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成长战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合资合作

上汽集团在中国汽车业界的重要影响力主要源于它下属的两家合资企业,即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和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前者为上海汽车工业甚至中国汽车工业开创了成功合资的先例,同时创建了较为完整且达到现代化工业阶段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后者引入与开发适应中国本土市场的车型,以市场营销拉动生产的方式,促发了中国私人轿车市场的爆发,同时以其为业务发展平台进行国内的大规模扩张,为上汽集团的全国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上海大众汽车公司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是中国的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曾经因为其市场垄断地位,而享尽先发市场优势。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其市场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因其自主的变革与发展,目前仍然是中国领先的整车企业。作为一个有20多年历史的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几乎经历了20年的辉煌成长,直到2004年下半年,戛然而止。从短缺时代对“桑塔纳”的渴求到井喷时代对所有车型的热捧,公司一向没有遭遇重大挫折。因此,企业日渐臃肿,市场反应缓慢,大企业病症状十足。一旦遭遇真正激烈的竞争就立即溃退。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公司表现糟糕。2005年,公司市场份额从10年前的50%以上跌到当时的8%左右,将坐了多年的冠军宝座拱手让给上海通用汽车公司。2004年下半年,时任公司总经理陈志鑫发动了公司全面的变革。变革的目的是提升公司的体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2006年,销量34.2万辆,居第二位;2007年,45.6万辆,居第三位;2008年,49万辆,居第二位;2009年以72.8万辆的销量再次登顶国内乘用车企业排行榜。2010年和2011年,以微弱之差仅次于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公司拥有“大众”和“斯柯达”两大品牌,产品覆盖A0级、A级、B级、SUV等不同细分市场。

(一)公司成立背景与过程简要回顾

上海汽车工业能有今天的成就,应该说它的基础来自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这是中国汽车业界的共识。

为了解决出口创汇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汇非常少。如1973年为-8100万美元,1974年为0,1975年为1.83亿美元,1976年为5.81亿美元,1977年为9.52亿美元,1978年为1.67亿美元。1978年年底,我国物资、财政、信贷和外汇支付都发生了严重的不平衡。当时中国政府希望利用国内低廉的人力成本来组装进口的汽车部件,靠出口成品汽车来获得迫切需要的外汇。当时国家计委提出一个“创汇项目”。这样的创汇项目在当时其实没有可行性。当时的中国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轿车工业发展规划。只是,当时的汽车工业领导者非常巧妙地抓住了这样的机会,最终演变为一个大型的轿车生产项目。(大洗牌:中国汽车谁主沉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汽车以产顶进”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汽车进口量逐年增加,1985年超过35万辆。尽管国家限制汽车进口,1986年的进口量也超过15万辆。1981—1986年,进口汽车花费了8.5亿美元。1981—1990年,共进口轿车35.1万辆,相当于同期国产轿车1.6万辆的2倍,累计用汇近30亿美元。轿车成为国家使用外汇最多的商品之一。(我的汽车生涯:陈祖涛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大洗牌:中国汽车谁主沉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带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1978年6月,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对外经济贸易部联合向国务院上报《关于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报告》,提出引进一批机电产品装配线,其中包括一条轿车装配线。当时的想法是减少进口以节省外汇,并争取出口以换回外汇,同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时任一机部副部长饶斌得知这个信息后,立即向上述三个部委建议:“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放在上海,改造上海轿车厂。”当时国内真正能够批量生产轿车并且拥有装配线的只有上海轿车厂,而且上海工业基础好、科研人员多、技术力量强,因此三部委采纳了饶斌的建议,并将其写入提交给国务院的报告。饶斌认为,我国轿车工业基础太薄弱、规模太小。轿车工业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没有像样的轿车工业,不能算拥有完整的汽车工业。(饶斌:在历史高度上看问题.汽车商业评论,2008(10);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1978年7月底,一机部汽车局胡亮副局长到上海开始落实国务院“轿车装配线拟安排在上海”的决策。当年8月9日,一机部和上海市政府(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共同署名起草的《关于引进轿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轿车厂的报告》((78)一机汽联字1145号、沪革字〔1978〕60号文件)报送国务院领导。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批示,同意与外商商谈。一机部随即向国外著名汽车公司发出邀请电。这一项目计划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国务院要求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实施上海轿车项目,即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用轿车出口的利润来补偿进口技术装备和零部件的费用。

当时选择合作伙伴的基本原则是对方能够提供先进的、适合中国市场需要的车型;对方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共同建设完整的、现代化的轿车工业;对方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能够参与出口以解决外汇平衡;建设现代化的生产工厂需要外汇,主要用于购买国外的先进设备、产品零部件。如果是合资企业,还需要给外籍员工支付外汇工资。当时,国务院领导对于上海引进轿车装配项目的指示意见:引进轿车制造技术,必须以实行产品返销为前提;如在合同上确实保证能返销,可考虑用贷款方式建厂,否则就绝不引进。可按此精神同外商探询。这一指示精神非常符合当时的“传统”:与外国人打交道,要能以赚到外汇作为准入条件。对于轿车项目,规定要“能返销”(零部件全部从外进口,采用CKD方式,国内用廉价的劳动力装配,再返销出去),通过产品出口为国家获取外汇。但是,实际上这是行不通的。(小平一锤定音.世界是圆的:上海汽车工业三十年,2009.)同意对横向零部件企业提供技术帮助,以加快零部件国产化。

当时正值世界石油危机,世界各主要汽车企业都在寻找新的投资和市场,改革开放的中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除丰田和戴姆勒公司以外,其他公司都在1978年年底前后到北京商谈。在合作伙伴的选择过程中,曾经先后与美国通用、福特,日本日产,法国雷诺、标致、雪铁龙,德国大众七家汽车跨国公司进行过谈判。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业国家对中国的工业热情普遍持谨慎的态度,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前景被评估为很差。因此,中国的邀请得到的回应十分冷淡。当时,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拒绝与中国合作,因为1978年中国政治局势虽已经有了转变,但前景仍不明朗。而且,国内除极少数政府官员用车,普通百姓根本不让拥有汽车,当时的收入水平也买不起汽车,所以几乎没有轿车市场。跨国公司不可能在没有需求的地方设厂。跨国汽车公司普遍认为,在中国造车不如卖车。但是,其中只有大众汽车公司能够满足中方所提出的原则。而且,当时大众汽车公司在国际汽车产业界中已有口碑。其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巴西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1979年,基本上选定大众汽车公司作为最终的合作伙伴。

经过中德双方的协商,将这个项目原计划年产量15万辆调整到3万辆生产能力和2万辆的产量,发动机10万台其中8万台发动机返销德国以换取外汇。,以减少双方的投资。项目总投资3.6亿元,同时采用以企业所获利润再投资的滚动发展方式。上海大众合资项目,当时计划固定资产投资3.87亿元(约合5亿马克),到1985年执行时,由于人民币汇率调整和中国与德国的通货膨胀,在获得国务院批准后,项目总投资变为12亿元。到1987年利用合资公司积累的资金,在原投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1.5%的投入,使轿车生产能力翻了一番,由原年产纲领2万辆轿车提高到6万辆。这体现了少投入多产出、滚动发展的好处。为了解决公司的流动资金困难,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曾经在1988年5月发行了国内合资企业的人民币债券。(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最初大众汽车公司担心在上海的合资企业所生产出的轿车卖不掉,让上汽集团包销。所以上汽集团还专门成立了销售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有两个难题:一个问题是关于市场保护问题,德方提出在中国轿车主要作为公务用车,而且买车需要批准,否则企业就不能出售。轿车实际上还没有进入市场。买主需要政府批准,整体销售由政府计划调控,所以他们要求中方包销,因为他们无法自由地销售以实现利润。其实,德国人很清楚,不能走市场,就走政府。另一个问题是关于股本盈利率问题,德方认为中国的物价都由政府规定,如果政府提高原材料和配件价格,合资企业就将无利可图,投入的资金也无法回收。因此,他们提出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注册资本的盈利率要达到15%~18%,但不超过20%。但是当时的外经贸部始终不同意,认为产品销售与盈亏应由企业自己负责。在谈判的最后阶段,当时的项目谈判负责人仇克(时任上海拖拉机汽车公司总经理,后任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兼任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董事长)同意了德方的要求(其实对于第二个问题来说,是对德方限制其盈利,德方只是为了保险起见,保住最起码的收益),因为这两条其实对于中方都是有利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最后经过上海市领导的协调才得到了外经贸部的同意。这为项目成立扫清了最后的障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世界是圆的:上海汽车工业三十年,2009.)\\当时国内汽车销售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物资局,另一个是中汽总公司。上汽总公司本来也没有汽车销售经验和流通渠道。当时承担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产品销售的上海汽车工业供销公司,借助于计划经济年代的汽车流通渠道与机电、物资、汽贸三大系统公司合作,按照当时流行的“合资联营”合作方式,即以资产为纽带,建立“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共争市场、共谋发展”的伙伴关系,先后组建了118家联营公司。这为“桑塔纳”走向全国,形成基础性营销网络立下了汗马功劳。(上海大众全国营销服务网络的重组.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还曾经在1986年获得批准以外汇销售给国内的中外合资企业,以增加外汇收入。(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在当时的卖方市场和进口整车高关税(120%)条件下当时我国每年进口轿车不下10万辆,在计划经济年代,轿车还是属于计划分配的紧缺物资,不愁销不出去。,上汽集团从中赚了许多。后来,大众汽车公司后悔了。在2000年参股成立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并最终将汽车的销售实体并入上海大众汽车公司。

