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当今世界,“互联网进入哪个领域就会改变哪个领域”。“互联网+”意味着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改造,手段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及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目标主要是实现产品及服务的在线化和数据化,总体朝着使经济活动更加便捷,使生产力更加进步,使经济结构朝更加合理的方向进行。麦肯锡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中也给出了预测:2013—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0.3~1.0个GDP增长百分点详见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R].2014.,这对于经济增速减缓下的中国,拉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有近7亿的网民,是美国网民的2.6倍。按照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由此,我国的互联网价值应是美国互联网价值的6.5倍。随着劳动力工资的提升,我国实体经济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殆尽,然而随着上网人群的增多,我国“网上人口红利”正逐步凸显。“互联网+”将是我国经济走出低迷的法宝之一。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普及,互联网技术固有的强大优势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能够利用这些优势的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之中占据更多的资源;而不懂得互联网运作规律、不能顺应“互联网+”趋势的企业则很难保持长期的良好发展。企业家需要熟知互联网在相关产业的渗透作用和重要影响,并且能够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相关决策和经营管理。如本书所示,“互联网+”的主要机遇是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线上的企业向线下发展,线下的企业向线上发展。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本身带来的红利,而且应该抓住商业模式变化的核心理念,只有将这种发源于技术却又高于技术的理念深植于心中,才能在更长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市面上已有一些关于“互联网+”的畅销书,但关于“‘互联网+’的经济学”的读物几乎没有。市面上“互联网+”的书往往基于描述“互联网+”的现象,能够阐明“互联网+”的规律特别是经济学原理的著作少之又少。而本书尽量把“互联网+”中的经济学原理呈现给读者,包括网络的价值、互联网平台的成长规律和盈利模式、“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发展特征和规律等。这些规律是互联网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的基本规律,希望读者能够掌握这些原理的真谛,并举一反三。同时,本书辅以实践知识,尽可能多地为读者提供来自不同领域的案例,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联想本职工作,把互联网思维应用到本职工作中去。

创作本书的想法最初来自汤珂教授在清华大学为多位企业家和政府官员讲授“互联网+”这门课时学员的反应。学员们在课后经常会问到有没有一本书可以反复体会“互联网+”的精髓,这促使汤珂教授萌发了把课堂的讲义加以丰富,并辅之以不同行业的案例,进而完成一本书的想法。然而,在收集案例的时候才发现“互联网+”几乎包罗万象,基本上与各个行业都可以结合,仅凭一人之力很难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所以本书使用互联网思维,借助“创作众筹”的模式完成了创作的全部过程,由汤珂教授来布局整个框架,与来自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同学们和来自阿里巴巴、昆仑健康保险、吉林金融办的朋友们共同参加本书的写作。这些年轻的朋友几乎都是“80后”,有着深深的互联网基因,亲身体会着互联网对这个时代的塑造,他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已经大大超过我们“70后”这一代。

本书共分3篇。第1篇着重讲述“互联网+”的经济学原理,包括互联网公司价值的评判,网络平台的成长规律,网络公司的盈利模式,互联网时代的产消合一和依赖第三方等规律。第2篇主要讲“互联网+”的实践,即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结合,这些行业包括制造、零售、物流、农业、餐饮、健康、养老、旅游、教育、传媒、婚介、保险、政府治理等。本书首先分析了这些行业目前运行的情况,提出如何运用互联网来提升行业的效率,之后展望这些行业和互联网结合的发展前景。第3篇介绍众筹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本书率先介绍了互联网众筹的价值、风险和以协作共享为核心的众筹思维。之后总结互联网思维的特征,即以客户为中心、专注发展、快速做到最好、协作创新,和用数据说话。第2、3、4章讲述的经济学原理是本书的核心。第19章和第20章关于众筹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论述是本书的精华,也是指导阅读者进行“互联网+”实践的精髓。本书既可作为一般性读物,也可作为一本“互联网+”的教材。

本书的具体分工如下。顾嘉琪书写第1章,汤珂书写第2章,汤珂和苗琦完成第3章,汤珂、王靓怡和王一帆完成第4章,汤珂、裘昊天和苗琦完成第5章,王钰欢完成第6章,盛振中书写第7章,刘婧雯书写第8章,张凯函书写第9章,张博然书写第10、11章,王一帆书写12章,刘健平书写第13章,赵云帆书写第14章,韩依金书写第15章,苗琦书写第16章,黄业勇书写第17章,姜婷凤书写第18章,汤珂、张博然、王莹和杨文玥书写第19章,汤珂、王英伦书写第20章。本书由汤珂统稿。张博然、苗琦、陈凯、邱亦格帮助阅读了全书,并提出了多项宝贵建议。

总之,互联网是一种途径、一个平台、一个跳板和一种思维。通过互联网这种途径,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可以得到汇总与沟通,降低供应链管理中高风险的牛鞭效应、提高市场预测与决策的准确度;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在规模和渠道上存在劣势的企业可以将信息与自身进行低成本的传播与推广;通过互联网这个跳板,更多的中小型企业迎来了一个机会,突破既有的行业局势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壮大;通过互联网这种思维,无限的可能将被激发,传统的商业模式都有可能在这里被颠覆,潜在的商机和未知的新模式都有可能在这里被挖掘。

编者

2015年10月21日