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湖口·民俗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年节

(一)年

1.小年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称为小年,也叫小岁,是传统过年的开始。俗话说:二十四里掸扬尘。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打扫得几净窗明,衣服被褥拆洗清洁,锅盆瓢勺洗刷一新,以便干干净净过大年。按照乡俗,人们在这天早晨要提上供品前往祖堂祭拜祖先,吃完了晚饭开始祭灶神。先给东厨司命即灶王爷(又叫灶神爷)嘴上涂上糖,叫“胶灶王爷的牙”,然后鸣放鞭炮,焚香烧纸,送灶王爷上天。按迷信说法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一年来家庭人员的工作、生活等情况。灶王爷吃了糖,甜了嘴,自然“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亦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说)。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放爆竹、敬香接灶王爷回家。一般人家,只在灶头烟囱上贴一张红纸条,上书“司命之位”,祭奠时就对此下拜。

从二十四开始,直到开年正月十五元宵,这一期间统称过年。辞旧迎新,讲究大吉大利,尤其不能说“死”、“杀”、“凶”、“鬼”之类所谓禁忌的话,以免坏了“彩头”。而小孩子往往口无遮拦,所以在这一天要教育孩子不许乱说乱动,不听话则予以惩罚,俗谓“打伢仂过年”。教孩子说吉利话,比如睡觉是“享福”,关灯叫“圆灯”,老鼠叫“财神”,肉炆烂了叫“炆红了”,动物骨头叫“元宝”,动物头叫“神福”,动物血叫“红”,吃多一点叫“吃起一点”,杀鸡杀猪叫“顺鸡顺猪”(或叫“高鸡高猪”),夸别人猪大要说“你家好盛槽”,做完了事叫“做圆了”,吃完了饭叫“吃圆了”。特别是除夕夜,有的地方为了防止小孩说话无禁忌,吃年夜饭前,做母亲的总要煮几个鸡蛋发给每个小孩(一般为十五岁以下),用鸡蛋放在小孩的嘴唇上“滚一滚”(擦一擦),边滚边说:“滚鸡屁股嘴,说话不算数。”即使如此,小孩子毕竟小,记性差,免不了会说不吉利的话,犯禁忌。于是,大人又会用“童言无忌,万事大吉”或“伢仂放长屁”来破解。当然,小孩子不乱说最好。

二十四日晚全家团圆吃酒宴,敬祖宗,放爆竹,现场充满喜庆气氛。从二十五日开始就要忙过年了,做粑,熬糖,“放”年猪,“高”鸡鸭,忙得不亦乐乎。

2.除夕

除夕即一年最后的一晚,指农历腊月月小二十九、月大三十晚。古人对联曰:“旧年新春隔一晚,昨日今朝是两年。”现在人们把这一夜零点前称为旧年,过了零点称为新年。除岁之夜,就是送旧迎新,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夜晚。常言道:“有钱无钱,回家过年。”错过了除夕的团聚,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天,早餐除一般饭菜外,一盘米粉蒸肉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地方是吃糯米饭,又叫辞年饭,意为辞别旧年。妇女们一整天都在忙着洗洗刷刷,烧煮炖炒,准备办年夜饭。男的一般在上午把堂前门外装饰一新,到了下午准备灯烛,快傍晚时就开始贴春联。贴春联的地方包括大门、后门、侧门,还有堂前的中堂。以前,门上贴的是门神,一般左门贴尉迟恭画像,右门贴秦叔宝画像。门楣上贴花笺,门缝贴红纸条,上书“开门大吉”。后来,也有人在门上贴春联。春联内容丰富多样,如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是“春”、“福”或“欢度春节”等。堂前正中墙上(或甬壁上)贴“天地君亲师位”,后来,统一改为贴中堂。中堂分两部分,中间贴的是福禄寿星或山水楼台花木风景画,有的人家会贴请人或自己书写的诗词书法,两边贴对联。“天地君亲师位”只贴在祖堂前。房屋外的墙上还会多贴些红纸条,内容有“百无禁忌”、“出门大吉”、“四方大利”、“和气生财”、“黄金万两”等。房屋里面墙上贴有“百无禁忌”、“苏才郭福姬子彭年”(所谓“苏才”,指的是宋朝苏东坡的才学。“郭福”,指的是唐朝郭子仪的福气。郭子仪七个儿子,八个女儿,有“七子八婿大团圆”之说,可谓有福。“姬子”指的是历史上周文王,生有九十九个儿子,加上一个雷震子,共一百个儿子,谓之多子。“彭年”指的是周朝的彭祖寿年最高,传说他活了八百零八岁,可谓长寿)等。人们喜欢贴写有这些内容的字条,目的是寄托美好的愿望。堂屋中间放好靠背椅和坐垫,个别富裕人家地上铺上红地毯,以增加节日气氛。有的人家连猪圈、牛栏的门框上都贴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红纸条,鸡窝门板上贴有“姜子牙在此”(民间传说姜子牙封神时封自己为管瘟神的神)的字样。这一切都是为了祈福,增添喜庆气氛。贴好门神,放响爆竹,天也黑了。有的村庄风俗是关上大门,人们进出都走后门或侧门,避免走了福气。