上海大众项目引入当时中国境内的唯一官方结存外汇的银行——中国银行当时中国银行的投资主体是中国银行上海信托咨询公司。,以保证外汇的支付。当时,上汽总公司还争取到国家计委的支持,同意在5年内拨给1亿美元的外汇额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曾经因为海南的大规模走私而使国内外汇严重短缺,从而导致无法提供原先所承诺的外汇资金。(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还请当时代表中国政府,具有政府职能的中汽公司参股其实当时的中汽公司只是空壳子,也没有钱。中汽公司的出资实际上是中国银行的借款。大众汽车公司之所以要求代表政府的中汽公司参与就是为中国政府的承诺。,以保护投资和确认政府长期支持承诺。签约时,在中方50%股份中,上汽集团25%当时,上汽集团也没有钱,只得将生产“上海”牌轿车的厂房、土地等全部折算进去,算作25%股份。当时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3.87亿元,上汽集团投资0.9675亿元。(安亭老厂折价0.9675亿元人民币.世界是圆的:上海汽车工业三十年,2009.)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将原上海汽车厂改造为设备先进并符合国际技术标准的生产车间,一处生产“桑塔纳”,一处生产发动机。当时,为了使上海大众项目尽快建成,停掉了4吨载货车、轻型车、32吨矿用车、三轮车和手扶拖拉机等产品,把90%的资金集中投资于“桑塔纳”项目。(上海大众二期工程建设纪实.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中国银行15%,中汽公司10%。现在股份结构又发生了变化,其他两家已经被上汽集团收购。

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公司合资项目谈判历时6年,从1978年11月开始,直到1984年10月10日签约,经过了30多次。10月12日,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正式奠基。1985年3月21日,公司正式成立并开业,合同期限为25年。

专栏3-3

上海大众合资项目的简要谈判过程桑塔纳谈判内幕.汽车商业评论,2007(7);上海大众合营项目的历史轨迹,六年谈判.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大洗牌:中国汽车谁主沉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我的汽车生涯:陈祖涛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我在大众汽车40年.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1978年11月,国家组织机械工业代表团对欧洲机械工业进行全面考察,代表团团长是时任机械工业部部长的周子建,考察了6个国家,包括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意大利、西德(德国)、法国、瑞士等。

在去大众汽车公司考察的头一天的预备会上,代表团获知邓小平关于轿车可以合资的决定。在看完生产线后,代表团提出合资的建议。时任大众汽车公司董事长的施米特马上表态说:“我们正在亚洲选择合作伙伴,现正跟亚洲另一个国家进行谈判。”他又说:“如果中国愿意跟我们合作,我们也愿意放弃跟那个国家的谈判,首先跟中国合作。”这就是中国跟大众汽车公司正式合作前的第一次接触,可以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很快,双方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谈判。中间的曲曲折折,既有中方的原因,也有德方的问题。

当时大众汽车公司在欧洲、美洲和非洲都已经建有工厂,但是在亚洲却没有。公司希望在亚洲寻求合作伙伴,以弥补其全球发展战略的不足。公司试图通过与中国合作,抢占中国市场,进而提高在亚太地区的竞争力。因此,他们提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合我国需要的“桑塔纳”轿车,以及完整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次石油危机破坏了大众汽车公司所有的计划,公司经营困难,下令停止所有的投资项目。但是,看好世界前途最大的亚洲市场。因为拥有30亿人口的亚洲正处于变革中,几乎占到世界人口的一半。如果不想在竞争中失败,而是从中获利的话,面对这一全球力量对比的变化,必须及时做好准备。尤其是中国。尽管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非常落后,但是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众汽车公司相信,中国在长期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依靠它的成本优势,中国最终将发展为战略上最重要的大众汽车产地。大众汽车公司从其海外运营中认识到,第一个进入者会很早地立足于一个市场,其进入市场的成本最低,障碍最少,并能够参与这个市场的开发,从而占有市场,并且对后来者设置障碍。

中方认为,大众汽车公司在生产和开发方面的技术水平很高,中国可以学到很多先进技术和经验,而且它的车型较多,性能和质量都很好,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此外,它在返销市场和外汇平衡方面也提出了有利于双方的对策与措施。因此,虽然大众汽车公司的全球战略与中国致力于轿车工业发展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双方在建设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方面却目标一致,中国最终选择大众汽车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在当时德国人的印象里,中国是个十分落后的国家。但他们心里很清楚,拥有10多亿人口的中国将来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从战略上考虑,亚洲也是德国大众全球计划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况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汽车长驱直入欧美,德国人大受刺激,一直想在日本的家门口建立廉价车的生产基地,以便与日本汽车竞争。

大众汽车公司当时正与韩国谈合作(还曾与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国进行过接触),认为韩国的汽车工业基础比较好,是理想的合作伙伴。但从韩国的市场和资源来看,毕竟不如中国,再说劳动力成本高,加上政治局势不稳定,最后还是放弃了。他们认为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前景诱人。然而,选择中国也并不容易。参加谈判的德国人员最头痛的是对中国不了解,认为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没有法律保障,几乎没有先例可依,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有没有生产基础还在其次。同时,在大众汽车公司内部也存在分歧。

在项目合资谈判初期,就遭遇三大困难:一是1980年中国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这个项目投资太大,要取消这个项目;二是大众汽车公司也出现了财政困难并且认为出口难度太大;三是国内有很多的反对声。当时,国内一些舆论认为,轿车都是给官员坐的,给老爷坐的,不是群众所需。行业内有些同行也极力反对,他们认为“大厂搞小车,小厂搞大车”是惯例,按照世界搞汽车的规律,大货车技术要求较低,应该由小厂干,要搞技术含量高的轿车,就要拿到大厂去搞,而不是在上海搞。(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概括来说,就是“一下二停三撤”。

最初的方案是项目年产15万辆,80%出口,20%国内销售,总投资15亿马克,双方各占50%股份。大众汽车公司表示80%的出口比例太大。经中央批准,调整为不低于60%。德国方面也做了一些改变,表示15万辆中出口的主要是轿车,其中5万辆属于面包车,不在出口之列,因此按照10万辆轿车计算,60%的出口比例就是6万辆,德国方面原则上答应了。但是,答应归答应,他们是为了跟中国合作,不得不答应,实际上仍然行不通。在当时的中国,没有生产基础,产能又这么大,还要出口60%,怎么行得通呢?但国家需要这样谈,也没办法。零部件从国外运进来,在国内组装好后再卖出去,成本就高得多,甚至比在国外生产还高。但那个时候,不能讲实话。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项目谈成,谈成后再说。所以,谈判人员明知道这个事情做不到,但也不好去反对。要是反对,双方都没了积极性,项目就只能取消,那也就没有发展机会了。

1981年8月,国务院授权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1979年7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提出的议案,为了加强对外国投资的管理,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管理委员会是一个机构、两个名称。1982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决定将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对外贸易部、对外经济联络部和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合并,设立对外经济贸易部。同意与大众汽车公司合资改造上海轿车厂。1982年4月,时任大众汽车董事长哈恩给时任中汽公司董事长饶斌写信提出三个问题。饶斌回复:第一,关于限制轿车进口问题。为了保护和支持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赞成限制轿车进口政策,中国汽车进口关税税率将提高至80%~120%。第二,合资企业在中国的地位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还很不发达,轿车市场不是很大,因此合资第一阶段产量计划可以低一些。如果我们在上海与大众公司成功建立轿车合资企业,将来需求量增加,有必要增加产量,我们将优先考虑扩大与大众公司的合作。第三,外汇问题。中国外汇相当紧张,但为了减少轿车进口,节约外汇,我们还是决定拨出一定数量的外汇,支持上海建立轿车合资企业。我们相信有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加上大众公司的技术援助和紧密合作,上海合资企业一定能够成功。我们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一个有竞争力、能出口的大项目,我深切希望大众公司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希望您能够积极推动上海合资项目加速进程,早日签字。这封信对于上海合资项目的成功起到关键性作用。

1982年6月,中德双方签署了“桑塔纳”轿车CKD试装配协议和购货合同。1982年6月,上海汽车厂为了尽快掌握“桑塔纳”轿车的装配制造工艺,进行技术摸底和练兵。经国家批准,开始进行100辆“桑塔纳”轿车的 CKD组装。在上海汽车厂的老厂区划出一块地方(原来生产“上海”牌轿车的第六车间)进行 CKD组装用。当时在老厂区建立车身拼装线和总装两条简易装配线,并进口计算机控制的喷涂烘漆设备,形成年产12辆的能力。通过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组装,一天生产两辆“桑塔纳”。1983年4月13日,第一辆CKD“桑塔纳”组装完成。同时,大众汽车公司也希望通过产品组装试探中方合作的诚意。这也是一种试验性合作。这最后促成了双方的合资。1984年10月10日,在北京正式签署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合资协议。上海大众项目谈了6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年末到1980年年末。这两年主要是根据国家规定进行谈判,重点是出口创汇、年产15万辆、80%出口。项目总投资15亿马克,双方股份各占50%。50∶50的股比是基于合作双方的需求。这是一个形式上最平等的比例,有助于对等的合作。整个过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后来因中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整和大众汽车公司财政困难等原因,两年谈判无果而终。

