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个工友”——袁海军

2008年5月,央视《国宝档案》播出了一期节目,节目中详细介绍了郑州“杜岭方鼎”的出土过程,并称最早发现大鼎的是“杜岭街的一个工友”。

在这之前的所有报道及档案里,关于发现者的描述,都只是“杜岭街的一个工友”。这位“工友”的真实姓名是袁海军,是一名环卫工。“杜岭方鼎”的挖掘可以说是“一镐”之劳。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深挖洞,广积粮”的口号宣传下,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挖地道的热潮。1974年9月,下着小雨,气温骤降,但郑州市的老百姓在杜岭街挖地道的热情却一点也没有降下来。突然,一个名叫袁海军的工友在隧道的右前方挖掘到了坚硬的物体。袁海军大叫一声:“这儿有东西!”

有人问:“是炸弹吗?”

这一问,把洞中气氛搞得立刻紧张起来!

有些工友大着胆子上前查看,简单清理后赶快宣布:“不是!不是!不是炸弹!”

大家放下心来,接着用铁锹清去周围的泥土,两只锈迹斑斑的“大锅”很快映入大家的眼帘,引起在场者的一阵喧腾。据当时现场的工友事后回忆,当“金属大锅”初露端倪时,工友们把这一情况上报了当时的小组长,小组长一看,亦不敢怠慢,又上报给了当时杜岭办事处的领导。杜岭办事处的负责人一边带人来现场查看,一边派人通知了郑州市博物馆,随即又请示了河南省博物馆的领导。

文物专家很快来到现场,尽管铜鼎锈迹斑斑,但专家甫一见到此器,即感十分震撼。按捺着发现了王者之器的激动心情,文物专家详细查看了地道右壁上并列的两件铜鼎后,为进一步确定青铜重器所处的地面方位及方便将铜鼎运出防空洞,省市博物馆的专家指挥工人们用探铲从地道里向地表钻。

由于填土经过夯打,十分坚硬,操作不易,加之由下而上作业,操作者很快就成了“土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在场者发现文物的激动心情。工人们用铁锨一点一点地挖,挖挖停停,停停挖挖,挖了五六米后,与地表接通,剥离出两件大小略有区别的青铜大鼎。接着工人用绳索捆牢大鼎,通过卷扬机把大鼎拖了上来。

大鼎出土后,被运到了杜岭办事处。由于发现铜鼎时吸引了很多群众前来围观,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也为了更好地宣传文物保护法规,办事处特意组织辖区群众参观出土器物,为期15天。据袁海军回忆,在这半个月里,“河南省博物馆的领导安排我的吃住,还发给我两张人民剧院的戏票”。

15天后,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杜岭街办事处,组织工人用草绳和草帘把大鼎包装好,运往省博物馆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