本书所研究的区际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区际产业转移是一个包含区际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是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地区与承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产业顺应竞争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使产业表现为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根据转移主体的性质、转移的动机等差别,产业转移可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撤退性产业转移。前者是指产业在其原区域仍属于成长性产业(区域的成长性产业),主要出于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的动机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后者是指区域的衰退性产业主要由于外部竞争与内部调整压力而进行的战略性迁移。
一般认为,撤退性产业转移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消长转换而导致的产业区位重新选择的结果,是产业生命周期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产业演变的空间形态。两种性质的产业转移有三个共同特点。其一,产业转移具有综合性。即产业转移是跨区域直接投资下资本、技术、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的集体流动,是生产方式的整体转移,具有单个生产要素流动所不具有的特征和功能。其二,产业转移具有阶段性。即产业转移是分层次、渐进式实施的。从国内外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现实看,产业转入与转出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很强的一致性。随着转出区域产业结构沿着自然资源密集、普通劳动密集、技能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的方向升级,产业转移也从以普遍劳动密集产业为内容,逐步向以技能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为内容的方向演化。其三,产业转移具有梯度性。即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的发展梯度,这种经济梯度是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一般而言,产业转移往往是由经济梯度较高的发达区域指向经济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区域。但在以上的讨论中至少需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产业转移的主体问题,即什么产业发生转移;另一个是产业转移的原因问题,即产业为什么转移。由于产业转移有扩张性产业转移与撤退性产业转移之分,而且两者的转移机制存在差异。因此,这里就对普遍性与现实性更强的撤退性产业转移进行分析。通常一个普遍的事实是,一国内部的各个区域不会处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尤其在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之间,这种梯度更为明显。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差异,蕴涵了区域间发生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区域间要素价格的差异,而后者是推动产业空间转移的最基本诱因。具体而言,区域产业的撤退性转移机制可做如下说明。
一方面,发达区域随着产业的集聚、经济的发展,将必然出现土地、环保、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攀升、产品市场饱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等趋势。这种趋势加上来自外部欠发达区域类似产业的强有力的竞争,会使发达区域一些产业或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从而使产业逐步走向衰退。这种产业的衰退态势最终会形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欠发达区域则往往由于基本发展条件已经具备、要素价格低廉、市场广阔、投资回报率较高及政策性优惠等诸多因素,日益成为发达区域一些衰退性产业的新的优势生产区位。这种优势生产区位的存在,使得欠发达区域具有吸引产业转移的某种经济“拉力”。这样,在内部调整“压力”和外部吸引“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发达区域的衰退性产业会出于保持、提升竞争优势的动机而寻求在空间上的迁移、重组,从而发生衰退产生的撤退性、重组性的区间移动,即产业的区际转移。
可以说,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是衰退性产业空间移动的内在根源,也是其转移的基本动机。上述分析表明,在撤退性产业转移中,发达区域的衰退性产业是其主体。而随产业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形成的结构调整压力,以及欠发达区域新区位优势所形成的拉力,是发达区域衰退性产业进行撤退性转移的主要原因。
产业转移多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密切相连,既表现为高新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和产业扩散的必然结果。根据弗农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存在着产业梯度和经济梯度,处于高梯度的产业会自发地向处于较低梯度的地区转移。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基于资本的逐利性,企业会自发地选择向相对落后地区转移,而这种转移必将带动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汤普森的区域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区的建立就像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一个规则的变化次序发展,将经历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在区域工业的成长期,市场急剧扩张,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发展至成熟期,区域竞争激烈,企业开始向周围其他区域扩张,成熟的工业区出现了产业的空间转移,成为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净流出区;在衰退阶段,区域原有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产业和技术也随之转移到其他能获得较低成本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供应的区域。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将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这也是对产业承接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投资和转移会按照比较成本及其变动进行,并从技术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进行转移。
(3)城乡产业转移
城乡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城市中心区向周围农村地区转移的过程,它通常是伴随着城市的郊区化而产生的。从城市转移出的产业需要找到更好的发展区位,它们是转移到距离城市更近的地区,还是转移到离城市更远、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更为便宜的地区?这不是政府或企业决策主体主观决定的,从根本上说,产业发展对聚集经济的依赖程度决定了城乡产业转移的方向。因此,决定企业区位选择的资源优势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形成的。
城乡产业转移对于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及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某些农村地区并不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因此,如果政府能采取措施,如帮助这些农村地区建立基础设施等,让其具有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条件,最终使很多农村地区摆脱其作为农村的基本属性,这些农村地区就能很快地发展起来并实现城市化。