除夕之夜乡村邻里互不串门,家家户户堂前红烛高照。点蜡烛要有烛台,穷人家没有,就用土砖削成。烛光比煤油灯亮,增添了节日气氛。而且每间房间包括厕所、猪栏都要点上煤油灯。堂前燃起一盆炭火,山区木柴多,就直接在堂前大门角落用土砖围或就地挖个圆形的火塘,烧栗树柴火。俗话说,除了栗树无好火,此火最旺。火塘里架着“三脚猫”(三个脚的圆形铁架子),上面放着砂料(如鼎罐),周边放着鸡婆罐,里面炖着鸡鸭猪肉,香味四溢。这盆火(包括各个房间照明的灯)通宵达旦不能熄,俗有“三十夜里的火,元宵夜里的灯”之说,以示来年红红火火。

大概在晚八点,村里“管年”的人敲响铜锣(也有的以放铳为号),全村老幼男丁都端上“神福”(祭品),手拿爆竹,到祖堂集中,统一“团年”(也叫“完年”),拜祖宗。团年的程序是:摆放神福(神福由全雄鸡、全鲤鱼和全猪头组成,又称“三牲”,由长方形托盘装着),烧香纸,放爆竹,磕头打拜,有的村庄还念辞年歌。顿时鞭炮齐鸣,铳炮喧天,好不热闹。

团完年后(拜完祖宗),开始吃年夜饭。这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的时候。开席前要放一挂最长的爆竹(以前是千子鞭,现在一般是烟花),还要再点香,祭拜未上堂(三年内新亡的先人)及天地过往诸神,然后才开席。这是最隆重的酒席,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山珍海味尽可摆上。当然,一般人家还是鸡鸭鱼肉,香菇木耳等家常菜肴。全家老少,长幼为序,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自然少不了敬酒,晚辈敬长辈健康长寿,开心快乐;长辈谢晚辈学习进步,工作顺利。气氛相当温馨。如果兄弟子侄多,酒量又还好,大家相互敬酒,虽不说一醉方休,倒也是开怀畅饮,互叙亲情,直到酒足饭饱,尽逞意兴。

喝完团圆酒,全家人围坐火塘边,说着话,嗑着瓜子,吃着糖果,开始守岁。守岁就是不睡觉,守候旧年的逝去,迎接新年的到来。火塘的火越烧越旺,屋里欢声笑语,充满吉祥。为了避免打瞌睡,大人会讲些故事、笑话,让小孩提神。接着就是给小孩分发“压岁钱”,钱不在多,意思是希望小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小孩子毕竟熬不过大人,大人就安排他们和老人去“享福”(睡觉),自己则继续守岁,一般人会守到天亮。到深夜十二点,家里的男主人在门外放鞭炮,辞旧迎新。直到凌晨三四点钟,男主人即使睡了,也会披衣起床,开大门放一挂鞭炮,俗称新年“开门爆竹”。

