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理翔:创业式传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本书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系列书中的一本,然而准备本书素材的缘起要更早。从2016年开始,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企业家学院酝酿写作一部《茅理翔传》,作为典型家族企业的企业史/企业家传记创作的一个重要项目。同时,我们也希望用这本传记作为向茅理翔这位一直支持和坚守家族企业研究的著名企业家致敬的研究成果。茅先生本人也正在酝酿他的自传——《风雨五十年》,我们原来与茅老的约定是浙江大学的传记写作和他本人的自传写作平行进行,互相补充但是互相独立。

2007年11月9日,我在和茅理翔父子一起吃饭的时候听茅老谈到,慈溪农民于1965年开始创办社办企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简单农具的制造和修理,而国内有关民营企业发展历程的书籍都忽视了这段虽然卑微、隐蔽但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茅理翔本人就是这个改革开放前史的亲历者。那天我就建议茅理翔应该把这段经历写下来,因为大多数人不了解这段历史,这样的先行对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值得探讨。从1965年(茅理翔参与创办长河人民公社综合性服务社和综合性厂)到1985年(创办慈溪无线电元件九厂)是茅老24~44岁最为风华正茂的年龄,这20年的光阴及其磨难对于他后来每十年一个周期的连续创业影响巨大。当然,这将是未来茅老《风雨五十年》的精彩内容。

因为传记的进度只进行了一半,所以征得系列书其他作者的同意,我们围绕茅理翔先生生平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1996年1月与儿子茅忠群共同创办方太的十年经历来写一本书,即如今摆在读者朋友眼前的这本书。我们认为,茅氏父子通过共同创办方太,同时完成了企业家精神和事业的代际传承,这种创业式传承的模式是一种创造,同时对于很多处于传承过程中的民营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我们把这一传承过程看作是家族企业现代转型的一个典型案例,也就是说,茅氏父子通过共同创办方太集团同时完成了传承、创业和转型。

这是一个家族企业现代转型的深度案例,也是改革开放40年涌现出来的一个商业家族的企业史记录。作为家族企业的研究者和冷静观察者,我们首先力求客观和真实地记录我们的所见所闻所读,同时在思考和写作过程中我们也会受到茅氏父子和方太人的深深感动和感染。我们用企业史的研究方法,同时有着一般历史学工作者所不具备的条件,那就是我们可以和亲历者进行直接接触并不断地追问。这样的做法有可能会受到一些历史学家的诟病或批评,但是我觉得,处于快速发展的现实历史时期,我们有这样的责任为后人留下记录和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亲历者。

在本书中,我们还试图从家族企业现代转型的分析视角来看待方太案例。茅理翔与茅忠群父子通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成功地开创了我们称之为“创业式传承”这一独特的传承模式,成为中国家族企业解决传承难题的重要典范之一。所谓创业式传承,是指两代人通过共同创业来完成家族企业的传承。我们研究方太案例之后发现,方太成功的关键是在茅氏父子共同创业过程中完成企业家精神的挖掘和传承。也就是说,“创业式传承”的灵魂在于企业家精神的传承。

在我国民营企业面临传承与转型双重挑战的状况下,及早启动传承规划,选择两代人认同的项目作为共同创业的实施对象,整合家族资源,跨代合作,共同探索未来发展之路,不失为走出家族企业困境、寻求现代家族企业转型的一种选择。由此,方太案例和由此总结提炼的“创业式传承”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和可借鉴性。在我们身边,由于种种原因,各自为战、孤独无援且相互埋怨的家族企业两代人真是太多了,我建议他们耐心地阅读和学习茅氏父子的经验和心得。我把这本书献给正在传承进程中的中国家族企业两代人,希望本书中有关茅氏父子创业式传承的描写和分析,对他们有所帮助。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书是一个单案例的企业史研究,但是由于以下原因,我们能够尽量避免在单个案例的研究分析中,作者可能出现的主观和武断。

第一,笔者在过去的二十余年的研究中接触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因此本书的分析充分考虑了与方太同时存在和发展的很多平行案例作为对比和参照。笔者一直用长时段的视角来研究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历程,并发表和出版了多部著作和论文,其中2007年出版的《制度与能力:中国民营企业20年成长的解析》和2011年出版的《中国家族企业的社会角色:过去、现在和未来》是这些著述的代表作。

第二,感谢茅理翔先生在多年的交往中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也给研究小组分享了茅氏家族的历史资料,这使得我们的案例研究得到了更长时期的历史感。感谢茅忠群先生作为方太的共同创始人和现任的董事长兼总裁对于我们研究的重视和支持,他和他的同事们提供了丰富的有关发展状况的企业资料。

第三,我们研究方太的最大优势是,笔者可以和当事人进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他们做了什么,还可以认真探讨他们当时是怎么思考的。我们遇到茅理翔是非常幸运的,他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也是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他在繁忙的创业和经营企业过程中的少许空闲时间笔耕不辍,不断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记录下来,利用这些笔录的一部分,他先后出版了《飞翔的轨迹》(1996)、《飞翔岁月》(1998)、《飞翔的管理》(1998)、《管理千千结》(2002)、《家业长青》(2008)和《百年传承》(2013)共六部著作。廖岷、钟朋荣、王丰、周永亮、孙虹钢等多位作者出版了有关方太管理和文化的专著,其中也有很多不同时期对茅理翔的访谈。

本书首先是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历史记录,同时笔者试图对于家族企业的传承与现代转型做出比较企业史的分析。全书的写作计划如下:

本书在第一章简略地介绍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大致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尤其是家族企业现代转型过程中所处的传承和转型双重挑战的新阶段,这是我们研究的理论出发点和时代背景。第二章介绍创办方太以前的茅氏父子。我们简略地介绍了茅理翔的家庭背景和个人成长,他的生活磨难和艰苦创业成就了他。他通过几十年的辛勤努力,成为改革开放以后涌现的第一代浙商的优秀代表。当他原有的企业遇到产品和市场竞争巨大挑战的时候,他说服儿子茅忠群和他一起点燃创业之火,共同酝酿创办新企业。接下来本书用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共三章的篇幅,介绍了创业式传承的历史过程的三个阶段,也就是后来茅理翔总结的带三年、帮三年和看三年的三个阶段,这是父子俩传帮带共同创业的过程,也是两代企业家相互砥砺共同成长的过程。第六章介绍了在2005年茅理翔退出方太的企业经营以后,方太集团在茅忠群的领导下继续健康发展,积极探索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共同驱动的方太成长之路。第七章,我们把方太的创业式传承与国内外其他的家族企业传承模式加以比较,同时总结了这一模式的创新意义和可借鉴性,也归纳了对于其他面临传承和转型双重挑战的家族企业的启发。

陈凌

2018年9月1日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