第二阶段,从1981年1月开始至1982年年末。为使项目不断线,统一口径,将原来的大项目压缩为小项目,就是年产3万辆。按照西方的标准,日产1000辆汽车是生产的临界点。达到这一产量的大批量才是有利可图的。按照中国一年300个工作时计算,便得出一年生产3万辆的生产量规模。(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其中谈得最多也最棘手的就是法律问题。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当时主要是为了给中外合资企业的合同和章程的签署提供法源和依据。当时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非常简略,很多问题都不能解决。这两年每次都谈法律。直到1983年下半年《合资法》实施条例出台后,相关的问题才得以确认。

当时,双方没谈合同,为什么没谈?德国人提出来应该先有基础协议(意向书)。他们说,基础协议搞了后再搞合同,这个基础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正确。所以这两年又白费劲,合同根本没谈。

由于当时大众汽车公司认为在财务分析上与中国的合作不合算。经过沟通,才将原来的大项目改为小项目。对于中方来说,小项目可以利用上海汽车厂的老厂房,不用土建,投资较小,可以用“技术改造”的名义报批,比较容易通过。同时也可以保住项目。

上海市政府非常支持这一投资项目,认为从长远角度来看,产量大、技术水平高可以带动上海乃至全国的轿车工业。这促成了此事,上海方面为这个项目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以减轻中央的压力。当时国家计委只同意年产2万辆。经过协调,确定为年产2万辆、生产能力3万辆。当时的上海大众项目是中德两国的项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87亿元,中外双方各出资一半。当时上海方面表态愿意出资25%,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国家的压力。由于有了上海方面的表态,国家才同意在原来2万辆的基础上增加,最后妥协至3万辆。

真正谈合同是从1983年到1984年8月,这是第三阶段。重点是谈合同、章程、技术转让协议以及十多个附件。正式签合同前先做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

这个过程中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比较突出的有两个。一个是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德国人的利润要维持合理的投资利润率(18%~20%),另一个是要求中方包销产品。就因为这两个事情,谈了几年也定不下来。最后一次谈判是1984年8月。由于当时(1984年10月)德国总理访问中国时要签这个合资合同的压力,最后,上海方面背着外经贸部答应了德方的这两条。事后证明上述两条对中方大为有利。

当时中方要求合作生产的轿车是外方最新款的、适用范围宽,能作为公务车和出租车使用的中级车。在这方面,大众汽车公司同意提供其正在研制的 B级轿车(即后来1982年上市的“桑塔纳”)。后来为了满足更高级别的“官车”的需要,曾经想再引进当时大众汽车公司刚投产的高级车型“奥迪100”,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情况而未能成行。1986年,上海市计委批复上海大众汽车公司1987年度从大众汽车公司购买500辆份“奥迪100”的散件。但是由于当时德方人员认为上海方面的外汇额度、人员素质和生产场地等方面不适合再增加新车型,而且大众汽车公司开始与一汽谈判合资项目。同时在大众汽车公司内部,“大众”品牌的一方希望在上海保住“桑塔纳”,不希望因为“奥迪”而影响其产量。当时如果大众汽车不将其“奥迪”引入一汽,那么它就将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作。于是“奥迪100”转移至一汽生产。(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尽管年产3万辆的产量非常少,远达不到经济规模,但是在当时算是非常好了。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开了头。在合作双方的协作之下,合资企业取得了初步的成功。1986年6月初,国家经委召开“中外合资企业发展研讨会”。朱镕基在会上以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发展为例,列举了合资企业成功的五个决定因素:可行性研究中切合实际的假设,合适的合资伙伴,牢固的、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的合同基础,符合中国特色的、特殊形式下的科学管理,涉及面广、以形成一流管理为目标的教育和培训。2009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时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上海大众中外合作的成功,给全国树立了好榜样,它的成功远远超过了合作本身的意义”。(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2004年10月,朱镕基在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20周年成立纪念日表示祝贺时说,上海大众“以中德合资企业形式”成功“塑造了一个广泛合作的典范”。(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在顺利实现大规模的国产化之后,需要扩大产能。这是中外双方共同的愿望。在90年代初实施第二期扩建工程项目,计划形成年产单班6万辆轿车单班6万辆是上报国家计委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目标。实际上整车不会只开一班的,这么做只是为了规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不合理限制。这个项目被纳入国家“八五”计划。、3班15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为了迅速提升上海汽车工业的规模,决定在公司原有基础上扩能。当时要拟定国家“八五”计划,上海的轿车工业如何发展?是在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呢,还是再搞一个轿车的合资厂?由于国家已经明确讲了“三大三小”搞轿车,不再批新的轿车项目。就算是国家批准了,从谈判到建成,5年时间已经过去了,“八五”期间靠什么来实现轿车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其次,上海已经有了“桑塔纳”轿车项目,规模还很小,应该首先把它向规模经济发展。“八五”计划的增长部分只能靠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来实现。德国人也怕在旁边再搞出个竞争对手来。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在签订3万辆合营合同时,中方有过承诺,中国要建设30万辆规模的轿车企业时,首先要在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基础上搞。最后上海市政府作出决断:把上海汽车厂合并到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利用上海汽车厂的地盘和人力资源,进行改造和扩建。(外柔内刚王荣钧.汽车商业评论,2009(8).)1991年12月29日,上海汽车厂并入上海大众汽车公司1991年11月25日,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下线。当年上海汽车厂年销售8000辆,为历史之最,年创销售利润9000万元,成为上海十家创利税最多的企业之一,生产前景看好。所以,此时停止上海汽车厂的生产,并入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被认为是“壮士断腕”之举。“上海”牌轿车自其诞生以来一共生产了77041辆车。,将其改建为年产9万辆整车的第二工厂1984年签约后,依照合同,上海汽车厂所有厂房场地划给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于是,在上海汽车厂里开始“老瓶装新酒,新瓶装老酒”的“倒瓶子”工程。“老瓶装新酒”:对上海汽车厂的厂房和设施,拆一批,改一批,建一批,最终把“桑塔纳”新生产线安装完毕。一年多以后,上海汽车厂基本上搬迁完成。“新瓶装老酒”:上汽集团再到原上海汽车厂附近征地新建一个“联营厂”,将生产“上海”牌轿车的生产设备搬进去,按四大工艺填平补齐,继续生产有销路、经常效益尚且可观的“上海”牌轿车。1985年12月,第一辆“上海”牌轿车组装下线。在“桑塔纳”轿车形成批量之前,“上海”牌轿车有市场,同时又能保证一大批横向配套企业的生产。(拆散鸳鸯,永远没有“第一百辆”.世界是圆的:上海汽车工业三十年, 2009;上海汽车厂迁建联营纪实.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总投资24亿元,从而形成公司20万辆的总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项目在1992年被批准建设,并被列入“上海市1994年工业一号工程”。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二期工程的主要设备基本上都是进口设备,代表了当时国际汽车工业的一流水平。1995年4月20日,公司年产20万辆轿车生产能力建设二期工程竣工投产。

1986年10月,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第一次签订补充协议,注册资本增加到9.4亿元。1991年10月20日,公司第二次补充协议签字,增加投资25亿元和注册资本8.5亿元,与大众汽车公司、巴西拉美汽车公司联合开发新车型并改造第二工厂。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之后的前7年不分红,这笔积累成为公司二期扩建的资金来源。(上海大众合营项目的历史轨迹.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年产能力12万辆,生产新车型“桑塔纳2000”。公司的年产能力达到了25万辆。2000年4月15日,第三工厂建成投产。1994年9月29日,公司第三次补充协议签字,增资11亿元,使注册资本达到23亿元。1999年7月1日,公司第四次补充协议签字,增资20亿元,公司注册资本达到46亿元。2004年5月2日,公司新增15亿元注册资本合同签字。经过六次增资,公司注册资本达到78亿元。至2010年,公司注册资本已经增加到115亿元。2002年4月12日,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公司将合营期限在原来25年的基础上再延长20年至2029年。当时,大众汽车公司的许多新技术被引入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但是技术合同期限超过了合资合同的期限。同时,大众汽车公司非常看好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2001年下半年,大众汽车公司主动提出延长合资合同。对于上汽集团来说,在中国加入 WTO,外方纷纷要求独资的情况下,签订续约合同,对树立中国的对外开放形象有利。同时,通过续约,将可以提升合资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在续约过程中,对于原合同条款,上汽集团希望在自主开发、国产化、全球采购等方面进行调整。经过艰难的沟通,大众汽车公司终于全部同意。同时,重新修订和更改了原合同中一些过时或不合理的条款。新协议根据合资企业法的规定进行了重新修订,一些公司董事会可以做出决定的事,就没有再写进合同中;将过去已经国家经贸委等有关部门批准的合同附件写进了新协议,如增资计划及股比变化等。新协议还鼓励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产品实现国产化和本地化,并实现出口。续约后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股权比例没有发生变化。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实现第一个100万辆用了13年(1998年2月)。随后,2002年6月28日,突破200万辆;2005年7月5日,突破300万辆;2008年1月18日,突破400万辆;2009年10月15日,第500万辆汽车下线;2010年10月22日,第600万辆汽车下线。2010年12月26日,当年产销量已双双突破百万大关,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首批跻身“百万辆俱乐部”的乘用车企业。2011年9月9日,第700万辆轿车下线。2011年销量突破116万辆。2012年6月28日,第800万辆汽车下线。当年,“大众”品牌销售1050005辆,蝉联国内最大的单一乘用车品牌,同比增长11%,成为国内第一个销售突破100万辆的单一狭义乘用车品牌。

专栏3-4

“桑塔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桑塔纳轿车车型的成功选择.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