附:个别村庄除夕特殊乡俗简介

(1)叫花子年

旧社会过年,对穷人来说是过难,有的穷人家为了逃避“阎王债”,挈妇将雏,离乡背井,在荒郊野外风餐露宿。有的村庄(如舜德乡高桥村的杨家垅)过“叫花子年”,即除夕之夜全村男女老少携带食品到田塍地坎聚餐,据说此习是从其祖上流传下来的。可能是由于晚上天黑不方便,一般放在除夕前一天的中午,人们象征性地提着汤罐到田垅转一下,其实还是在家里吃。不过,如今移风易俗,没有人这么做了。

(2)文建村除夕风俗

文桥乡文建行政村陈姓周姓人家,比别村过年要多一天,即是腊月廿九提前一天过年,并在这一天团年(如月小廿八日)。吃过午饭,村里小孩就扛着磬在屋前屋后边敲磬边喊:“大家啥,赶野杂,过年啦。”如此循环前巷走到后巷两个多钟头,如真的有人不走的话,小孩子们用石头抛他,目的是赶走讨债的人,欠债的穷人就轻松了,可过个自在年。假如有的人家里的女儿与老公离了婚未嫁出去,也要拿汤罐耳锅到油榨屋内过年。村里头首是要查的,要是不到油榨屋过年,要该家长向全村写保证书,保证村子一年的太平(这种风俗现在也破除了)。

廿九日晚八点,大家陆续拿供品集中到祖堂团年,也叫完年。供品有猪头(人们把猪头叫“神福”),青水线鸡一只,鲤鱼一条,全用盆装好(熟的)。盆里要放菜刀一把,筷子一双,并要请团年先生(道士)诵团年词。颂词内容大致是先说接祖安宗,受供奉,最后要求祖先保佑后裔在各行各业顺利、平安、发财,保佑老幼健康长寿,孩子会读书。团年时间,各村早晚不一,有的村团年要到凌晨三点,因他的祖宗是个拐子,走路慢,所以要晚些。团完年后,规定每户要割一块(大概五两)肉给团年先生。从祖堂回到家后,在大门口敬拜天地,再祭灶神。不一会儿,年夜饭已齐备上桌,一家老小按辈分大小安坐,欢聚一堂。喝酒吃菜要规规矩矩,不能乱说话,要讲好话。吃完酒后,放挂短爆竹下席。第二天是三十日早晨,要赶早到祖堂里供奉辞年饭(锅里煮的米饭,饭上面蒸肉,叫辞年饭),越早越好。传说是三十日起得早,田地不生草。敬祖后,全家人围坐起来不喝酒,吃辞年饭,中午吃点便饭。饭后贴门神、对联,把中堂贴好,把所有的窗户闭好。刚刚断黑就在堂前厨房所有的房间都点上亮灯。动手喝岁酒时,堂前将菜油灯换上蜡烛,财主家大屋堂点满堂红,或是大保险灯。堂前火塘要烧大火,灯火通明,祈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3)饶大屋村团年风俗

文桥乡饶大屋自然村居处特别,上首郝垄活水贯穿上、下城山塘,叩门而过。两池堤坝横连村前一座小山丘,形同船的两“桅杆”支撑着“帆”。村后坐峦下坎,溪流不息。址地夹在二水之间,形似一舟顺势起航,被誉为“侧船福地”。先祖乘舟快捷,故有除夕酉刻辞年之说。村上始祖天历公生四子,排序四大房族,值理年事,四载一轮回。按老规矩,除夕日上午打扫祖堂,值年房一户一丁,先除尘,再布置,张贴对联(十二副)和横批,悬扮大红灯笼(四个)。还要在宽敞的祖堂中央用戏台板搭设临时香火坛,供团年时各户摆放祭祀品。正厅神龛除奉敬先人灵牌外,还将福、禄、寿三星雕塑与观世音菩萨佛像陈列中、上层居中处,“天地国亲师位”直贴在正墙中央;东厢神龛乃天后娘娘灵位,西厢神龛是四海龙王之神。祖祠庄严肃穆。

