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常背小古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训练2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注释

①三里:方圆三里,极言城小,是虚指。

②城:指城墙。

③池:护城河。环绕城墙,作障碍物,阻止敌方进攻。

④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⑤米粟:泛指粮食。

⑥委:舍弃,动词。

⑦域:名词用做动词,划定,引申为“统治”。

⑧封疆:划定疆域。

⑨利:精良。比喻武力的强大。

⑩亲戚:先秦时指父母兄弟至亲骨肉,后来“亲”指族内,“戚”指族外。现在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

⑪所顺:指归顺的力量。所,表示动词涉及的对象。

二、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来攻城,一定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虽然)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形。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和储备)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的一方)仍弃城逃跑了,这(是因为)地理上的有利条件还不如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更重要)。

所以说,(君王)统治人民并不是依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是靠山川溪流的险要,征服天下更不是依靠武器装备的精良。能行仁道的君王,帮助他的人就多,不实行仁政的君王,帮助他的人就少。如果支持帮助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而支持帮助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民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王,所以,能施仁政的君王要么不战,(如果)进行战争就一定取得胜利。

三、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公孙丑,复姓公孙,是孟子的弟子,这篇文章阐述了孟子“仁政”的政治主张,讲的是统治者如何得民心的问题。

四、阅读训练

1.此篇文段出处是( )

A 《论语》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列子》

2.文中的“道”与下面词中的“道”意思相近的是( )

A 道德

B 道歉

C 道路

D 王道

3.朗读下列语句时,重音确定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之所顺,亲戚之所畔

B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C 以天下之顺,攻亲戚之

D 以天下之所,攻亲戚之所

4.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每个分句只画一处。(用“/”表示)

故 君 子 有 不 战,战 必 胜 矣。

5.“得道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人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第2段中原文回答。

(1)守城一方的防卫条件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攻城一方“环而攻之”所凭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本文结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

9.从你学过的文言文课文中,举出一例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