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自主发展
上汽集团的自主发展道路为:集成国际化资源,独立发展。近十几年来,上汽集团利用自身的优势,嫁接与集成国际一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外购的产品平台,创立自主品牌,独立发展。上汽集团已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5家,省市级技术中心30多家。与国内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共同组建产学研工程中心。在此基础上全面整合上海、南京和英国长桥三地的研发资源,建立自主品牌全球研发体系,并实施统一的全球整车开发流程。
一、自主发展能力建设
上汽集团在1958年成功试制了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并成为当时国内唯一能够批量生产的轿车。当时,轿车是敲出来的。基本上采用半手工、半机械的落后生产方式。在改革开放之后,上汽集团希望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资合作,引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虽然要付一些必要费用,但时间来得快,经济上是合算的。
在全球化经济下,合资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合资企业有其局限性。如果要成为真正的有竞争力汽车企业的话,不仅是一个规模的问题,关键是其核心能力问题,所以上汽集团认为应该进行产品的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的创建。
上汽集团发展自主技术研发能力的基本方式是:集成世界资源,为我所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上汽集团的两个合作伙伴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公司都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它们的技术研发能力都非常强。通过长期的合作,上汽集团有意识地进行引进消化吸收,提升了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为后续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在合资的同时,上汽集团尽管放弃了其原有的“上海”牌轿车平台,但是却保留了独立的汽车研发中心和测试中心。它们与上汽集团的两个合资整车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以此锻炼与提高其研发能力。
事实上,在2000年之前,上汽集团像其他的国有汽车集团一样,只希望或热衷于寻找合适的国外汽车公司进行合作,坐收渔利。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暂时被放到了一边,研发能力逐步萎缩。而且,在当时的背景之下,上汽集团的财力、产品开发、生产与营销等方面还比较弱,同时,国内汽车市场,尤其是私人消费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上汽集团希望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进行学习与积累。在2000年之后,上汽集团自身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国内汽车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国内的政治导向开始转向自主品牌。基于此,上汽集团在利用从跨国公司合作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经验、人才及财力的基础上建设自主品牌。
2001年6月,上汽集团重组仪征汽车公司并将其作为自主品牌的生产基地,开发多用途轻型客车“赛宝”,这是集团对外宣称的第一辆自主品牌的汽车。然而,新车下线之后却没能得到市场的响应。
在完全自主研发受阻后,2003年上汽集团曾希望大众汽车公司将“桑塔纳”技术平台转让给自己,以此为基础自主研发自己的新车,走一条自主研发的捷径,就如同一汽集团的“红旗”轿车借用“奥迪100”的平台一样,但最终在2004年被拒绝。
现代意义上的自主开发,必须在全面掌握轿车制造和管理技术,形成庞大零部件体系基础上才能形成。在市场全球化、投资自由化、技术资源多元化和流动性,世界进入无国界经营时代,上汽集团最终认识到,不能也没有必要闭门造车,应当用开放的心态,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人才和经验,打造自主品牌。但是,只依靠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行,而可以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或可持续合作,通过合资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形成自主产品开发的初步能力。其实,企业的自主开发是“第十个馒头”,需要先期的基础。过去20多年的合资合作为上汽集团后来的自主开发奠定了基础。
2002年,胡茂元总裁代表上汽集团向市领导立下了军令状——到2007年上汽集团将自主开发汽车5万辆。当年8月2日,上汽集团以原上海汽车研究所/上海汽车工业技术中心和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为基础,集成各方面力量建立上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上汽集团拥有一个自主知识产权及自主品牌产品的开发基地和制造技术研究基地。汽车工程研究院的总体发展目标是,逐步形成上汽集团的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和基本组织模式、工作流程及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全面开展上汽集团的自主产品开发,实现对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自主控制。