“桑塔纳”(时称“可莎”)源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大众汽车公司的“帕萨特 B2”车型。在北美市场的名字叫Quantum。当时中方选定“桑塔纳”轿车的主要原因是它外形朴实大方,适合于公务用车、商务用车和出租用车;它是1982年才上市的新车型,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发动机比“上海”牌轿车先进,油耗较低,整车重量较“上海”牌轿车轻520公斤;车身结构设计科学,充分考虑撞击的能量吸收和缓冲措施。

通过先期组装的“桑塔纳”,了解其主要优点:加速性好、操纵稳定性好、制动性能好、发动机燃烧工况好、用油省、乘坐平稳、质量好故障少。要求改进:后座更宽敞些、离地间隙再大些。

1985年9月,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将“桑塔纳”引入中国并做了一些本土化的改进。在车型匮乏的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桑塔纳”可谓出尽了风头。“桑塔纳”在德国本土只生产了13万辆,车型并不成功“桑塔纳”在欧洲并不受市场欢迎,但是在巴西、西班牙、南非、尼日利亚和日本(委托日产汽车公司代工)都曾经生产和销售,尤其是在巴西也很畅销。(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连德国人都很陌生,但是它却在中国成为车坛神话。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桑塔纳”组装成功。自此以后,在技术上不断升级,努力追赶时代的步伐。

1988—1998年,普通“桑塔纳”(俗称“普桑”)开启了中国的官车消费潮。尔后,有钱人开始买车,私车消费逐步萌发。1994年,“桑塔纳”、“捷达”及“富康”“老三样”阵营形成。虽然当时“普桑”售价达到了20多万元,但正是这种稀有和昂贵成为了许多先富起来人的身份象征,“坐着桑塔纳,手提大哥大”,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直到现在,许多购车者仍然钟爱着“普桑”,“普桑”也成为中国车坛的常青树。2011年,普通“桑塔纳”和“桑塔纳·志俊”销量超过20.3万辆。

“桑塔纳2000”是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为了不断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于1991年10月开始研制的新一代“桑塔纳”轿车。1995年4月20日,第一辆“桑塔纳2000”下线。它是在巴西版“帕萨特B2”改进版的基础上加长而来(加长108mm)。它迅速占领了国内中级公、商务用车的市场。此后,公司不断推陈出新,先后推出了系列改进车型。公司在原有“桑塔纳2000”的基础上,赋予其更为时尚的外形(加长100mm),更加人性化的装备,造就了“桑塔纳3000”。2008年又在此基础上改型,推出“桑塔纳3000 GP”。2012年10月29日,大众汽车公司在德国发布“新桑塔纳”。它是基于大众 PQ25改进平台制造,是一款与 Polo同级的 A0级车型;而老款“桑塔纳”是大众Passat B2车型,是一款B级车。它搭载 EA211系列发动机,属于大众汽车蓝驱技术(BlueMotion)的一部分,排量分为1.4L和1.6L。2012年12月16日,“新桑塔纳”在北京国家体育馆上市。新桑塔纳搭载全新设计的1.6L与1.4L两款发动机。“新桑塔纳”由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主导开发,它的动力总成和模块化等方面还是采用大众汽车公司的核心技术。它将置于“大众”品牌的最低端,它的目标市场是中西部二三线城市。

(二)国产化

当时在对外合资合作过程中,强调要走国产化的道路对于“桑塔纳”来说,一辆车就要1万美元。由于通过大众汽车公司进行采购,需要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包装费和运输费,所以实际上一辆CKD组装车的成本高于进口车的原价。只是由于中国对于整车的高关税才使得CKD组装厂才显得便宜些。但是如果一直依靠CKD组装,外汇额度的需求量非常大。对于外汇短缺的中国政府来说,不可能长期同意CKD组装。对于一个希望建立本国汽车工业的后发国家而言,CKD道路是有吸引力的:投入低,见效快。特别是在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当国内各个地区之间存在产业竞争的时候,如果甲地选择采用自主研发道路而乙地选择CKD之路,那么,除非有严格的政策措施,否则在自主研发产品上市之前,CKD出来的所谓“国产车”就已经占领了全国的大街小巷。于是乎,各个地区的“理性”决策显然就是走CKD道路。(CKD之路贵患.新汽车,2006(12).), CKD组装不是引进的目的。通过国产化,一方面大幅减少外汇使用在国产化的前期,国产化并不一定能够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因为存在所谓的“国产化劣势”。即使生产很少的产品,也需要配备完整的生产线和模具。,另外更重要的方面是形成中国自己的轿车制造体系。为了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基础,要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逐步扩散汽车的零部件。随着技术的成熟,最终形成自己的生产体系。国家为了鼓励国产化,还专门出台政策规定。但国产化的前提是要在充分理解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国产化。如果不进行国产化,对于大众汽车公司而言,则无异于出口整车到中国,同时如果中国的零部件质量能够达到大众汽车公司的要求,那么就可以出口海外给同类车型配套当时,“桑塔纳”还在巴西和南非生产。中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远低于德国本土,如果能够将零部件出口,也是中国方面所愿意看到的。,降低生产成本,大众汽车公司唯一的选择就是,帮助中国人建立轿车配套体系;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则无法实现“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目标。国产化是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唯一和最好的出路。中德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它们都对国产化非常重视。

在当时,“桑塔纳”80%的零件(按成本价格计算)需要外购,自己只做发动机和白车身,价值大约占20%。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自己能够做的只有两部分:一个是短发动机,即发动机本体,包括缸体、缸盖、曲轴、连杆、凸轮轴,还不包括进、排气阀(气阀从零件厂购买,需要再精加工),装在发动机上的发电机、启动电机、水箱、空气滤净器和水泵等都要从零部件厂采购;另一个是车身,把买来的薄板钢冲压成型,拼焊成白车身,再油漆、总装。两者加起来不超过一部汽车价值的20%。(外柔内刚王荣钧.汽车商业评论,2009(8).)当时的国产化率只有2.7%。国产化率=(每辆车的全部CKD离岸价总值-进口部分CKD离岸价总值)/每辆车的全部CKD离岸价总值。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自1985年开始起步之后的两年中,“桑塔纳”国产化进展缓慢。只有2.7%,具体地说,就是四个零件:轮胎、喇叭、天线、标牌,其中就轮胎值点儿钱,因为一辆车需要5条轮胎(包括1条备用胎),其他的就值百把块钱。(外柔内刚王荣钧.汽车商业评论,2009(8).)当时的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在国产化率达到40%以前,国内的汽车生产厂商每年最多能按优惠关税进口12000套零配件,这个数字显然远远低于市场对“桑塔纳”的需求。“桑塔纳”的国产化成为一个倾中国的国家之力造车的事业,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造车的概念,而是在改造一个行业。也并非是在建设一家企业那么简单,它是为一个支柱产业的崛起而打基础。基石:上海桑塔纳轿车共同体20周年文集,2008.

专栏3-5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中外双方对国产化的支持

汽车行业中的“国产化”至少有两种模式、两种内容:一种是以引进日本技术的天津大发为代表,它走的是一条通过引进技术,中国人自己说了算,较快地把中国汽车工业的水平从现有基础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的道路,但是实际上是降低了标准。上海“桑塔纳”属于另一种模式。它与前一种模式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中国厂长说了就算数;而后者的每个零部件必须按照合同规定拿到德国去测试,由大众汽车公司认可。

当时人们对“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进展缓慢议论纷纷,舆论一度有明显的倾斜:责备的人多,表扬的人少,批评集中在一点,国产化进程缓慢。实际上,作为我国第一个引进的轿车项目,“桑塔纳”的国产化立刻把我国基础工业的落后暴露出来了。国内的零部件工厂,过去是为载货车制造配件,而且大多数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水平,差距是20~30年,在许多方面不能理解。因此,“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即使是提高1%,也很了不得。

80年代,中国外汇短缺,长期依赖进口的 CKD生产方式有悖于国家的政策目标。当时国家计委批准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KD件组装指标为8.9万辆,一辆 KD件的外汇需要1万美元。这8.9万辆组装件的完成时间估计是7年。当时国家外汇极其紧缺,要求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在这7年时间内完成80%的国产化。如果到时不能按时完成国产化,国家就不再拿出外汇进口散装件。那样,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就会面临没有散装件组装而关闭。(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1987年,中央政府对上海市和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施加了空前的压力,明确表示如果3年之内国产化率达不到40%,上海大众就得关门了事。但是如果真是关门了,那么这种失败无论是对于中方和德方都是不可接受的,而且对于中方来说,可能严重影响改革开放的进程。于是国产化工作被提到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高度,被提到合资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

1987年,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对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董事长陆吉安下达了“死命令”:“三年内国产化率要达到60%,当年国产化率要完成25%,第二年50%,不能少,否则你就引咎辞职。”陆吉安在上汽总公司的第一次会议上说,“桑塔纳国产化工作是我们上汽的第一任务,这个工作搞不上去,其他工作搞得再好,也没有用,因为‘0’乘任何数字结果均为‘0'”。(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当年7月,陆吉安向上海市政府立“军令状”:三年完成国产化,完不成则引咎辞职。上海市政府给了“尚方宝剑”,市政府全力支持发展“桑塔纳”轿车的发展,要求各政府部门不干预这方面的工作。(先行一步——桑塔纳轿车国产化案例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当时的中汽总公司总经理陈祖涛、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赵紫阳总书记及上海市的领导都分别在不同场合要求加快国产化工作。

1987年10月,时任大众汽车公司董事长哈恩到访中国,他说:“我这次来上海是要搞三件事,第一是国产化,第二是国产化,第三还是国产化!”当时,外汇平衡对于中国政府和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德方在这方面没有更多的措施,则中方可能会另找其他的合作方。因为当时其他的汽车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寻找进入中国的机会。哈恩在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正式建厂之前曾要求:“必须为节省外汇而明确地尽我们道义上的责任,推动中方以批量生产项目来和我们紧密联系起来。”(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同时,上海市委和市政府为此设立“桑塔纳国产化基金”、“上海汽车工业建设领导小组”、“桑塔纳国产化协调办公室”支持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国产化。

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曾说,德国轿车的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属于最先进行列的,牌子不能倒,同时我们还要打进国际市场去。大众汽车坚持产品质量,主要的原因在于维持产品品牌形象,产品出口。干工业,牌子闯出去以后,质量只能提高,不能下降,所以,国产化一定要货真价实。如果把标准降低,即使是百分之百的国产化,我们也不要。4200个零部件,只要一个零件不行,整个牌子就可能倒掉。当他在1988年来上海工作时,提出“质量是上海的生命”。他曾说过:“我们中国的工业品,真正达到国际水平的,屈指可数,桑塔纳算一个,它是上海的希望所在。”1987年6月国务院国产化调查组在上海的会议上,时任调查组组长的朱镕基在总结发言时提出了后来被广为传颂的名言:“国产化要坚持高质量,不要‘瓜菜代’!桑塔纳国产化的所有产品都必须100%合格,降低0.1%我们都不要。”(外柔内刚王荣钧.汽车商业评论,2009(8).)

