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舒适、休息、睡眠和活动
一、舒适
(一)概念
1.舒适: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最高水平的舒适表现为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感到安全和完全放松,身心需要均能得到满足。
① 生理舒适:即个体身体上的舒适感觉。
② 心理、精神舒适:即个体内在的自我意识,如信仰、信念、尊重、自尊、生命价值等精神需求的满足。
③ 环境舒适:即与个体生存的物理环境相关的各种因素使个体产生舒适的感觉。
④ 社会舒适:即个体、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个体带来的舒适感觉。
2.不舒适:不舒适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改变,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不舒适通常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精神不振、消极失望、失眠、疼痛、乏力,难以坚持日常工作和生活。疼痛通常是不舒适中最为严重的表现形式。
(二)影响舒适的因素
1.身体因素:个人卫生不佳、姿势或体位不当、保护具或矫形器械使用不当、疾病影响。
2.心理社会因素:焦虑或恐惧、角色适应不良、生活习惯改变、自尊受损、缺乏支持系统。
3.环境因素
(1)不适宜的社会环境:如新入院患者对医院和病室环境以及医务人员感到陌生或不适应。
(2)不适宜的物理环境。
(三)促进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
1.不舒适患者的护理原则
(1)预防为主,促进舒适:从身心两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做到预防在先,积极促进患者舒适。
(2)加强观察,去除诱因:观察病人非语言行为,预知病人不舒适程度;观察引起不舒适的症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不适。
(3)互相信任,给予心理支持: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是提供心理护理的基础。
2.维持病人舒适体位
(1)卧位的分类
① 主动卧位:患者自主采取的卧位。
② 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力改变卧位,躺于被他人安置的卧位。
③ 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有改变卧位的能力,因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如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患者因呼吸困难而采取端坐位。
(2)常用的卧位
(3)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
① 患者卧位姿势应该符合人体力学要求,体重平均分布于身体各部分,降低各关节压力,肢体维持正常功能位置,减少关节强直和肌肉挛缩。
② 经常变换体位,改变姿势。重患者每2h以内变换体位1次。
③ 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患者身体各部位每天均应活动,改变卧位时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练习。
④ 受压部位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⑤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需要适当地遮盖患者的身体,促进患者身心舒适。
二、疼痛
(一)概述
1.概念
(1)疼痛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征象与症状,是病人最为痛苦的感受,是不舒适的最高表现形式。
(2)疼痛阈:人体能感觉到的最小疼痛。
(3)疼痛耐受力:个体能忍受的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
(4)6个月以内可缓解的疼痛为急性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的疼痛为慢性疼痛。
2.疼痛的共同特征:是身心不舒适的一种感觉;提示个体的整体性或防御功能受到侵害;是个体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常伴有生理、心理、行为和情绪反应。
3.影响疼痛的因素:年龄、经历、注意力、情绪、疲惫、个体差异、社会文化背景、病人支持系统、治疗和护理等。
4.疼痛的原因:包括温度刺激、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病理改变、心理因素。
5.疼痛程度的分级
(1)0级:无疼痛。
(2)1级(轻度疼痛):有疼痛感但不严重,可忍受,睡眠不受影响。
(3)2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
(4)3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用镇痛药。
(二)对疼痛患者的护理
1.疼痛评估的重点内容:疼痛部位、疼痛时间、疼痛性质、疼痛程度、疼痛表达方式、疼痛伴随的症状及对病人影响。
2.WHO建议的三阶梯止痛疗法
(1)第一阶段:适用于轻度疼痛病人。可选用非阿片类、解热镇痛类、抗炎类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2)第二阶段:适用于中度疼痛病人。使用非阿片类药物止痛无效时,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氨酚待因、曲马朵等。