落日的余晖还未消退,值年房各户先进入祖堂作预备。点燃岁烛五支和插在香火坛上的小烛廿四支,摆好祭供品。同时,四副锣鼓敲响。主持人分派四名小字辈年少者,成双搭对,手提灯笼从祖堂东西侧门出发,到其他三大房各户,登门奉接叔公叔老团年。应请者接踵而来。此刻堂中青烟缭绕,灯火辉煌。堂前鞭炮齐鸣,伴随着锣鼓之音。场面十分热闹,大有喜庆之氛围。等此程序完毕,正式集体辞年。老少人丁恭恭敬敬走进祖堂,站立于祭祀坛两边。堂外燃放双千爆竹为启令。值年房排出一少者,伫立于祭坛桌前,面向神龛,朗读辞年歌。主持人按照颂词中虔敬之语行作司仪,逐项完成击钵磬、敲板鼓、进香烧纸、奉茶献酒等事。(如念“伏惟”,大家就一起跪拜,念到炷香大家一同上香,念到香茶卤酒,大家便奉茶献酒。)在场其他人垂首聆听,不时地跟着念诵者打躬作揖。致词礼毕,祭祀结束,各自回家开宴。

辞年歌原文

叔公叔老,齐班作揖。伏惟,香烟灿灿。上达天庭,岁腊报恩,恳祈吉庆。今驻大汉江西省九江府湖口县彭泽乡下凰岭凰山大社地方居住,姓名某某、饶氏堂中、历代先远祖宗、左昭右穆、通家老幼人等。敬备香茶卤酒,已贡饭宜,再炷真香,一心拜请。天地国亲师,五大公德,三元三请三官大帝,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本境兴旺土地,福德正神。前后朱雀玄武,左右青龙白虎,再炷真香,一心拜请!凰山岭得道,李武真仙,马婆嘴得道,西封禅师,夏公宰相。小横山庙得道,上下兴雨龙王。老人庙得道,万法教主,慈禅大帝,披发祖师。中咀山得道,乌龙王兵总官。府县城隍,百神社令。一切神圣,表明不尽,普驾来临,饶公安座,有酒在樽,案上所献,香茶卤酒,开壶着献,一献、二献,酒斟三献。礼不再斟,用荤者,三牲上献。用素者,净茶净酒。酬答本年之洪恩,再启来年之福泽。保佑家下,人人清洁,个个平安。老者添福、添寿。少者,一育成林。儿者,聪明智慧,早登科第。农者,一籽落地,万担归仓。商者,一钱为本,万钱为利。工者,空手出门,抱财回乡。家下六畜,济济成群。盗贼远迁,官灾消散。火烛无宜,口舌紧藏。屋前屋后,屋左屋右,豺狼虎豹,远走他方,行作动土,百无禁忌。旧的一年已过,新的一年又来。年年人兴财旺。一年十二月,月月保平安。日日十二时,时时都吉庆。财源滚滚,喜气洋洋。所有钱财,仗凭户发。有劳诸神,各回宫殿。不可公益私得,万事大吉!

(4)春节团年祭祖现场

3.春节

春节,严格地讲是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也叫阴历年。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同全国各地一样,湖口人特别重视这个传统的节日。过去人们常说:“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夜”……这些话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湖口地区的春节就是过年,包含了岁尾年头(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为了便于叙述,我们把春节同除夕分开介绍。

正月最主要的是“上七日”,这七日当中又以初一为甚。

初一凌晨放完开门爆竹,人们陆续起床,男丁洗漱完毕,第一件事就是边烧好火塘,边等管年的人敲响铜锣,听到锣声后准备好爆竹,去祖堂前给祖宗拜大年。锣鼓一响,大家拿着鞭炮,点好香火,争先恐后地往祖堂跑,赶烧头炷香,放鞭炮。据说,谁烧了第一炷,这一年即使不生儿子也要发财,走好运。

