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下西洋:中国企业全球化案例复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企业全球化已经呈现出不可阻挡之势。这一大势的萌发,是中国综合国力和中国企业实力持续腾跃最鲜明的写照。

统计显示,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5%。中国在2006年超越日本成为第一外汇储备大国,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企业也在日益发展壮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企业数量连续十四年增长,从2003年12家扩大到2017年115家,仅次于美国,并且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除了这些上榜的大型企业,中国还涌现了许多世界级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它们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在本土乃至全球市场独占鳌头,比如全球视频监视市场领头羊海康威视、全球排水泵销量最大企业地尔汉宇、全球缝制机械产销量最大企业杰克缝纫机、全球产销量最大的光纤激光设备企业大族激光等。

一边是自身已具一定实力,另一边却是国内市场饱和、国内企业间竞争加剧、资源日渐匮乏、生产能力过剩,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获取各种资源、技术、品牌和管理经验,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一轮“走出去”的重大机遇,也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热情。在资本输出层面,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达到438笔,累计宣布的交易金额达到2210亿美元,超过前四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总和。在商品输出层面,中国企业也正在努力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转移,深耕海外市场,对接全球市场需求。比如,大疆科技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了近80%的份额;华为在2013年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海康威视拿下全球视频监控市场近五分之一的份额,连续六年位居全球首位;简一陶瓷开创了大理石瓷砖这个全新品类,并把中国原创出口到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企业全球化仍处在初始阶段。一方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金额在近些年都有长足发展,但从总体赢利看却不尽如人意。麦肯锡报告显示,中国企业过去十年的跨境并购成绩并不如意,约60%的交易(近300宗,约合3000亿美元)并没有为中国买家创造实际价值。另一方面,2016年中国出口占全球总份额达到13%,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出口商品的国内附加值较低,因为在国际分工中中国仍处在“微笑曲线”的中间区域。例如,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依然有34%。

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中国企业家怀着什么样的情怀走向全球市场?中国企业选择了什么样的全球化路径?它们在全球化过程中遭遇了什么样的挑战?它们是怎样应对这些挑战的?它们的全球化是否有创新和颠覆,是否创造了价值?它们在全球化过程中有怎样的经验和教训……本书精选了9个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实践案例,全面透视了它们的全球化进程,旨在为即将或已经踏上全球化征程的中国企业提供指引和借鉴。

为了多视角地展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实践和经验,本书收录的9个案例企业大体可归为3个领域:高科技行业、工业制造行业和消费品行业。

首先登场的3个全球化企业——华为、海康威视和韶音科技,是中国典型的高科技企业。它们每年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占到了年销售额的7%以上,2016年华为的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14.6%,接近110亿美元。第1章“华为:攻克欧洲”通过还原和剖析华为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历史和赶超战略,找到了华为的成功要素,并总结出了后来者赶超先行者的“PLA模型”。这一模型可以启发中国企业如何制定与自身角色、地位相匹配的全球化战略,实现自己的冠军梦。第2章“海康威视:创新从何而来”讲述了海康威视如何通过专注技术创新、聚焦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在9年时间里,超越瑞典安讯士,成为全球视频监控老大。第3章“韶音科技:从代工厂到全球品牌商”呈现了一个处在“微笑曲线”最底端的代工厂如何蜕变为全球领先品牌商的逆袭故事。韶音科技通过底层技术创新、全球专利布局、自主品牌建设、从北美市场切入等策略,逆转了代工厂受压迫的命运,成为全球消费级骨传导耳机的领导者。它的实践和经验可以给众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走出国门,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

接下来的3个全球化案例企业来自工业制造领域,它们通过并购或输出创新产品等方式实现全球化。第4章“万丰科技:跨国并购的模范生”给中国制造企业的海外扩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对全球顶尖弧焊机器人应用系统服务商派斯林公司的收购案中,工业智能化装备制造商万丰科技教科书般地展示了确定并购战略、筛选并购目标、进行并购谈判、实施并购后整合的整个海外并购过程。当然,万丰科技的全球化案例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个,它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收购思路,即不再以征服者的姿态来看待被购方,而是视被购方为伙伴,通过为其提供价值一起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实现双方的共同愿景。这或许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时更应该思考的。在第5章“地尔汉宇:用创新打天下”中,地尔汉宇生产的家用电器排水泵,年销售3500万个,占全球市场份额30%,位列第一,净利率20%(行业平均不足10%);它生产的水疗马桶连续2年实现100%的销售增长;它的电动车厂还未竣工,就已接到了累计40万台的订单……这是一家以持续创新著称的企业,并以创新的产品征服了竞争对手和全球市场。第6章“杰克缝纫机:靠什么称霸全球”中的杰克公司从家庭小作坊起家,在不足20年的时间里成长为全球销量领先的工业缝纫机品牌。这个成绩背后的秘诀就是战略聚焦——锁定某一类客户群体,锁定一个价位段的品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才能深入洞察客户的需求,并实现产品的创新和突破。