2008年,在原上汽集团工程研究院的基础上建立上汽集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简称“上海汽车技术中心”),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跨国三地(上海、南京、英国)联动式开发体系,是一个集成全球资源、全面提升自主开发能力的研发机构。在研发模式上形成了“中国主导、全球联动,一头在海外”的研发模式,并提出了包括技术中心、质保、工艺规划、IT等所有研发类人员在内的创新“大研发”理念。2007年6月,成立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它作为商用车产品研发的核心平台,承担商用车产品开发和核心技术研发任务。2009年7月,经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三部委的联合评审,上汽集团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011年3月,被授予“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
2003年6月,上汽集团召开干部大会,正式启动自主品牌建设工作,提出自主品牌建设。从此时起,开始了真正的“自主品牌”之旅。同年,明确上海汽车公司(上市公司)为自主开发的责任主体。2004年年底,成立“自主品牌领导小组”。2005年2月,集团干部大会发出“加快自主品牌建设”的动员令。上汽集团发展自主品牌的基本思路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运用过去多年国际合作经验和技术积累,从较高起点出发,充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自身低成本、熟悉国内市场的特点,走差异化道路,重点提高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集成能力,形成可持续的低成本优势和各环节的竞争力。根据这样的思路,将具体的发展目标明确为,2007年生产自主品牌汽车5万辆,到2010年生产自主品牌汽车20万辆。
上汽集团坚持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并举的方针,在2005年2月28日的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人才工作动员大会上,提出由原来的“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发展”的一条路径,转变为“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发展、收购国外企业合作生产、深化战略合作合资生产、合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和“不完全依赖外方、不排斥外方参与、不违反知识产权、充分利用世界资源”的“三不一用”发展原则,集成世界资源,“世界为我所用”,打造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的发展机会在于整个国内汽车市场还在快速发展和扩大,而且,现在的市场个性化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更多的市场竞争可以把企业内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品牌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载体。合资外方不可能希望合资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以打乱其整体的全球布局。
上汽自主品牌理念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创新、再走向国际市场。其自主化道路的特点是:第一,起点比较高,和国内的自主品牌有一定的差别,避开国内在低价位搞自主开发的同质化竞争;第二,技术要新,不是照搬照抄;第三,管理精,做到性价比好,因为有20年多年的大众汽车公司的合资经验,又有10多年的通用汽车公司的合资经验;第四,利用世界人才资源,不仅在国内建立工程研究院,而且还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同时,自主品牌的持续发展需要整个体系的保障。
上汽集团基于可以自主发展的产品平台,抽调旗下合资企业所培养的大量研发人才,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设计。而且,与通常从低端进入市场的方式相反,上汽集团从中高端入手,整合各方面世界最先进的配置与要求,这就迫使从更高层次进行研发。事实上,经过近2年时间研发出来的中高级“荣威”轿车在推出市场后取得了比较好的市场绩效,这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上汽集团的自主研发能力。
上汽集团的自主创新分为三个层面:二次创新、集成创新和新技术创新。“二次创新”指在收购现有的“罗孚”和“双龙”的平台上,开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首先在2007年推出的“荣威750”是二次创新的集中体现;“集成创新”是指集成世界领先技术成果,这方面的成果是“荣威550”;最终建立自主品牌优势的将是新技术创新,这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荣威”是其最主要的平台。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发展模式,可概括为“一二三”体系:“一”指的是“一个目标”,即“创新打造具备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国汽车强势自主品牌”;二是“两个能力”,即“青出于蓝的学习能力和胜于蓝的创新能力”;三是“三个优势”,即“在研发、制造、服务三大领域确立三大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目前来看,上汽集团主要从两个方向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罗孚”/“名爵”和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期间,上汽集团规划建设中央研究院,集中资源,专注于技术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央研究院是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研发中心,同时为整车和零部件提供技术支持,并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上海汽车技术中心不是独立的主体,相当于乘用车公司的产品工程部。这一地位使得技术中心被纳入企业的绩效考核,这导致了它更注重产品上的投入,对技术本身的投入很少。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新产品开发的模式,基本都是通过英国研究开发中心开发,这就很像合资公司母公司开发好雏形到中国来进行本土化改进一样,使得它陷入了与合资企业模式雷同的境地。上海汽车技术中心为了盈利的需要,只能选择最直接、最低成本和快速获得技术的途径去获取技术。这种做法能填补技术的空白,但是无法创造核心技术优势。