有的地方正月初一天亮后,喇叭匠吹喇叭响号,通知大家作准备到大堂前放鞭炮,集中拜祖宗的年。随带的供品是柴香、鞭炮、印粑和方粑各三块,分别用碗装好。首先放鞭炮,等全村人到齐后再统一拜祖先。跪拜结束后,把碗里的粑倒给吹喇叭的。因为他们没有工资,不管饭,平时村子里有人结婚是这些人抬轿,所以每户给他几个粑。拜完祖宗年,村里族长宣布开年要办的大事,征询大家意见。意见统一后,各自回到家中,孙儿把祖父请出坐在东边上座,孙儿向祖父祖母拜年。再是以房族为单位,小辈向长辈拜年。然后又以房为单位,如房大人太多,以“脑”为单位在全村分大小互相团拜。受拜的人家里要准备好最高档次的香烟,不管来人吃还是不吃,都要敬,不吃的人也要接。俗话说,正月初一不“打塌坯”(做事没有收获)。小孩子还要给糖果,这样做一是体现文明礼貌;二是能相互友好,增强团结;三是有的人平时争吵发生隔阂,在团拜中可以和好。团拜结束后,各自回家吃早餐。早餐一般是吃用油煎的糯米糍粑、印粑、柳林粑等,配以稀饭和各色菜肴,其中多用小盘子装的腌制的荤菜,如猪肝、猪肾(俗称猪腰子)、猪耳朵等。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个别家庭条件好点的开始包一些水饺。有的地方正月初一早餐有讲究,不得吃粥,正月初一吃粥,这一年天天要吃粥,发不了财。要用除夕夜没吃完的鸡汤和肉汤下面条,每人碗中加两个荷包蛋,表示一年开个好头,这一年天天有好的吃。吃过早餐后,同村人论资排辈,由大到小互相拜年,恭贺新禧。还有一些人自觉去拜社庙公、社庙婆的年,如果宗族祠堂近还要去拜祖先的年,祈求保佑。

有的地方,拜完祖宗年后,由长辈带路,所有男丁浩浩荡荡到皇历书上标明的新年吉利方位所在的村头走走,俗称“出天方”。返回时随手折根柴杆,拿在手里,带回家中,俗称“发财”。

另外,除夕之夜至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不倒垃圾。还要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喝酒时不小心泼了酒,也要说“酒到地来红”之类的吉利话。

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亲戚之间拜年的时间,一般按“先至亲后普通”的顺序拜年。一般为初二母党,初三妻党,初四以后才是其他亲戚(如果祖母在世,则初二先要去拜老舅公的年,其他亲戚按顺序后延)。正月初二外甥必须拜舅舅的年,俗话说“天上雷公大,地上母母大”(湖口方言称舅舅为“母母”),所以这一天不管你舅舅家有多远,也不论天气有多差,外甥给舅舅拜年是雷打不动的。有的地方,旧年刚出嫁的女儿这一天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要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初三,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初四开始才是到姑妈姑父、姨妈姨父、表伯表叔等亲戚家拜年。初七以后再去拜年就有失礼貌了,如果是有事耽搁去迟了,还要口称“拜迟年”,表示歉意。

初七以后是接女客的时间。以前,女人不拜年,只在家里忙着接待客人拜年。初七以后,年基本拜完了,可以走亲戚了。女儿回娘家,外甥接舅母、姑妈、姨妈,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拜年,俗称“出方”(新年第一次外出)。