大众汽车公司始终如一地坚持质量,而中国人却有中国人的想法。既要国产化,还要保证质量。时任桑塔纳国产化办公室副主任许春林曾说过:“没有质量,就没有国产化。如果不要这个西德标准,何必要引进?我们不是早就有‘上海’牌了吗?”(上汽的陆吉安时代.汽车人,2009(4).)德国人坚持标准,中国人希望快点国产化,双方常常出现分歧。在国产化方面,对于有些零部件,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定了比德国标准更高但适合中国的标准。如喇叭。德国标准是按5万次的使用寿命,而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对配套厂的要求是10万次。(据统计,针对中国市场特点,“桑塔纳”轿车零部件指标,共进行了350项的更改)合资“婚姻”,同床还要同梦.世界是圆的:上海汽车工业三十年,2009.

大众汽车公司为了推进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国产化,组织为其配套的欧洲的零部件企业来中国,对口指导帮助中国企业。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为了配合国产化的技术转让和消化,大众汽车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也给以支持。通过德国退休专家服务机构1983年,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nior Experten Setvice, SES)成立。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基金会。这些退休专家受聘到世界各地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当地机构工作。,组织专家来中国协助“桑塔纳”的国产化进程。这些退休专家帮助零部件厂解决了不少国产化中的技术难题,对加速国产化的作用很大。同时,独立于大众汽车公司的大众汽车基金会,在许多领域也给予大力支持。

当时的合资合同对国产化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双方的分工:德方负责自制部分,即将冲压、车身、油漆和总装车间引入最新的技术状态,并达到一个3万辆的生产能力。建立一个能生产10万台发动机的发动机厂。同时自行制造为“桑塔纳”配套的一些零部件。中方负责外购件的逐步国产化,也就是建立起本地化的配套工业。同时德方提供所需的技术资料和供货条件。(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中德双方根据当时的产业状态,对322种外协零部件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排出一个长达7年的零部件国产化计划表。当时的计划在第7年将国产化率提高至80%。上海通过两种方式推进国产化进程:一是利用原“上海”牌轿车的零部件配套厂为基础;二是依托上海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三是全国配套,借助全国的既有力量(工业加工和技术专家),走“中华”牌之路。当时上海当地的零部件厂,过去只给卡车和“上海”牌轿车配套,它们大都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生产规模小(“上海”牌轿车产量最大的一年也只有7000多辆,一般年份只有四五千辆,而“桑塔纳”的初期规模就是3万辆,这些零部件厂的产能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更不要说年产量达到几十万辆了)。每做一个零部件,如果要达到大众汽车公司的标准,都要引进设备,引进生产线,引进软件系统,但引进技术的资金又成问题。所以,起初几乎没有零部件厂愿意配套。于是打“中华”牌,即“桑塔纳”的国产化零部件配套面向全国。“中华”牌打法:不限于上海当地的配套企业,不限于汽车行业内企业。可以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配套限制,自由选择供应商。面向当时给一汽、二汽载货车配套的技术水平稍高、引进先进设备较多的零部件供应商;面向那些拥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军工企业。当时一汽、二汽还没上轿车,没有竞争问题,而军工企业正想军转民,所以都愿意提供帮助。但是,给载货车配套的企业不可能立马达到轿车要求的水平,而军工企业虽然设备精良,技术力量也强,但没有大批量生产的经验。最后,军工企业配套了一些,但不是很多。“中华牌”作为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但实际效果并不很大。(外柔内刚王荣钧.汽车商业评论,2009(8);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桑塔纳”轿车共有零部件1968项。其中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自制376件,外协配套件1592项。1993年统计,“桑塔纳”国产化定点分布情况:上海大众汽车公司18.4%,上海市53.3%,航空航天系统12.3%,中汽总公司系统8.8%,江浙两省2.1%,其他地区5.1%。上海大众、上海市、江浙两省配套国产化成功率高达90%左右,其他地区的实际配套国产化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与国产化基金相配套的资金不落实,无法形成生产能力;对“桑塔纳”国产化的决心和信心不足。(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回眸.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在各方努力下,实现了“桑塔纳”的初级国产化。1989年,国产化率超过30%,产量1.5万辆。

为“桑塔纳”配套的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国产化的方式,主要包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技术许可、中外合资、先技术合作后资本合作)、国内产学研合作、自主研发等。零部件的国产化的具体步骤是这样:在CKD生产中熟悉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然后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开展零部件国产化,相应减少零部件的进口,最后在零部件全部或大部分实现国产化后结束 CKD装配方式,转入国产化整车的生产,并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开发新车型和新技术。通过选择配套厂—引荐或支持合资合作—首样检测—工装样品试验—道路试验—批量订货等一系列步骤培养零部件配套商。零部件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前者很快就能国产化,后者需要较长时间。

对汽车工业而言,零部件非常重要。可以这样说,现在全国汽车工业虽然都发展得很快,但真正的零部件基础,上海应该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中国现在搞自主品牌,一起步水平就很高,而且国产化率也很高,开始就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靠的就是这个基础。这为形成符合国际水准的零部件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目前为上海大众汽车公司配套的400多家零部件企业,更广泛地被其他汽车生产企业选作供应商,有的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采购供应商。

在国产化过程中,上汽集团推行“生产特区”,实行封闭式区域示范管理。其实质是树立一批生产“桑塔纳”轿车合作配套产品企业的“样板”,然后辐射到所有配套企业。1988年6月8日,上汽集团决定把批量供货“桑塔纳”的零部件生产线、生产车间作为工厂“特区”,进行以确保产品质量为目的,以强化现场管理为重点的示范封闭式管理。通过“特区”车间建设,带动全行业的现场生产与质量管理。

专栏3-6

上汽集团的生产特区上海汽车工业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国产化成为“简单化”.世界是圆的:上海汽车工业三十年,2009; “生产特区”诞生记,精益生产纪实.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

受当时经济特区的启发,时任上汽总公司总裁陆吉安提出了“生产特区”想法,作为管理样板推出后,其他车间纷纷效仿,引发了全厂管理水平脱胎换骨的升华。“生产特区”借鉴国内外先进生产现场管理的做法,将生产车间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以优化质量为核心的工艺技术、文明生产、设备工装、质量检测、教育培训等管理工作的建设示范区域。

在资金、人力、物力都还不足的情况下,在承担国产化任务的企业、车间、生产班组先建立生产特区,推进管理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这种“一厂两制”既解决了有限的资金、人力和物力与国产化任务紧迫的矛盾,又使特区的职工树立了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1990年2月1日,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首批批准了上海合金轴瓦厂一、二金工车间,上海粉末冶金厂铁粉精还原车间等5家企业8个车间为“生产特区”。1995年统计,上汽集团共建立了152个生产特区。2000年,生产特区完成其历史使命。停止“生产特区”的评审,取而代之以“精益管理”的评价。上汽集团在1994年提出全面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的基本内涵是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对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进行优化和组合,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主要方法包括看板管理、适时供货、准时制生产、柔性化生产、“零缺陷”质量管理、TEAM(团队)工作法等。归根到底,就是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上汽集团在推行精益生产的实践基础上推行精益管理。1999年开始,集团把精益生产的彻底消除一切浪费的思想贯彻到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的管理,即“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是精益生产的深化和延伸。精益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全程性、系统性、持续性。“精益管理评价体系”较“生产特区标准”实现了三个转变:从生产优化转到整体优化,从事后分析转到事前诊断,从重指标控制转到重过程控制。

“生产特区”从开始到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88—1990年为起始阶段。1988制定包括以组织领导、人员素质、现代化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待遇和奖励六个方面内容的“生产特区”试行条例。1989年2月修订该条例,并规定“生产特区”的具体考评办法。1991—1993年为成长阶段,正式下发《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建设“生产特区”条例》,并制定了“生产特区”的具体评分细则。1994年以后为提高阶段,其主要变化是按照国际 ISO9000系列标准再次修订“生产特区”的评分细则,重点增补开展 TEAM管理,推行看板目视管理、工序目标管理,减少在制品库存,降低生产成本等“精益生产”内容。