“十二五”期间,上汽集团将投入超过200亿元发展自主品牌,加上之前已经投入的230亿元,到2015年在自主品牌的全部投入要达到450亿元。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2015年实现年产销70万辆目标,全面覆盖主流市场的细分领域,成为强势品牌,力争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汽车企业。
(一)轿车:罗孚和名爵
在轿车领域,上汽集团通过重组 MG罗孚集团,利用其既有市场美誉度并进行“中国化”,整合与装备各项最为先进的技术与零部件,切入自主中高级轿车市场的市场空档,并已经初步获得市场认可。在营销体系方面,上汽集团借鉴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营销理念,并征调它的营销团队成员,建立独具特色的营销体系,建立和推广品牌形象。
上汽集团打造自主品牌,不仅只是推出几款新产品,而是要全面建设一个完整的有竞争力的整车业务体系,包括后续产品的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进一步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通过持续提升体系竞争力来不断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自主品牌,不只是一个名称,更重要的是支撑这个品牌的整体业务价值链,这是作为国际性公司的必要条件。
对于后起国家的汽车企业来说,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规模提升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第二阶段是技术提升阶段,如果老是走低端路线,这个品牌是没有溢价能力的,企业也是不可持续的;第三阶段是全球化竞争阶段,汽车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向全球化扩张,从而导致全球化的竞争。通常来说,这三个阶段是分时间的。但是对于目前的上汽集团来说,则同时遇上这三个阶段。而且,同时面临“上面”合资企业中高端轿车的扩张压力、“下方”国内多个同行以低端出发,并快速进入中端市场领域的压力。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正处于汽车普及期,市场竞争的格局还未稳定。快速崛起的私人消费、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为自主品牌发展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和新生的细分用户群体。这为本土品牌的建设开出了一个宝贵的机会“窗口”。但是这个“窗口”期并不会很长,所以本土企业只有紧抓机会,才有可能由此崛起并发展壮大。
上汽集团希望通过收购MG罗孚走一条捷径,因为“罗孚”品牌在欧洲和美洲有较大的市场,这有利于新产品立足于中高档产品市场,从而直接进行海外市场的开发。2006年9月福特汽车公司行使对“罗孚”品牌的优先收购权,这使得上汽集团能够用“MG罗孚”知识产权制造汽车后却没有品牌通向国际,于是它只能真的进行自主开发。由此对于上汽集团的自主发展来说,反而可以打破原来“罗孚”的束缚。尽管初期的困难会大一些,但是从长远来看,这逼着它下定决心,集中精力做自己的品牌。
上汽集团利用“罗孚”技术发展自主品牌,“高起点、差异化”发展,树立高端形象,定位于性能卓越、贵气优雅的中高档“自主的国际品牌”。它从高端入市,再往下延伸,最终全面覆盖,有别于国内其他从低端再向上走的自主品牌。2006年10月12日,发布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荣威”。
2004年12月,上汽集团专门成立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自主品牌业务的运营主体。2005年7月,上海汽车公司与其母公司上汽集团股份公司合资成立上汽陆威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陆威”)。上海汽车公司以现金和仪征分公司的土地使用权、厂房及设备等出资5.12亿元,持股40%。
2006年2月24日,上汽集团高层召开“全面创新誓师大会”。同日,正式成立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上汽汽车”),全面负责自主品牌乘用车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开发一款高起点、国际化的中高端自主品牌车型,并形成国际竞争力(品牌溢价能力)。在生产规划方面,充分发挥存量资产作用,利用上海汽车仪征分公司的整车生产基地,同时在上海宝山和临港建立动力总成和整车生产基地。
2007年1月5日,上海汽车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吸收合并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议案”。上汽汽车公司注销法人登记后,变更注册为非法人分支机构。分公司暂定名为“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简称“上汽乘用车”),分公司营业场所与经营范围保持与公司相同。同时,上海汽车公司仪征分公司也被吸收合并,名称相应变更为“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仪征)分公司”。当年1月26日,上汽乘用车公司正式成立,并成为上汽集团发展自主品牌轿车的基地。
通过2007年年底的上南合作,将同出自 MG罗孚集团的南京名爵收归名下。对于“名爵”和“荣威”品牌,上汽集团在进行有效差异化的基础上,实施“同技术平台、同生产平台”的平台战略,发挥规模效应,大幅降低产品研发、采购和制造费用。
