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析与检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版前言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是我国具民族特色和知识产权的、防治疾病有效的药物。2006年,科学技术部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启动“药品安全科技行动”。在2007年4月国家发布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6—2010年)》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中,都把“药品安全”作为重要内容,提出“解决当前药品安全的一些重大与急迫的技术瓶颈问题”和“完善以药品安全技术标准为基础”等要求。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必须是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和可控的。药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药来源丰富、成分复杂,临床常表现为多方面的疗效,但同时,影响其质量和安全性的因素也复杂多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新仪器已被逐步引入中药的研究中,检验的专属性和检测灵敏度也大大提高。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与历版药典比较,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有了飞速的提高。在国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提高检测技术水平,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政策方针指导下,我们编写了《中药分析与检测》一书。中药分析学是高等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包括中药分析鉴定专业、中药制剂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课,该书在此基础上,偏重于实用和操作,以满足当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可作为中药药理、中药资源、天然药物和药学等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旨在为中药及相关专业教学及研究、生产人员在中药分析与检测时提供参考。

本书以实用、指导操作为其主要特色。注重条理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尽可能反映当前中药分析与检测方面的先进科技成果。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中药分析与检测的目的与意义、中药分析的特点、影响中药材、饮片与制剂质量的因素、中药分析与检测工作的基本程序及方法。第二章论述了现代仪器在中药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反映了这些分析方法的最新动态,以基本原理和指导操作为主要目标。第三章为中药材及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的分析与检测方法,并列举有代表性的实例。第四章在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基础上,选取了79味常用中药材定性、定量分析与检测方法,并吸收了某些中药的最新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除直接用于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的检测,还可提示复方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第五章扼要介绍了常用中药制剂的分析与检测方法,重点在不同剂型分析与检测前的预处理,列举了现代研究的实例以供参考。因中药制剂分析的相关书籍较多,本章仅选择了常用剂型,吸收了最新制剂质量标准实例。第六章简介了中药及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分类与特性、制定的先决条件,介绍了中药及天然药物注册分类、新药研制的基本程序、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意义及指导原则等。书后附录中收集了常用缓冲液、常用酸碱指示剂、常用固态化合物浓度配制参考表、化学试剂纯度分级表、《中国药典》常用试液、常用试剂配制及TLC显色方法,以便使用时查找。

在本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编写院校和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全书由主编时维静、王甫成统稿,集体定稿。时维静、王甫成合编了第一章;俞浩负责第二章,时维静、王海侠、李娟等参与了编写;王甫成负责第三章,龚道锋、马灵珍等参与了编写;方艳夕负责第四章,李娟、周丽丽、秦梅颂、耿培、时维静、刘汉珍等参与了编写;周国梁、时维静负责第五章;王甫成、栗进才负责第六章,夏成凯等参与了编写。在编写的过程中还得到了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魏双顶、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0B418)及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0SQRL213)课题组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中药分析与检测学科和检测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内容丰富博大,限于编者水平和时间等原因,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各院校师生和有关单位的中药研究工作者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