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片的末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每一部似曾相识的电影

虽然满世界都在说《太极》的营销做得如何如何好,但中午的电影院里只有我一个人,奢侈得像一次私人放映。

其实我并不是每次都愿意为国产功夫片贡献票房,即使功夫片是我除了恐怖片和科幻片之外唯一乐此不疲的商业类型片。当然,说它是“类型片”都不太准确,功夫片从诞生之日起,就基因丰富,形式多元。可以是硬桥硬马、真拳真肉(参考李小龙电影),可以是武侠神怪、魔幻惊悚(参考徐克电影),可以是警匪义气、暴力混战(参考吴宇森电影),可以是玩世不恭、人间笑谈(参考周星驰和成龙),可以是青春励志又仇恨滔天(参考张彻……不,其实大部分导演都爱讲这个套路的故事)。但除了胡金铨、李安、王家卫和《双旗镇刀客》时代的何平,少有导演能把功夫片拍成文艺片,张艺谋当年就试过水,结果弄出了两部四不像。因此,进电影院,我就知道自己要看什么,必然将是耳熟能详的桥段、漏洞百出的故事、千人一面的脸孔、荒腔走板的对白,功夫片特别不适合电影学院的教授和学生做拉片研究,更不适宜追求艺术领悟和故事严谨的文艺小资做价值分析或找剧情破绽。它就是个离奇怪诞、无法无天的艺术……啊不,它根本就不是艺术。

所以,《太极》没有让我失望,该有的都有,没有的还是没有。我相信网上绝对一片骂声说它是烂片,但连指责的尿点都是似曾相识的,冯德伦只不过是在重复他前辈们的错误,而冯对形式感的贡献却不容抹杀,起码让我换了一种心理节奏,有所期待地看完全片。

功夫片,在我看来,近十来年的巅峰之作除了《卧虎藏龙》,就只能是星爷的《功夫》了。仅数一遍片中戏仿的桥段,十二路谭腿、洪家铁线拳、五郎八卦棍、六指琴魔、如来神掌、太极拳、狮吼功、蛤蟆功、李小龙……星爷这份野心,就是要把武侠小说、功夫电影甚至武术史上所有虚虚实实的经典元素和招式皆纳入囊中,而且噱头到位、笑点神多、技术一流,所以我曾经担心过,这让以后的人怎么拍功夫片呢?不过想一想,担忧都是多余的,谁能想到在关德兴之后若干年,徐克又让黄飞鸿复活了呢?拍摄电影的一部分意义就在于跟上新技术的演进和创造新的形式感,至于故事、情感和人物嘛,重复就重复吧!

当年第一次看李连杰的电影《霍元甲》,是在长沙一间著名的洗脚屋里,到结尾霍元甲中毒身亡一段,洗脚屋里的姑娘们哭成一片,电视里农劲荪一喊爱国口号,电视外大家也都一样悲愤莫名。情感这个玩意儿,不论年代、空间和人物身份,其实都没怎么变过,观众都是这样的,你又怎么能要求每个导演都能编出个新故事呢?

所以,《太极》已经算是不错的功夫片了,就算是它似曾相识,但起码有嘻哈风、摇滚风、动漫风、电游风,甚至还有科学怪人、蒸汽朋克,而且故事元素还是有时代感的,有拆迁,还有上访。

当然,这种以近代为背景的功夫片核心矛盾从来不变,就是中国功夫和西方技术的对抗,而且永远不忘贩卖两句不知道是南怀瑾还是陈安之的成功励志格言,以禅宗式的顿悟来构成戏剧性的转折。

不过,这都很重要吗?又不是第一次了。

观众不妨这么理解,导演喜欢这样拍,是因为市场经常这样想。即使最喜欢违背地球引力、突破物理极限的功夫电影都是这年代人们真实的精神样本。

依我看,《太极》里最有意思的剧情,应是杨露禅为了讨媳妇陈玉娘欢心,砸洋人机器那一段儿。注意,砸的既不是洋人,也不是假洋鬼子,而是洋人的机器。因为砸了机器,替媳妇泄了愤,媳妇终于让他上床圆房了,稳赚不赔的一个好买卖。

这段落,为啥看起来也这么眼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