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意识的发生:心物随附的过程
上一节我们详述了意识的两个层次在语言中的体现,并认为语言表达式的形成是一个感觉到感受、原初意识涌现为反思意识的过程。人的感受的形成来源于他所面对的物理事件的信息,这一物理事件的信息也是它的物理属性的信息,随后这一信息经过联想和想象等认知加工,形成反思意识,认知主体也就获得了该物理事件的心理属性。也即是说,物理属性到心理属性的过程跟原初意识到反思意识的过程是同步的,这样的一个过程,用心智哲学的术语来讲,就是心物随附的过程。为了更好地阐释心物随附这一概念,我们首先从心物随附这一概念中的重要构件——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入手,进而详细剖析意识发生的心物随附过程。
4.5.1 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对心物关系的探讨是心智哲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议题(Putnam1975;Heil1998; Searle1992/2004; Lowe 2004; Ryle2009)。这里我们只概述一些有代表性的心物关系的观点: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R. Descartes, 1596—1650)坚持心身二元论,认为物质和心灵是两种不同的实体,并且这两个实体是据以把世界区分为二类的可独立存在的“元”的标准;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 Spinoza, 1632—1677)认为物质和心灵是同一个实体的两种不同的属性,而不是两个实体的两种不同的属性,因而他更支持一元论的心物关系;尼古拉 · 梅尔布朗斯(Nicolasde Malebranche)认为身心关系是上帝安排的结果,因而他的观点带有更多的“机缘论”的观点。本课题是在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框架下展开的,故我们会更多地参考心智哲学对心物关系的论述。当代心智哲学对心物关系的论述,有如下的观点:物理主义、功能主义、自然主义、还原论、取消论、同一论、属性二元论、副现象论等(徐盛桓2011a),并且这些观点对心物关系的论述比起之前的论述,不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更大的拓展。在心智哲学关于心物关系的论述中,我们采纳了其中一种立场——属性二元论立场。这一立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戴维森(D. Davidson),他在其论文《心理事件》(Mental Events)中对属性二元论进行了阐释:属性二元论认为,物理实体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唯一实体,但这种实体具有物理属性(physical property)和心理属性(mental property)两种属性,因而被称为属性二元论。(Davidson 1980: 207-227)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属性这个术语很容易引起误解,因为一提到心理人们可能就会联想到认知主体的心理,其实这里的心理属性指的是任何物理实体所具有的属性,包括我们人,也同样具有这两种属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婴儿为什么那么依恋妈妈?这就是妈妈带给他的心理属性使然。对于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塞尔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尽管我们的身体是物理实体,但身体(尤其是大脑)具有物理和心理两种属性。(Searle 2004: 44)以下我们将详细展开对这两种属性的论述。
先说一下物理属性。物理属性是事物的一种固有属性,这一属性可通过观察、实验得来,比如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因此我们说事物的物理属性具有可观察性;另外,水还可以利用一定的技术还原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中学化学实验课上做过这种类似的实验,这就说明了事物的物理属性具有还原性。
事件的物理属性是多种多样的。但出于认知的经济性,人们把通过种种观察方式得来的关于事物的物理信息以类层级结构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这样就便利了人们对事物分类的认识。类层级结构建立的依据是事物的常规关系和类属关系,前者可抽象为相邻和/或相似关系。根据类层级结构,对事物的物理属性的认识可从类层级结构的四个方面进行考虑:(一)结构和位置;(二)特征和属性;(三)生成和来源;(四)功能和作用。(徐盛桓2014a: 8)
事物的物理属性主要分布在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对事物的物理属性的认识也是从这四类展开的。也就是说,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对客体信息的“筛选”就是依据这样的类层级结构。反映在语言活动中,对同一客体,有的认知主体关注的是其生成和来源,有的关注的是其功能和作用,因此基于不同的关注点,认知主体把针对这一客体的原初意识升华为不同的反思意识。比如,针对“妓女”这一客体,有的聚焦在其沦为妓女的原因,如失足,并对其形成反思意识;有的关注的是其作为妓女的功能,如提供性服务,同时也形成反思意识,当然还有针对其他方面而形成的反思意识。因此,我们说认知主体对事物物理属性进行“筛选”的依据是类层级结构中的四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方面。那么,什么是心理属性呢?下面是对心理属性的说明。