最后探讨的全球化案例是3家立志要把自己的产品卖给全球用户的消费品企业。虽然它们都向全球市场输出自己的产品,但走的却是不同的路径。第7章“酷特智能:C2M重构价值链”介绍了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杰出代表——红领集团(现更名为“酷特智能”)。它借助智能化改造和互联网,打造了C2M模式,成为全球第一家个性化大规模定制服装企业。依靠C2M这种创新模式,红领可以在7天之内、以成衣的价格向全球用户交付个性化定制的西装。第8章“TCL国际化复盘”通过还原和反思TCL大起大落的国际化历程,告诫其他中国企业在借助国际化以拓展全球市场、提升自身技术和管理能力之前,必须将自身的经营理念、治理结构和管控模式调整到适合的状态,而不是企图通过国际化过程或在国际化之后来解决这些问题,否则企业在进入甚至尚未进入国际市场时就可能遭遇失败。在第9章“简一大理石瓷砖:中国原创何以畅销全球”中,简一陶瓷在全球范围内开创了大理石瓷砖这个品类,并累计获得了300多项专利,这在全球同行中绝无仅有。不仅如此,简一陶瓷还将这一中国原创出口到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无可争议的大理石瓷砖专家。

虽然本书收录的这9个全球化案例企业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并通过不同的路径走向了全球市场,但从它们的全球化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它们成功“走出去”背后的共同原因。第一,这些企业的领导者都有一个朴素的情怀: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展示和证明中国的实力。他们并购外国企业,获取资源、技术、品牌和管理经验,为的是全面提升自己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最终成为全球市场的强者;他们颠覆传统商业模式,用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好的服务体验来征服全球用户;他们坚持中国原创,用全新的技术和产品打入全球市场。他们依靠这些途径“走出去”,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自己的企业、品牌和产品,他们就是想证明中国企业已经能够与全球企业一决高下,甚至傲立群雄。第二,这些案例企业都善于发现和把握机会。它们时刻关注全球经济、商业和行业趋势,准确判断何时该出手并购,何时该聚焦业务,何时该转型升级,何时该制定何种经营战略。一旦做出判断,它们又会快速行动,并坚持到底。第三,它们懂得如何理解市场,理解客户需求。它们不会盲目地选择市场,也不会盲目地开发产品。它们会先了解自己的目标市场在哪里,为什么选择这个市场,那里的目标用户有哪些需求,然后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创新,并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迭代产品。对它们来说,用户思维是第一位的。第四,这些企业都拥有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这是它们能够“走出去”的根本。没有创新的产品,参与全球竞争就无从谈起,如果还像原来那样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全球市场,哪怕进去了,也不会长久,会很快被替代。只有拥有了真正创新的产品,才能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壁垒,才能立足于全球市场。这些案例企业深信这一点,也是照着这样去做的。第五,这些案例企业还打造了高效的全球供应链。要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有了创新的产品,还得给用户提供极致的服务体验,这里面包括及时安全的交付、快速的用户响应,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所以,建立全球供应链是任何一个全球化企业都必须下功夫去做的。

在第10章,我们收录了全球物流服务提供商UPS发布的《“优强中国造”企业白皮书2016》的内容。该白皮书聚焦于一个核心问题:为了应对未来变化,中国出口制造企业应该如何筹划,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如何才能别具一格地优化组织结构,如何才能部署不同的发展战略?UPS指出,要想在竞争更加残酷、更为激烈的出口市场中生存并茁壮成长,中国出口制造企业必须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所在市场和经营环境,从而深化行业知识和认知度;必须将客户关系发展为真正的伙伴关系,明白客户的成功与自身的成功紧密相连,从而提升响应和协作能力;必须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竞争优势,并实现创造附加值;必须增强内部变革能力并制定企业发展策略,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毋庸置疑,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并购,输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但在准备“走出去”之前,它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可能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全球化的目的何在?全球化战略是否清晰?并购战略是否明确?并购目标的选择是否合适?目标市场的确定是否合理?对目标客户群的理解是否透彻?要输出的产品是否有创新性?是否建立了高效的全球供应链……

不管是已经实施全球化战略的企业,还是准备走向全球化的企业,我们都希望它们能从本书中获得启示和借鉴,最终实现自己的全球化之梦,让中国企业从此屹立于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