拜年有规矩,一般人先喊称呼,再双手合拳于胸前,弯腰作揖,口称“拜年”。不要正对着受拜人,要向其身边拜,不然,就是拜菩萨的姿势。受拜人如果卧病在床,也不可入房间拜,只需在堂前喊某某“拜年”就可以,不然,就是拜死人了。有的地方,女婿拜岳父母,外孙拜家公家婆,要下跪,行大礼。而且,登门拜年大多要备份礼物(如果年前送了节的可免)。上世纪70年代前,每家拜年的礼物仅为大约半斤饼干(或差不多的其他糕点)。80年代,每家也仅一斤糖,或者再加瓶梨粑或橘子罐头而已。进入21世纪后,拜年的礼品大上档次,一份礼品的价值少则几十元,甚至更多,反正“礼多人不怪”。

招待来拜年的人也有讲究。客人一来,烧好了火盆,装烟、倒茶,摆上果盒。果盒里有糕点、爆米糖、花生、瓜子、蚕豆等,供客人喝茶时吃。无论是早餐还是中餐都要煮一碗面条(如果吃两餐,只煮一次),里面放三个以上的荷包蛋(风俗讲究一个蛋太少,两个蛋是卵蛋),还有少许猪瘦肉和鸡肉(有关习俗参见下文《饮食·宴席》篇)。还要喝酒,而且主人极力劝酒,大有不醉不散席的势头。乡民淳朴,坚守“无酒不成礼仪”的古训,又有“东不敬客不欢”的说法,于是,正月里“家家扶得醉人归”是正常现象。

拜完年,一般从正月初八起,有草台戏班的村庄开始演戏走灯。所谓走灯,就是在各村巡回演出。戏班在前面打灯笼以示是某村的剧团(注明××村名的灯笼)。这村是从那个村庄发脉来的,就首先得到那个村庄开马,再在沿途顺路各村演出。到哪个村庄,村里集体都要给些钱,私人家庭有亲戚朋友来的,也要分别送礼。如果有儿女亲的村子还有下马(下马除给钱外还要接来的人喝酒吃饭)。到那个村唱多少戏,那要看钱接了多少。一直唱到十四日收马,十五日唱散灯戏,要接亲戚来看戏。

在走灯的同时,还有游龙、打莲箫、推车赶会、打花鼓等。推车赶会是三人一组,两男一女,一男推车一男拉车,女的坐车。女的化成小旦,男的化丑角,拉车人戴着小草帽,上面扎几朵花,上身穿反皮背褡,下身穿白色裙。推车的上身穿短马褂,下身也是裙子。唱词是:“正月是新年,呀子噫子呀,正月是新年哪荷咳。家家的户户来拜年,来拜年,来把年来拜哟荷呵。二月是花朝,呀子噫子呀,二月是花朝哇荷咳。家家的户户把学邀,把学邀,来把学来邀哟荷呵。三月是清明,家家户户祭祖坟,祭祖坟。四月四月八,家家户户把秧插,把秧插。五月是端阳,齐心协力划龙船,划龙船。”还有打花鼓的,两丑一旦三个人,“旦”的唱词是:“妹是背着鼓。”“丑”的唱词是:“兄也提着鼓,兄妹三人听我来唱歌,听我来唱歌,喂花鼓隆咚锵,锵咚锵。”