心理属性这一术语很容易让人引起误会,这一点前面我们有所提及,这里对此做出详细阐释。徐盛桓在心智哲学与语言的系列研究中专门对它进行解读:心理属性的“心理”并不是说感知对象有什么“心理”,而是指客体在认知主体的“心理”中呈现出一种(些)什么样的属性。客体之所以能给主体的心理带来某种“呈现”,是由于它本身的特性使然,所以客体的这种能给主体的心理带来某种“呈现”的特质被称为事物的“心理属性”。事物的心理属性更多地反映为客体在主体身上唤起的感受、愿望、感情等,但这一心理属性不能还原为事物自身具有的物理属性,这一点是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物理属性具有可还原性(reducibility),心理属性具有不可还原性(irreducibility)。大脑在形成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过程也是不一样的,物理属性的获得是靠观察、实验等物理性的过程得来的,而心理属性则是靠感受得来的,因此心理属性具有可感受性。可感受性在心智哲学中有一专门的术语——“感受质”(quale,复数为qualia),它指的是人们关于某一事物的感受。感受质是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感受质的研究,其实就是关于人类意识特殊性的研究。刘易斯(Lewis)在他的专著《心灵与世界秩序》(Mind and the World Order)中提到感受质的问题。
在他看来,感受质是某一事物具有的在不同的经验中可被辨识的那种特质,但这种特质必须同对象自身的性质区分开来。
感受质是心智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感受质,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并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如布洛克(N. Block)对感受质的认识就是基于他对意识中的“现象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的理解。在他看来,现象意识是指一种经验和感受。(Block 1999: 374, 384-386)戴维森、刘易斯、布洛克以及其他一些学者对诸如此类的现象的讨论是在不同的背景下展开的,尽管他们对这一心理现象给予不同的关注和命名,但这些术语所表征的现象的确就是人心目中大同小异的“心理属性”,也即是感知对象在主体心智中唤起的某种“像什么”的感受,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记得笔者第一次去拜访徐盛桓先生的时候,对心理属性这一术语,徐先生专门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婴儿产生喜欢吮吸母亲甘甜的乳汁的这种情愫,是乳汁的物理属性使然还是心理属性使然?我不假思索地给出答案:乳汁的物理属性。理论证明,我是错的。先生给出的解释是:正是乳汁的心理属性,使得乳汁的感知对象——婴儿有了“甜美”的感受,因此产生贪恋母亲的乳汁这种情愫。这样来看,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先生的解释浅显易懂,很“接地气儿”,因而加深了笔者对这一理论的应用和理解。这里我们以具体的语言实例加以说明。试看含义例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里的“烟草”“风絮”“黄时雨”就是“愁绪”引发出来的心理感受,也正是这种感受使得诗人产生了“烟草”“风絮”“黄时雨”的联想和信念,这就是愁绪的“心理属性”。但这样的“烟草”“风絮”“黄时雨”不能还原为“愁绪”本身,这就是心理属性的不可还原性。再看下面一则含义例子:
(3)暴雨造成严重内涝,广西柳州变“柳舟”。(《社会万花筒》栏目,2016年)
在这句话中,“柳舟”就是对被淹没的城市——柳州的含义表达。语言表达主体本来是要表达暴雨过后南方城市“柳州”被淹没的情景:一场暴雨,柳州市被淹没,就像一只小舟在暴雨中漂荡。于是,面对这样的一个情景,或者是面对柳州市即时携带的物理属性——柳州市屹立在暴雨的冲刷中,语言表达主体获得了关于此时此景的柳州的心理属性,我们也可以说是此时的柳州给语言表达主体带来的心理感受:一只小舟停留在暴雨形成的水面上,于是就有了“柳舟”之说。但是这里的“柳舟”是对暴雨中的柳州市的一种心理感受,我们很难将暴雨中的柳州市还原为真正的小舟。这就是我们上文所谈的心理属性的不可还原性。
心理属性在语言运用中的体现多得不能再多,几乎是一种常态。语言表达的无非就是人们的感知和感受,所谓的感受与我们刚才谈的心理属性大同小异。事件的物理属性内容和心理属性内容共同构成了语言表达的心智内容,其中对心理属性内容的描述是语言表达的重中之重,毕竟五彩斑斓的语言运用活动占语言表征的主流,而一五一十地对客观世界进行的描述只占很小的比例。请看以下例子:
(4)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掏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烦恼最是无情夜,笑语欢颜难道说那就是亲热?温存未必就是体贴,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一句是情丝凝结?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阎肃《雾里看花》)
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词,是阎肃为1993年央视“3·15”晚会专门制作的。这首歌词的创作背景是:当时假冒和伪劣的化肥、农药在市场上流行,为了让大家提防这些假冒商品,但又不能直接呼吁大家防范这些假冒伪劣商品,于是阎肃就为“3·15”晚会写了一首这样的歌词。在歌词中,阎肃并没有直接写假冒伪劣商品的物理属性,如假、差、迷惑百姓,而是择取这些物理属性中的其中之一“迷惑百姓”,并基于此,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反思,从而获得了它的心理属性“雾里看花”“纷扰”并起到艺术地提醒和告知百姓的作用。
以上这些含义表达给人们传达的远远不是其字面意思,也就是说这些含义语句所描写的不仅仅是对事件的物理属性的刻画,更多的情况下传递的是一种心理属性的内容,如“柳舟”传达的就是柳州市被淹没所带来的心理属性,阎肃创作的这首歌词传达的是假冒伪劣商品如何迷惑百姓,让人们难辨真伪的这种心理属性。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语言表达,不再赘述。
因此,我们说语言的表达虽然是基于物理属性的内容,但是充盈着心理属性的内容。如何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呢?请看下文。
4.5.2 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的关系:心物随附的关系
上一节我们谈到,心理属性是事物的物理属性作用于认知主体,进而给他们带来某种心理上的感受。因此,要谈心理属性,就不得不涉及物理属性。那么,到底应该对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的关系做出怎样理论上的概括呢?