(3)第三阶段:适用于重度疼痛和剧烈性癌痛病人。可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美沙酮等。
三、休息与睡眠
(一)休息
1.定义:休息是指通过改变当前的活动方式,使身心放松,处于一种没有紧张和焦虑的松弛状态。
2.休息的意义
① 休息可以减轻或消除疲劳,缓解精神紧张和压力。
② 休息可以维持机体生理调节的规律性。
③ 休息可以促进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④ 休息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⑤ 休息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组织修复。
3.休息的条件:身体舒适是保证有效休息的重要条件;医院的物理环境是影响患者休息的重要因素;睡眠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休息的重要因素。
4.促进患者休息的护理措施
(1)增加身体的舒适:在休息之前,及时评估并减轻身体的不适是保证患者休息的基础。在协助患者休息时,护士应帮助患者调整姿势和体位,减轻或消除各种原因造成的不适。
(2)促进心理的放松,心情愉快、精神放松是保证休息质量的关键。
(3)保证环境的和谐。
(4)保证足够的睡眠。
(二)睡眠
1.睡眠的原理:睡眠由睡眠中枢控制,睡眠中枢位于脑干尾端,向上传导冲动作用于大脑皮质(或称上行抑制系统),与控制觉醒状态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拮抗,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
2.睡眠的生理特点:睡眠是一种周期现象,一般每天一个周期。睡眠时视、触、嗅、听等感觉减退,骨骼肌反射和肌紧张减弱,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变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代谢率降低、胃液分泌增多、唾液分泌减少等。
3.睡眠时相
(1)各时相的相互转换:成人进入睡眠后,首先是慢波睡眠,持续80~120min后转入快波睡眠,维持20~30min后,又转入慢波睡眠。两种睡眠时相状态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
(2)慢波睡眠分期
① 入睡期(Ⅰ期):此期是所有睡眠期中睡得最浅的一期,易被唤醒。
② 浅睡期(Ⅱ期):此期仍可听到声音,易被唤醒,身体功能继续变慢,肌肉逐渐放松。
③ 中度睡眠期(Ⅲ期):难被唤醒,肌肉完全放松,身体很少移动。
④ 深度睡眠期(Ⅳ期):身体完全松弛且无法移动,极难被唤醒,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人体组织愈合加快,可能发生遗尿或梦游。
(3)快波睡眠的特点:此期的睡眠特点是眼球转动很快,脑电波活跃,与觉醒时很难区分。做梦是快波睡眠的特征之一。
(4)各时相睡眠的生理意义: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快波睡眠与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有密切的关系,有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能够促进学习记忆和精力恢复。快波睡眠对精神和情绪上的平衡最为重要。
4.睡眠失调
(1)原发性失眠症: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中多醒或早醒。
(2)药物依赖性失眠症:是原发性失眠后滥用药物导致的结果。
(3)发作性睡眠:特点是控制不住的短时间的嗜睡。
(4)睡眠过度:表现为过多的睡眠,难以唤醒。
(5)睡眠呼吸暂停:是以睡眠中呼吸反复停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时醒时睡,并伴有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低氧血症、高血压及肺动脉高压。睡眠呼吸暂停可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呼吸暂停两种类型。
(6)睡眠剥夺:是睡眠时间和睡眠时相的减少或损失。能够逆转睡眠剥夺的惟一方式是恢复性睡眠。
(7)梦游症:主要见于儿童,以男性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消失,提示该症系中枢神经延缓成熟所致。
(8)梦魇:表现为睡眠时出现噩梦,梦中见到可怕的景象或遇到可怕的事情。
(9)睡惊:表现为睡眠中突然惊醒,两眼直视,表情紧张恐惧,呼吸急促发作后又复入睡,晨醒后不能回忆。
(10)遗尿:指5岁以上的儿童仍不能控制排尿,在日间或夜间反复出现不自主的排尿。
5.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1)满足患者身体舒适的需要。
(2)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3)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① 病室的温度:一般冬季为18~22℃,夏季为25℃左右。
② 病室的湿度:50%~60%。
③ 将影响睡眠的噪声降低到最小程度;夜间尽量熄灯或使用地灯,避免光线直接照射患者眼部;保证空气的清新和流动,避免异味对患者睡眠的影响。
④ 床铺应当安全、舒适,有足够的宽度和长度,被褥及枕头的厚度及硬度合适。
(4)合理使用药物
① 服用苯二氮类药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a.服药期间,不宜饮酒或醇性饮料及同时服用中枢抑制药,否则会导致中枢抑制加重。