总之,产业转移作为产业从某一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的地理空间移动的经济过程,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常见形式,是迁出地实现产业升级、承接地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对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体现为大规模的跨国投资,发达国家纷纷将部分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以期节省成本。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面临着吸引国际投资的良好机遇期,外来投资总额增长显著。东部沿海地区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国外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其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在升级,呈现明显的产业高级化趋势。尤其在2004年后,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煤荒”“民工荒”等,企业规模投资边际收益递减,产业投资向更具比较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明显加快。这些现象较为符合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其总体趋势是中国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直接投资,而中部地区则面临着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这种国外和国内双重的资本投资和产业转移。
2.产业链与产业链整合
产业链的整合与分化实际上就是产业分工演化的动态变迁过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开篇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甚至断言文明的民族之所以比原始民族更为富裕,就是因为前者有分工,后者没有分工。“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造成普及到最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情况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
阿林·杨格在他的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指出:“通过观察个别产业和个别企业的规模变化效应,是弄不清楚报酬递增机制的,因为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报酬递增得以实现过程中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必须把产业经营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紧接着,他指出“报酬递增取决于劳动分工的发展,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经济,是以迂回或间接的方式使用劳动所取得的经济”。本书对产业链演化的研究正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关注企业之间、企业集群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报酬递增的产生机制以及对产业链整合与分化的影响。
自马歇尔的“边际革命”以后,新古典经济学便把注意力从组织的分工问题上转移到资源配置问题上。阿林·杨格认为是经济学家们所创建的分析工具阻碍了我们去清晰地认识报酬递增现象更一般或更基本的方面。在主流经济学的影响下,人们对产业链的整合与分化更多地关注其物质层面,关注规模经济的影响、企业市场控制力和市场结构。这对成熟的传统产业来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够让我们了解产业竞争的关键。
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投资只是实现迂回生产的手段。新制度经济学通过研究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以及规则的执行情况和特点,探寻经济体制赋予人们进行相互博弈而需要的恰当的权利、准则和规范。新制度经济学关注交易成本,倾向于忽视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它们假设制度只影响交易成本而不影响生产成本。例如,道格拉斯·诺思的一项研究表明,高收入国家的单位交易成本较低,而低收入国家正好相反。诺思认为交易成本的高低反映了其背后的制度体系。随着分工的深化,交易次数将会增加,这会产生协调的可靠性问题,进一步引起交易费用的增加。但是由于存在专业化报酬递增,只要报酬递增的幅度超过交易费用增加的幅度,分工深化就是有利的[6]。这说明只考虑制度的交易成本是不完全的,分工深化是分工经济与交易成本权衡的结果。道格拉斯·诺思(1994)认为,“在分工收益与分工成本间不断发生的冲突,不仅是经济史中制度结构与变迁的根源,而且也是现代政治、经济实际问题的核心”。
(1)产业链
产业链作为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以若干个企业为节点、产品为小节点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状态系统,是指具有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一种逐级关联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产业链不仅不局限于某一特定产业之内,更不会局限于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环节之中,而是可以涉及某一特定产业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四个基本环节之中,也可能涉及某几个产业。产业链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垂直的供应链,另一种是横向的协作链。产业链不是静态的,它随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等而动态演进。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伴随分工会出现产业协作和产业融合,并带来产业横向扩张与纵向延伸,引起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产业组织、增长方式等发生变化。产业链延伸度越长和延展范围越宽,产业关联就越密集,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市场空间就越宽泛,产业链上的企业扩张能力和竞争能力就越强。
产业链上的各个关联产业部门可能具有共同的优区位指向而产生地理空间集聚,形成产业群。更可能的是,各个关联产业部门各自具有独立的优区位指向而导致产业链在空间上散布于相关区域内,于是,就会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短链、断链甚至孤环。产业群是一类具有某种共同或者相似特征的产业部门在一定空间范围上的集聚,也就是具有共同的优区位指向的产业部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状态。产业集群集中表述的是一组产业部门的地理空间集中状态,至于这些产业部门间有什么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或者更准确的表示,是否具有前向、后向或者旁侧关联关系并不特别注重。
产业链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理论,而科斯开拓的现代企业理论,则从企业边界变化及企业间分工等角度研究了基于产业链的企业协作发生的原因、组织形式变化和变化原理。供应链理论及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从管理学角度对产业链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任保平(2005)从微观角度出发,认为产业链是一定的产业集聚区内,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吴金明等(2006)从微观角度出发,认为产业链是基于产业上下游各环节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维度有机组合而成的链条,社会分工是产业链产生的起点,企业链是产业链的载体;郑学益(2002)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产业链是以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联结,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尽管这些解释各不相同,但都强调具有产业属性的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是产业链的基本内涵。因此,产业链的概念将传统经济学中关于原子企业的竞争关系拓展为以产业链为基础的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2)产业链整合