对于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的关系,心智哲学研究者的一位杰出代表戴维森给出大概的总结。他认为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的关系是一种身心关系,心理属性是事物的物理属性作用于认知主体并给他们带来的某种感受,那么,什么是身心关系呢?这一概念对把握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的关系非常重要。因此,在具体给出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对身心关系加以说明。身心关系遵守以下三条原则:
(1)物理事件和心理事件可以互相作用。
(2)具有因果联系的事件之间有严格的确定性法则。
(3)对心理事件的解释无法依据严格的确定性法则。(Davidson 1980b: 207-227)
第(1)点所说的“物理事件和心理事件可以互相作用”强调了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一个明显的科学事实告诉我们:当我们大脑的构造发生变化时,我们的意识状态也会有所不同;第(2)点所说的“确定性法则”是指物理世界中因果关系的运作,比如“天下雨,地就必然湿”这样的因果关系就具有确定性,也即是说“天下雨”和“地就必然湿”之间具有一种严格的确定性的因果关系;第(3)点对身心关系的因果性给出了描述,并认为身心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又不具有严格的确定性,例如对同一电影的同一情节,不同的主体会形成不同的感受。如我们前面所举例子,“愁绪”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烟草”“风絮”“黄时雨”,而不会只有唯一的感受。如此看来,心理既依赖于物理又独立于物理,这就说明它们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但又不是完全的确定性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这种因果关系可能是不确定的、非线性的。心理与物理的这种因果性的关系被戴维森描述为“随附性”。(陈晓平2010)
随附性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概念。哲学研究人员一般把随附性定义为一种依存关系,具体来说,是随附性和这一性质所隶属的集合之间的依存关系。世界的属性呈层级性,这是人们形成的关于世界的普遍认识。这些属性之间是一种随附关系,具体来说是高层级的属性随附于低层级的属性,于是就有了社会属性随附于心理属性,心理属性随附于生物属性,生物属性随附于化学属性。(华鸿燕2014a: 31)
“随附性”这种特性广泛存在于事物之间。一般地说,如果作为结果的A随着作为原因的B的改变而改变,那么就说A“随附”(supervene on)于B。一般来说,对随附性的定义是这样的:
一个由性质或事实所构成的集合B和一个由性质或事实所构成的集合A之间具有随附性,当且仅当,没有B的变化或改动,就不可能发生A的变化或改动。这时集合A随附于集合B; B所包含的性质称为基本性质,A所包含的性质称为随附性质。(徐盛桓2011a)
由上可知,一组属性A若随附于另一组属性B, B所包含的属性是基本性质,A所包含的属性是随附性质。戴维森(Davidson 1980b)更进一步指出:心理属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依赖于或随附于物理属性的,也就是说,物理属性的变化会导致心理属性的改变,只有物理属性发生变化了才能引起认知主体的心理方面发生变化,并继而引起心理属性的变化。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的这种关系就是心物随附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当两个物体在物理属性上不可区分的时候,它们在心理属性上也是不可区分的;当它们引发相同的心理属性的时候,它们也应该具有相同的物理属性。
在心智哲学看来,心物随附性指的是心理事件对物理事件的随附,这种随附关系不具有像“天下雨,地就必然湿”这样严格的因果性。更多情况下,心物之间是一种非线性的因果关系,正如我们前面所讲,面对同一个场景有人开怀大笑,有人无动于衷。前文我们引用过徐盛桓先生的观点“语言的表达无非就是人们的感觉和感受”(徐盛桓2011c),这里的感觉就是事物的物理属性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而形成的,感受是事物引发的心理属性。那么,这样来推论的话,语言活动更多地体现着物理属性之于心理属性的随附关系。例如,郭雁飞的散文诗短章《青春》中写道:
(5)青春是风中的野火,是雨中的花蕾,是一枚等待成熟的青苹果。(郭雁飞《青春》)
这里“野火”“花蕾”“青苹果”从不同的侧面凸显了“青春”的物理属性给人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也即是青春引发的多种不同的心理属性,这些心理属性的形成依附于“青春”的物理属性。同理,散文诗《快乐》对“快乐”的刻画也是心物随附性的具体体现,请看下例:
(6)快乐是暴风雨中的飞鸟,是游向大海的鱼,是孩子手中的风筝,是新婚的礼服,是重逢时的抱头痛哭。(郭雁飞《快乐》)
至此,我们对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的随附关系做了介绍,并结合具体的语言实例说明了心物随附性在语言运用中的广泛体现。那么,这种心物随附性是怎样化为一种语言学认识并用来指导语言研究呢?下文我们将借助前面几节所讲的意识的基本内容和意识发展的心物随附性过程建构起一个语言运用的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