通过中国政府和上汽集团的有效组织及大众汽车公司的支持,“桑塔纳”的国产化率从1985年的2.7%上升到1986年的4%,1987年的5.7%,1988年的13.1%,1989年的31.04%,1990年的60.09%,1991年的70%,1993年的82.2%1993年12月,国家海关总署发文确认,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已累计超过80%,可以开始享受第三阶段零部件关税国产化优惠税率,即按32%的税率征收零部件进口关税。据此,上海大众的进口零部件关税税率下降16%。,1995年的88.56%,2000年的92.93%,2007年的98.7%国产率没有达到100%的原因,是有些零部件自己做并不划算,不如进口。在全球化的时代,国产化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全部国产化就可能成为“大而全”、“小而全”。

随着“桑塔纳”国产化率的提高,车身、发动机、变速器、前桥、后桥五大总成国产化相继实现,从1991年起,“桑塔纳”轿车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生产能力决定产量,不再受申请许可证的限制,产量连年上升。1991年9月,“桑塔纳”国产化率超过60%,如期完成国家和上海市政府所确定的国产化目标。1991年9月,上海海关同意自当年8月起对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进口的“桑塔纳”轿车零部件取消进口许可证。陆吉安说:“第一步胜利了,我们从此变成了‘自由人’。第一次可以按照市场需求来制定生产计划。”当时兼任上海汽车拖拉机联营公司党委书记,后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的蒋以任对当年成绩的概括:“有了这样一个自有的零部件工业体系作基础,什么样的轿车我们都可以造。不管引进什么样的先进车型乃至发展高水平的自主开发的产品,都能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并达到国际质量水准。”上海轿车的国产化,使得后来的国内轿车的国产化成为了“简单化”。(国产化成为“简单化”,桑塔纳的蜜月“震荡”.世界是圆的:上海汽车工业三十年,2009.)通过“桑塔纳”国产化,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建立了强大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 A级供应商比例大众汽车公司通过质量能力评审,对配套厂评审打分,分出 A、B、C级。其中 C级是没有资格供货的,B级是有条件供货,A级才是合格供应商。,并选择部分的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协同关系。

“桑塔纳”国产化被看作“开辟中国轿车工业的新纪元”,并被认为中国发展轿车工业的历史基石,奠定了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实现了“引进一个车型改造一个行业”的预期目标。基石:上海桑塔纳轿车共同体20周年文集,2008.在转向以“桑塔纳”国产化为中心后,将上汽集团所属企业全部以为“桑塔纳”配套为目标进行重组和技术改造。但是,国产化却付出了另一种代价:上海汽车工业放弃了“上海”牌轿车和载货汽车的生产,从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整车产品、自主品牌和开发平台。

(三)公司市场地位的建立与巩固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因为其垄断地位在中国轿车市场持续了十多年。直至2000年以后,随着跨国汽车公司的大规模进入,其市场份额开始快速下降,但是基本上仍然位居中国轿车市场前列。这种优势市场地位主要来源于其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严谨质量管理、自主开发能力的积累与培育、完善的产品系列、广泛的营销网络与全面的营销服务、节能与环保理念。

(四)公司为上汽集团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所做的贡献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发展促进了上海汽车制造业的飞跃,带动了上汽集团的发展在2000年之前,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几乎一直是国内市场的老大,而且面对明显的买方市场,盈利空间非常大。公司为上汽集团创造了数十亿元的利润,成为其最重要的利润来源,这为上汽集团建立与改造一系列零部件企业,建立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走出国门,重组海外企业,以及进行自主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基础。,促进了上海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它的发展成就也不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的成长壮大,对于中国汽车产业也有着更深远的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引入国际先进轿车生产和管理方法与理念,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引入现代的售后服务理念与营销理念,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推行副理制度。每一个重要要领导岗位配备两名人员,一位德方领导和一名中方领导。德方人员的任务是使他的中方同事有能力按照先进的管理方法来安排和处理他的工作。如果德方人员将自己变成多余的角色,即当中方在没有德方同事帮助的情况下也能完成他的工作时,那名德方领导就算是完成了他的目标。如果中方领导基本能够胜任岗位要求,那么德国领导则作为副手和培训师进行辅导。副理制度,一方面可确保所谓的科学管理的传授,另一方面也起到一种杠杆作用,让中方员工能够尽快承担起领导责任。(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上海大众汽车公司“造车育人”:首先,充分利用上海本地和全国的人才资源;其次,通过合资外方培养人才;最后,与国内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以产品平台为基础的国产化为自主开发奠定了基础。就产品而言,都是从大众汽车公司引进的,因此引进以后还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作适应性的匹配。基于国情的国产化其实也是一种自主开发,只是创新的视角不一样。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在持续的本土化开发过程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国产化为自主开发体系的建设做好了铺垫与积累。

二、上海通用汽车公司

(一)公司成立背景与过程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球汽车工业兼并重组的浪潮冲击下,世界著名汽车巨头——通用汽车公司为了保住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的地位,开始将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作为其发展的重点通用汽车公司与一汽金杯汽车股份公司于1991年合资成立金杯通用汽车公司。产品主要为 S10系列皮卡车、SY1041轻型载货汽车。,并将合作对象瞄准了上海。

上海汽车项目原本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但是,中国政府想通过在各大公司之间搞平衡的策略,逼迫各大公司与中国方面充分地进行合作,以引进世界最新汽车技术与产品。而且,通用汽车公司进入中国的两句口号是,“帮助中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体系”和“在中国汽车工业的联合重组中发挥作用”,这对于中国政府也非常具有吸引力。

上汽集团之所以不顾大众汽车公司的反对与通用汽车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其主要原因在于它觉得大众汽车公司并没有坚持坦诚的合作。在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之后的四五年间,双方为了项目的成立,在车型的选择与引进、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等方面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合作。但是,大众汽车公司为了战略制衡、获得更大的企业经营控制权、充分利用当地的低成本生产要素,以更大的产能占领开始发展起来的中国汽车市场,于1991与一汽集团合资,成立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建设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15万辆)起步建设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的主要车型为“捷达”系列和“奥迪”。在产品档次上,总体上要高于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上汽集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以迫使大众汽车公司给予合资企业更多的支持。

当时上汽集团也希望能够另寻一家以制衡。它认为,一个地方,如果只有一家合资企业,外方肯定要“翘尾巴”时任上海大众董事长陆吉安曾说,我是什么董事长,这个董事长就等于小组长,就是开会的时候召集,也没有拍板权,技术在别人手里,受别人控制。所以,我们内部当时有个“理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退回福特“聘礼”,要求通用“检查”.世界是圆的:上海汽车工业三十年,2009.),想开发新产品难。它希望在提高自身造车能力的同时引进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并建立自身的产品设计能力。但是,在这方面,大众汽车公司并不支持。同时,它希望在合资领域创造市场竞争机制,改变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在当时,上汽集团对产品,包括整车和零部件的技术开发能力几乎等于零。“桑塔纳”国产化战略目标尽管已经实现,但是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仍未突破大众汽车公司的标准壁垒有些关键零部件没有突破大众汽车公司认可标准的壁垒,如发动机的缸体铸件、车身门的密封件等。有些较复杂的零部件在中国还是空白,如轿车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电子产品等。有些零部件,虽然已实现国产化,但质量不稳定,如起电机。(我们选择了通用汽车公司作为上汽的第二个整车合作伙伴.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而且国产化的成本较高。国产化零部件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相当部分的工装模具、毛坯需要进口,再加上投产初期产品的合格率较低,企业总体管理水平、劳动生产率、工艺水平都落后于国外。它希望另找一家,在产品上形成系列化,更为重要的是支持和帮助它建立产品开发能力。

上海市政府也支持建立第二家汽车整车合资企业。1992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曾表示,上海汽车工业在继续加快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发展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对外开放,再高起点建设一家整车合资企业。1994年7月,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后,时任上海市长黄菊、副市长蒋以任和上汽集团领导陆吉安专程请示国务院领导,表示要办第二家合资企业,所需资金完全由自己解决,不要国家一分钱。上汽集团表示要上中高级轿车,与当时的国家海南/湛江的MPV项目不冲突,避免重复建设之嫌。实际上,上海方面要上第二家合资企业,在国家层面遭遇到较大阻力,最终通过企业、上海市政府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的沟通才获得支持与批准。

