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与理论逻辑
一 新常态前的要素推动发展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指中国经济将从加入WTO之后十年的GDP年均增长10.5%、M2年均增长18.2%,下降到GDP年均增长8%左右,M2年均增长12%甚至更低水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经历了从涨潮到退潮的巨大转变,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突出表现为GDP增速显著下降、贸易顺差规模与水平显著下降、人民币汇率进入弹性调整期、外汇规模持续下降等特征。其中,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已下降至6.7%,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同时,环境约束不断加剧,2016年雾霾北起辽宁,南至四川,西达新疆,东到山东,雾霾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蔓延扩大,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威胁,这充分表明传统的依靠资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势在必行。
穷根溯源,中国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提出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早在1956年,中央政府就号召人民群众“向科学进军”,被认为是“科教兴国”的源头。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彩论断,通过启动和实施“863计划”“火炬计划”有力推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技术创新大会上,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明确提出,基于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加强技术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机制。在2012年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上,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认为,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服务发展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要实施科技开放,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明确界定:一是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三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强调把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2014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走新路,新路就是科技创新,要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同时提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向科学进军”,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彩论述,再到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直到习近平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始终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与科技兴国并行的位置。历届中央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论述,呈现逐步清晰的发展脉络。自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托。
自中央政府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学术界众多学者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起来,国内关于创新驱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关于创新驱动的内涵。洪银兴认为,由要素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水平效应”即是由创新实现的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并不是不需要要素和投资,但要素和投资是由创新来带动的内生性增长,创新驱动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刘志彪也认为,创新驱动并不是与要素投入对立的,创新驱动是针对模仿和学习驱动而言的,是生产效率驱动或者说是广义的技术进步驱动。甘文华则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广泛渗透,创新驱动逐渐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区域合作创新、生态自组织系统等创新模式演进。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实现创新驱动的内在联系。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增加,资源和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日趋加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增速放缓,迫切要求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出口驱动”转向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工业化的前期、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驱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只有把引进和模仿为主的“后发优势”战略转型为创新驱动为主的“先发战略”,才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因此,创新驱动是加快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路径。一些学者的研究支持了上述论断。潘宏亮认为创新驱动可破解资源稀缺性的瓶颈约束,缓减环境压力,对产业升级具有系统性、领先性和高效性等功能引领作用。程强等则认为,在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将丰富传统产业的表现形式、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并开拓发展方向,从各个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并通过企业自主创新、产业创新、合作创新、空间创新,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洪银兴(2013)认为,创新和市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杠杆,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淘汰过剩产能,产业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学者们基本达成共识,普遍认为缺乏创新环境和体制机制障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破解的重大难题。提出如强调顶层设计,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调协同创新,搭建创新驱动发展平台,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制度创新,营造有益于创新驱动的政策环境等。比如,黄宁燕等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培育适宜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议从改变制度设计出发点入手,着力改变顶层制度设计,以此遏制已经出现的不良文化倾向,大力培养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陈勇星等(2013)通过对江苏省创新模式阶段分析,探讨了江苏省三大区域自主创新路径的选择策略;通过运用各种实际数据和资料,总结提出了江苏省关于创新的八种可供选择的驱动路径。辜胜阻等强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激发金融创新活力,构建支持创业创新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实现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双轮驱动”。辜胜阻等认为,推动创新驱动战略从口号到行动的关键在于要把“国家意志”变为“企业行为”,激发创新要素的活力,构建起合作创新、利益引导、风险分散、人才激励和文化促进五大机制,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王庆华强调全面创新体系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应加快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营造全面创新社会氛围,强化各类创新形式有机融合,加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二 创新驱动发展是后工业化常态发展路径
1.创新驱动发展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后,中国依靠相对充裕和廉价的资源、相对较大的环境容量和“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依托生产要素驱动发展模式,顺利实现了经济起飞。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顺利进入高储蓄率的投资驱动发展阶段,政府和企业通过持续大量的投资,通过引进全球市场上可获得的先进技术与机械装备,生产力实现迅速复制,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出口超常增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获得巨大利益。然而,要素低成本不可能永存,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出口锐减,产业规模扩张很快与结构升级缓慢的矛盾日趋尖锐,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产业大而不强,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以引进技术、大规模投资、接受产业转移、扩大产业规模为标志的投资和出口导向模式的发展条件悄然转变,现在我国正处于向创新导向发展阶段迈进的重要关口。从国际经验看,这是经济发展阶段升级最难跨越的一道门槛。搞不好,经济发展就会放缓,社会矛盾也会多发,甚至导致增长停滞。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尔夫(M. Wolf)在接受中文网站采访时说:中国非常依赖国外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中国出口的成功,是建立在对国外专业知识高度依赖基础上的。中国与日本和韩国不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在技术创新上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在创立世界级企业方面也没有多大建树。这些评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产业经济增长模式的窘境。