2006年10月12日,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荣威”正式发布。“荣威”品牌所在的中高级轿车市场是集中考验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并且市场空间最大的领域。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以此为突破口,显示了它着力提高自主经营能力的能力和决心。2007年3月5日,“荣威750”上市。2008年4月20日,全新中级车“全时数字轿车”——“荣威550”在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全球首发。当年9月19日在临港基地下线。2010年3月17日,浦口基地二期工程正式落成,同时 A级车——全时在线3G网络“荣威350”下线。2011年5月9日,旗舰车型——新经典价值轿车“新荣威750”上市。8月8日,“跨领域专业 SUV”——“荣威 W5”上市。10月20日,首款新能源车“荣威750 Hybrid”混合动力轿车上市。2012年4月11日,“荣威”品牌的“第二代产品”的旗舰车型——首席行政座驾“荣威950”上市。
2011年3月26日,MG3上市。2012年3月28日,“跨级英式轿跑”——MG5上市。
“荣威750”拉开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序幕,切入中高端市场,打响产品知名度;“荣威550”赢得广泛市场认同度;“荣威350”是主角,拳头产品,期望以此做大市场,因为“得小车者得天下”。“荣威”品牌的目标为:一是逐渐形成家族脸谱(前脸的可识别性); 二是希望市场对“荣威”品牌的认识能够从最初的750向550转移,然后进一步转至350。在纯粹的英伦血统的基础上融合中国元素。“荣威”产品已经开始出口海外市场。
上海汽车的产品生产采用平台化战略。上汽集团利用其在上海、南京和英国三地的研发队伍与体系,已经拥有BP平台(“荣威750”、“荣威950”)、IP平台(“荣威550”、MG6)、AP平台(“荣威350”、MG5)、ZP平台(MG3)及 SUV平台(“荣威 W5”)。仪征基地生产“荣威750”;南京基地将成为A级车制造基地;临港基地成为中高级车制造基地。这三大生产基地与上海汽车技术中心安亭基地、南京分院和海外研发中心一起形成上汽集团完整的自主品牌制造与研发体系。
在2010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上,上汽集团推出 inkaNet智能行车系统,实现了实时的信息检索、路况导航、信息交流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时尚科技和互联的需求。这是国内第一个车载服务厂商的品牌,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开发出了很多的适应性的功能。2012年9月28日,发布全新版的 iVoka“城市攻略”路书,覆盖了北京、上海、厦门、成都、大理等全国94个旅游目的地城市。iVoka用户只需拨打呼叫中心电话,说出具体需求,iVoka驾驶秘书就会把最新、最热、最地道的攻略免费快速地发给用户,iVoka还可以轻松推演出最佳路线。
2009年,上海汽车公司的“荣威”和“名爵”两大品牌销售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5倍,整车制造部分开始盈利。2011年,它们的销量分别为11.3万辆和4.9万辆。其中,“荣威”在短期内已经成为国内中高端轿车的一个重要品牌。这使上汽集团坚定了“重要的不是规模,而是在价值链的高端上做强”的思路。
2012年1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33批)》公告中出现“上海”牌车型,它与“新荣威”的车型代号完全相同。由于上汽集团其他自主品牌的平台生产的车型都较显运动,只有“荣威”较为“沉稳”的平台适合“上海”牌轿车的回归。这次的“上海”汽车将定位于高端商务车和政务车。
2012年,上汽乘用车公司销量达到200017辆,同比增长23.5%。其中,“荣威”和 MG销售量分别为127527辆和72490辆,同比增长率达11.9%和51%,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从2007年上市到2012年,上汽乘用车在短短的5年半内累计销售70万辆,实现复合增长率59.3%,远高于国内整体乘用车市场21.2%和自主品牌19.1%的增速。乘用车平均单车售价达11.2万元,意味着乘用车跻身合资品牌10万元级以上主流竞争区间。“荣威”/“名爵”双品牌的知名度、品牌溢价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自2013年3月1日起,上汽乘用车公司组织机构调整,成立两个新的部门,分别是荣威和MG的市场品牌运营部。同时,此前八个销售大区缩减为五个大区。调整以后,“荣威”和“MG”两个品牌将由不同团队来运作,目的是拉大两个品牌定位的差异化。不同的市场品牌运营部都设有五个大区,它们各自负责其品牌定位、制定销售策略、管理经销商并促使销售目标的完成。随着市场品牌运营部的成立,市场和销售结合得可以更加紧密,使市场活动渗透到销售之中,加快对终端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以便精准营销。
(二)新能源汽车
随着传统石油能源的消耗,汽车所依赖的汽柴油资源将面临严重威胁,所以,各国都在从节能和新能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应对挑战。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似乎更加重视。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各国汽车企业所共同瞄准的目标,而且基本上都还处于起步期,这被称为“世界同一起跑线”项目。各国政府都在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关键零部件方面,中国还存在着明显的技术障碍。新能源汽车要能走向大规模的产业化,关键问题在于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成本的大规模下降。