随着区域社会分工的发展,不同区域现代产业的竞争逐步演绎为企业所加入的产业链之间的竞争。正因如此,产业链整合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整合”即意味着一体化,也就是将原来分散的企业根据产业链分工协作关系,通过整合形成整体,改善企业运作效率,提高产业链的运作效能,使其竞争优势能够建立在产业链释放的整体效率基础之上。芮明杰(2006)认为,从产业角度考察的“整合”,不是狭义的合并,而是广义的“一体化”(包括合并和纵向约束)。只要是产业链上的企业能够直接或间接控制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决策,使之产生期望的协作行为,就视为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整合”。合并则是完全以科层取代市场,属于产业链整合中最极端的形式。
岳玉珠、付亚莲认为,所谓产业整合是指为了谋求长远的竞争优势,按照产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整合对象,跨空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构筑新的资本组织,从而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相应的产业结构的过程。
芮明杰等(2006)认为,传统的产业链整合理论主要是分析产品市场的竞争关系,选择资产关联的整合方式。在新的经济条件下,需要新的产业链整合理论,演化视角、知识基础观和顾客价值导向是新产业链理论的基本逻辑起点。
冯炳英(2004)认为,为了控制经营风险,企业必须努力控制产业链的上下游,或控制上游供应商乃至原材料基地,或控制下游经销商乃至终端消费者。如果某一企业仅仅将力气花在研发或者产业的某一方面,而不重视产业链相应环节的完善,就会导致中间力量薄弱,产业失去支撑,形成所谓的“哑铃”形企业。故产业链整合的实质是依靠企业的竞争战略,创造整合的实力,打造产业价值链,从产业链整体运行效率中谋求更大的市场势力和更多的利润来源。
根据整合的内涵及产业链的科学定义,综合目前国内一些学者的分析,我们给出产业链整合的定义如下。
产业链高效整合就是以更高的效率实现整条产业链的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从而在市场适应和消费者互动上取得主动和领先地位,达到高效整合的目的。产业链高效整合是现代成本控制的新思维,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在运费和劳动力上节约成本的思想,而是从高效出发,加快资金和商品的周转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市场的快速反应者。产业链高效整合是“六加一”的整合,除了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外,还有生产制造的整合,在整条产业链中,最不重要的也可以说是生产制造环节。由于不同的产业链环节具有不同的附加值,从区域发展看,产业链整合方式可概括为参与产业链环节分工、截取高附加值环节、弥补关键环节缺失、打造完整产业链、延伸创新产业链等。
3.产业转移和产业链整合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广泛存在的事实。发展经济学对产业转移的原因、效应、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梯度转移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等。在近期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关注区域产业转移的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郑江淮等(2005)从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的实证研究中,得出如果本土企业能够与国际制造业资本形成产业配套,则有利于形成自主产业创新能力的结论。徐维祥等(2005)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了以动态联盟为特征的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替代了企业间的竞争,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跨区域群体投资”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张辉(2006)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全球商品链形成的动力机制问题,并提出要根据其动力机制制定区域发展战略。郑勇军等(2006)考察了网络型产业转移模式对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这些成果的一个共同之处在于,强调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整合对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总之,供应链管理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企业网络组织理论、价值链理论、商品链理论等改变了传统产业组织研究的科层范式。从微观上看,企业必须融入更大范围的产业链中才能提升自生能力;对宏观层面的政府来说,产业链的状况则成为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1)产业链整合有益于获取协同效应,获得新的生产函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实施产业链整合意味着一体化,也就是将原来分散的原子企业根据产业链分工协作关系,通过整合形成整体,改善企业运作效率,提高整个区域产业链的运作效能,使其竞争优势建立在产业链释放的整体效率基础上。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基础产业环节或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市场销售环节。产业链整合有利于接通断环和孤环,强化产业链薄弱环节,优化产业链,改善相关企业的协调度,使上下游的产业得以科学分工,使得整个产业链产生原本不具备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功能,同时促进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区域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能力,构建高效的产业链网络体系,扩展生产函数边界,从而在产业链的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促进优势产业的形成。
(2)产业链整合有利于强化产业整体功能,获得持续增长效益。在网状产业链中,企业联系的基础是知识,知识整合是产业链整合的基础[7]。在产业链整合之前,单个企业孤军作战,关联性较差,相互之间抢夺资源,导致彼此牵制,各种成本居高不下,产生外部不经济,而且知识、技术无法分享,降低了社会的总福利水平。经过产业链整合,产业链上各个企业的分工得到细化、深化,企业间的竞争转化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内的竞争优势转化为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产业内知识技术共享、分工协调不断增强。由于知识的外部溢出和分工协调导致的成本降低,使企业成本降低,同时区域内技术水平整体提高,使企业获得递增报酬,进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产业整体功能,促使区域获得持续增长效益。
(3)产业链整合催生一系列新兴的产业链环,实现产业扩散效应。产业链整合不仅使上下游的产业得以配套、产业链的各环节得以科学分工,而且使企业能较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取得显著的效益。经过整合的完备产业链能够产生巨大的吸附作用,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企业加入这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寻求最大的商业利益,增加产业链附加值,催生新的产业链环。新的产业链环与原有产业链的进一步整合,又进一步加强产业链的整合效益,使区域产业链逐步形成网状有机整体,进一步提高关联产业紧密度,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扩散效应,促使区域优势产业形成。
(4)产业链整合有利于降低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上游企业的产品是下游企业的投入。产业链整合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紧密的产业配套关系,通过同类企业兼并的横向整合,或者将具有产业属性的企业垂直纵向一体化整合,使链上企业同向发展,避免了竞争带来的高成本,实现了企业成本的节省,如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控制了产业发展风险。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空间集聚,则有利于知识外溢、核心技术与知识的扩散以及产品创新等,有利于消除内部风险和抵御外部竞争冲击,促进规模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综上所述,产业链整合是区域优势产业形成的关键因素,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离不开产业链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