2.创新驱动发展的概念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其中最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以此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由此看出,创新驱动理论蕴涵着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等要素,同时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联动而产生并发挥更大的作用。概括起来,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和实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本质就是强调依靠原始创新,实现技术跟踪向技术自立跨越,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精尖人才,依托制度创新,充分激发人的创新动机。由于传统产业过剩,非原创性技术产能已经饱和,追赶者和被追赶者的博弈已经不能实现双方互赢,因此发达国家对华实行严格的核心技术封锁,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传统的以引进技术为标志的产业跟踪战略难以为继,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成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是创新驱动与内生经济增长的内涵是一致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和恒久之源;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制定的创新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相比,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要素内生化,认为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力量。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实现知识、技术、制度等无形要素与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的优化,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内生增长。
三是创新驱动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系统。从系统论角度看,创新系统由资源、主体、体制、环境等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通过有机联系,形成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合力。其中,资本、劳动、知识、技术等构成创新活动的资源基础;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构成创新活动的主体;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构成创新要素之间的机制联系;法律、文化软环境和信息网络、科研设备等硬件环境,成为保障创新活动展开的必要条件。因此,创新驱动作为一个开放的创新系统具有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融合、多机制联动、多层次创新的特征。
四是创新驱动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经济过程,通常包括科学发现与知识创新环节、科技创新孵化环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环节。各环节紧密联系,形成环环相扣的创新链条,将社会需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市场开拓等创新环节同相关创新主体联结起来,从而使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相互协调,发挥整体创新功能。
五是创新驱动是一种高屋建瓴引领全局的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定位为影响全局和长远的关键因素,旨在培育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形成一个多位一体的战略支撑体系,广泛适用于企业、产业、区域以及国家等创新系统。
3.创新驱动的影响因素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内在条件
创新驱动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Porter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全面阐述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及演进过程。Furman等提出国家创新体系,该体系认为,创新组织机构以及资源、支持创新的公共基础设施、独特的集群创新环境、维系公共创新基础设施与产业集群内特定创新环境有机互动的质量等是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Furman & Hayes指出,研发经费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创新政策与基础设施是影响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这类研究主要从创新型国家经验数据的分析来识别和归纳影响创新驱动的因素。概括起来,创新驱动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外部驱动和内部驱动两大类。消费需求、市场竞争、创新环境与政策激励等构成外部驱动因素;研发投入、创新人才、企业家精神等构成创新驱动的内部因素。此外,经济发展的动力还取决于区域经济的活力,衡量区域经济活力的关键决定于区域经济中创新集群演化、创新政策改进、研发的国际化、人力资源开发、知识积累效应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从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发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需要特定的历史条件:一是科学技术发展达到较高水平,能够为不断的原始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平台;二是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突破自然资源与空间制约的要求,为原始创新提出客观与现实要求;三是社会总体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能够从事相对专门化的科技创新产品生产;四是全民创新意识和万众创业观念不断增强,形成了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创新文化。只有达到上述所有条件,才算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相对而言,目前,我国尚未达到上述条件,创新“瓶颈”主要体现在创新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产出不高、产业集聚不够、创新扩散能力不足等多个方面。
4.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
由于历史背景、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特点的不同,发达国家创新驱动模式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一是知识创新引领模式,以美国、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其突出特点在于:第一,知识创新引领世界,创新文化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根基文化;第二,创新资源配置合理,研究开发、中介服务、风险投资和企业以市场为纽带处于良性的互动状态;第三,最具创新能力的人才资源,美国、英国的大学在世界前一百名中要占到三分之二左右,这是美英科技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原因;第四,健全的科技立法体系,包括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退税政策等,为企业和个人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第五,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催化了风险投资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是学习赶超模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学习赶超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第一,实施科技创新立国战略,以政策和立法驱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二,重点推进应用开发研究;第三,R&D投入强度高,R&D总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3%;第四,采用“产学官”合作创新模式,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第五,政府发挥强有力的协调作用,注重人力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三是集中优势重点突破模式,以瑞典、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为代表。其突出特点有:第一,逆境创新意识。由于经历长期遭受异族侵略的历史,国民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第二,以科学与教育奠定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这些国家置教育于国家政策的重心,人均受教育和占有图书馆的比例均名列世界前茅。第三,稳定和谐的宏观环境与健全的公共体制。强调让平等、关心、合作、互助精神贯穿于整个社会,这种稳定和谐的宏观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在全社会的持续。第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托传统的优势项目,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集中力量发展能够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尖端技术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
5.创新驱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虽然发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各具特色,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阶段有许多普遍规律可循。
第一,实现创新驱动必然伴随着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过程。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绿色技术产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传统产业通过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实现企业价值链转型升级,完成由传统产业向创新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创新驱动客观上要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完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阶段,需要高水平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创新驱动所包含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现代生产服务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中间投入,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产品推广,都需要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创新驱动的发展成本,提高创新型要素投入的品质,实现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
第三,创新驱动产业呈现高度专业化、集群式发展。对创新驱动型经济而言,由于企业显性或潜在的竞争压力,企业集群不仅为群内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而且得益于集群良好的基础设施,也有效降低了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第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动融合。产业创新依托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服务于产业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知识创造和知识转化的上中下游联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发达国家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普遍做法。
第五,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意味着相应的制度。政府的制度引导突出表现在提供创新的环境和法律制度,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证创新者得到足额的创新收益,来促进创新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