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上汽集团与跨国公司、政府部门、学术界和相关技术的先进企业开展合作,寻求相关的技术解决途径。2001年,泛亚技术中心以“别克GL8”为原型,采用通用汽车公司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推出了名为“凤凰”的燃料电池汽车,这是中国第一辆使用氢气和电力作为能源的可驾驶混合动力概念车。2001年年底,与同济大学合作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的“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开始开发清洁能源汽车,并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成立了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2006年3月,集团成立新能源汽车的前瞻性研究机构——燃料电池汽车事业部,从总体上把握上汽新能源的发展方向,支持上海市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的“百、千、万”计划。以氢能为主要动力,实现“零污染”的燃料电池车,同时启动“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项目。2008年起,上汽集团的新能源发展路线,从燃料电池技术转向以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领域。这是由于目前从全世界的技术水平看,燃料电池技术产业化、商业化的难度很大,相反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产业化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上汽集团决定转身。2008年,燃料电池汽车事业部更名为“新能源汽车事业部”。
在电动车领域,上汽集团已经取得的主要成果有“春晖一号”(4轮驱动乘用车)、“春晖三号”(蓄电池+小功率燃料电池)、“上海”牌纯电动轿车、“荣威 E50”纯电动轿车、“叶子”概念车;在混合动力领域的主要成果有“登峰1号”(F: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R:蓄电池+电机)、“登程1号”、“荣威750”中度混合动力车、“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
“十一五”期间,新能源汽车项目被全面纳入上汽集团股份公司的自主品牌开发计划。公司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将来源于三个领域:一是合资公司,合资公司都将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以期未来能推出有足够市场竞争力的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二是英国的研发中心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三是通过自主研发推出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按照上汽集团的“十二五”规划,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20%,在业界保持领先地位。通过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带动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发展和产业化。
2004年10月30日,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公司签订清洁能源汽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中外汽车企业首次在推进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商业化领域联袂实施的系统化、全方位、框架性合作战略。2005年10月,上汽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新能源汽车发展产学研共同体。另外,还与大众汽车公司签署联合开发混合动力轿车协议,与通用汽车公司就清洁能源汽车合作项目签署协议。
2009年1月9日,上海汽车公司与上汽集团共同成立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捷能”),总投资达20亿元,专注于开发可以替代传统内燃机技术的油电混合和纯电动技术。将主要针对混合动力、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对电驱变速器、新能源动力系统等关键系统)进行研发,有效降低整车产品油耗和排放。此外,上汽集团还将在相应的整车与关键零部件上各投入20亿元,总额约60亿元。
2009年5月5日,上汽集团召开“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建设誓师大会”。提出掌握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抢占下一轮汽车发展的制高点,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目标。2009年5月,召开技术创新大会,进一步提出新能源汽车建设要加快形成三大核心能力,即整车控制和集成能力、动力系统开发能力、关键零部件自主/合作开发与应用能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优势,加快产业化步伐,建立起国内的领导地位。
上汽集团与相关的先进技术企业合作,提升新能源汽车开发能力。2007年4月18日,上汽集团签署入股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源动力”)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战略合作协议。2009年7月,参与组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联盟”(“T10电动汽车领导小组”),意在联合研发电动车,并共同制定针对电动车整车和零部件的标准,突破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
