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为何被降薪的职员,总认为是公司过河拆桥
归因谬误:把问题和原因都推到别人头上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那张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每当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从高高的墙上掉下来。它一次次不停地往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
这时正好有三个人经过这里。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蠢,从旁边干燥的地方就能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开始聪明起来。
第二个人看了,他立刻被蜘蛛这种不屈不挠、屡败屡战的精神打动了,并从中得到启发,对自己说:“我要像蜘蛛那样顽强。”于是,他变得顽强起来。
第三个人看见了,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我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一无所得,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他变得日渐消沉。
为什么这只蜘蛛会不断地往上爬?为什么三个人对蜘蛛的态度有这么大的差距?
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人们一定有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我没有像某个大学同学一样成功?为什么至今没有遇到心仪的对象?为什么某个同事似乎比我更能讨上级的欢心?人们在产生疑问后,总是试图去分析某些行动、事件或后果的可能原因。
假如我们对人一生中所说的频率最高的话做一个总结,那么“为什么”一定是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原因是人类天生就有追求事物发展精确性的需求,这是我们人性中天生的一部分,谁也无法摆脱。
在心理学中,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归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找出问题的原因”。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指出,如果某个因素一旦出现就会看到某个行为,该因素不出现就看不到这个行为,那么人们就会把该因素归结为该行为的原因。比如,你与你的朋友一起出游,迎面走过来了一匹马,你的朋友指着马大声尖叫,你便要确定是朋友精神出现了问题,还是因为危险正在临近。
当人们试图解释某个人的行为时,人们要就三方面的有关信息来评估协变:区别性、一贯性和一致性。
区别性:该行为是否是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你的朋友是否对所有的马都大喊大叫?
一贯性:指行为是否反复出现以回应这一情境——这匹马过去是否让你的朋友大喊大叫?
一致性:指其他人是否在同样情境下也产生同样的行为——每个人都指着马并大喊大叫吗?
归因一般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以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部归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等。
试想一下,在某一个交通拥堵的早晨,当你发现一辆小车是造成拥堵的罪魁祸首时,你通常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恐怕大部分的人都无法抑制心中的愤怒,都会倾向于认为,小车的司机有问题,因为他的某种不恰当的行为,使大家忍受着上班迟到而被扣奖金的可能,这个人会在瞬间被我们定义成一个自私、冷漠、不为别人考虑的家伙。
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对别人的问题进行归因时,外部的因素很容易被忽略。如前面提到的小车司机,很有可能他是遇到了主观所无法克服的情况,不得已才造成了堵塞。
有意思的是,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情况可能就恰恰相反了。被降薪的人大多会认为公司“过河拆桥”,而很少立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因为当人的自尊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本能地采取自利归因的方式,也就是把降薪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比如经济不景气),因为承认自己的能力逊于其他同事,对我们的自尊是一种打击。但是,当我们获得加薪的奖励后,我们又会本能地将加薪的原因归结为是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
当看到某个人比我们成功后,我们便会将其所获得成就归结为好运气,不知不觉地作出外部归因。
只依据外因,或是只依据内因来看待判断问题和事情的性质都是片面的、有失偏颇的。只有将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考虑,才能看清问题的实质,作出对事情的正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