为扩大整个集团的生产规模,打破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局限,进一步提高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满足市场对轿车产品不同层次的需求,增加对国外中高级轿车的进口替代,1995年10月31日,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公司当时,上汽集团考察了大宇汽车公司、马自达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大宇汽车公司的车型是小于1L的小排量车,不完全符合上汽集团当时的车型要求。马自达的产品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当时正遭遇严重经济困难。而且,大宇和马自达汽车公司都没有就产品开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合作意向。当时,通用和福特汽车公司,综合优势大、产品齐全,进口CKD较便宜,同意上汽集团合作建立产品开发中心并提出了极为具体并有实质内容的设想。它们的车型也基本符合要求(四项核心能力:变速器与发动机标定与布置、底盘调整、车身工程、内饰工程)。经过对比分析,最后选定通用汽车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它在对比中的微弱优势为:对零部件国产化的支持、技术研发有具体的行动方案、CKD材料进口价格、技术转让条件。而且,它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合作愿望和更大灵活性。(我们选择了通用汽车公司作为上汽的第二个整车合作伙伴.上海汽车工业五十年(1955—2005),2008.)签署合资的基础协议。合资的基础协议主要约定一些重要条款:合资比例、技术转让价格、出口数量、国产化比率、合资开发的具体办法及合资的技术开发中心等。1997年1月10日,上海通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务院办公会议批准。同年3月24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和泛亚技术中心合同和章程的正式签署。当年6月12日在浦东金桥正式成立上海通用项目之所以选择在浦东,是由于上海希望以此带动浦东的大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开发方针。,同步引进和生产中高级轿车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1994年)规定:年产汽车15万辆以上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量达到10万辆以上,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不低于年销售额2.5%的,国家支持其向年产规模30万辆以上的目标发展。上汽集团在1995年的销量已达到16万辆,1996年达到了20万辆。,兼顾 MPV生产平台的车型。通用汽车公司在选择车型时注重底盘的通用性。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别克·君威”与 GL8在包括底盘在内40%左右的零部件是一样的。当时在车型选择上仍然是针对公务和商务用车,还不是私人用车。当时,福特汽车公司所提供的车型(“金牛”和“风星”)外形花哨和时髦,与上海的“公务”要求有距离。而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则更符合公务用车车型庄重的需求。当时,国内汽车业内普遍认为轿车进入家庭的阶段还没有到来。新合作伙伴与车型的引入,使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迅速占领了中高级轿车市场。在国内经济型轿车市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还引进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小型车技术,开发和生产“赛欧”经济型轿车,开创了中国家庭轿车的元年。2000年10月,第二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赛欧”紧凑型家庭轿车首次亮相。“赛欧”是在欧宝车型平台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家庭需求和各种路况而设计制造。10万元家轿,在当时车价高、车型少的年代,是非常大的诱惑。对于一线城市的普通家庭来说,这是垫起脚来就能够得着的事,一个能够实现的梦。这无疑是捅破了轿车进入家庭的最后一层窗户纸。“赛欧”的出现,打破了公费购车为主的市场结构,为“中国家轿”树立了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准入“标准”,取得了对家轿认知的平衡点。这就是10万元家轿。由此,旷日持久的家轿争论就此定格。2000年12月12日,第一辆“赛欧”紧凑型轿车下线。2001年6月8日,“赛欧”上市。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最现代化的汽车生产企业,引进了世界先进的生产流水线,使其生产能力没有任何“瓶颈”,同时还投资5000万美元建立泛亚技术中心,使公司有了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汽车设计、开发能力。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公司同意合作建设一个技术中心。它不但为新的合资企业,同时也要为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公司提供产品(包括整车、发动机和主要零部件)的开发。泛亚技中心成立之初的目标是形成四大能力:车身开发能力、内饰开发能力、底盘调校能力和发动机标定能力。在这四个核心竞争力建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整车合成能力。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成立与迅速发展,使原有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市场垄断地位消失了。尽管上汽集团在与通用汽车公司的谈判中,不让这两家合资企业同一档次车型上竞争,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进入在客观上还是刺激了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新车型的引进和技术研发投入(包括试车场)。在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发展初期,只生产“别克”高级轿车。其主要原因在于维护大众汽车公司与通用汽车公司两个合作伙伴的关系。在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发展多年并步入正轨之后,上汽集团的天平开始向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倾斜,并借此激励大众汽车公司增强投资力度。

(二)公司发展简况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从1997年1月打下第一根桩到第一辆新车下线,仅用了短短23个月,开创了世界汽车建设的新纪录。1998年12月17日,公司第一辆“别克·新世纪”下线,开启国内中高档轿车市场。1999年4月,包括生产自动变速器、V6发动机的动力总成和整车厂全部建成,“别克”轿车开始批量生产。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27个月,创造了——“上海速度”。公司所生产的“别克”轿车的质量也超过了北美同类型产品。“别克”当年投产、当年盈利。1999年7月,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推出“别克·新世纪3.0”轿车的时候,国内市场大多都是外国汽车公司的落伍轿车。“新世纪”获得了消费者的首肯,公司也创下当年投产即获盈利6亿元的奇迹。上海通用项目获得通用汽车公司的“杰克·史密斯总裁奖”。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成立后,打破了中国汽车市场由大众系合资企业垄断的局面,引进的多个车型成为相应细分市场的标杆,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绩效,如“君威”2001年全新“奥迪A6”和本田“雅阁”汽车给予“别克·新世纪”重大阻击。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开发“别克·君威”的计划。提出了以本地消费者审美情趣、需求为标准的产品研发原则。“君威”,从外观到内饰,既保留了“别克”车一贯的大气沉稳,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一跃成为中国中高档轿车的“领头羊”。2002年12月下线上市。但是随着日欧系竞争车型的不断引进,2003年的销量接近9万辆,2004年开始减产,2007年的销量只有1.5万辆。2008年“新君威”上市。、“赛欧”、“凯越”、“GL8”1999年12月,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向国内市场引进与北美同步上市的中高档公商务车——“别克 GL8”(原型车是“庞蒂亚克的 Montana”),并于2000年4月上市。它填补了当时国内市场的空白。“别克 GL8”在2003年和2005年两次升级,2005年推出旗舰“陆尊”系列。2010年11月28日,发布全新“别克 GL8”豪华商务车(“首席商务舱”)。及“君越”2002年开始策划“别克·君越”项目(内部代号SGM18)。SGM18项目自始至终的要求是完全为中国人造车,造中国人坐的车。除了沿用“别克 LaCrosse”的平台之外,外形、内饰、车身以及动力总成的匹配都是在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主导下,通过泛亚技术中心,整合全球资源全新开发而成。从简单地改内饰(Freshened)、改脸(Reskinned)、大改(Restyled),再到平台研发(Reengineered),到最后开发一个全新平台的新车(Redesigned),新车研发一般都分为这样五个层次。SGM18的开发已经到了第四个层次。“别克·君越”是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第一次进行整车开发。2006年2月22日,“别克·君越”上市。它创下了中国合资汽车公司主导开发适合中国本土需求的第一款中高档轿车,同时也以极好的燃油经济性打破了美国血统汽车“油老虎”的习惯称号。“别克·君越”开发获得2007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而且这些新车型,几乎都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君威”针对中高级商务用车;“赛欧”10万元的家庭轿车;国家的“十五”规划第一次明确提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第四十七条:“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并将根据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适时制定具体政策。”2000年12月下线的、以“10万元家轿”形象出击的“赛欧”开创了中国“汽车进入家庭”的新时代。不过,在经济型家庭轿车纷纷上市的2003年,“赛欧”开始面临诸多市场挑战。即使公司几次对其进行改款,包括从外形到内饰再到配置都做了很多改进,并频繁降价,但销量却远不如前。自此,“赛欧”开始走下坡路。2005年,将“别克·赛欧”从“别克”品牌划归为“雪佛兰”品牌。这期间,公司将主要精力投在了利润率更高的中高级轿车身上,直到2007年年底,公司终于低调宣布“赛欧”暂时退市。陆上公务舱——“GL8”,国内首款 MPV,由此也促发了这些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由于公司的良好发展,刺激了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引进新的车型,包括“帕萨特”、“波罗”和“途安”等。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并没有盯住某一款车型,因为“一种车型包打天下10多年”的历史已经结束。公司执行多种车型、多种配置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现在已经成为“多品牌、全系列”公司。公司现有“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26个系列、120款车型,面对不同层面的消费者。“别克”品牌定位于中端和中高端,“雪佛兰”定位于中端和中低端,进口的“凯迪拉克”品牌定位于豪华车。公司车型包括豪华车、高档车、中高档车、中级车、大众普及型轿车及MPV、SUV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SUV,主要是进口品牌车,包括“昂科雷”(Enclave)、“凯迪拉克SRX”。等宽泛的领域,几乎覆盖所有的主流细分市场,并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改造原有畅销车型,同时推出全球平台新车型。2008年,推出“新凯越”“新凯越”上市后,与老款“凯越”垂直换代。、“新君威”自1999年国产以来,“君威”(Regal)一直是“别克”在中国最主要的中级车产品。“君威”在2004年起被“君越”(LaCrosse)替代,同胞兄弟“别克Century”在2005年起停产。“新君威”采用的不再是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的平台,而是“欧宝”品牌著名中级车“威达”(Vectra)的换代车型 Insig-nia的平台。Insignia所采用的是通用汽车公司的全球战略车型架构——Epsilon2架构,它是公司对全球区域性5个中级车型架构进行整合后的一个全新架构,主要以“欧宝”中级车的平台为基础,现在已经被作为通用汽车全球未来中级车的通用架构。在此基础上,诞生了诸如新款“萨博9—3”、“雪佛兰·迈锐宝”(Malibu)和“庞蒂亚克 G6”等车型,在中国则将是“别克·新君威”。尽管与欧宝的Insignia共用架构,但是在中国,“别克·新君威”在造型上还有一定程度符合中国消费者习惯的变化,这个变化或改型由泛亚技术中心完成。“新君威”的设计由通用汽车公司美国总部和泛亚技术中心共同设计,它的平台则由德国欧宝汽车公司主导设计。这是公司历史上第一款由亚洲、北美和欧洲共同设计的车型。。2009年,推出“新君越”“新君越”与“新君威”形成互补,一个主打公用商务市场,另一个主打私人用户市场。、“科鲁兹”“科鲁兹”出自通用汽车公司为新一代中小型车开发的第二代 Delta平台,该平台由通用汽车公司的欧洲设计中心开发完成。通用汽车公司将“科鲁兹”称为新一代的全球战略车型,它是通用汽车公司“全球共享零部件供应,全球共享产品平台”战略的产物,公司希望让“科鲁兹”成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全球车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当已定型的“科鲁兹”投放到不同的市场上时,如果要进行本土化适应性改造,在整体设计上并不需要做太多改变,只是根据实际需要在材质、颜色方面进行小范围调整即可。“科鲁兹”承担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提升“雪佛兰”品牌形象的任务。。2010年1月23日,推出“英朗”。2010年1月11日,推出低成本平台的“雪佛兰·新赛欧”“新赛欧架构平台创建及系列车型的自主开发”获得2011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通过低价抢占低端轿车市场,下延产品线。