2012年6月7日,上汽集团参加科技部批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6大整车企业,一批零部件企业及高等院校等组成的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009年4月,上海汽车公司与德尔福公司达成协议,德尔福公司将为上海汽车公司开发的中度混合动力电动车提供混合动力技术。2009年12月17日,上海汽车集团与广顺电器有限公司、燃料电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签约,合作开发氢燃料电池新能源项目。2010年4月29日,上海汽车公司和A123系统香港有限公司(简称“A123香港”)共同投资设立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总投资约为2000万美元,其中上海汽车公司持股51%。合资公司将主攻电池系统集成技术,此举将有助于公司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战略,并在电池系统这一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发展上形成突破。2012年3月2日,双方再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在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电池电芯业务方面的合作。
2010年11月3日,上海汽车公司与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基础技术研发和新一代车型开发等核心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并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2011年9月19日,在前述的合作备忘基础上,双方签署电动车联合研发新一代电动车平台协议,对其中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落实。未来,双方将基于联合开发的新一代电动汽车平台,推出各自的新型电动汽车。
上汽集团与国内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合作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或建立生产基地。2009年7月18日,上汽集团与嘉定区签署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协议,在嘉定区建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今后3年内产业基地(嘉定)项目一期投资将达30亿元。2009年11月25日,上海汽车公司与唐山市政府签署《曹妃甸绿色能源汽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1月12日,上海汽车公司董事决议:与唐山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海兴(唐海)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上汽唐山客车有限公司”,其中公司出资8670万元,占总股比51%,主要生产新能源(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等)客车。
上汽集团认为,发展新能源车主要是看重未来汽车技术变化的趋势,而传统车更要做,并不把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对立起来,相关技术的转换有一个过程。在传统汽车上,技术优化也可以带来明显效果,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方面的事情都要做好。
二、零部件和服务贸易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之后所开展的大规模的强有力的零部件国产化运动,为上汽集团造就了涉及范围广、竞争力强的零部件体系。这些因国产化运动而成长起来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大部分都是上汽集团的下属企业。其他一些集团以外的相关配套企业也与它建有良好的配套合作关系。这些零部件的业务范围基本上已经涵盖所有主要的零部件领域。
这些零部件企业大部分为中外合资企业,上汽集团基本上都拥有较强的控制力。这些下属关联企业和合作企业成为集团进行自主开发的重要支持基础,这主要是源于相互的长期信任与支持,这对于自主开发非常重要,因为自主开发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或风险,如果全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就可能付出更大的成本或花费更长的时间。在市场不确定时,产品的开发甚至可以当作一种“政治任务”(行政指令)来执行。也就是说,在产品自主开发的初期阶段,行政管理与市场运作共同确保产品开发的效率和进度,避免因市场化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同步或合作开发与配套的风险。而且,“零部件做强了,然后整车开发才能更快、成本更低”。
对于产品开发与生产来说,关联零部件的协作非常重要,相关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如物流和营销及金融等。上汽集团已经建立比较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与服务体系。就零部件而言,已经涵盖了大部分的汽车零部件系统,主要包括底盘系统、动力传动系统、车身照明系统、电子电气系统、空调系统和铸锻系统等。就汽车服务业而言,主要包括汽车销售服务、物流、物资贸易、资产经营、融资租赁、信息系统、创意产业等,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汽车服务贸易产业链。
上汽集团根据市场化原则选择合适的配套商。集团旗下的零部件和服务业企业也并不只服务于本集团,而是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市场,因为上汽集团一直强调,只有中性化的,经过市场竞争的企业才是有竞争力的企业,在保护的襁褓中只会产生弱者。
三、产品品牌
产品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体现。对于汽车来说,由于它是一种需要一系列维护的耐用消费品,所以品牌就更为重要,因为它代表着相关性能与服务的承诺。
上汽集团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创建自主品牌:一是控股收购现有品牌,主要是“双龙”和南京“名爵”;二是参股收购现有品牌,包括柳州“五菱”、重庆“红岩”;三是新创品牌,主要是“荣威”和“大通”。它控股收购或参股收购的只对它们拥有资本意义上的控制权,并没有实质管理权。而对于新创的品牌,上汽集团则拥有完全的管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