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历代文选》的编注
但是,马上遇到一个困难,没有教材。刚解放,哪里有现成的教材?
因为当时就是让我讲大一国文,大一国文主要的内容就是古代的散文。所以我先着手编了一个《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的选目基本上是由我拟定的,然后全教研室同志一起讨论确定。这部书的注释体例也是我定的,是由作者小传、题解、散文正文和注释这几个部分组成的。比如《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是什么人,哪年生的,哪年死的,为什么写这篇《滕王阁序》,在作者小传里要讲清楚;用题解的方式,分析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什么内容;难解的词句,都做注释。
所以读者拿到这本书,先看作者小传,就会明白,这是唐代的什么人,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再读题解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然后一字一句不懂的地方都有注释,帮读者读懂词句。
教研室的同志都参加做注释,我负责改大家的注释,没有时间再自己做注释了,所以我注释注得很少,都是改他们的注释。人民大学有誊印社。我们编好以后就交给誊印社,誊印社刻钢板,油印出来,发给学生。开头一直是这样运转的。
没有想到这部油印讲义传到外面去了,被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周振甫先生看到了,觉得这本《历代文选》正是大家现在都需要的,就到人民大学来找我,说他们愿意出版这本书,问我们愿意不愿意。我们当然很愿意。出版社要出这本书,说明我们的书还是编得不错的。也问了我们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当然也很愿意了。自己学校编的书能够正式出版,他们当然很愿意了。
所以我就负责写一篇文章,讲中国散文发展的脉络,从先秦一直到民国,从《论语》《孟子》,到汉魏词赋,到唐代的诗,到宋代的词,到元代的曲,中国散文的发展历程。
这篇文章大概有三万多字,这个任务很紧迫。有一次,我在家写着写着就晕倒了,突如其来地晕倒在椅子上。因为当时我爱人在俄文系教书,也忙得不得了,不在家。我什么时候醒过来都不知道。醒过来以后,自己知道身体不行了,没有能够立刻就写。但是因为任务很紧迫,第二天,我又继续写,终于把这篇文章写完了。
没有想到1962年9月这本书的上册出版以后,毛主席很快就看到了,他非常赞赏这本书,在中央会上号召大家都来读这本书。人民大学的校长吴玉章参加会议,听到了毛主席的称赞,非常高兴,回到住处(东四八条),就叫秘书王宗柏来找我,王宗柏把我带到吴老家里,吴老躺在藤椅里。王宗柏介绍后,吴老就叫我坐下来,然后说:好啊!你写了书也不送给我。我说我没有写什么书啊,吴老说《历代文选》不是你写的吗?我说,噢,这是我编的,吴老说不要咬文嚼字了,总之这部书你做的。我说是是是,吴老就说,我是跟你开玩笑,我告诉你吧,毛主席看到了这部书,非常称赞,我是人大校长,我能不高兴吗?你不是不送给我书吗?我就先送给你我的书。他立即叫秘书王宗柏拿来他的《吴玉章文集》,签了名,送给我。我回到家里,赶忙将书签好名,请王宗柏代送给吴老。
这篇叙文放在《历代文选》的上册,后来被吴晗看到了,他那时候是北京市副市长。当时吴晗主编一套《语文小丛书》,就是帮助青年人读我们的传统的古文的。他就聘请我为《语文小丛书》的常务编委,同时把我为《历代文选》写的这篇序文,作为《语文小丛书》的一种印出来了。因为文章太长,分成上下两册,印了上册。后来“文化大革命”了,“文化大革命”以后,下册就没有印过,上册现在还能见到。《历代文选》一直到现在还在印。
我编的这本是散文的书,另外还编了一本《历代诗词选》,也是我编的目录。但是人民大学这么多系需要我们去教大一国文,教研室的其他老师也有课程任务。大家集中精力注释《历代文选》已经花了很大力气了,再要做《历代诗词选》,就实在赶不及,因为有的课程是同时开的。所以《历代诗词选》就全部由我来选了,选了以后大家讨论定的。注释采用当时社会上或者1949年前已有的注释,移过来,说明这个注释是采自哪几本书。这本《历代诗词选》采用别人的注释,油印了一直作为内部教材。
过了两年,人民日报的安岗同志跟中央商量了,要在人民大学办一个新闻系,培养新闻人才。
他到人民大学来跟学校的领导接触好多次,也跟我们教研室接触。因为要培养写作人才,要培养新闻人才,离不开国文教研室。他也从学生和学校听到各方面的反映,知道我讲课很好。他就提出来,要把我调到新闻系去,学校也同意了。后来,干脆整个国文教研室都归属到新闻系了,全校的课程还照样安排,但是管理归属新闻系了。
到了1956年,新闻系要开中国文学史的课程。安岗同志跟大家商量,都提出来,要我讲中国文学史,我也就接受了这个讲中国文学史的任务,上这个课。但是,我又要讲古代散文,又要讲文学史,还要讲诗词选,课程太重了。再有一个,依然是没有教材。当时老的教材太简,比如上海那几位老先生写的文学史,都不是作为教材用的,没有具体分析。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李长之写的有一本《中国文学史略稿》,三千多年的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小本,根本不能用来做教材,学生可能看不明白。所以需要编写一本中国文学史的教材。所以我决定自己来编写一本《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