b.茶叶和咖啡与地西泮同时服可降低药效。
c.吸烟可使苯二氮类药物镇静作用减弱。
② 水合氯醛:主要用于顽固性失眠或用其他催眠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应用时必须稀释,口服时与水或食物同服可以避免胃部不适,直肠炎或结肠炎的患者不可直肠给药。
③ 唑吡坦(思诺思):主要用于失眠症的短期治疗。
(5)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6)做好晚间护理。
四、活动
(一)概述
1.肌力分级
(1)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2)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3)2级: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4)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5)4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6)5级:肌力正常。
2.机体活动能力分度
(1)0度:完全独立,可自由活动。
(2)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
(3)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4)3度:既需要他人的帮助,也需要设备或器械。
(5)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二)促进活动的护理措施
1.选择合适的卧位。
2.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3.预防压疮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即保持受压部位床面平坦,使受压均匀;应用软枕架空缺乏脂肪保护的骨突处,支持身体空隙部位;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定时变换体位,一般2h翻身1次,必要时30min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2)按摩和活动受压处皮肤等。
4.维持关节的活动性
(1)概念:关节活动范围(ROM) 亦称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关节活动度练习简称为ROM练习,包括主动性ROM练习和被动性ROM练习。
(2)被动性ROM练习的目的:维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硬、粘连和挛缩;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营养的供给;恢复关节功能;维持肌张力。
(3)被动性ROM练习操作方法:活动受限病人应该尽快开始ROM练习,每天进行2~3次。
① 患者取自然放松姿势,护士面向操作者。
② 依次对患者的颈部、肩、肘、腕、手指、髋、踝、趾关节做关节活动练习。
③ 每个关节每次做5~10次完整的ROM练习
④ 运动结束后,测量生命体征,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
⑤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对活动的反应及耐受性,当患者出现疼痛、疲劳、痉挛或抵抗反应时,应停止操作。
5.肌肉的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
(1)等长练习:主要优点是不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故可在肢体被固定的早期应用,以预防肌肉萎缩;主要缺点是以增加静态肌力为主,并有关节角度的特异性。
(2)等张练习:等张练习可遵循大负荷、少重复次数、快速引起疲劳的原则进行,也可采用“渐进抗阻练习法”(PRE)。
(3)进行肌肉锻炼的注意事项
① 以患者的病情及运动需要为依据,制订适合患者的运动计划。
② 锻炼前后应做充分的准备及放松运动,避免出现肌肉损伤。
③ 掌握运动量及频度,每次练习达到肌肉适度疲劳,其后有适当间歇让肌肉充分复原,一般每日或隔日练习一次。
④ 如锻炼中出现严重疼痛、不适,或伴有血压、脉搏、心律、呼吸、意识、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应及时停止。
⑤ 有轻度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病变时慎用肌力练习,有严重心血管病变者禁忌肌力练习。
【考点强化】 答案
1.影响舒适的身体方面的因素不包括
A.焦虑
B.体位不当
C.活动受限
D.身体不洁
E.机体不适
2.寻找不舒适原因,实施护理措施的有效渠道及必要的条件是
A.护患合作
B.促进睡眠
C.减少焦虑
D.解除疼痛
E.指导放松方法
3.下列不是舒适的正常表现的一项
A.没有疼痛
B.没有焦虑
C.没有忧愁
D.轻松自在
E.十分欣快
4.失血性休克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
A.头高足低位
B.头低足高位
C.中凹卧位
D.去枕仰卧位
E.俯卧位
5.将昏迷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的目的是
A.保持颈部活动灵活
B.便于头部固定,避免颈椎骨移
C.减少枕骨压迫,防止枕后压疮
D.利于观察病情,及时治疗护理
E.引流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6.腰穿后病人取去枕平卧位的主要目的是
