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含义表达研究:心智之用,可以攻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结构安排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心智哲学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纵然都是研究身心关系而且各个派系关注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心智哲学对意识的讨论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因此,根据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徐盛桓先生认为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意识(consciousness)上,以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主线并把这一主线贯穿到语言研究的理论框架之中。这也是本书首先从宏观层次的语言运用的意识过程入手再过渡到微观层次的含义表达的认知研究的原因。

本书共分十四章。

第一章为绪论,概括地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理论基础以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为本研究展开的时代背景——语言研究的新转向。这一章为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提供了具体的背景知识。

第三到第八章分别论述了语言运用的一些基本特性,如拓扑性、意识性、意向性、因果蕴含性和含义性,所有这些关于语言运用的特性辐射到语言活动中就形成了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含义表达。这样的论述看似无关紧要,但其实很有深意,它为我们后面深入研究含义的生成和解读打下了基础。从第九章开始,我们正式进入对含义的研究:第九章先对过往含义研究理论进行回顾;随后在第十章、第十一章运用心智哲学对意识研究的成果详细刻画了含义生成的认知过程;紧接着第十二章转向介绍含义语码化过程,正是这样的一个语码化过程带来了现实的含义表达。至此,我们关于含义的研究工作似乎已经接近尾声。笔者认为,作为对含义表达的研究,含义表达的生成过程很重要,但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能忽视,那就是含义表达研究离不开对其推理过程的研究。于是,在第十三章我们重点探讨了因果蕴含视域下含义表达的推理过程,也即是对心智哲学视域下含义表达研究的认知过程的逻辑概括。罗素说过“逻辑是哲学的本质”,因此做出这样的一个概括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十四章为结论,简明地总结了本书的主要发现和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