最主要的是舞龙灯。正月初七——“人日”过后,人们就开始从祖堂的阁楼山拿下“龙骨”——竹篾编织的龙头、龙尾和龙身,买来彩纸和红布,忙着糊裱龙头和龙尾。龙身的长短以“几盏火”计算。所谓“一盏火”就是一个人举起的一节,盏数越多,龙身越长。于是长龙也只大村庄才有,多的达七八十盏火,甚至还听说有一百盏火的。人手举起的那一节,也是竹篾编织的圆柱形的鼓状物,中间用木板固定木棒做柄,方便用手举。大概三米距离安置一盏火,举龙人的脚就是龙足。篾鼓与篾鼓之间是用麻绳密密地连缀起来的竹篾圆箍,行动起来能灵活自如,就是龙腹了。技术含量最高的应是龙头的制作,由于结构复杂,形状庞大,仅重量就有五六十斤,不是壮小伙是举不动的。龙背脊就是在众多篾箍(龙腹)和篾鼓(盏)上蒙好的红布。至此,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也就产生了。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择日游龙。当然,还要挑选舞龙手,一般情况下一户派一位青年男子参加(近几年也有女青年充当),每人固定好举哪一盏火。龙头由除了身强力壮、有讨好彩头想法的人举,讨好彩头是寻求吉利的意思。一般刚结婚的、想生儿子的人想得到这一美差。如果有这种希望的人多,就要抓阄来决定。第一次是在本村游,先到舞龙头者的家里。龙从大门进,经堂前、房间和厨房,舞龙手还异口同声“掌彩”(喊吉利话),再从大门出来,主人家燃放鞭炮迎送。“宁丢一村,不丢一尊(一家)”,家家户户都要到,热闹气氛可称得上是“万人空巷”。除了舞龙的年轻人外,年龄大点的就在龙的后面敲锣打鼓,老人和小孩都跟在后面。龙游出村,浩浩荡荡,前后有几百米的距离。以前生活水平低,舞龙手穿戴不齐整;如今有点规模的村庄还统一了服装。这使得游龙更有气势,更有艺术性。

每到一个村庄,如果有嫁于此地的女儿,老少女儿还要准备茶水糕点招待娘家来的“龙”,买来红布为龙披红挂彩。舞龙者会在这个村庄的祖堂门前停下来,表演舞狮和摇旱船等文艺节目。节目开始是舞狮,狮头、狮眼、狮身栩栩如生,最精彩的就是狮子滚绣球。舞狮头狮尾的两个人步调一致,翻滚,腾越,不出一点差错。四条腿都站在一个大圆球上滚动,竟然不会滑下来。更绝的是舞狮头的人还用双手在里面掌控着狮眼皮,圆鼓鼓的眼睛还能一眨一眨。

舞完狮就是摇旱船。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站在纸扎的彩船中,旁边是一个装扮滑稽的男子手拿船桨,一边摇,一边唱。唱词很简单,只是每到一村就把村名换一下。还有“小货郎”、“钓鱼”、“打蚌壳”和武术表演等节目,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压轴戏是舞龙,这是规模宏大的集体舞。几十米长的巨龙,几十个人舞着,由一位手举龙珠(红圆球)的人在龙头前指挥,即所谓的“游龙戏珠”。龙身蜿蜒翻腾,盘旋舞动,这需要熟练的技艺,同时众人要同心,否则就会乱成一团。顿时,操场上尘土飞扬,锣鼓声、鞭炮声,还有观看人群的鼓掌声,连成一片,直上云霄。(具体参见下文《民间文娱活动》篇)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夜,村里的龙会最后一次在村背后的“龙筋埂”上,于紧锣密鼓及舞龙手的呐喊声中,由东向西快速游去,俗称“赶煞”,即驱赶邪气的意思。在子夜之前,人们将龙头龙尾上的彩纸及少量损坏了的竹篾箍拿下,到池塘或湖泊水边烧掉,谓之为送龙上天。其他的“龙骨”又存放到祖堂里,以待来年正月再用。是啊,龙完成了它的任务,该上天了,但人们心中的龙却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它一直是人们吉祥的守护者。

有的地方正月初四、初五接财神。从正月初四午夜开始,直到初五早上八点止,每家要接五路财神——福神、禄神、寿神、财神、喜神到家。谁家爆竹放得多、响声大,当年定要发财。特别是商家要请“财神酒”,又叫“春酒”,彼此请客,联络感情,传递信息。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正月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两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民间传说,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人日要尊敬每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天训孩子。初七夜又是老鼠嫁女之时,故在这夜各个房间的灯要点到天亮方能熄灭;另外每户人家里的剪刀要藏好,防止老鼠半夜拿剪刀乱剪衣服。有的地方这个风俗是除夕夜,称之为“财神嫁女”。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这些习俗只是从普遍意义上讲的,不一定每一处都有。不过“上七大似年”的说法还是很流行,因此大家都十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