A.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
B.防止脑缺血、缺氧
C.减轻脑膜刺激症状
D.防止发生昏迷和休克
E.预防颅内压减低引起头痛
7.胡某,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膝胸位
8.下列用于描述一种宁静、安详、无焦虑及无拘无束状态的是
A.舒适
B.休息
C.睡眠
D.活动
E.放松
9.病人的疼痛可能会导致多方面的反应,下列不是由疼痛所引起的反应是
A.皱眉、哭泣、呻吟、尖叫
B.退缩、抑郁、愤怒、依赖
C.胃肠道紊乱、骨骼肌紧张、内分泌改变
D.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手掌出汗、面色苍白
E.血钙升高、血糖升高、血钠降低、血氯降低
10.教给病人控制呼吸、垂肩、仰视、自我发泄等方法分散注意力,达到解除疼痛的方法是
A.催眠术
B.松弛术
C.心理护理
D.心理咨询
E.健康教育
11.不属于疼痛特征的是
A.身体负荷过重的感觉
B.不舒适的感觉
C.防御功能受到侵害
D.个体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
E.常伴有生理、心理、行为和情绪反应
12.下列哪项不是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A.解除疼痛
B.减少焦虑
C.指导放松方法
D.收集病人睡眠相关资料
E.尊重病人睡眠习惯
13.下列关于睡眠影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睡眠时间通常与年龄成正比
B.过度疲劳有助于入睡
C.补充激素不能改善绝经期妇女的睡眠质量
D.催眠药能够加速睡眠,但只能在短时间内增加睡眠量
E.大量饮酒会使睡眠变深
14.有关睡眠的生理特点描述不准确的是
A. 睡眠是一种周期现象,一般每天两个周期
B. 睡眠时视、触、嗅、听等感觉减退
C. 睡眠时骨骼肌反射和肌紧张减弱
D. 睡眠时心率减慢、呼吸变慢
E. 睡眠时尿量减少
15.睡眠中枢位于
A.小脑前段
B.丘脑外侧
C.脑干尾端
D.延髓中部
E.大脑中回
16.患者男性,50岁,有吸烟史,咳嗽两个月,咯血或痰中带血两周。胸片示左肺上叶有1.5cm×2.0cm病灶。病人入院后入睡困难,易觉醒。引起病人睡眠不佳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
B.生理因素
C.病理因素
D.心理因素
E.环境因素
17.对老年人运动的要求正确的是
A.老年病人应停止活动
B.老年病人可随意活动
C.健康老年人可随意活动
D.健康老年人运动前不用进行评估
E.老年病人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活动
18.肢力为1级的表现是
A.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B.可见肌肉轻度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C.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D.肢体被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E.肢体能做对抗阻力运动,但肌力减弱
19.限制入传染科住院隔离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活动。该患者因住院隔离而活动受限是属于
A.焦虑造成活动无力
B.运动系统功能受损
C.社会因素的需要
D.治疗措施需要
E.疾病影响机体活动
20.机体活动的种类不包括
A.有氧运动
B.无氧运动
C.耐氧运动
D.弹性运动
E.增加肌力的运动
21. ROM练习的目的不包括
A.维持关节活动度
B.预防关节僵硬、粘连和挛缩
C.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营养的供给
D.恢复关节功能
E.维持关节解剖结构完整
22.下列有关被动性ROM练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活动受限病人应该尽快开始ROM练习
B.每天进行1次
C.每个关节每次做5~10次完整的ROM练习
D.运动结束后,测量生命体征
E.当患者出现疼痛、痉挛时停止操作
23.关于肌肉等长练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在肢体被固定的早期应用
B.以增加静态肌力为主
C.一般每日或隔日练习一次
D.如锻炼中出现严重疼痛、不适应及时停止
E.有严重心血管病变者也可练习
24.为了减轻伤口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卧位应为
A. 半卧位
B. 去枕平卧位
C. 头低足高位
D. 侧卧位
E. 头高足低位
25.患者男,60岁。来院咨询减肥方法。查体:身高170cm,体重82kg。膝关节陈旧疾患,无法负重。护士建议其最好的运动方式是
A. 举重
B. 跳绳
C. 游泳
D. 爬山
E. 慢跑
(26~27题共用病例)
患者男,64岁。因突然出现胸骨后压迫性疼痛入院,诊断心绞痛。胸痛发作时,不能忍受,面色苍白、出冷汗。
26.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是
A.温度刺激
B.物理损伤
C.化学损伤
D.病理改变
E.心理因素
27.患者的疼痛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对疼痛程度分级的
A. 0级
B. 1级
C. 2级
D. 3级
E. 4级
(28~29题共用备选答案)
A.正相睡眠第一期
B.正相睡眠第二期
C.正相睡眠第三、四期
D.正相睡眠第四期
E.异相睡眠期
28.遗尿常发生于睡眠周期的
29.有利于个体精力恢复的睡眠周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