2001年10月,公司第10万辆汽车下线。公司从零起步到年产10万辆,仅仅用了4年,这是中国造车史上的新纪录。在2005年第一次以接近于30万辆的销量登顶中国轿车排行榜以后,除2007—2009年以外,一直位居第一。2010年12月15日,公司年销量超过100万辆,成为国内第一家年产销跃上“百万辆级”的轿车企业。2012年6月12日,公司第600万辆汽车下线。2006年1月,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累计产销量突破100万辆。2008年2月,突破200万辆。2009年12月,突破300万辆。2011年9月,突破500万辆。

依托全球领先技术和产品资源,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构建起世界水平的精益生产体系(自主的精益生产体系“SGM-GMS”),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采购、物流、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并在整个业务链环节全面实施汽车行业信息技术集成解决方案(SAP IS-Auto)。公司建立了中国第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柔性化生产线,实现了不同平台车型的共线生产,并将“标准化、制造质量、不断改进、缩短制造周期、员工参与”这五大原则贯穿于生产制造的全过程。

在国内,作为通用汽车公司的业务发展平台,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先后并购了烟台车身公司(2002年)、金杯通用汽车公司(2004年)。目前,公司已拥有浦东金桥、烟台东岳、沈阳北盛三大生产基地。

作为合资项目的一部分,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合资技术中心,即泛亚技术中心。它使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具有了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汽车设计和开发能力。它立足中国本土国情,针对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充分利用通用全球资源,在零部件集成、系统集成直至整车开发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本土设计能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快速反应。公司在国内畅销的主要车型都由泛亚技术中心开发。它还开发“麒麟”和“鲲鹏”等多款概念车,参与通用汽车公司的全球开发项目。目前,它已经成为通用汽车全球研发体系和网络的一部分。

作为中国第一个轿车合资项目,上汽集团跟大众汽车公司谈的是生产和产品,而与通用汽车公司的合作却几乎涉及品牌、市场、成本、经销等多个领域。与大众汽车公司的产品主义(注重生产体系建设与产品性能)不一样,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更注重产品的营销。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定产品的市场标准;二是营销创新,推出国内首个服务品牌“别克关怀”,“雪佛兰”服务品牌,创立“诚新”二手车品牌。

为了解决合资企业的中外双方由于利益、文化、管理理念与方法方面的冲突,时任公司总经理胡茂元提出4S合作理念。4S的含义如下。①学习理解(Study):相互研究对方的习惯做法和文化传统;相互学习对方长处,学习世界先进管理方法;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②以合资企业利益为重(Sino-JV's Interest go first):公正合理、长远利益、最佳决策。③规范行为(Standardization),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恪守公司的管理制度,廉洁奉公。④灵活务实(Spring):讲灵活性,不要固执己见;积极进取,不要消极等待;解决问题,不要坐而论道。这4S合作理念的核心是以合资企业(SGM)的利益为重。这4S合作理念成为上海通用项目建设和运行的基准和灵魂。同时,与外方领导在管理上“约法三章” 当时胡茂元和通用汽车公司委派的总经理墨斐“约法三章”:有不同意见不得在下属面前公开对立;有不同意见不得在关门争执后不说话;有再大难题不得在困难面前上缴矛盾。,提高管理效率。这4S的合作理念后来成为上汽集团“主外”思维方式的重要理念。 胡茂元认为,在合资合作中,长期合作不等同于单笔交易,因为单笔交易只考虑单方面的利益,是一锤子买卖;而长期合作要考虑双方利益,要实现双赢;合资经营不等同于合资谈判,因为合资谈判时大家面对面,针锋相对,而合资经营要手系手,坐在同一条船上。(企业文化也是竞争力.上海汽车报,2010-04-27.)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在2008年年初启动“绿动未来”战略,这是公司的一个全方位长期战略,包括“发展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体系、承揽绿色责任”三个方面,解决环保问题,并应对传统石化能源短缺。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在能源技术上有四个方向,或者说是四个阶段。一是注重对传统发动机的改进,提高传统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性能;二是混合动力;三是电动车;四是“零油耗、无排放”氢动力。(上海通用汽车“绿动未来”战略简介.新浪汽车,2008-09-16.)2010年6月12日,公司发布2011—2015年“绿动未来”全方位战略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未来5年该公司将陆续推出12款高性能发动机以及3款新能源车型。此外,包括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研发上市也都列入了规划内容。“绿动未来”战略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当前:着力提升传统能源;未来:电动、混动一起上;前瞻:着力打造绿色价值体系。经过此番全面布局未来的绿色产品和体系规划,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将实现高性能、低油耗、低排放的三重目标,同时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上海通用冲刺“绿动未来”,发布绿色产品战略.中国商报·汽车导报,2010-06-17.)

2008年7月,国内首款量产中高级轿车“别克·君越”Eco-Hybrid油电混合动力车上市。2009年4月,“凯迪拉克·凯雷德”Hybrid油电混合全尺寸豪华 SUV上市。2011年8月25日,公司推出新一代“别克·君越”eAssist混合动力车。2011年11月,增程型电动车——“雪佛兰·沃蓝达(Volt)”在广州国际汽车展上市。2012年1月5日,“沃蓝达”增程型电动车进驻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中国是继美国本土之后,全球最早引入“沃蓝达”的市场之一。“沃蓝达”是目前唯一一款能够在全天候、全路况下行驶,且不必为续航里程担忧的电动车。其运行模式有两种:纯电动模式和增程型模式。在电池电力驱动下,“沃蓝达”可实现最高达的“零油耗、零排放”行驶。当车载电池电量消耗至最低临界限值时,它将平顺切换至增程型模式。2012年2月15日,“雪佛兰”品牌的首款全球中高级旗舰“迈锐宝”在国内上市,共推出2.0L、2.4L两种排量共五款车型。

2012年11月22日,在广州国际汽车展上,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发布面向未来的“Green Drive绿色科技战略”,并推出国内合资企业的首款量产纯电动车——“雪佛兰·赛欧 Sprin-go”。“Green Drive绿色科技战略”全新规划了面向2020年的新能源产品发展路径。公司和泛亚技术中心将全面发力新能源技术,包括EV纯电动车技术、EREV增程型电动车技术和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雪佛兰·赛欧Springo”由公司与泛亚技术中心整合优势资源自主研发,是公司“绿动未来”企业战略的重要里程碑。它首先在上海进行小批量的生产和销售,可以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10万元的补贴和获赠免费的电动车专用上海牌照。

2009年12月4日,上海汽车公司公告: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达成协议,将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所持有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1%的股权转让予公司全资控股的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香港”)。2009年6月10日,上海汽车公司在香港成立全资的上汽香港公司。本次交易对价为8450万美元及该对价从2009年6月1日(包含)到成交日(包含)所产生的利息,年利率为11%。该对价为最终价格。此举将帮助作为上市公司的公司合并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销售收入。而且,公司获得对于合资企业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控制权。根据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增加一名董事,由上汽香港公司委派。双方在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中拥有的席位由原来的5∶5变更为6∶5,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原有技术、品牌、管理、经营方面的合作方式仍将保持延续,公司的业务经营模式将不发生变化。这次交易对于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公司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通用汽车公司出售上海通用汽车公司1%的股权,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于通用汽车公司缺钱。通过此次股份转让,公司将获得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市值高达20%的等价现金,约8450万美元。这对负债累累的通用汽车公司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其真正意义是利用这1%的股份换来为其融资的大靠山——上汽集团这个再好不过的担保人。通用汽车公司的融资处境就会大大改善,可解燃眉之急。同时,通用汽车公司对其售出的1%股份恋恋不舍。转让协议中规定,公司对此次转让的股份拥有优先回购权。与其说公司这次想卖这1%的股份,不如说它其实更想把这1%“典当”给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公司缺钱,给不差钱的上汽集团带来机会。股比由50%增加到51%,对上汽集团来说最明显的好处是可以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这不仅使其财务报表中的业绩增加很大一块,在“世界500强”中的地位也会跟着“水涨船高”。但是,对于上汽集团来说,更多的只是一种股权意义上的胜利。控股权,只是一种谈判交换。2012年5月24日,上汽集团董事会决议,同意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回购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汽香港公司所持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1%股权。根据2009年上汽集团股份公司与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签署的《转让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1%股权的股权转让协议》,本次交易对价为91401219美元及该对价从2010年2月26日(包含)到支付日(包含)所产生的利息,年利率为4.86%。该对价为最终价格,不受任何调整的影响。在本次交易完成后,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将增加一名董事,由通用中国公司委派。双方在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中实际拥有的席位将由原来的6∶5变更为6∶6。收购总代价为1.19亿美元,相对于四年前上汽集团8450万美元的出价,上汽集团净赚0.345亿美元。(通用披露:1.19亿美元回购1%上海通用股权.证券日报,2013-02-18.)

上汽集团为了对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并表,2011年11月,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公司合资新建上汽通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原有的销售渠道、售后服务人员分流至新的汽车销售合资公司。新成立的销售公司将成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国产汽车以及通用汽车公司在华进口汽车的总经销商,并从事汽车整车出口以及二手车经销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